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都市 > 一村烟雨 > 第一五一十六章 贴富贵,迎先祖

一村烟雨 第一五一十六章 贴富贵,迎先祖

作者:紫奴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3 22:56:16 来源:香书小说

第一百一十九章 贴富贵,迎先祖  上午的时间显得略有些忙碌,吃完早饭,杨自厚便上老爹的东屋外厨放杂物的仓库中把自己买的小江鱼倒出大半盆来,用水泡好,浣出冰来,然后和小婉、明泽磕鱼,为中午饭做准备。

杨老乐见大哥端小鱼磕,便说:

“你这人,不有大鱼吗,不吃大鱼过年你吃小鱼干啥?”杨自厚回说:

“小鱼这不都要磕完了吗,别拿大鱼了,等明文媳妇来吃。”杨老乐却说:

“买两条大鱼呢,够用!”说着话硬是来到身己的东屋取了那大鱼来用水浣了,让大哥和老爷子磕。

而杨老乐自己则和明文在口袋里抓了两把玉米面,和成浆糊,开始贴春联。

  三十的天虽有暖日晴空,但打春时节未到,小风微起,仍不免阵阵寒意,明文手托着对联撞开门急匆匆往外赶,生怕迟疑片刻浆糊不待到对联要贴的地方便已经冻结。

明文首先来到大门外在门旁的木头桩子贴上春联的上联:门纳春夏秋冬福。

用手在木桩子上轻捋了两遍,那对联便牢牢地贴在上面。紧接着旁边树上的大喜鹊便喳喳地叫了两声,明文一见喜上心头,随口便唤道:“喜鹊叫好事到。”接着又对那大喜鹊朗声呼喊:“过年了,新年快乐!”大喜鹊又朝明文这边欢呼两声,在周遭麻雀的欢呼声中,又飞跳上了头顶的高枝。

村子东西时不时便有二踢脚和小杨鞭儿的声音传入耳中。  正准备回屋,却听身后有人喊了一声:“大哥,过年好!”回看时正是兄弟明怀和明国哥俩个也出来贴对联,兄弟二人脸上都洋溢着不尽的幸福快乐。

  那时候有好吃的,玩的开心,有父母的关怀就是快乐,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明文也高兴的回道:“兄弟们,新年快乐。”继而西望便瞥见张风和李大柱也出来贴对联。

东边看去不远处大美女李清华换上了一袭干净整洁的红底青花的棉袄,一条匀称的蓝裤子,丰盈有态,踱健步也出来贴对联,门上的一副春联已经贴完,看上联是:门开千秋大业。

下联书:院纳万载财源。明文一见那字便是刘文举的手笔。  明文老早便对李清华尊敬地唤道:“革婶儿,过年好!”李清华也老早便看见了大个子的明文,轻向明文摆了一下手烁秀目:“过年好,大侄子!”明文又对李清华说:“大婶你家的对联写的真够气派的!”李清华点头:“嗯,刘文举老有才了,肚子里有词,我特意让他给我好好写着!”说着话嫣然一笑,走进院子。

明文再想回屋时,明章便拿着另一幅对联出来让大哥贴,那下联是:“院接四面八方财。”明文仔细玩味了一下老叔的这幅对联,也觉得不错,万千字语只为心中吉祥祝愿。

  一片欢声,传我几多情!  祝福挂满门庭,今日一醉悦升平。  清酒那年真意,荤素味斟前程。

  儿女尊前把盏,前辈寿与山青。  杨老乐在屋中给春联刷上浆糊,明文和明章两个稳中求速,将春联合理规整地贴到相应位置。

而剩余的几个大福字和小福字则由和老爹爷爷磕完鱼,早想一试伸手的小婉在门上和水缸上有模有样地带着明月贴上。

这一项过年的内容算是完成。而另一个过春节的主要内容供老祖宗这一重要事宜是绝对不能或缺的。

也是孩子们所期待的神秘,大人们对此都严肃认真对待的年俗。  待春联贴毕,屋内再次打扫一番,杨自厚是杨福山的长子,祭奠先祖的事就落在了他这里。

而老祖宗的家谱是杨福山从小听父辈门一一道来的,老人家要儿孙们务必传将下去,虽然杨福山当年正是一段战火的峥嵘岁月,虽在乡村也属慌乱动荡时节,但他还是谨遵父辈遗志,记下先辈名氏,将家谱牢牢穿在怀中,唯恐有失。

至当今胜利太平时节,自从自己结了婚,有了家庭开始,他便找专门人士画了家谱祖宗的卷轴画,一一添上先辈姓名,众兄弟见老兄弟如此虔诚孝道,便一至推举老九自己供奉祖宗,逢年过节众兄弟儿孙们都来祭拜。

  贤孝是一辈传一辈的,人们孝敬父母长辈无意间影响了自己的子孙,言传身教下孝道代代相传。

到了杨自厚这一辈,见老父亲对祖辈如此厚待,他更是对祖宗敬若神明,那卷轴虽已供奉多年,但杨自厚每年供奉完都精心地将其卷好悬挂于房梁之上,过年时再打开依旧完好如新。

  看屋子打扫的差不都,杨自厚环视了一下屋中悠哉快乐的明泽和明婉、明月,先呵斥了一声:“谁也不行疯闹骂人呢,都给我消停的。”小哥几个随着年岁的增长,也对过年这一桩桩年俗事项有了愉悦而向往的记忆,都乖乖的坐在炕上静静观望。

小婉更是欣欣然告诉明月:“老妹,等一会儿你看爸和老叔该供老祖宗了!咱们还得烧香磕头呢!”     杨老乐和大哥小心翼翼地从房梁上取下祖宗的卷轴,杨老乐托着下面,大哥将卷轴慢慢打开,一副宽一米多,高接近两米的庄严而满带神秘的画卷便成呈现在孩子们面前,那上面有古代的门庭殿阁,条格上还按顺序写着先辈们的名字,有的地方还相应地贴上了一角两角的人民币。

明文想那应该是让祖先们有钱花,也让先人们保佑子孙后代财源广进。

而明婉除了对这幅大画感到熟悉而好奇外,更多的觉得这幅大画卷比二哥书本上的图画更为逼真,更好看。

杨自厚欠身子将卷轴挂在墙上经年不动,只为挂这卷轴而准备的两根钉子上,卷轴挂好,杨自厚用洗干净的手巾轻轻掸了掸上面的灰尘。

口中赞说:“挺好,还跟新的差不多。”  于是又叫明文搬来了家中仅有的高脚桌,摆上两碗小米做香台,这时候杨自厚再怎么节约,也事先蒸出了八个白面馒头,四个一组,呈三角形底下三个,上面一个摆成山形,寓意步步升高,一年更比一年好,杨自厚供奉起先祖来是绝不含糊的,在吃早饭之前,明文捞饺子时,他便提前让明文用小碗盛出来一碗饺子以便供老祖宗用。

这会儿便让明文将饺子拿上来敬供。   这时杨福山在一旁说道:“给那冻梨冻柿子也拿出几个供上!”杨自厚点头表示赞同,遂令明文去取。

一切准备妥当,杨自厚又往香案上看了看,觉得少了些什么,又叫明章:“老二,上院子里面揪两个麻麻果去。”

“院子里那块有啊?”明章问道。杨老五便告诉说:“房前没有上房后,后院山墙跟上儿有都是。”  明章听话便来到房后,随手便揪了几个早已成熟的麻麻果回来,杨自厚又在屋中寻摸了一回,问说:“写对联那红纸还有没有了?”杨老乐知道大哥是要用红纸做点红色用,用麻麻果蘸了好点在馒头上。

以图大吉大利,鸿运当头。只是写对联的红纸一时还真难找到,杨老乐便说:“红纸备不住写对联都用了呢!”  几人正在屋里琢磨着,杨自德推门进来,见屋中的老祖宗已经供奉起来,便说:“赶紧烧香啊,还整啥玩意呢?”杨老乐问二哥:“有没有红纸,沾点红色使!”杨自德回说:“我这屋写对联剩了!”不待杨自德回屋去取,小婉便忽地灵光乍现:“我有,在这藏着呢!”说着话明婉在被垛上拿起二哥那打放假回来便未曾拿过几回的书包,打开从里面拿出叠的蛮整齐的红纸,展开来比明章的书本要大上几倍,正是那天杨老乐写对联剩下的一块红纸,被明婉和明月在上面进行了别开生面的写意,留下了小婉的童梦无邪,还有另外一半未曾涂抹,故此小婉好好地将其保存了起来。

 杨老乐一见道了声好:“这些就够了!”于是把未画抹的部分裁剪下来,用水把红纸泡透,麻麻果在里面蘸两下,将白面馒头的头顶重新点上红点,这一下顿时有了仙气灵光。

一切准备就绪,老爷子杨福山亲自点燃供香,在前头领着儿孙们一同跪拜。

其身后一排按年龄顺序依次是杨自厚、自德、自博,杨自长也知今天吃完早饭是要供老祖宗的。

遂也准时赶到,挨着五弟自乐跪拜。后面一排则是以明文为长的晚辈们。

跪拜时杨福山不忘告念一声:

“老祖宗,回家过年来吧!”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