修仙最不可替代的诱惑,在于长生。
一语点醒梦中人,秦佳佳顿感灵通:“就像历史上那些一心求仙的皇帝一样...”
“长生可不仅仅是皇帝所求。历史上为求取仙道走火入魔的人太多了,只是帝王言行最常被记述下来而已。”
周清道:“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对于许多人而言,‘长生’是足以令他们放弃一切去追求的诱惑,这其中潜藏的利益大到能够粉碎整个社会的秩序。”
“如果这东西摆上台面,让所有人知道长生竟真实存在,那么无数人会为得到修炼的机会不择手段,一切思想伦理都会被改写,一切道德约束都会成为空谈,到了那个地步,人与野兽也没有什么区别。”
他的语气依旧平静,秦佳佳却听得冷汗渗出,半天才重新说出话。
“但是...我之前在局里听说,只有拥有灵根的人才能修炼,而灵根是随机出现的,天生没有灵根的人绝无可能靠后天方式获得...”
“这一点没错。”周清摇了摇头,“但很多时候,人们只想知道他们想要知道的,而并非真相。”
他并不认为追求长生是什么错误。毕竟他自己也曾是求道者之一,享尽了长生的福祉。如果纯从自私的角度出发,他反倒希望每个人都能得长生,如此一来能免去许多寿命论带来的生离死别。
然而求道的**不仅仅是催人前进的动力,同样也可能成为祸乱人间的灾难。
“大概一千多年前...中原还处于南北分裂的时候,有一伙修士不知是练了什么邪门歪道,需要大量具备金石属性的活人血肉作祭祀。”
“为了获得足够的材料,他们炼制了一种叫做‘五石散’的丹药,凡人只要长期服用,体质便能潜移默化地发生转变,最终转化为他们理想的药人。而副作用是,服下药剂的人会出现幻觉,变得极其燥热亢奋,服用越多,症状越深。”
“一开始,那群修士将这种丹药包装成廉价的治病散剂,将其投入到凡间平民当中去,等到他们服用了足够量的丹药,就将其带走炼化。”
“没过多长时间,这一切就引起了凡间士大夫们的注意。在他们看来,这世上突然出现了一种药,服下后就有飘飘欲仙之感,而只要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就会有修士下凡,将他们带走...”
他说到这嗤笑了一声:“...在他们眼中,这就是货真价实的‘成仙药’,是能让凡人生出灵根,实现长生不老的灵丹。”
秦佳佳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
五石散的名字她之前也在历史书上见过,那是魏晋名士们追捧之物,据说连竹林七贤都曾是它的粉丝,却不想这背后还潜藏着这样荒诞的真相。
“在那之后,五石散在人间风靡一时,士大夫们纷纷前来哄抢,将它的价格越抬越高,高到了平民百姓根本支付不起的程度,甚至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财政运转。”
“再后来,五石散彻底成为了那些王公贵族的专属,但凡有酒席或祭祀,五石散总会作为贵重的礼物出现,他们将其视为身份的象征引以为傲——当然,在五石散的作用下,他们大多都变得疯疯癫癫醉生梦死,而这样的他们甚至还是国家的管理者。”
正因为目睹过太多类似的前车之鉴,他对官方和环卫局并没有多余的恶感。
虽然内部不可能全是无欲无求的圣人,但能凭借秩序对那些修士形成最基本的约束和平衡,保证多数人都能自由地生活下去、而不会成为**的牺牲品,这已经印证了现代官方的实力。
如果没有这帮人在暗中的支撑,当今社会能不能维持正常运转还得打个问号,他自然也无法像现在这样平和度日过养老生活。
如今的时代并不完美,千百年沉淀的弊病依旧存在于各个角落,见不得光的**也还在生长,但他仍然很喜欢这个时代。
当然了,他也有不喜欢的时代。
“那后来呢?”旁边的秦佳佳追问,“那些散播五石散的修士、还有那些追求仙药的士族,他们后来怎么样了?”
周清顺手拿起旁边的柠檬水喝了一口,随口回答。
“后来他们都死了。”
......
北齐天统三年(公元567年)冬,东边下了一场大雪。
雪花纷扬而下,落在路边一具瘦骨嶙峋的尸骨上。尸体仰躺着,双眼凸出,放大的瞳孔中倒映出苍茫的天空,空中两个人影正从云端掠过。
前些日子九黎宗接到报信,称有一派桃花源势力活跃于此地,巡逻弟子奈何不得。为此宗门请求客卿周无清潜入北齐境内歼敌,圣女叶千笙与其同行。
“...这些人是饿死的。”
叶千笙压下身形,举目四顾,茫茫风雪之下,遍地是僵冷的尸首,再往外看,枯败的杂草烂在田里,少数门市也已凋零,整片天地笼罩在灰白的死气之中。
是年十二月,山东大水,因灾饿死者不计其数。
北齐王室诏发赈给,然因国库空虚,诏发后不过几日,赈灾之事不了了之。(注1)
“好日子总共就那么多。有些人过的多了,其他人便过不上。”
声音从侧面传来,叶千笙转头看去,身穿红色道袍的周无清在云端俯首,手指虚空一点,下方的积雪立时融化,露出掩埋在雪堆下的事物。
也是人的尸首,是个年轻的女人,怀中抱着一个出生不久的婴儿。
那婴儿瘦的只剩下皮包骨,却不去找母亲的胸口,而是含着她的一根手指作吮吸状。看上去,是女人饿了太久没有了奶水,只得咬破自己的手指,以血替代乳汁哺育孩子。
此时女人和婴儿都早已僵冷,最后的动作被冻成了凝固的冰雕。
两人都不多说话,并肩向前飞行,每过不久,便能看到几具被雪覆盖的尸身,有些尚完整,而更多的只剩残肢,肢体上的肉像是被割掉了,露出生生白骨。
叶千笙开口:“周兄认为这次天灾是桃花源所为么?”
“杀人又何需借助天灾。”
前行的身影忽然顿住,周无清抬头远望,眼中映出一颗跳动的金星。
顺着他的视线向前看去,四面乡镇皆是死气沉沉的土灰之色,但在尽头的青山间,似乎有一抹亮眼的金色在闪动。
再前行数十步,那一点金色在视野中放大,最终变为一座闪耀的祭天台。
祭台像是新盖的,白玉为柱,金砖为瓦,即使没有阳光,台身依旧绚烂夺目,一眼望去宛若天上白玉京。
风雪中传来悦耳的歌声。一群人聚集在台前,笙箫和乐,吟诗作对。
在这大雪飘扬的冬季,他们只穿着轻薄的华袿飞髾,却像是丝毫感觉不到冷意,脸上尽是如梦似幻的欢愉。
桌前的侍从为他们倒上清酒,又抬出几个巴掌大的布袋。打开来,里面是五彩缤纷的散剂,散发着淡淡的金石气味。
这便是“仙药”,是名为五石散的灵丹。以如今的物价,这几袋药剂的价格大约能买下八百石粮食,相当于两百户家庭一月的口粮。(注2)
而现在这东西被侍从们盛起,大把大把地放入酒盏当中,在几个呼吸内被桌前的名士们一饮而尽。
他们脸上浮起红晕,继而是飘飘然的欢愉,不自觉地放声高歌起来。雪景衬托之下,衣着奢丽的士大夫们轻歌曼舞,衣带飘逸,诗乐齐飞,好一派魏晋风雅。
“大齐壮兮,群神列道!”
“帝君仁兮,天官赐福!”
“仙人来兮,引吾长生!”
风将祷歌送入了山间,四面的流云如水波动起来。明明是寒冬腊月,空气中却像是有微微的花香味泛起,香气弥散,云雾拨开,空中驭凤骖鹤的仙神踏云而来,背后玉门牌匾祥光闪耀。
“仙人显灵了!仙人显灵了!”
祭台前的人们纷纷跪地,磕头声不绝于耳,许多人磕破了额头磕得满脸鲜血,却像是浑然不觉。
传言是对的,他们服用了真正的成仙药,许多人为此一掷千金,终于等来了这天降神瑞的一幕。
“请仙人引我等飞升!”
云端的仙人们垂头俯视,目光慈祥而欢喜,宛若上古尧舜怜爱地注视他们的子民。他们携着百鸟啼鸣踏云而下,在祥光笼罩之中,向着脚下的子民奔去——
爆裂声起,一团刺目的焰光砸在云端,熊熊烈火冲天而起,刹那间祥云凋零,百鸟噤声,一具具烧焦的尸体从空中掉落,砸翻了祭台上的酒桌。
短暂的寂静,而后尖叫声四起,酒盏落地摔成碎片,乐器倒下裂作数截,凌乱的脚步从上面踩过,又狂乱奔向四处。
祭台的上空,赤色衣袍的男人手握火光吞吐的长剑,静静地漂浮着。
烈焰中传出暴怒的喊杀声,伴随刀剑出鞘的铿锵,无数修士的身影在火海中隐现。他面对着扑面而来的杀气,一手举起手中长剑,剑身灵光亮起。
飒声破空,火光连闪,血肉撕裂声和此起彼伏的惨叫,最终一切归于寂静。
最后一声响动消失,周无清飘身落在祭台之上。
此时台上已成地狱火海,祭祀的人们早已作鸟兽散,只剩几个衣衫不整的士族跌坐在原地,目光迷离地望着眼前的杯盘狼藉尸山血海,似乎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他们还未反应过来。
候在一边的叶千笙同样落地。她此次随行本是奉宗门之命前来督查客卿、以免其做出什么过激举动,但方才周无清出手时她没有插足,直至此时才上前开口。
“桃花源恶党已除,你们...”
话音未落,面前的士官们忽然睁大了眼,似乎刚刚从大梦中惊醒,刚刚注意到二人的存在。
他们颤颤巍巍地爬了起来,整了整满是灰尘的袍服,颤抖着带上沾血的衣冠,整装完毕后,他们俯下身,深深地朝二人跪拜下去。
“请仙人...引我等飞升。”
叶千笙愣住了。
半晌,她听到了一阵轻笑声。
是她身边的周无清在笑。
“何须指引?”他望着这一群跪伏脚下的士族,剑刃微抬,“我现在便送你们飞升。”
“周兄!”
白色的人影挡在面前,是原本站在一边的叶千笙忽然走上了前来。
“周兄,这些人并非修士,只是被桃花源蒙骗服用五石散改变了体质,但终归还是凡人,若这样杀了他们...”
“狗一样的东西,也配称之为凡人?”周无清嗤道,“怎么,圣女这是想拦我?”
“...若这样杀了他们,那几位不喜你的长老怕又要以杀凡为名叱责,到时免不了多生事端。”
她垂目望去:“如今战局紧迫。能人如周兄,不应在此等琐事上枉费心力。我为九黎圣女,理应乘宗门之祸患。所以这次...还请让我动手。”
剑鸣声起,光晕环绕的灵剑出现在她手中。她走上前去,垂下的目光中闪过一丝怜悯。
“若有来生,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人。”
剑光落下,血溅四方。
.......
【公元567年末,客卿周无清与圣女叶千笙前往山东,及三月,拔除当地桃花源势力数十宗,断其香火,灭其传承。其名传至北方全境,贼人闻之如虎狼】
【公元570年,仙界联会再开,诸宗重归为盟,以九黎为首,麾下修士达五万余】
【公元572年,桃花源内部异动,佛门及蛮族尽皆回撤南方,北方残党呈孤立之势】
【公元575年,宗主授意于北周人皇宇文邕。人皇亲率大军六万东伐,剑指河阴;次年,大军再出,破晋州、并州】
【公元576年,九黎势力入主秦岭以东,平残党三万,开泰山洞天,得中原灵脉之根本,掌黄河以北疆域】
【公元577年,北齐王朝灭亡】
注1.《北齐书》原文:(天统三年)十二月乙卯…山东大水,饥死者不可胜计,诏发赈给,事竟不行。
注2.北齐的粮食生产情况没有找到权威的,此处延用北魏时期记载。
《魏书•李彪传》:“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以为屯民,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
《魏书•食货志》:“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一夫一妇出租粟二石”。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