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104章:攻高唐

战国大司马 第104章:攻高唐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PS:还是咳嗽、咽痛、发热,难受,快快用票票来安慰一下作者吧。』

————以下正文————

高唐邑,得名于古高唐国,这也是周王室册封的诸侯国,不过在后来被齐国所吞并,成为齐国的“五都”之一。

二月初,「赵、燕、宋三国伐齐」战争爆发,赵主父不顾国内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等人的反对,毅然决定攻伐齐国,就齐国当年“背弃盟约”、“落井下石”一事展开报复。

作为赵主父的近卫军队,蒙仲率领信卫军跟随赵主父赶赴沙丘。

与赵主父一起行动的,还有安阳君赵章。

二月十一日,赵主父抵达沙丘,召见驻军在沙丘的赵袑、牛翦、赵希、许钧等将领,商议攻打齐国的具体策略。

从沙丘往东南越过「清河」,即到了齐国境内,在这一带齐国有两片城邑,即高唐邑与平原邑。

据赵主父在会议中所说,齐国已经在高唐邑、平原邑两地驻扎了重兵,严守防线。

毕竟两片城邑都位于大河(黄河)以北,倘若被赵国攻取,赵国的军队便能直接攻入齐国的腹地,甚至于威胁到齐国的都城「临淄」。

在商议后,赵主父下令安阳君赵章与将领「赵希」一同攻打平原邑,而赵主父这边,则命赵袑统领左军、许钧统领右军,攻打高唐邑。

至于赵将「牛翦」,由于他麾下的军队皆是骑兵,不利于攻城,赵主父便授权牛翦便宜行事。

起初,蒙仲还以为赵主父授权于牛翦的“便宜行事”,即让后者协助赵国的两路大军,直到几日后,当蒙仲得知「赵国骑兵杀入高唐邑」的消息后,他这才恍然。

是的,赵主父授权于赵将牛翦的“便宜行事”,即叫后者伺机骚扰高唐、平原两邑,杀人放火,驱赶邑地的齐国百姓,让高唐、平原两城皆变成孤城,以便赵军日后攻城。

大约在二月二十日前后,蒙仲率领着信卫军,跟随赵主父所率的赵军,抵达高唐境内。

蒙仲亲眼所见,高唐城周边的几片乡邑,皆已遭到了赵将牛翦麾下骑兵的骚扰与进攻,邑地内的齐国平民几乎都已经逃亡,时不时还能看到一具具齐国平民的尸体,有男有女。

这让蒙仲不禁回想到了他在宋滕战场上的经历——记得那时候,他也是乘坐着战车,看到一片狼藉的邑地,只不过当时在滕国,而如今在齐国罢了。

倘若说当时宋国攻伐滕国的战争是不义的,那么今日赵国讨伐齐国呢?

虽说赵主父攻伐齐国的理由,是报复齐国当年“背弃盟约”、“落井下石”,但不能否认,这场仗最先受害的,却是齐国的平民。

并且,为了方便攻打高唐城,便事先在高唐城周边的乡邑屠杀、放火,驱赶居住在当地的齐民,似这种战争方式,又怎么称得上是大义的。

战争,没有义或不义,蒙仲切身领悟到了这个道理。

但让他有些无奈的是,无论是宋国伐滕,还是赵国联宋伐齐,他作为宋人,都是既得利益的一方,这让他不知该如何客观地看待整件事。

不得不说,亲眼目睹赵国士卒攻打高唐的过程,就跟宋国的士卒一样,赵军士卒也会屠杀齐国的平民,并且谁也不会觉得这是一件错误的事。

见齐国的平民死伤过多,蒙仲委婉地对赵主父说道:“赵军杀戮过多,不利于赵国日后治理高唐。”

没想到赵主父却轻笑着说道:“不先攻下高唐,谈何治理?”

说罢,他笑着说道:“蒙仲,我知道你什么意思。……你大概是觉得,平民是两国战争的无辜者,但事实上,战争一旦开启,没有谁是无辜者。……若牛翦不事先率领骑兵驱逐乡邑内的齐人,难保这些人日后不会成为阻挡我赵国士卒进攻齐国的阻碍。想想滕国‘无辜’子民,最终不也成为了宋军的阻碍么?”

『滕国?』

蒙仲一脸意外地看向赵主父,他没想到赵主父竟拿滕国的百姓举例。

仿佛是猜到了蒙仲的心思,赵主父抬头瞧了一眼远处的高唐城,淡淡说道:“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义或不义的战争,目的皆是为了争夺土地罢了,‘仁义之战’不过是一个糊弄人的说辞,包括我,我以‘齐国背弃盟约’而去讨伐它,说到底也只是为了与燕宋两国瓜分齐国而已,是故……”

他转头看了一眼蒙仲,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乃大将之才,但首先,你得抛掉心中那幼稚的想法。尤其是在事关一个国家存亡的战争中,你以为当真会有什么‘平民’是无辜的?”

“……”

赵主父的话,让蒙仲感触颇深。

当日,当赵主父率领的军队驻扎于高唐城西北大概二十里处后,高唐城便派来了使者,在请见赵主父后,责问赵军为何无故进犯他齐国。

赵主父没有跟这个使者多废话,因这名使者态度不恭,便命令士卒将这名使者用棍子痛打了一顿,然后将其赶出了军营。

隔天,高唐城再次派来了一名使者。

可能是得知了前一名使者的经历,这名使者在请见赵主父时,态度明显恭顺了许多,简直可以低声下气来形容。

此人表示,赵主父无端率军攻打齐国,这其中肯定有什么误会在——倘若是错在他齐国,请容许他先禀报临淄,再由临淄派人与赵主父和谈。

然而,即便这名齐使态度已十分恭顺,但赵主父还是没有改变心意,依旧下令攻打高唐。

二月二十八日,赵军首次对高唐城展开攻势。

这场攻城战,赵军共投入士卒约六万人,总共持续了三个时辰,五次攻上高唐城的城墙,但由于高唐城内的齐军亦顽强抵抗,赵军最终还是没能攻破城池。

大约是在未时前后,赵主父下令鸣金撤兵。

对此蒙仲感到非常惊讶,因为此时距离黄昏仍有两个多时辰的时间,完全还有攻陷高唐城的可能性。

在听了蒙仲的困惑后,赵主父笑着说道:“今日来时,我赵军精力充沛,可苦战近三个时辰,仍未能攻陷城郭;眼下我赵军士卒士气大跌,精力亦不如最初,就算再攻两个时辰,难道就能攻破高唐了?……还不如在我军出现巨大伤亡前撤兵,待过两日后,等士卒再次养足力气,再一鼓作气攻下高唐!”

这份见解,就算是蒙仲这样读过不少兵书的人,亦感觉茅塞顿开。

不得不说,戎马半生的赵主父,他对战局的把握,远不是读过几部兵法的蒙仲可比。

也可以说是蒙仲的幸运,在赵军攻打高唐城的期间,蒙仲作为赵主父身边的近卫,时不时就能听到赵主父对敌我双方军队以及局势的点评,比如说,在齐军选择死守城郭的情况下,赵军应该如何采取谋略,且齐军又该如何化解等等。

这些宝贵的经验之谈,让蒙仲受益良多。

三月初四,在赵主父准备二度攻打高唐城时,有一名从临淄而来的齐国使者来到了赵军的军营,请见赵主父。

这名齐国使者的来头很不简单,他乃是齐国国相薛公田文的客卿,著名说客苏秦的弟弟,「苏代」。

当年,苏秦起初决定赴秦国施展抱负,但由于当时秦国刚刚处死商鞅,且秦武王厌恶说客,苏秦便从秦国离开,来到赵国,但由于赵成、李兑不喜苏秦,苏秦最终还是从赵国离开,来到了「燕文侯」时期的燕国,且得到了燕文侯的重用。

燕文侯派苏秦出使赵国,希望改善赵燕两国的关系,此后才有苏秦说服赵肃侯,联合诸国抗击秦国。

在苏秦受重用于燕国的那段时间,他的弟弟苏代、苏历等人,亦纷纷来到了燕国定居。

随后燕文侯过世,传位于燕易王,燕易王过世又传给燕王哙——即因为想要将君位禅让给国相子之,而使燕国出现了内乱,险些被齐国所攻灭的那位燕国君主。

在燕易王过世前,苏秦、苏代等人作为燕国的使者出使齐国,且此后定居于齐国。

值得一提的是,在燕国的「子之内乱」这件事中,苏代扮演了一个极其关键的角色,是他说服了燕王哙信任国相子之,甚至于将所有的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后者。

其原因就在于,苏代与燕国国相子之有联姻。【PS:一说是苏秦与子之有联姻。】

此后,苏代亦代表齐国出使魏国、楚国,甚至是宋国,是当世较为著名的纵横家。

对于这样的人物,纵使是赵主父也得给予其相应的尊重。

片刻后,在赵主父的允许下,身穿华服的苏代来到了赵军的帅帐。

据蒙仲目测,这苏代大概四十余岁。

在请苏代在帅帐内入座后,赵主父吩咐下卒备上酒菜,款待苏代,毕竟苏代亦曾多次出使赵国,赵主父与他并不陌生。

酒过三巡后,赵主父这才笑着问道:“今日苏先生前来见我,不知有何要事?”

“赵主父明知故问。”苏代笑着说了一句,旋即端正了表情,正色说道:“在下特为解赵国之滔天巨祸而来。”

听到这话,赵主父与蒙仲,不约而同地挑了一下眉毛。

只因为苏代这种“危言耸听”的伎俩,早已经被这世上的说客用烂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