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132章:聊谈(三)

战国大司马 第132章:聊谈(三)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PS:求订阅~推荐票~月票~』

————以下正文————

曾经,蒙仲对于“李悝变法”、“胡服骑射”的了解,仅限于它们字面上所述的那些改变,并不了解它背后的一些影响。

就比如赵国以安平君赵成为首的那些旧贵族势力,他们在胡服骑射之前,在赵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使是继位整整十九年的赵主父,也要客客气气对待他们。

可是胡服骑射之后呢,虽然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手中的兵权并未削减,但是他们对于赵国朝政的影响力,却大大降低了。

首先战马的资源被王室“名正言顺”地掌控,其次是兵源——赵国为了建立足以对抗林胡、匈奴等异族的骑兵,在全国筛选最优秀的士卒充入骑兵军队,在保证了赵国骑兵强大实力的同时,亦削弱了卿大夫家族。

然后是武器装备。

总而言之,赵国王室借壮大骑兵的名义,将国家的资源重心转移到了骑兵军队这方面。

而这,只是军队方面的影响。

至于在朝堂上,赵主父重用匈奴出身的仇赫、娄烦(楼烦)出身的楼缓、白狄出身的肥义,以重用“戎狄臣子”来遏制赵国本土贵族子弟,使得安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旧贵族不得不一点点地退让,默许将权利交还给王室。

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因为此时的他们——干脆说赵国的卿家族势力,已经斗不过王室了。

尽管赵成、李兑、赵豹等人手中都保留有一支军队,可架不住赵王室那边的军队更多,更要紧的是,作为战场上最新锐兵种的骑兵,亦被王室牢牢捏在手中。

在这种情况下叛乱?

用一支战车、步卒混编的军队,对抗王室那边的精锐骑兵?

早些年赵国屡屡败给林胡、匈奴等异族,就是因为战车打不过骑兵——这是赵国人人皆知的事实。

叛乱?不敢!

被肃清?又不甘心。

是故,赵国国内的卿大夫势力,只有暂时老老实实听命于王室,甚至于当赵主父册立赵王何为太子时,就争先恐后般到赵王何身边先“占个位置”,竭尽全力与这位未来的新君打好关系,免得赵王何上位后,他们这帮人因为与王室不亲近而被王室肃清。

起初,彼此关系还算融洽,以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为首的旧贵族势力,簇拥在赵王何身边,摇身一变或也成为了新王的臣子,接下来,他们只需与担任国相的肥义斗斗法,尽可能地让己方得到更多的权益。

但无论如何,这还在“游戏规则”内,可忽然间,种种迹象表明赵主父似乎要废赵王何而立安阳君赵章——这相当于是要掀桌子了,将名为“赵王何”的这张桌子彻底掀翻,连带着已摆在台面上的赵成、李兑等许多赵国臣子。

这还怎么忍?!

所以说,也难怪当初赵主父提出「一国二王」提议时,当时殿内几乎所有臣子的坚决反对。

就像肥义、赵豹等人评价的,赵主父虽然是一位雄主,但在立嗣这件事上,却接二连三地犯错,而且还是犯下大错,足以危及赵国的大错。

“让我理一理……”

给肥义倒了一碗热酒,蒙仲思忖着说道:“换而言之,眼下赵国充斥着三股……不,四股势力,其一是赵主父,其二是安阳君赵章,其三是君上……就姑且称作‘新君派’吧,其四,即以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甚至是包括阳文君(赵豹)在内的‘旧贵族’……”

“很贴切。”

肥义捋着髯须笑了笑。

“那么这四方中,以哪股势力最强盛呢?”蒙仲好奇问道。

肥义闻言笑着反问道:“小兄弟久在赵主父身边,难道对此却不了解么?”

蒙仲摇摇头说道:“说来惭愧,虽然在下在赵主父身边呆了许久,但这事,还真是不清楚。”

“这样……”

肥义捋着髯须思忖了片刻,旋即点点头说道:“是小兄弟的话,老夫直言亦无妨……既然小兄弟将赵国分为‘主父派’、‘新君派’、‘公子章派’与那个……呵呵,‘旧贵族派’,唔,那老夫就照着这个为你讲解一番。”

说到这里,他脸上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正色说道:“在这四股势力中,最强的,应该是‘主父派’与‘旧贵族派’,小兄弟要知道,主父的影响力,并不局限于国内,比如在秦国担任国相的「楼缓」,在你宋国担任国相的「仇赫」,这些皆是赵主父的心腹臣子,皆可以被视为‘主父派’。除此之外,赵主父在榆中、雁门、云中、代这几个北方郡,皆有着非同寻常的威望,当地的戎狄之民,不管是狄族、匈奴、林胡、娄烦,皆对赵主父又敬又畏。……君上继位二年,赵主父率骑兵巡视刚刚占领的云中、雁门两郡,在西河一带遇到楼烦的王,楼烦王起初欲进攻赵主父,赵主父亲自出面,约楼烦王阵前商谈。事后,楼烦臣服于我赵国,且期间有大量楼烦骑兵脱离楼烦王,加入到我赵国骑兵当中。……由此可见赵主父在北方戎狄心中的威望。”

据肥义讲述,楼烦王最初是打算联合林胡王攻击赵国的,但林胡王不敢,于是楼烦王就自己带着兵追上了赵主父,结果两军对峙时,楼烦王手底下的人纷纷劝阻,以至于楼烦王没有办法,只好臣服于赵国,以换取在河套地区继续放牧居住的权利。

听到这些,蒙仲感到十分意外,因为他原以为赵主父已经“失势”了——或者说是他自己将权力让渡给了赵王何,没想到,赵主父还是有着如此惊人的威慑力。

相比之下,赵主父在赵国国内的助力,反而不值一提。

当然,这个“不值一提”的前提,还是因为他自己将王位传给了赵王何,否则,无论是赵相肥义,还是像许钧等“逐渐拥护赵王何”的赵将,都得算到「主父派」的范畴内。

“至于在国内,支持赵主父的应该不多了……”

见蒙仲提到国内,肥义皱着眉头说道:“赵主父麾下的军将,老夫此前也曾与他们闲聊过,诸如李疵、许钧等人,皆愿意拥护君上……牛翦此人,最初也是愿意效忠君上,但近两年态度暧昧,疑似受到赵主父的影响……至于其他,大概就是你的五百信卫,以及庞煖正在训练的五千兵卒了。”

『赵主父在赵国国内的势力,的确是不如在赵国以外……看来传位一事,影响真的很大。』

蒙仲恍然地点点头。

此后,肥义又讲述了「新君派」、「公子章派」与「旧贵族派」。

其中,「新君派」与「旧贵族派」其实不容易区分,就像阳文君赵豹,他自身是属于旧贵族势力的,但他又不像赵成、李兑那样执着于权力——是故肥义才会推荐赵豹守卫邯郸城。

类似的,还有赵袑、赵希、李疵等赵将,虽然都是赵氏、李氏子弟,但也是肥义希望招揽到赵王何这边的。

倘若彻底排除掉赵氏、李氏等旧贵族势力的臣子与将领,新君派这边的实力反而是最弱的,而其中有兵权的,也仅仅只有「信期」的千余人。

再说「公子章派」,公子章派,大多都是公子章这些年跟随赵主父出征中山国时招揽的将领,在朝中的影响力几乎没有,但胜在手中有兵权,今年年初又被赵主父封在代郡,因此至少在军队方面,与「旧贵族派」相差不多。

听了肥义的话,蒙仲思忖了片刻,这才弄懂这四个派系的复杂关系:

新君派,主要集中在邯郸,看似势力最强,但在刨除掉「旧贵族派」后,它反而是最弱的;

公子章派,背后的鼎力是宋国,拥有远超一军数量的军队,最起码有三四万军队,在军队方面逐渐可以与「旧贵族派」相抗衡。

旧贵族派,在军队与朝政两边都有着不俗的实力,但是,它在庙堂上被肥义压制着,在军队方面又被赵主父压制着,更关键的是它不具备“名分”,只能借赵王何的名义来对抗赵主父或安阳君赵章。

至于最后的主父派,由于赵主父将君主的位子传给了赵王何,以至于从曾经最强大的一股势力,一下子跌落,跌落到在赵国内部实际上连旧贵族派都不如的地步。

但是,赵主父积威犹在。

简单来说,主父派与新君派有“名分”,而公子章与旧贵族派则有实力,并且,这边赵主父给公子章“名分”,而那边,赵王何与肥义不得不给予旧贵族派“名分”,让公子章派与旧贵族派相抗衡。

总而言之,其中关系非常复杂。

而在这复杂关系中,肥义的这个相位最难做,首先他要防着公子章,又要防着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艰难地维系着赵王何与赵主父之间的平衡,维系着公子章派与旧贵族派之间的平衡。

毕竟公子章若胜了,赵王何必将失去王位;反之,假如赵成、李兑等旧贵族派系取胜,肥义也要担心这些人趁机把持国政——这正是肥义竭力想要避免这场内乱的原因。

而如今,蒙仲这名“以五百兵击破齐国数万军队”的少年,让肥义看到了转机。

在肥义看来,只要蒙仲这名少年愿意竭力辅助赵王何,为赵王何执掌一支军队,纵使公子章与赵成、李兑等人打地天翻地覆,他肥义也无需担心赵成、李兑事后借机把持国政。

更关键的是,蒙仲非但又才能,而且还年轻,他才十六岁,别说辅佐赵王何,这位少年足以辅佐到赵王何的儿子,甚至是孙子。

就像他辅佐了赵肃侯、赵主父、赵王何三代君主的肥义一样。

但前提是,蒙仲这位少年愿意辅佐赵王何。

想到这里,肥义神色严肃地询问蒙仲道:“你受赵主父与公子章信任,只要老夫这边暗中助你一把,你纵使执掌更多兵权亦不在话下,且老夫也相信你有这个能力……那么,你愿意辅佐君上么?”

“……”

看着肥义期待的目光,蒙仲久久没有回话。

毕竟,效忠赵王何,就意味着他要背叛赵主父与公子章的信任。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