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138章:六月中旬

战国大司马 第138章:六月中旬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PS:求订阅~推荐票~月票~』

————以下正文————

次日,就在蒙仲琢磨着如何缓解赵王何与赵主父的关系时,田章托人向住在宫内的蒙仲传达了一个口讯,即他要返回齐国了。

得知此事后,蒙仲立刻来到了城内的驿馆。

此时,田章的随从与卫士们已经准备好了行装,并将其一件件地搬上马车,而田章本人,则还在驿馆内等着蒙仲。

直到蒙仲来到驿馆,田章这才吩咐随从卫士们驾驭着马车队缓缓驶出邯郸。

“贤弟当真不愿随愚兄赴齐么?”

在见到蒙仲时,田章诚恳地做最后的劝说。

说实话,蒙仲与田章相识还很短暂,但因为有着孟子的关系在,田章对他很是亲近,而蒙仲,亦投桃报李,这使得他二人虽然接触短暂,却建立了不浅的交情。

因此有些话,蒙仲倒也不必藏着掖着。

比如说,蒙仲对他留在赵国的目的直言不讳:就是为了防止齐国报复宋国。

对此,田章也很无奈。

事实上,倘若蒙仲在意的仅仅只是蒙氏一族,其实田章倒也有对策——以他在齐国的地位,想要庇护宋国的蒙氏,这根本不是一件很难的事。

并且他也相信,只要蒙仲愿意跟着他前往齐国,有他暗中相助,蒙仲日后定能在齐国立足,甚至于,哪怕不依靠他匡章的名声,也足以庇护蒙氏一族。

但遗憾的是,蒙仲在意的不单单只是他蒙氏一族,他还在意着宋国。

涉及到国家的立场,田章就无能为力了。

毕竟齐国也是想称霸中原的国家,且田章毕生都是在为这件事而努力。

就眼下的情况而言,赵国暂时是齐国得罪不起的国家,而楚国,因为现阶段与齐国有着一样的目标——即合纵抗秦,因此,齐楚两国倒也能相安无事,但是燕国与宋国,却是齐国希望吞并增强实力的对象。

而相比较地处中原东北部的燕国,宋国因为位于中原的富饶之地,一直都受到中原各国的垂涎,包括齐国。

甚至于,纵使眼下齐国已向赵国臣服,但齐国仍然还希望得到赵国的默许,默许其蚕食吞并宋国。

换而言之,齐宋两国的立场,很难保持一致。

而这个最根本的矛盾,是田章都无法改变的。

在叹了口气后,田章再次提醒蒙仲道:“贤弟既然要留在赵国,那就要格外小心了。……赵国虽有称霸中原的潜力,但现如今国内危机重重,一个不好,或就会影响整个中原的格局……贤弟要知道,我齐国向赵国臣服,其中关系很是复杂,但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各国重新认识赵国。”

他说得很隐晦,但蒙仲还是能听懂其中的意思:齐国之所以向赵国臣服,就是为了让赵国处于“木秀于林”的位置,让赵国来吸引秦国乃是其余各国的敌视。

如果赵国能越过这个危机,击败了其余各国的挑战,那么就是建立像曾经晋国那样的霸业,否则,赵国就很有可能面临其余各国的围攻与瓜分,就像当年赵主父初继位时那样。

总言而之,如今中原格局的焦点就在赵国,它的一举一动,将很大程度影响整个中原的格局。

听了田章的劝告,蒙仲点点头,旋即开玩笑道:“齐国不惜向赵国臣服,来促成「秦赵反目」,但如果秦赵两国达成了协议,齐国岂不是盘算落空?”

田章的眼眸微微闪烁了一下,笑着说道:“贤弟是说,秦赵两国还有和睦的可能性?”

“也并非没有。”

蒙仲说道:“赵国作为三晋之一,跟魏、韩两国一样,始终都想联合三晋,而秦国则是为了对外扩张,难免不会发生「赵取魏韩、秦取楚国」的局面,介时,齐国将如何自处呢?”

田章闻言笑了笑,似半真半假般说道:“谁知道呢,或许到时候我齐国还是会支持赵国,但亦有可能,我齐国会联合秦国……不过依我看来,纵使秦赵两国私下和解,但秦国还是不会坐视赵国吞并魏韩,贤弟知道为何么?”

蒙仲摇了摇头。

“因为晋国曾是阻止向东扩张的最强大的敌人……秦国不允许这世上再出现一个晋国。”说到这里,他耸了耸肩,笑着说道:“不过这件事,与我齐国无关了,接下来,是秦国与赵国的角逐。”

聊着聊着,他二人已经走出了邯郸的东城门。

此时,田章朝着蒙仲拱了拱手,说道:“,愚兄也该启程了,贤弟就送到这里吧。……对了,回齐国的途中,愚兄会转道邹国,拜访孟师,贤弟可有什么要转达的吗?”

其实蒙仲很想让田章顺道问问孟子,他怎么莫名其妙就成了儒家的弟子,不过看着田章亲近而真诚的表情,他实在是问不出口。

他想了想说道:“请替我问候孟子,请孟夫子务必要保重身体。”

“好!”

田章爽朗地笑了笑,拍拍蒙仲的肩膀与他告别,不过待走到马车旁时,他忽然又想到了什么,回身对蒙仲说道:“贤弟,日后倘若你改变主意,亦或赵国有什么变故,贤弟不妨来齐国投奔愚兄,愚兄虽不才,但在齐国,好歹也有些名望,不至于会让贤弟的才能埋没。”

对于这份善意,蒙仲还能说什么呢,唯有拱手称谢:“多谢兄长。”

田章笑着点了点头,旋即登上马车,吩咐车队缓缓启程,离开了赵国。

目送着这支车队在自己的视线中消失,蒙仲这才返回邯郸城内。

此后几日,蒙仲依旧隔三差五去请见赵王何,与赵王何谈聊一番,话题涉及很广,既有针对各国变法改革的评价,也有探讨赵国现如今的状况,以及,如何化解赵王何与赵主父之间的矛盾。

蒙仲必须地承认,赵王何的确是有与赵主父拉近关系的想法,这不,在蒙仲向他提出建议后,赵王何便将宫内最大的主殿让了出来,希望让赵主父搬进入居住。

就像蒙仲所认为的,对于赵王何的这个举动,朝臣议论纷纷,但没有一名臣子提出异议,只是隐晦地向赵相肥义询问原因。

赵相肥义大义凛然地告诉那些臣子:“孝乃天下共德,君上要行孝道,这有什么错吗?”

于是,赵国的臣子都不敢多说什么。

而赵主父在得知这件事后,亦感觉颇为意外。

因此他将蒙仲召到了面前,询问道:“我儿将宫内主殿让给我,你可知其中有什么缘故么?”

蒙仲当然不会傻到将真相全盘托出,便回答道:“这是君上敬重赵主父您,希望与您亲近。”

“……”

赵主父表情诡异地看了几眼蒙仲,没有追问下去。

并且,他也没有搬到那座宫内最大的宫殿,他派人向赵王何表示,他住的那座小宫殿很舒适,就不必再搬了。

赵王何没有强求,按照蒙仲的建议,索性就让那座最大的宫殿空置着。

而除了住的宫殿外,赵王何也通过别的方式向赵主父示好,比如赵主父的酒水、饭菜,赵王何吩咐宫内的宦官令缪贤,一定要给予最好的,而且要比他更好。

没过两日,赵主父就察觉出来了。

他派人询问了宫内的官宦令,比较他与赵王何每日的饮食状况,他这才得知,他每顿比赵王何多一个主菜。

说实话,多一个菜什么的,赵主父根本就不在意,但其中的深意,却让赵主父不得不深思。

大概又过了七八日左右,即到了六月中旬,齐国的国相薛公田文,终于从魏国来到了赵国。

薛公田文,是齐威王的孙子,靖郭君田婴最器重的小儿子,与如今齐国的君主田地,属于堂兄弟的关系。

田文在当世很有名气,因为他在齐国的封邑薛邑,蓄养了数千名食客,因此曾有人称,天下游士皆归薛公。

在当今世上,世人或许不知秦国、赵国、齐国等国家君主的名讳,但绝对知道薛公叫什么。

田文的名气,毫不亚于张仪——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程度。

或许有人会觉得,有如此大名声的田文,肯定是一名伟岸的男子,但事实上,田文很瘦弱,并且,他讨厌别人说他这方面的“缺陷”。

据说,曾经田文从秦国逃回齐国时,曾路过赵国某地,当地的赵人争相去目睹“薛公田文”,却没想到田文只是一名瘦弱矮小的男子,根本不像传闻中那样,是一位伟岸的男子。

因此,那些赵人很失望,甚至有人笑称田文是“小丈夫”。

田文因此勃然大怒,而随行的数百名门客们,亦纷纷从马车上跳下来,屠杀了几百名赵人,摧毁了一座县城,这才扬长而去。

这也是蒙仲对薛公田文并没有什么好感的原因:田文虽然非常重视“士”,不惜倾家荡产也要蓄养前来投奔的游士作为门客,但他对平民的态度却远远谈不上亲和,哪怕他身边有「魏处」、「冯谖(xuān)」等名士劝他善待平民,招揽民心。

六月十七日,齐相田文抵达了邯郸,赵相肥义代表赵国,率领军队与赵国的臣子,迎接这位享誉中原的齐相。

当时,蒙仲亦混在迎接的队伍中,见到了他迄今为止最夸张的仪仗排场,整整三百余辆马车的随从。

是的,仅仅只是追随在田文身边的门客与随从,就有整整三百余辆马车。

细算下来,怕不是有近千人?

不得不说,在这个排场面前,无论是惠子、孟子,还是张仪、公孙衍,在这世上,除各国的君主以外,没有一个人,能有薛公田文这样的排场。

不愧是当今最有名的“贵公子”!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