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145章:事后

战国大司马 第145章:事后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PS:求订阅~推荐票~月票~』

————以下正文————

“叮叮叮——”

“叮叮叮——”

在薛公田文所在的位置,传来了阵阵鸣金声,这代表着田文已经放弃了这场赌斗。

他向蒙仲所率领的信卫军认输了。

『怎么会……』

在听到这阵鸣金声后,侥幸仍生存的数十名侠勇们茫然地停止了徒劳的挣扎,而信卫军士卒们,亦在乐毅的将令下,由各自卒长率领,迅速撤出,在百余丈外的位置重新排列阵型。

旋即,薛公田文乘坐着战车,面沉似水地来到了众侠勇们当中。

沿途,他看着侠勇们遍地的尸体,他面色阴沉,双手死死攥着战车的栏杆。

“薛公。”

幸存的百余名侠勇们,纷纷围聚到田文的战车四周,七嘴八舌地询问。

“薛公,为何下令停止?”

“薛公,我等还没有输……”

“薛公,请让我等再与他们重新杀过……”

环视着这些侠勇,田文摇摇头说道:“诸位,是我等输了,输得一败涂地,恕田文无法再视若无睹,看着诸位一个个牺牲……”说到这里,他四下瞧了瞧,忽然问道:“牟宵何在?”

诸侠勇们面面相觑,旋即或有一人低声说道:“牟宵想要夺取一辆战车,却被战车撞到,左腿被战车碾压而过,虽然他想跟一名信卫卒同归于尽,但……”

说到这里,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

田文的脸上闪过几丝复杂之色。

只见他长长吐了口气,旋即步下战车,朝着四周的侠勇们抱了抱拳,带着歉意说道:“今日的争执,只是我田文与那蒙仲的意气之争,却害得四百余位义士为此丧生,我田文……对不住诸位!”

说着,他拱手深深鞠了一躬。

见此,周围诸侠勇们大惊失色,离田文最近的一名侠勇连忙扶起了田文,慷慨激昂地说道:“士为知己者死!薛公待我等如国士,我等故以国士报之。相信,纵使是今日牺牲的义士弟兄们,从始至终亦不会后悔他们的决定……”

田文动容地点点头,旋即又沉声说道:“请诸位收敛这些义士的尸体,待回到齐国后,我田文定会将他们厚葬,善待其家中孤老孤小,哪怕为此遣尽家财……”

听了田文的话,诸侠勇们都很感动。

或有一名侠勇迟疑地问道:“薛公,今日之事,就这样算了吗?”

听闻此言,田文转头看了一眼远处已重新排列整齐的信卫军,眼眸中闪过浓浓的恨色。

在稍稍迟疑了一下后,他沉声说道:“今日之恨,田文定会铭记于心,待日后有机会时,连本带利讨回!但今日……是我们输了。”

“……”

听到这话,众侠勇们纷纷低下了头。

旋即,诸侠勇们开始收敛同伴的尸体,而薛公田文,则再次登上战车,缓缓来到了以赵主父、赵王何为首的赵国君臣面前。

见田文乘坐战车缓缓而来,魏处、冯谖等田文的客卿,率先迎了上去。

并且,他二人低声示意田文道:“薛公,信卫军并没有可以连发的弩具……”

想来,他们不希望田文输阵又输人,让赵国的君臣耻笑。

“我知道。”

田文闻言点了点头。

其实方才他在后阵观望战况,见信卫军的弩兵居然可以连续齐射,他心中也感到惊怒,下意识就误以为信卫军持有可以连发的弩具,但在仔细观察了信卫军的阵列后,他亦大致猜到了端倪:并非是信卫军掌握有可以连发的弩具,只是他们采取了一种新的战法。

一种他田文从未听说过的战法。

这让他终于意识到,那蒙仲率领五百名信卫军夜袭数万齐军,这或许并非是一场侥幸的胜利——至少那蒙仲,确实是具有真才实学的。

片刻后,田文走下马车,徒步来到了赵主父与赵王何面前,拱手行礼道:“赵主父、赵王,这场比试,是我田文一方输了。”

说到这里,他稍稍一停顿,旋即又说道:“田某忽然身体有些不适,恳请先回城歇息。”

他哪里是身体不适,分明就是自觉丢了面子,不想再呆下去罢了。

这种事,相信在场的人都看得出来。

这不,公子章落井下石地耻笑道:“我看薛公并非身体不适,而是脸上无光吧?……薛公,不留下来看看信卫军清点伤亡么?只要信卫军的伤亡超过五十人,这场赌斗,还是你方胜出呢!”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公子章这话,纯粹就是讨人嫌了。

以至于就连他身边的田不禋都故作咳嗽一声,小声提醒着公子章。

然而公子章却依旧我行我素,看着田文那难看的面色,心中着实解恨。

谁叫这该死的田文,前日当众驳他面子,将他的善意无情地踩在脚下呢?活该!

对于公子章奚落田文的话,赵主父与赵王何充耳不闻,他们都没有拆穿田文的意思,反而带着几分关切之色纷纷表示道:“既然薛公身体不适,请快快回城歇养,日后的中原,还要仰仗薛公。”

对于赵主父来说,他想要打压田文气焰的目的已经达到,而对于赵王何来说,他也见识到了蒙仲与其麾下信卫军的实力,实在没必要继续奚落田文,毕竟,他赵国还要依靠田文出使魏、韩两国,使赵、魏、韩三晋能再次团结起来对抗秦国。

“多谢赵主父体恤,多谢赵王体恤。”

薛公田文勉强笑了笑,当即带着随从离开了。

见此,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对视一眼,亦纷纷告辞离去。

而此时,蒙仲亦乘坐着蒙虎驾驭的战车,与乐毅一同徐徐来到了赵国君臣面前,刚好看到田文乘坐战车离去。

瞧见这一幕,蒙虎怪叫道:“跑地倒是快!无颜留下来面对我等么?”

“阿虎。”

蒙仲出言呵斥了一句:“在赵主父与君上面前,不得无礼。”

说罢,他跳下马车,几步走到赵主父与赵王何面前,拱手说道:“臣蒙仲,前来复命。”

尽管魏楚、冯谖等田文的客卿,此时已跟着田文率先离开,但赵主父还是不方便在大庭广众之下称赞蒙仲、乐毅与他们麾下的信卫军,毕竟此举无异于打田文的脸。

因此,赵主父只是中肯地称赞道:“赵武卒,名副其实!”

见此,蒙仲、乐毅谦逊地表示还差得远。

因为与蒙仲、乐毅没什么交情,且很多人在政治立场上与他二人并不一致,因此赵国的群臣纷纷散离,只有赵主父、赵王何、赵相肥义、阳文君赵豹、公子章、田不禋、鹖冠子、庞煖、剧辛等一小部分人,仍留在这里。

此时,赵王何好奇地询问道:“蒙卿,你麾下信卫军所持有的弩具,据肥相所说并不能连发,可为何信卫军却能在短短十息内连续齐射两次呢?”

蒙仲闻言笑道:“确实如肥相所言,那只是一种战法的运用……”

“蒙仲小友,这战法是你自己想到的么?”鹖冠子亦好奇地说道。

“呃……”蒙仲犹豫了一下,旋即解释道:“在下是在某本兵法的残篇上看到的……”

“那本兵法叫什么?”庞煖有些心动地问道。

“这个……”蒙仲讪讪说道:“只是残篇,未能窥到全篇,大概是无名氏所著吧。”

听闻此言,庞煖微微皱了皱眉,不过在打量了蒙仲几眼后,他忽地就释然了,点点头又问道:“那种战法有称呼么?”

“二段射。”蒙仲回答道。

『二段射……』

众人听到后纷纷点头,毕竟这个称呼的确贴切。

说笑了一阵后,诸君臣亦返回邯郸,而蒙仲、乐毅二人,则带着信卫军士卒们先回营寨,将战车、弩具等战争所用,交割给负责军需的向缭、乐续二人,除此以外,还要帮助受伤的士卒包扎伤口,若是伤势严重的话,还要请邯郸城内的医师。

经他们统计,这次与五百侠勇的实战,信卫军仅仅只有**人阵亡,皆是华虎、穆武二人麾下的士卒,也就是在那些侠勇逼近后,弃弩持剑的信卫军士卒。

伤口基本一致,皆是被刺中咽喉至死。

由此可见,那些侠勇的剑术的确精湛,纵使面对身披三层厚甲的信卫军士卒,仍能精准地刺中其咽喉,将其杀死。

要知道,这还是在信卫军当时已发动总攻的情况下,倘若换做在平日里,相信那些侠勇的发挥更加出色。

看着那**名已无生气的信卫军士卒,蒙仲、乐毅等人心中亦不是滋味。

当初夜袭齐营时,由于五百军信卫军全身而退,并没有一人折损,因此,他们并没有体会到失去士卒的滋味,直到今日。

看着信任自己的士卒变成了尸体,这种滋味,着实令人难受。

“将其厚葬吧,明日我上报肥相,请他善待士卒们的家眷……”

在沉默了许久后,蒙仲吩咐道。

除了**人的阵亡外,信卫军还有近三十人受伤,不过大多都是轻伤,即手背、脸颊被割伤,或者防御能力相对薄弱的腿部被侠勇们的利剑刺伤什么的,基本上都不致命。

最严重的伤势,也只是一名士卒被那些侠勇投掷的利剑刺穿了面颊,非但被凿掉了好几颗牙齿,就连面颊处也被捅出一个大窟窿,需要歇养好一段日子才能恢复。

总的来说,信卫军的伤亡确实在一成之内,即在五十人之内。

不过说实话,这也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毕竟此番他信卫军可是全副武装,甚至于用上了弩具、战车等恐怖的兵器,而他们面对的敌人呢,却仅仅只是一群手持利剑、身穿麻布衣的侠勇,彼此的装备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可是在这种情况下,信卫军仍然付出了三十几人的伤亡,可见田文蓄养的那些侠勇,确实悍勇。

更难能可贵的是,那群侠勇一直奋战到最后,哪怕他们伤亡已超过四百人,仍然没有溃散,仿佛一个个都不惜与信卫军士卒同归于尽。

这份对于「义」的执着,却着实让人感叹。

一直忙碌到当日的傍晚时分,蒙仲、乐毅等人这才返回邯郸。

此后两日,薛公田文忽然变得低调了许多,并且,在跟赵相肥义商量罢「助赵国拉拢魏韩两国」这件事后,便提出了告辞,急匆匆地离开了赵国。

以至于在第三日,当蒙仲请见赵相肥义那会无意间提及薛公田文时,才得知田文已经离开了赵国,返回魏国去了。

“田文离开赵国了?什么时候离开的?我怎么不知道?”

当时蒙仲一脸惊讶。

见此,肥义笑着说道:“那田文素来养尊处优,历代被各国奉为上宾,好生相待,此番却在你手中吃了大亏,非但折损了四百余名追随的侠勇,还使得颜面丧尽……他哪还有脸再在我赵国呆下去?”

听了这话,蒙仲亦有些不好意思,带着几分尴尬解释道:“是他咄咄逼人在先……”

“这我当然知道。”

肥义捋了捋髯须,笑着说道:“说到底,田文也是被赵成、李兑他们给利用了……赵成、李兑二人原以为能借田文之手使你难堪,却不想你如此……呵呵,以至于素来心高气傲的田文也难以咽下这口气……正与他所言,你俩的这场争执,不过是意气之争。”

“他在肥相面前提及过我?”

蒙仲好奇问道。

“当然。”肥义点点头说道:“田文只是傲慢,因为他出身尊贵,又岂是真的愚昧之辈?这类人啊,最看重脸面,更何况是田文这种为了‘好养士’之名,不惜倾家荡产也要承担起前来投奔之士衣食住行的贵公子,更是注重名声与脸面……你此番使他颜面大损,哪怕他其实也看出了你的才能,但仍会视你为仇寇,蒙仲,你日后可要小心了。以田文的名声,只要他放出一句话,就有数不尽的侠勇不惜付出性命刺杀你……”

听闻此言,蒙仲双眉一挑,问道:“田文是怎么说的?”

“呵呵。”肥义笑着摇了摇头,解释道:“老夫方才说过了,田文最好面子,虽说在老夫面前说过类似的话,但他并不会那样去做。……只不过,此番得罪了田文,你日后……怕是会有些麻烦。”

说到这里,他见蒙仲皱着眉头,便又宽慰道:“不过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日后有的是机会与田文和解……你终归是我赵国的臣子,且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只要你日后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那田文自会与你和解,到时候,你与他不打不相识,或许也能成为一段佳话。”

说着,他拍了拍蒙仲的肩膀,笑着说道:“好了,莫要去想这件事了,接下来你我需要面对的,是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赵主父与安阳君?”蒙仲一听就懂了。

肥义重重点了点头,低声对蒙仲说道:“其实只要赵主父改变心意,老夫就有把握控制局势。……至于公子章,依老夫对他的了解,他势必不会善罢甘休的。但你若想尝试,倒也无妨。但是切记,行动要快,据老夫估测,过不了几日,赵主父那边怕是就有什么大行动了……”

“嗯。”蒙仲点了点头。

片刻后,待蒙仲返回赵主父居住的宫殿后,就看到赵主父正在审视着一块布质的诸国地图。

只见在这块布制的各国地图上,绘有中原各国的大致疆域,虽然画地并不规范,但仍然能中看出几分端倪。

比如前几年吞并了蜀、苴、巴三国而设立蜀郡的秦国,简直就是一头雄踞于西方的巨兽,虎视眈眈地窥视着中原诸国——西垂强秦,名不虚传。

这不,纵使是赵主父这等雄主,在看到秦国的疆土后,亦忍不住唏嘘感叹。

“赵主父。”

蒙仲走上前,轻声插嘴道:“您决定要与秦国抗争了么?”

赵主父点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感叹道:“与秦国抗争,谈何容易?若是三晋团结,我倒是敢放手一搏,但眼下……”

他摇了摇头,一脸感慨地叹了口气。

见此,蒙仲不解问道:“赵国如今与齐、燕、宋三国结盟,难道不足以抗衡秦国么?”

赵主父摇了摇头说道:“燕国的军队实力如何,你也曾看到过,既无善战之将,又无善战之兵,若是赵秦两国争锋,燕**队充其量只能锦上添花,却不足以肩负重任……至于齐国,齐国有两度击败秦国的匡章,这是一股助力,但齐国的心思……呵,我并不信任齐国。它之所以向我赵国臣服,无非就是为了破坏赵秦两国的同盟,使赵秦两国相互攻伐,以便它坐收渔利。我唯一信任的,还是你宋国的宋王……但是,你宋国目前还太弱了,负担不起赵秦争雄这种规模的战争,动辄几十万军队的战争,宋国很难坚持许久……因此,联合魏韩两国,势在必行。”

见蒙仲面露不解之色,赵主父便向他简单介绍了当今各国的实力。

首先拥有最强大实力的,那肯定是秦国。

其次是齐国。

然而单凭齐国一己之力,也难以击败秦国,双方的胜算大概在四六之数,即齐国四成胜算、秦国六成胜算,是故齐国每次讨伐秦国,都要拉拢魏韩两国。

除了「西秦东齐」这两极以外的第二档次,便有赵、魏、楚三国。

赵国的实力无需再说,覆亡中山、逼降齐国,实力已大幅度逼近秦齐两国,堪称第二梯队最强大的国家。

而魏、楚两国,皆一度曾经是中原的霸主国,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再怎么衰败,好歹仍有些底蕴在。

至于第三梯队,即韩、宋、燕三国。

韩国在经过申不害的变法改革后,势力亦突飞猛进,但架不住韩国离秦国实在太近了,且秦国经常发兵攻伐韩国,以至于韩国始终无法发展起来——魏国亦是如此。

至于宋国,宋国曾经充其量比鲁国、卫国强上一线,但在经过宋剔成君、尤其是宋王偃的治理后,宋国的实力大幅度增长。

据赵主父的估测,宋国的实力暂时还无法匹敌魏国,但与韩国比较,应该是相差不多的。

再说燕国,燕国拥有着比魏、韩、宋更广阔的疆土,只可惜几十年的那场「子之之乱」,以及接踵而来的「匡章灭燕」,让燕国元气大伤,以至于曾经可以牵制赵国的燕国,一下子就沦落到与宋国平起平坐的地步。

甚至于,如今的燕国,还未必打得过宋国。

至于最后的第四梯队,即鲁国、卫国,以及详细被覆亡的蜀国、苴国、巴国、滕国这些小国,这个档次的小国,纯粹就只能作为中原风云渐变的看客,战战栗栗地活在大国与大国的夹缝中,不知国家几时就会被其他大国吞并,根本无法影响到中原各国局势的变化。

在听完赵主父对于各国局势的讲解后,蒙仲正色问道:“对于眼下的局势,赵主父有什么策略么?”

赵主父闻言沉吟了片刻,说道:“这几日我与鹖冠子商议过,鹖冠子认为,我赵国最好与秦国保持和睦……赵国、燕国、宋国,都需要时间逐渐变强,因此鹖冠子提出建议,叫我设法让秦国攻伐楚国,趁此机会,我赵国可以联合魏、韩两国,而宋国,也能借机吞并一部分楚国的疆域与人口……”

『这是把楚国当做牺牲么?』

蒙仲的表情有点怪异,因为他知道,鹖冠子本人就是楚国人,很难想象鹖冠子竟然会提出这种建议。

不过这种事在中原倒也并不罕见,曾经让中原诸国闻风色变的张仪,他不就是魏国人么?他在投奔秦国后,还不是照样鼓动秦国多次进攻魏国,逼迫魏国向秦国臣服?

“你觉得如何?”赵主父忽然询问蒙仲道。

蒙仲愣了愣,有些不适地说道:“以在下的身份,不敢妄言这种大事。”

“呵。”赵主父亦不在意,轻笑着说道:“鹖冠子的建议,我认为还是可行的。……在我看来,纵使秦国得知齐国已向我赵国臣服,但短时间内,赵秦两国的关系还不至于破裂。然而秦国不会坐视我赵国联合魏韩,它一定会先进攻魏韩两国,来试探我赵国对此的态度……到时我可以借这件事,示好魏韩两国,促成三晋结盟,只要三晋以我赵国为首结成盟约,又有燕宋两国在旁相助,无论是秦国,还是暗藏歹心的齐国,相信皆不能讨到什么便宜……”

看着赵主父脸上的笑容,蒙仲适宜地恭维了一句:“赵主父英明。”

赵主父闻言哈哈大笑,旋即他感慨道:“不过在此之前,我赵国也需要先解决自身的隐患……”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蒙仲,似笑非笑地问道:“蒙仲,据我所知,你最近与赵何、肥义等人走得很近啊……呵,你说说,我还能信赖你么?”

“能!”蒙仲面不改色地说道:“因为在下是宋国人,是由衷希望赵国强盛成为中原霸主宋国人,且不会背叛赵主父您。”

“呵呵呵。”赵主父颇为满意地笑了笑。

见赵主父似乎心情不错,蒙仲犹豫了一下,暗自咬咬牙说道:“赵主父,在下觉得,您与君上之间,其实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

忽然间,赵主父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旋即,他缓缓收起了笑容,目不转睛地盯着蒙仲。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