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173章:九月(二)【二合一】

战国大司马 第173章:九月(二)【二合一】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时间回溯到九月初八,即李疵与牛翦分别率领军队抵达这片战场的次日,就在公子章于曲梁邑召集诸将商议接下来的策略时,在王师这边,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亦在同日召开了军议,商议对付叛军的策略。

相比较先前,王师方参与今日会议的重要人物,除了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等人外,还多了好几位,比如赵袑、李疵、赵造、赵俊以及赵固。

赵袑不必细说,此人乃是「赵灭中山国」时统率右军的上将,在中山国覆亡后,他因功被调往雁门担任郡守,主持雁门郡的大小事务。

李疵,此人乃是奉阳君李兑的族弟,同时也是「赵灭中山国」时的参与者之一,当初赵主父正是命李疵监视中山国的一举一动。

待中山国被赵国覆灭后,李疵被赵国任命为前中山国国都灵寿城的城守,主要负责收拢中山境内的狄人,并推行赵国的政策。

而赵造、赵俊二人,前者乃赵国的内史,后者乃是驻守陪都武安的城守,皆是赵国举足轻重的人物。

然而相比较这些位,最具重量级的人物,还得说赵固。

赵固乃是赵肃侯时期的赵国名将,是赵国吞并代郡的直接参与者之一,且在赵国吞并代地、设立代郡后,赵固被任命为代相,负责治理代郡一境。

而后,在赵主父带着公子章、赵袑、许钧、牛翦、赵希等人率领二十万军队五次进攻中山国的期间,赵固坐镇东安阳,在后方为这支大军提供助力,直到后来年纪大了,赵固才卸职回到晋阳,安度晚年——在此之后,赵主父才册封公子章为安阳君,又拜田不禋为代相。

然而这次赵王何与公子章的内乱,将这位年迈的赵国老将亦惊动了,尤其是当得知王师方面战况不利时,赵固不顾年迈的身体,急急忙忙赶到了邯郸,想亲自了解一下事态。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赵王何亦带着他所信赖的信期,参与了这次的军议。

在会议开始后,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先简单讲述了「曲梁之役」的经过,剖析王师为何会频繁失利。

在此期间,叛军方有两个名字被反复提及,即蒙仲与庞煖。

“……当时庞煖驻军信都,而蒙仲驻军于曲梁邑东边的群丘,此二人熟读兵法,频繁袭击、骚扰王师……”

在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二人的讲述中,庞煖的用兵其实还算中规中矩,大多都是依靠阵势取胜,相比较之下,蒙仲的用兵就趋向于一个“诡”字,用一番佯袭、诈袭、实袭,骚扰地王师烦不胜烦,不夸张地说,阳文君赵豹麾下当时的五千兵力,再加上奉阳君李兑命廉颇联合赵贲设法击退蒙仲时所率领的五千兵力,这拢共一万人的兵力,就是被蒙仲单独击败的。

那时赵贲、廉颇有一万可动用的兵力,而蒙仲就只有约六千叛军,可是打到最后呢,赵贲、廉颇二人只剩下约五千兵力跟着从曲梁邑撤离,而蒙仲那边呢,兵力伤亡仅不到千人,甚至于还俘虏了近四千的王师士卒。

两相比较,赵贲、廉颇二人可谓是惨败。

当说到这里时,帐内诸人的面色各异,赵贲、廉颇二人自然是羞愧,而赵成、李兑则深恨于蒙仲这个搅局的——毕竟没有蒙仲的疲敌之计,王师如何会接二连三地在与公子章的战事中失利?也不至于被逼到弃守曲梁的地步。

而相比较这些人,赵王何的心情最过于复杂。

毕竟曾几何时,已故的赵相肥义曾在他面前推荐了蒙仲,用肥义当时的话来说,待他老死后,文武兼备的蒙仲可以代替他肥义,辅佐赵王何,防备赵成、李兑等旧贵族势力——只要给蒙仲一军的兵权,再加上日后将接替阳文君赵豹守卫邯郸的赵贲其手下的兵力,赵王何完全可以不用畏惧赵成、李兑。

更要紧的是,蒙仲与赵王何年纪相仿,且为人忠义,值得信赖。

然而遗憾的是,这样一位人才,却委身于公子章的叛军,成为了他赵何的敌人。

随后,在讲述完庞煖与蒙仲二人的事后,奉阳君李兑又提到了一个人,即牛翦。

或许蒙仲不清楚牛翦的出身,只知道牛翦是赵主父最信赖的将领,但赵成、李兑等人却很清楚,牛翦乃是赵烈侯时期赵国士卿「牛畜」的后人,而这个牛畜,他曾被赵烈侯奉为老师,地位超然。

从那时起,牛氏一族便日渐强盛起来,因此这牛翦也着实称得上是出身名门。

出身名门的牛翦,自幼习武,在被赵主父任命为军司马后,他渐渐展现其才能,跟随赵主父南征北战,也曾率领骑兵离开赵国边境,与胡人作战。

而相比较牛翦统兵作战的才能,最让赵成、李兑忌惮的,无疑还是牛翦麾下的军队——全赵国乃是全中原唯一的一支骑军,并且还是打败了胡骑的、已经成型的骑兵。

论赵国骑兵的历史,迄今为止已发展了几十年,早在赵烈侯、甚至是赵肃侯时期,在整个中原仍普遍将战车视为战争主力的时候,在赵国的北方,驻守在边境的赵卒,就已经在自发地模仿胡人骑兵的作战方式。

原因是赵国的战车部队,在胡人骑兵面前不堪一击。

而待等到赵主父推行了胡服骑射的改革后,“骑兵”的编制正式便确立,曾经那些自发模仿胡骑的士卒,皆被吸收到这支赵国骑兵当中,以至于这支骑兵在刚刚建成的最初,就极具实力。

果然,在随后赵国与胡人的战争中,这支赵国骑兵展现出了并不亚于胡骑的实力,他们击败了他们曾经模仿的老师,让北方的异族终于不敢再肆意骚扰赵国的边境。

而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期间,牛翦麾下的骑兵亦曾吸收胡人的骑兵,比如几年前赵主父巡视西河时碰到撞见林胡王,凭着赵主父的个人魅力与优厚的待遇,以至于有不少林胡骑兵纷纷投靠赵国。

赵主父将这些异族骑兵,亦统一交给牛翦统率,并给予了他们一个称呼:赵胡骑!

赵国骑兵也好,赵胡骑也罢,那可不是只懂得在远处射箭骚扰敌军的轻骑,他们还善于冲阵,当初赵国进攻中山国时,牛翦就曾率领着赵骑与赵胡骑冲到中山国的军队当中,在短短时间内几次凿穿中山国的步卒,杀得那些步卒溃不成军。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牛翦麾下的骑军,乃是目前赵国最具进攻性的军队,没有之一。

而遗憾的是,统领这样一支骑兵的统帅牛翦,却对赵王何派人发给他的「平叛」诏令置若罔闻,甚至于最近两日公然驻军在信都一带,与公子章、庞煖为邻。

由此可见,牛翦的立场其实也已经很清楚了。

如何解决牛翦,如何解决蒙仲与庞煖,即今日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召集诸人展开商议的主要讨论事项。

在经过一番讨论后,赵固提出了建议,建议赵成、李兑等人派人与牛翦交涉,毕竟眼下这场战争,别看蒙仲、庞煖二人如何风光,但真正能够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还得是牛翦,也只有牛翦。

倘若能说服牛翦倒戈王师这边,叛军不能说不堪一击,但至少胜算将大大减少。

但如何能说服牛翦倒戈呢?

一时半会诸人还是没想出什么好的办法。

当日会议结束后,赵王何单独召见了阳文君赵豹,希望后者也能代替他前往游说蒙仲,希望蒙仲能弃暗投明,投奔于他。

于是,当得知蒙仲率军进驻肥邑后,阳文君赵豹乔装改扮,借肥幼出面,终于见到了蒙仲,提出了赵王何希望他转达的意思:希望你辅佐寡人!

当赵豹向蒙仲转达了赵王何的意思后,蒙仲默然不语,以至于帅帐内一时间格外的安静。

不得不说,其实蒙仲内心还是颇为感动的,因为在赵豹所传达的话当中,赵王何已不怪罪蒙仲在沙丘事变当日的绝情,他甚至表示,只要蒙仲肯率军倒戈王师,曾经的一切皆揭过不提。

但最终,蒙仲还是摇了摇头。

“为何?!”

见蒙仲摇头,肥幼颇有些难以置信地问道:“莫非与家父之死有关?蒙司马,虽然在下当时并不在沙丘行宫,但在下相信家父的死与你无关……并且,君上也从不认为家父遇害之事与你有关……”

蒙仲点点头,旋即又摇了摇头。

见此,阳文君赵豹带着几丝冷笑说道:“是因为赵主父?小子,重情重义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正所谓过犹不及,赵主父如今的这一番决定,分明就是在祸害我赵国……”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蒙仲,故意说道:“还是说,在你看来公子章已经占据胜势,想着事成之后的荣华富贵?”

蒙仲当然知道赵豹这是故意在用话激他,但他也不在意,淡淡说道:“此事之后,我就会离开赵国,返回宋国。”

“……”

这一番话,大大出乎了赵豹与肥幼的意料,使他二人面面相觑。

“当真?”赵豹一脸不可思议,旋即,他又皱着眉头问道:“既然你并非是为了功利,为何却要协助公子章叛乱,难道当真只是为了报答赵主父……”

蒙仲想了想,说道:“只是为了确保赵国能守住迄今为止的强盛……只有赵国依旧强盛,才能庇护宋国。”

赵豹愣了愣,恍然之余,用一种诧异的目光看着蒙仲。

因为曾经,他也询问过蒙仲类似的问题,当时蒙仲也是这么回答的,而如今,在经过了这许许多多的事物后,蒙仲的回答仍然如最初时那样,这让赵豹不由得联想到了肥义曾经时常提及督促他自己的那句话:坚守一心!

而此时,从旁肥幼皱着眉头说道:“确保赵国能守住迄今为止的强盛,难道就一定要协助公子章么?在我看来,公子章性格暴戾,根本不是一个君主的人选……”

就在这时,赵豹抬手打断了肥幼的话,目视着蒙仲问道:“是因为公子章支持「赵宋之盟」,对么?”

蒙仲微微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自从公子章与田不禋利用他诱杀赵相肥义之后,蒙仲对这两人的好感便已跌到了低谷,但即便如此,他还是觉得公子章成为赵国君主对宋国更有利,毕竟公子章娶的是宋王偃的女儿,而他身边的亲信田不禋,亦是宋国的臣子,且公子章本人亦对至今为止仍然支持着他的宋王偃与宋国抱持着好感,结合以上这些因素,蒙仲可以确定,只要公子章能够成为赵国的君主,赵宋之盟便可以长久维系下去,哪怕宋王偃日后过去,宋国太子戴武,亦能与公子章继续维系赵宋之盟。

而这一点,是赵王何那边所难以办到的,因为赵王何虽说对齐、宋两国都没有什么喜恶感,但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却都亲善于齐国,若是赵主父、公子章都不在了,赵国必定加强于齐国的邦交,甚至于为了笼络齐国而牺牲宋国的利益——即默许齐国进攻宋国。

到那时候,蒙仲的故乡蒙邑,自然也躲不过宋国与齐国的战争,他蒙氏一族,为了守住他们在宋国的土地,必须得保卫宋国,且为此不惜将族人陆续派上战场,使无数蒙氏族人战死沙场。

“唉……”

在弄明白了蒙仲的心思后,阳文君赵豹微微叹了口气:“有些事,纵使是老夫亦无法左右。但是,你还是有机会的……”

他竭力地劝说蒙仲道:“蒙仲,君上对你的态度,很不一般,哪怕你在沙丘事变时曾经伏击君上,逼得我等只能护着君上逃入鸡泽,但君上仍然希望你能回到他身边,辅佐他。……至于你所顾虑的赵成、李兑二人,老夫已经老了,无法再帮君上、再帮你什么,但至少可以让你能够在这边(王师)立足,你要明白现在的情形,肥相已经过世了,邯郸那边再也没人可以遏制赵成、李兑二人,但这会儿,赵成、李兑二人还不敢做什么,假如他们当真有什么大逆不道的想法。因此,只要你肯投奔君上,待君上开口时,老夫在旁帮衬,纵使赵成、李兑二人心中不喜,他二人也决计不会在这个时候违抗君上,你明白老夫的意思么?”

“我明白。”

蒙仲点了点头。

他当然明白赵豹想要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赵成、李兑二人面对公子章的威胁,必须得有赵王何给予的名分,才能名正言顺地讨伐公子章,并且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的封邑、名爵等权益。

因此这会儿若是他蒙仲倒戈王师,赵王何突然任命蒙仲为一军司马,哪怕赵成、李兑等人心中再不满,他们也只能忍着,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与赵王何闹僵——毕竟,归根到底还是公子章的威胁最大,若是公子章胜了,那他们必然万劫不复。

“老夫年纪大了,再加上前段时间在鸡泽吃了些苦头,最近这段时间总感觉力不从心,算算岁数,老夫恐怕也活不了几年了……”说到这里,赵豹抬头看向蒙仲,正色说道:“老夫虽然也是你与肥相口中的‘旧贵族派’一系,但老夫亦不希望赵成、李兑等人做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来,待这件事了结后,老夫便会将邯郸军的一切都交给赵贲,叫他助君上防备赵成、李兑,但赵成、李兑二人势大,纵使有信期帮衬,老夫亦担心赵贲斗不过他二人,若是你能辅佐君上……有信期、赵贲还有你三人在,至少邯郸,还能在君上的掌控之中……”

说着,他顿了顿,目视着蒙仲又说道:“具体老夫不能透露,但老夫可以告诉你,公子章的胜势只是暂时的,他有一个很大的隐患,他注定不会成功!”

“因为公子章没有名分是么?”

蒙仲轻笑了一声,把玩着手中的酒碗,惆怅地说道:“阳文君、肥幼兄,小子很感激你二人的心意,但有些事情,一旦发生就无法再回头了……”说到这里,他抬起头来,目视着赵豹与肥幼说道:“我蒙仲,并没有参与谋害肥相之事,事先亦不知公子章与田不禋会在沙丘谋反,这事日月可鉴。但我也不是没有做过损害君上利益的事,比如沙丘事变那晚,我伏击了君上、信期等人的兵队……”

“此事君上并不怪你。”肥幼连忙说道。

朝着肥幼微微摇了摇头,蒙仲目视着阳文君赵豹继续说道:“阳文君,你所说的公子章的隐患,无非就是公子章没有名分罢了,反正在座的都是知情者,有些事哪怕说开了也无妨……”说到这里,他稍稍一顿,旋即面色稍稍变得起来,正色说道:“在沙丘事变后,在君上被困于鸡泽的时候,我就向赵主父提出过劝谏,我说公子章没有名分,举国上下都不会服他,与其围困鸡泽,不如让赵主父出面肯定公子章的举动,给予公子章名分,使公子章能率军直奔邯郸,先拿下王都……”

“……”

阳文君赵豹面色顿变,甚至于惊地脑门隐隐冒汗。

因为在他看来,倘若赵主父当时听取了蒙仲的建议,公子章早就已经控制局面了,还有王师什么事?

试想,当赵王何逃入鸡泽的时候,公子章在赵主父出面肯定、给予名分的情况下直奔邯郸,当时驻守邯郸的赵贲敢阻拦赵主父么?

在赵王何还没有发出声音的情况下,赵主父的命令就是国旨,倘若赵贲胆敢阻拦赵主父,赵主父完全可以将赵贲打为叛臣。

解决掉赵贲之后,赵主父入主邯郸,对外宣布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等人伙同信期挟持赵王何,意图不轨,赵成、李兑二人立刻也被打为叛臣。

那时的赵成、李兑二人,根本没有名分抗拒赵主父,他们反抗,那就是确凿了叛臣的名分,赵主父与公子章便可以顺理成章地铲除赵成、李兑二人,除非他二人向赵主父与公子章妥协服软。

无论是以“叛臣”的身份拼死抗拒,最后被赵主父调军铲除,亦或是赵成、李兑二人主动向赵主父、公子章服软,反正只要解决了这两位后,就算赵王何事后活着从鸡泽逃离,邯郸也早就是公子章的天下了,公子章完全可以借口保护君上而将赵王何软禁,到那时,赵国上下谁敢提出异议?——连赵成、李兑都妥协了,还有谁敢?还有谁会?

一想到这里,阳文君赵豹就惊地一声冷汗,隐隐有种劫后余生的错觉。

而此时,蒙仲接着说道:“后来君上逃回邯郸后,下诏宣布公子章为叛臣,那时我亦劝谏赵主父,再次建议赵主父出面给予公子章名分,只要赵主父给了公子章名分,赵国的军队就会暂时观望,而趁此时机,公子章可直奔邯郸,击败王师……”

“……”

阳文君赵豹闻言默然。

除了对蒙仲连续向赵主父献出的两条计策感到后怕以外,他也明白了蒙仲说出这番话的用意,即蒙仲已经做了许多对赵王何不利的事,纵使赵王何不怪罪,他也无法再回到王师那边了。

“唉!”

阳文君赵豹长长叹了口气。

当晚,阳文君赵豹与肥幼连夜返回王师的营寨,请见了赵王何。

不得不说,当再次见到赵豹与肥幼二人时,赵王何显得有些患得患失。

他询问赵豹道:“蒙卿……他怎么说?”

见此,赵豹微微叹了口气,摇头说道:“那蒙仲说,虽然他并没有参与谋害肥相之事,事先也不知公子章与田不禋有意叛乱,但在事后,他无法否认做了许多对君上您不利的事……他已无颜再回到君上您身边了。”

说着,赵豹便将蒙仲的原话简单与赵王何说了一通。

在听完这些话后,赵王何久久沉默不语。

他原以为蒙仲协助公子章叛乱,是因为公子章许诺了其许多好处,却没想到,蒙仲却决定在这件事结束之后返回宋国,单单这件事,就让赵何对蒙仲的那些许怨恨,皆烟消云散。

毕竟蒙仲并非是为了利益而背叛他,背叛二人曾经的交情,只不过是公子章成为赵王对宋国更加有利,使蒙仲不得不协助公子章罢了。

而如此一来,问题就简单了,只要公子章一死,蒙仲就没有理由再与他为敌。

以及……

『……纵容赵章谋害肥相、夺我君位的主父!』

赵王何的脑海中浮现了赵主父的面容。

旋即,他的眼眸中闪过浓浓的恨意。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