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

战国大司马 第177章:因地制宜【二合一】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PS:头疼好多了,但咽喉还是难受,咳出的痰都有点偏绿黄色,一直在喝清热解毒的药。』

————以下正文————

自古以来大军围城的目的,无非就是孤立这座城池,使其断粮、断水、断薪,待城内出现混乱时才见机将其拿下。

可话说回来,若单凭围城就想轻松攻破邯郸,那也未免太小看邯郸城内的赵人迄今为止所积累的御敌经验了,因为在三家分晋后的战国初期,魏国最为强盛,距离称霸中原仅一步之遥,当时赵、韩两国就时常被魏国的军队进犯,甚至被攻破王都。

正因为多次遭到进攻、遭到威胁,因此赵国的邯郸亦在一次次战争中积累的相关经验,做好了相关的应对。

比如著名的「围魏救赵」战役中,赵国在邯郸被魏将庞涓进攻的情况下,派使者前往齐国临淄求援,然后齐将田忌与其军师孙膑召集齐**队,再日夜兼程赶到来到齐、魏两国的边境,而此时邯郸的城郭(外城)才刚刚被魏军攻破,且内城仍在抵抗——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田忌与孙膑才采取了围魏救赵的策略。

这还是在齐国有意让赵、魏两国相互削弱的情况下——当时齐国的臣子「段干朋」向齐威王献计,希望将援军一分为二,一路攻打魏国的襄陵,待魏军攻破邯郸后再救援赵国。

换而言之,正是因为齐国的故意为之,才使赵国王都邯郸的外城被魏将庞涓攻破,否则,齐军完全可以在邯郸的外城被魏军攻破前,对魏国施行后续的战略打击。

照这样算,邯郸当时在魏将庞涓八万到十万兵力的围攻下,死守了最起码两个月,为齐将田忌、孙膑二人算计庞涓创造了极有利的环境。

而如今,公子章麾下的叛军才有多少人?哪怕算上牛翦与许钧二人的军队,满打满算也不过五万到六万之间,跟此刻在邯郸城内防守的王师军队数量几乎接近,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单凭一招围城就逼得邯郸城内自己陷入混乱,那真是太小看邯郸城内的那些统帅了。

再怎么说,似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等人,那亦是从赵肃侯时期便执掌大权的臣子,却除了他们以外,王师中亦不乏赵袑、赵贲、廉颇等少壮代的将领。

因此,想用一招围城来攻破邯郸,这是不现实的,哪怕是向公子章献上这项计策的蒙仲,他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迫使城内的王师出城与他们叛军交战——毕竟若是在城外交战,拥有牛翦麾下万余骑兵的叛军方,那是几乎不可能会败北的。

相信这一点城内也清楚,因此除非万不得已,城内的王师也不肯放弃防守优势,主动出城与叛军交战。

那么,什么是万不得已呢?

很简单,即城内的柴薪耗尽,城内军民想要出城砍伐林木补充柴薪,而围住邯郸的叛军又不允许那样做,这个时候王师就只能放弃防守优势,想办法突破叛军的包围封锁。

至于为何一定得是柴薪耗尽呢?而不是饮水或者粮食的问题呢?

很简单,因为关于水源的话,邯郸有两条河流「滏水(滏阳河)」与「少水(沁河)」流经城中,与城外的护城河连成一系,因此想要截断邯郸的用水,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毕竟就算在这两条河流的上游筑坝,也难以彻底截断水流。

至于粮食储藏的话,邯郸作为曾经时常被魏国进攻的赵国王都,早在许多年前,就为了防备围城而在城郭内建造了许多粮仓用来堆积战略粮食,更别说今年秋收刚过,吃到度过这个冬天的粮食,邯郸还是比较充足的。

唯独柴薪。

毕竟,几万城民再加几万军队每日烧水、煮饭、取暖所需要消耗的柴薪,那简直是天文数字,就算事先在城内准备的一部分,也支持不了多久。

据前几日田不禋的保守估计,邯郸城内的柴薪应该会在七日内耗尽,蒙仲的判断亦相差无几——邯郸城内宫用、军用的柴薪,不一定只能支撑七日,但城内居民所拥有的柴薪,怕是不能支撑七日。

这不,在第六日的时候,就出现了一批试图偷偷溜出城池企图带些柴薪回城的城内百姓,这些人的出现,就意味着城内的柴薪储量已经到了一个很严峻的地步。

如何因势利导、见机行事,将眼前的事态转变了攻破邯郸的助益,这就是蒙仲这些日子一直在考虑的事。

当日,在向十几名城内百姓询问了城内的一些情况后,蒙仲就命令士卒们将这十几人给放了,他甚至没有制止那十几名百姓到附近的树林砍伐林木,将林木劈成一段段的柴薪后带回城内。

在得知此事后,乐毅亦曾与蒙仲私下交流:“你莫非有意士卒们假扮‘伐薪’的赵人混入城内?”

当时蒙仲亦有些吃惊:“有这么明显么?”

见自己猜到了蒙仲心中的意图,乐毅也很高兴,谁让蒙仲总能想出些不可思议的计策,这使得乐毅这位佐司马亦不甘落后——毕竟乐毅其实也是一位心高气傲的主。

他笑着解释道:“明显倒不至于,只不过,你用兵过于诡谲,城内的王师对你格外警惕,哪怕你没有什么目的,恐怕他们自己也能胡思乱想些出来吓唬自己……就拿这件事来说,倘若换一个人,城内的王师未必会如此小心,但因为是你,恐怕他们会严格地盘查进出邯郸的赵人,防止你指使士卒假扮伐薪的赵人,因此我觉得,你想要让士卒假扮成百姓混入城内,怕不是那么容易。”

“唔……”

在听了乐毅的话后,蒙仲亦微微点了点头。

随即,他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只能另想办法了。”

“……”

看着蒙仲仿佛成竹在胸的模样,乐毅感觉很不可思议:“你有定策了?”

“只是一个还不成熟的计策。”

说着,蒙仲附耳对乐毅说了几句,只听得乐毅面色发愣,愣了半响这才稍稍点了点头:“这……这个倒是,倒是没想到……”

听闻此言,蒙仲感到颇为振奋。

毕竟,连乐毅都没有想到的计策,未见得城内的王师兵将就能想得到。

当日,正如乐毅所猜测的那般,待那十几名城内百姓背着满满一筐柴薪返回邯郸城时,他们果然受到了守城士卒的严格盘查。

甚至于,阳文君赵豹带着赵贲、赵袑二将亲自在旁旁观。

平心而论,无论是赵豹,还是赵贲、赵袑,都是禁止城内百姓私自离城砍伐柴薪的,一来是这样的举措非常危险,一旦遇到城外的叛军就很有可能遭到杀身之祸;二来此举暴露城防上的漏洞,给叛军有机可趁。

但禁止归禁止,在场内柴薪储量已经见底的情况下,赵豹、赵贲、赵袑等人也不能强行禁止城内百姓私自外出,因为这会引起民怨。

要知道为了供养五万王师军队,王师已经向邯郸城内的百姓征集了百姓家中的柴薪储藏——虽然给了钱但却无法否认这仍然是强迫的方式,此举导致城内的百姓现如今已经被逼到了必须拆房取木劈做柴薪的地步,而今日这些冒险出城的百姓,甚至可能已经拆掉了院门、柴房等不重要的建筑,若是再禁止他们冒险出城砍伐柴薪,这些百姓就得喝生水、啃生米,时间一长必定引起民怨。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守城的王师基本上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反正冒着风险出城砍伐柴薪那是这些百姓自己的决定,哪怕这些人被城外的叛军杀了那也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与他们守卒无关——但若是阻止这些百姓,却会让这些人恨上他们,何必呢?

可没想到的,今日私自出城砍伐柴薪的那十几个百姓,居然还真完好无损地回来了,这让诸王师士卒们大为吃惊。

难道这十几名城内百姓竟有那么大的本事,找出了城外叛军的围城漏洞?

结果一问才知道,这十几个人刚出城没过多久就被叛军给抓到了,还没带到一名年轻的叛军将领面前问了一些话,但是最终,那名年轻的叛军将领还是将他们完好无损地放了,甚至于都没有阻止他们将柴薪带回城内。

让盘问的士卒将这十几名百姓的口供转告阳文君赵豹、赵贲、赵袑等人后,阳文君赵豹笑着说道:“年轻的叛军军将,蒙仲无疑了……算这十几个人命大,碰到的刚好是蒙仲,若是碰到公子章那边的,搞不好就已经被当做壮丁抓起来了。”

听了这话,赵贲亦点了点头,没有反驳阳文君赵豹的话。

别看他与廉颇前一阵子在蒙仲手中吃了好几个大亏,但蒙仲的品性,赵贲还是颇为认可的,还不至于因为蒙仲此刻委身于叛军就心存蔑视。

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提出了他的观点:“虽说蒙仲治军从未侵犯无辜的民众,但我不信我在这种关键时刻手下留情,阳文君,您说那蒙仲会不会是故意为之?”

“怎么说?”阳文君赵豹好奇问道。

只见赵贲看了一眼那十几名在接受盘查后已背着柴薪走向城内的百姓,压低声音说道:“待这十几人回到城内后,必然有左右邻人争相询问那些柴薪的由来,到时候这些人将经过一说,必定会有许多人心动,偷偷溜到城外砍伐柴薪,一旦人数多了,那蒙仲就有机会派士卒混藏于其中,设法混到城内,介时他发动突袭,里应外合,这座南城门就很有可能被其攻克。”

“这个……”阳文君赵豹捋着胡须不禁沉思起来。

半响后他才点点头说道:“不是没有可能。但问题是,眼下连城外的叛军都不禁止城内的赵人出城砍伐柴薪,若我等强行阻止,必定会引起民怨。一旦民怨激愤,叛军稍微挑拨一二,城内恐怕就会引发变故……”

听闻此言,赵贲摇头说道:“我不是要阻止他们,我的意思是,必须加强这方面的防备,比如说,每日给这些出城的百姓一个口令,十二个时辰一换,命这些百姓不得泄露于叛军……”

“不得泄露于叛军?”

旁边赵袑听到这话,忍不住嗤笑了起来,毕竟据方才那十几名邯郸城民的口供,他们可是已经向叛军透露了「邯郸城内柴薪耗尽」的底细,虽然这不算什么保密信息,其实叛军只要仔细窥探邯郸城内的虚实也能够猜到,但这足以证明,那些城内百姓在面对叛军时,未必都能守住秘密。

仿佛是猜到了赵袑心中的想法,阳文君赵豹闻言捋着髯须笑道:“倘若那蒙仲果真有派士卒假冒伐薪百姓的打算,那么你我不妨给他下个圈套,唔,具体如何施行呢,比如说,城东南的百姓一个口令,城西南的百姓执另外一个口令,假如有回归的百姓,其住所与口令合不上,那无疑就是叛军假冒,可立杀之!”

听闻此言,赵贲与赵袑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说道:“这个计策好!不愧是阳文君!”

“哈哈哈。”阳文君赵豹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老夫啊,老了老了,如今就只能给你们年轻人一点建议,具体的,赵贲,你与赵袑自行商议罢。”

“喏!”

赵贲与赵袑抱拳应道,在旁低着头商议阳文君赵豹给出的对应。

而赵豹本人,则站在城门楼的墙垛上,眺望着城外不远处那森严的叛军营防,猜测着蒙仲的计略。

平心而论,赵贲提出的问题,确实是一个不可不防的隐患,但赵豹本人却不认为那蒙仲会选择如此简单的计策,在赵豹看来,蒙仲那小子很聪明,往往都会采用一些常人所想不到的计策,这才是其每每能出奇制胜的原因。

果然,就跟赵贲猜测的那般,次日,就有约两三百名城内的百姓吵吵嚷嚷地要求出营砍伐柴薪,赵贲与赵袑见不能劝阻,便给了他一个口令——事实上,是居住在一条街道上的百姓一个口令,以城内的街道为口令,然后将这些放出了城池。

随后,这百余名百姓就来到了叛军的营防,可能是蒙仲、乐毅、蒙遂等人已经交代过,因此那些叛军士卒也并未为难这些百姓,在简单搜身了一番,证实对方身上并无携带兵器,只带着几把砍柴用的沉重的斧子后,便挥挥手示意放行,让那百余名邯郸百姓沿着叛军的防御设施绕过了营区,到南面砍伐林木。

而此时,闻讯而来的蒙仲领着乐毅、蒙遂二人站在营区的哨塔上观瞧,期间蒙遂颇为惊诧地说道:“据说昨日才有十几个人,今日就有几百人,照这么算,再过几日岂不是有成千城内的百姓外出砍伐林木……”

“所以,其实我也很担心啊。”蒙仲闻言笑着说道:“如果我是赵贲的话,过几日叫城内的士卒假扮成百姓混到城外躲藏起来,这就是一支奇兵,夜间发起偷袭,神不知鬼不觉……”

“那兵器呢?”乐毅顺嘴问道。

“兵器不难解决。”蒙仲正色说道:“若是精锐的士卒,哪怕赤手空拳,也能想办法袭击在夜里巡逻的卫士,夺取他们的兵器与甲胄。再不济,也可以在四周找寻一番,从战场上那些来不及掩埋的尸体上得到兵器与甲胄……”

“你这个想法还真是……”乐毅听得颇有兴趣,竟与蒙仲细细聊了起来,听得在旁的蒙遂一头冷汗,连忙劝阻道:“两位,两位,差不多就得了,你俩可不是王师那边的军司马与佐司马。”

蒙仲闻言笑了笑道:“有时候,得转换一下立场,才能猜到对方的意图。”

说着,他朝着已渐渐走远的那百余邯郸城内百姓努了努嘴,低声说道:“你看,阳文君赵豹与赵贲,一点都不担心咱们有可能让咱们的士卒假冒这些人回城,我猜这些人肯定有什么暗号、口令之类的。而且很有可能是多个暗号……”

“要我派人去问问么?”乐毅随口问道。

“算了,反正我没打算在这边……”刚说到这,蒙仲忽然停顿了一下,旋即轻笑着说道:“去吧,去盘查一下也无妨。”

“我去吧。”蒙遂说了句,旋即便带着人离开了营寨。

正如雁门守赵袑所预测的那般,那些邯郸城内的赵国百姓,确实守不住什么秘密,蒙遂麾下的叛军士卒只是稍加恐吓,就将自己所知的口令通通说了出来,正是邯郸城内的某几条街道的称呼。

片刻后,蒙遂回到了蒙仲、乐毅二人身边,笑着说道:“阿仲,果然不出你所料,此番出城的百姓确实带有口令,而且还有所不同……咱们要怎么做?”

“什么都不做。”蒙仲摇了摇头。

“什么都不做?”蒙遂困惑地问道:“那你让我去盘问那些百姓做什么?”

“吓唬吓唬阳文君与赵贲他们。”蒙仲耸了耸肩。

当日,因为蒙仲的坚持,并没有叛军士卒假冒伐薪的百姓返回邯郸,但当那两百余名伐薪百姓回城时在接受盘问的时候,他们亦透露了「叛军向他们逼问口令」的事实,且他们也证实,叛军已经得到了几乎全部的口令。

不得不说,这可把赵贲、赵袑二人吓地不轻。

原来他们见那些百姓的口令与其居住的方位对应,自认为没什么问题,可没想到叛军却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小把戏,逼出出了所有的口令,这是否意味着,在这些回城的百姓当中,其实也有混迹其中的叛军士卒?

于是乎,赵贲、赵袑二人赶紧再次盘查,逐个仔细盘问那些回城的百姓,最终才发现虚惊一场,并没有叛军士卒混在其中——他们纯粹是被叛军给耍了。

“蒙仲那家伙!”

意识到自己被那蒙仲给耍了,赵贲气地咬牙切齿。

而在旁,赵袑的神色却无比的凝重。

想想也是,他们今日刚刚想出对策,结果对面的蒙仲一眼就看穿了他们的伎俩,这简直匪夷所思。

试问过几日,他们改如何阻止叛军混入城内?

而事实上,在经过与乐毅的商议后,蒙仲已经放弃了对南城门下手,因为乐毅已经说得很明白了,哪怕蒙仲没有任何意图,似阳文君赵豹、似赵贲都难免会曲解他的意思,用自己吓唬自己的方式来揣测蒙仲的意图,在这种情况下,蒙仲就算再聪明也无计可施。

于是,蒙仲将精力放在了西城门那边,早早就让四百余名信卫军老卒,一半仍旧穿戴甲胄,而一半人则穿着寻常百姓的衣服,埋伏在邯郸西郊的树林中。

十月九日,机会来了,鉴于城内的柴薪储量告罄,被逼无奈的王师,终于决定出城砍伐林木。

由于此时邯郸的东、北、南三面皆被叛军包围,只有西边并无叛军封锁,于是王师便决定在西郊砍伐林木。

当然,事实上王师也晓得这是叛军围三厥一的诡计,别看西郊并无叛军封锁,但事实上,却有牛翦麾下的数千骑兵时常在这边游荡,毫不夸张地说,西郊反而是最为凶险的。

但考虑到从东、北、南三面出城,王师得先突破叛军封锁,搞不好得跟拥有诸多防御设施的叛军先打上一场,王师最终还是选择从西郊砍伐林木。

当日,总共有两万余王师士卒、数千城内百姓出城砍伐林木。

而事实证明,王师的判断丝毫不假,就在那两万余邯郸军民迅速砍伐西郊的林木时,牛翦便率领着六千余骑兵杀到,随后不久,北边的庞煖与剧辛,南边的蒙仲与乐毅,亦相继率领援军支援牛翦。

在牛翦、庞煖、蒙仲三者麾下军队的威胁下,近两万王师士卒结成阵型,拼死抵挡住三方的攻势,而其余的王师士卒与那些城内的百姓,则扛起一根根林木与一筐筐的柴薪,迅速返回城内。

而在当时那无比混乱情形下,蒙仲预先埋伏在那片树林内的四百余信卫军,毫无阻碍地就扛着木头与柴薪混到了回城的队伍中,非常顺利地混进了城内。

随后,就当牛翦军、庞煖军还在与王师的军队厮杀时,蒙仲率领其麾下的军队,里应外合拿下了西城门。

当时别说王师没有反应过来,就连牛翦、庞煖都没有反应过来。

片刻后,待城内城外的王师反应过来,拼死攻打失陷的西城门时,庞煖已率领其麾下军队攻入了城内。

旋即,牛翦亦怀着颇为复杂的心情,率领麾下骑兵顺势攻入了城内。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