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193章:抵达逼阳【二合一】

战国大司马 第193章:抵达逼阳【二合一】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四月二十六日,蒙仲带着乐毅、蒙虎二人前往薛邑战场,准备协助太子戴武抵挡齐国的军队。

他原本依旧打算走「沛县--南湖--滕县--薛邑」这条路,毕竟宋国当初为了攻伐滕国时,曾修缮了从彭城直达沛县的官道,因此路况最为通畅便利。

数日后,蒙仲、乐毅、蒙虎三人骑着战马沿泗水旁官道堪堪抵达「留县」,正准备在城内歇息一宿便立刻赶往沛县,却不曾想在当晚,驿馆的士卒却领着一名信使前来请见蒙仲,蒙仲一问之下才知道,那名信使竟是他义兄惠盎派来的。

“蒙军将,这是惠大夫命小人连夜送到您手中的。”那名信使从怀中取出一份竹简,恭敬地递给蒙仲。

他之所以称呼蒙仲为军将,那是因为前几日当蒙仲离开彭城前,宋王偃暂时授予了蒙仲一个行司马的职务。

“有劳了。”

在谢过之后,蒙仲接过竹简将其打开,仅粗略扫了两眼,眉头便深深皱了起来。

而此时,乐毅已将那名信使送离屋外,在回身关上房门后,却看到蒙仲凝视着手中的竹简双眉紧皱,遂好奇问道:“怎么回事?莫非薛邑那边战况不利?”

“唔。”蒙仲招招手将乐毅、蒙虎二人聚到屋内的矮桌旁,然后在将竹简平铺在矮桌上,皱着眉头说道:“这是一份抄录的前线战报,应该是由太子戴武所写……据战报中所言,齐**队此番来势汹汹,进攻的速度颇为迅猛,太子戴武初战于齐军厮杀于荒野,不幸被齐军所败,随后太子退守靖郭城,不曾想齐军凶猛攻城,以至于短短几日间便丢了城池。眼下,太子戴武兵分两路,由军司马景敾率一军兵力退守滕县,而太子则与戴不胜、戴盈之两位军司马退守「逼阳」,试图以「滕县--南湖(微山湖)--逼阳」这条防线,抵挡齐**队的进一步进犯。”

说到这里,蒙仲将竹简翻了过来,只见竹简的背面简单绘有一份地图,上面标注着滕县、薛邑、南湖、逼阳、彭城等几处的大概位置。

从这份简单的地图中不难看出,「逼阳」位于整个南湖的东南角,距离彭城仅百余里地,若是这座城池被齐军占领,齐国的军队便可直接攻入宋国的王都腹地,毫不夸张地说这是非常凶险的局面。

而惠盎派人连日送来这份竹简,想来也是为了提醒蒙仲等人薛邑已经失陷,让他们改道前往逼阳。

于是次日,蒙仲、乐毅、蒙虎三人只能原路返回,向东南绕过整个南湖,然后迂回向东北而行,前往逼阳。

逼阳县,其实就是在近三百年前覆亡的逼阳国领土,是「晋楚争霸」期间的牺牲品之一。

约是在二百八十年前,晋国的君主晋悼公以霸主的身份,邀请鲁襄公、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吴王等十二国的君主,商讨联盟讨伐楚国的大事。

期间,晋国的大将「荀偃(智氏)」,他认为逼阳国亲近楚国,应当率先予以占领,以此打通联盟军讨伐楚国的道路。

起初晋国的主将「荀罃(智氏)」不同意,认为逼阳虽然城小、但颇为坚固,若联盟军前往征讨,胜则胜之不武,败则被天下耻笑。

但由于荀偃的坚持,最后整整十三国的联盟军,还是杀到了逼阳城下,将整座城池包围了起来。

面对十三国多达几十万的联盟军,逼阳君率领国内臣民死守城池,竟凭弹丸之地,阻挡了几十万联盟军长达二十四日之久,且丝毫没有露出城池将被攻破的疲态。

在这种情况下,当初坚持攻伐逼阳国的大将荀偃、「士匄(gaì,晋国范氏)」二人居然首先动摇了,向主将荀罃建议撤退,惹地荀罃勃然大怒,下令荀偃、士匄二人亲自率军攻城,若七日内不能攻破逼阳城,则全部斩首。

在荀罃的严令下,联盟军再次组织攻城,期间,荀偃、士匄二人身先士卒杀上城头,终于在第五日攻破逼阳城。

是的,在十三国联盟军多达几十万的军队面前,逼阳国仅凭弹丸之地与相差悬殊的兵力,竟死守了整整二十九日,虽然最终还是难以避免被攻破城池的命运,但不可否认这是一项叫人惊叹的壮举。

事后有关于逼阳国的归属问题,晋国当然优先考虑赠予他最可靠的盟国宋国。

值得一提的是,晋悼公起初打算将逼阳国赠送于宋国大夫「向戎」作为封邑,但向戎坚决不受,于是晋悼公便赠予宋公,至此逼阳这座坚城便成为了宋国的领土,在后来几次晋国组织联盟军讨伐楚国的期间,宋国始终扼守着这座坚城,替晋国扼守着联盟军讨伐楚国的这条通道。

因此,太子戴武在兵败后退守逼阳,其实也是一招不错的选择,毕竟逼阳城虽然小,但自古以来就以坚固著称,齐国短时间内想要攻克这片土地,也不是那么容易。

然而蒙仲却不清楚逼阳城的历史,因此在得知太子戴武退守逼阳县后难免有些着急,以至于他与乐毅、蒙虎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短短三日就从留县抵达了逼阳县境内。

五月初二的上午,蒙仲、乐毅、蒙虎三人骑马抵达逼阳城,此时在逼阳城的西北与东北两面,已各自建立起了一座军营,蒙仲几人骑着马过去看了看旗号,正是戴不胜、戴盈之两位军司马麾下的军队。

而太子戴武本人,似乎是驻守在逼阳城内的样子,一城二营,呈倒“品”字状分布。

由于逼阳城此时已经是战争状态,因此城防颇为森严,因此蒙仲几人骑着马靠近城门时,城上的宋国士卒们颇为警惕,纵使后来蒙仲出示了宋王偃赐予的符节,那些宋国士卒还是将信将疑,最终将蒙仲、乐毅、蒙虎三人带到了太子戴武面前。

太子戴武当然是认得蒙仲的,虽然彼此只见过一次面,但因为蒙仲非但是庄子的弟子,还是惠盎的义弟,这使得戴武对蒙仲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彼此行礼过后,太子戴武不解地询问蒙仲道:“小兄弟,齐国的军队已在逼阳城外,此地极为凶险,不知小兄弟何故前来逼阳?”

蒙仲闻言如实说道:“在下奉大王之命,前来助太子一臂之力。”

“……”

太子戴武闻言愣住了,半响没回过神来,而他身后的几名卫士,在听到蒙仲这番话后,却忍不住低声轻笑起来。

可能是觉得那些轻笑声中带着几分轻蔑与嘲笑,蒙虎恼怒地叫道:“笑什么?!我兄弟在赵国时,曾担任赵主父的禁卫司马,亦曾率领数千兵卒,几次击败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麾下的军队……难道还不足以胜任区区一个行司马么?!”

听闻此言,太子戴武脸上露出震撼之色。

毕竟他并不清楚蒙仲的事,更不晓得蒙仲在赵国的经历,他对蒙仲的印象,只停留在“惠盎义弟”、“庄夫子高徒”这种程度而已,因此当蒙仲道出其来意是为了助他一臂之力击退齐**队时,其实太子戴武心里也有一丝想笑。

当然,不是嘲笑,而是好笑于蒙仲在说这番话时脸上的严肃表情,与他尚且稚嫩的脸庞实在不搭。

然而在听了蒙虎那一番话后,太子戴武却惊呆了,他万万也没有想到,蒙仲这位看起来只有十六七岁的少年,竟然担任过赵国那位赵主父的近卫司马,甚至还统率数千军队击败过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等赵国的名宿。

“阿虎,太子面前不得无礼。”

蒙仲低声喝止了蒙虎,他并不希望蒙虎替他宣传他在赵国的经历,毕竟在赵国的经历,对他而言其实并不怎么美好,尤其是赵主父的过世。

“无妨。”

抬手阻止了满脸愤然向自己道歉的蒙虎,太子戴武惊讶地问蒙仲道:“赵主父……莫非是赵王雍么?蒙小兄弟曾在赵王雍身边担任近卫司马?”

“这个……惭愧。”见太子戴武亲口问起,蒙仲想了想,最终还是承认了,因为他也看得出,眼前这位太子似乎对他一无所知的样子,一想到在赵国时他“人微言轻”所导致的结果,蒙仲认为他最好还是莫要过分谦虚,免得重蹈覆辙。

“不可思议……”

见蒙仲亲口承认,太子戴武满脸震撼,而他身后那几名近卫,亦是面面相觑,不敢再嘲笑蒙仲等人。

毕竟王的近卫司马,这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能胜任的,显然眼前这名少年有很大的才华,是故才会被赵王雍所看重。

想到这里,太子戴武端正了神色,以他三十岁上下的年纪,恭恭敬敬地朝着蒙仲行了一礼,正色说道:“既然如此,恳请蒙军将助戴武一臂之力,戴武感激不尽。”

见太子戴武竟然行如此大礼,蒙仲亦有稍稍有些受宠若惊,连忙回礼正色说道:“太子言重了,在下亦是宋人,岂能坐视齐国兵犯我国?在下定会倾力相助!”

听了这话,戴武很是高兴,当即就要吩咐准备酒菜,但蒙仲却拦下了他,抱拳说道:“太子,大敌当前,还是先商量对策,恳请太子立刻召戴不胜、戴盈之两位军司马到城内商议对策。”

戴武有些意外地看了眼蒙仲,其实他心中对蒙仲多少还抱持着几分怀疑,毕竟蒙仲实在太年轻了,实在不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不过蒙仲催促他立刻召见戴不胜、戴盈之二人商议对策的做法,戴武倒是十分欣赏,认为蒙仲无论如何至少是一位热忱于国家大事的人。

随后,太子戴武将蒙仲、乐毅、蒙虎三人请到了他在城内暂时的住所,也就是曾经逼阳君居住过的宫殿,虽然在长达两百八十余年的岁月中,宋国也时常派人修缮这座宫殿,但由于这座宫殿岁月悠久,且宋国也并没有过多的闲钱仔细修缮,因此这座宫殿感觉起来仍旧残破不堪。

在等待戴不胜、戴盈之二人的期间,太子戴武吩咐左右准备了酒菜,而蒙仲亦不着急着询问戴武有关于「薛邑失陷」的过程,毕竟这无异于当面打这位太子殿下的脸。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后,戴不胜、戴盈之两位军司马,一前一后来到了这座宫殿,待瞧见坐在殿内的蒙仲、乐毅、蒙虎三名少年时,这两位军司马脸上亦露出了困惑之色。

这也难怪,毕竟戴不胜与戴盈之都没有见过蒙仲,更别提乐毅、蒙虎二人。

“两位族叔请坐。”

见戴不胜、戴盈之入殿,太子戴武连忙起身相迎。

“太子多礼了。”

戴不胜与戴盈之拱手行礼,旋即忍不住看了一眼旁边亦站起身来相迎的蒙仲三人,好奇地问戴武道:“太子,这三位少年是?”

戴武闻言便介绍蒙仲道:“这位是庄夫子的高足,惠盎惠大夫的义弟,蒙仲,此番是特地奉父王之命,前来助我击退齐军。”

“……”

听闻此言,戴不胜、戴盈之皆面色古怪地看向了蒙仲。

惠盎有个叫做蒙仲的义弟乃是庄子的高徒,这件事戴不胜与戴盈之二人都是清楚的,并且,他们还知道这个蒙仲曾在几年前的「宋滕战役」中,向宋王偃献井阑车的打造方法,帮助他们的同僚景敾一举攻破了滕国。

因此放在平日里,他们倒是也不至于对这个蒙仲有什么别的看法,只不过太子戴武口中那句「其奉父王之命助我击退齐军」,让这两位军司马听得着实有些刺耳。

要知道他二人乃是统率一军兵力的军司马,亦征战多年,可就连他们都对击退齐军一事没有多少把握,然而眼前这名少年,却敢夸口“击退齐军”?这将他二人置于何地?——虽然并非这名少年亲口所言,但戴不胜、戴盈之二人仍感觉有点不舒服。

但考虑到这名叫做蒙仲的少年乃是惠盎的义弟,因此戴不胜、戴盈之二人倒也不敢发作,在彼此对视一眼后,勉强挤出了几分笑容,以至于他们的笑容看起来颇为怪异。

“原来是惠大夫的义弟,又是奉大王之命前来相助太子,那……那我等就先听听这位……这位蒙小兄弟的建议吧。”

皮笑肉不笑地笑了两下,戴不胜拉着戴盈之在殿内另外一侧的席位中坐了下来。

蒙仲当然看得出来这两位军司马对自己多半有点看法,不过他并不在意,毕竟他与这两位军司马并无利害冲突,对方只是不信任他而已,既然如此,只要蒙仲展现自己的本领,取得对方的信任,那么彼此间芥蒂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于是,蒙仲率先询问道:“太子,以及两位司马,在下初至军中,虽得知薛邑已然被齐**队攻占,但不知具体经过,可否先将此事相告?”

提及此事,戴不胜与戴盈之脸上闪过一丝不快,但就在前者即将开口时,却听太子戴武说道:“此事就由我来讲述吧。”

蒙仲愣了愣,他的本意其实并不是让太子戴武来讲述,毕竟这是戴武的初战,初战就吃了一个败仗,且丢掉了整个薛邑,可想而知太子戴武心中的尴尬,但没想到,太子戴武却主动要求讲述此事。

但既然太子戴武有个意向,蒙仲亦不好拒绝,唯有拱手说道:“那……有劳太子了。”

戴武微微摇了摇头,旋即面色严肃地讲述道:“我记得是四月初二,我奉父王之命率军驻守薛邑,抵达薛邑时,我记得是四月中旬,而这个时候,齐国已然对我宋国宣战,且据细作事后送来的消息称,齐军在四月初九那日正式起兵攻伐薛邑……因此,在我与景敾司马以及两位族叔相继率军驻守薛邑没过几日,齐国的军队就已侵入了薛邑,来势汹汹……”

此时他看了一眼戴不胜,旋即继续说道:“当时我与景敾司马以及两位族叔商议对策,景敾司马建议坚壁清野、死守靖郭城,但不胜叔却说,齐军势大而我军弱小,且此番齐军来势汹汹,若一味防守则必定助涨齐军气焰而损伤我军士卒的士气,因此不胜叔建议正面决战,叫齐军明白我宋国死守疆土的决定,迫使齐军知难而退,结果……”

他有些说不下去了。

因为那场仗,他们一败涂地,最终不得已只能退守靖郭城。

然而,靖郭城也没守住几日,就被齐**队以凶猛的攻势攻陷了。

『原来如此。』

蒙仲不由地转头看了一眼戴不胜。

可能是觉得蒙仲看向自己的目光带着几分古怪,戴不胜心中有些不悦,面色淡然地问道:“不错,出城迎战是我的主意……对此蒙小兄弟有何看法么?”

蒙仲摇了摇头,微笑说道:“在下认为,司马的主张是正确的,只不过似乎低估了齐军的实力,故而才吃了败仗。”

戴不胜愣了愣,旋即终于忍不住发怒道:“小子,你这是在嘲弄我么?看在惠大夫的面子上,老夫给你几分薄面,你可莫要……”

“司马误会了。”

摇摇头打断了戴不胜的话,蒙仲转头对太子戴武说道:“太子,戴不胜戴司马的主张是正确的,此番齐国对我宋国用兵,起因乃是赵国国内发生内乱,期间赵主父与公子章皆亡,而事后把持国政的,则是亲善齐国的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二人,因此,齐国想要趁机报复宋、燕两国当年助赵主父攻伐齐国的仇恨,甚至于趁机吞并我宋国,是故齐国的军队来势汹汹……”

“……”

拉拉戴不胜的衣袍,戴盈之示意脸上仍带着几分怒容的前者暂时收敛怒气,旋即聚精会神地听着蒙仲的分析。

而事实上这会儿戴不胜也有些发愣,因为他感觉,蒙仲似乎是真的支持他的观点,而并非嘲弄。

没有理会戴不胜与戴盈之二人,蒙仲继续对太子戴武说道:“正因为如此,戴不胜司马的主张是正确的,此时我宋国绝不能表露半点势弱,否则,齐国必定会趁此机会加大进攻的力度,试图一举吞并我宋国……唯有抱持着不惜两败俱伤的信念与齐军交战,才能令齐国心生犹豫。……眼下我宋国,好比是一个行走在山林中的行人,而齐国则是一头半饥的狼,若人转身逃走,狼必定穷追不舍,一口将人咬死;但若是人不惧凶险,以凶狠的态度正面迎上那头狼,这或许会让那只狼知难而退……除非异常饥饿,否则,山里的野兽是绝不愿意在捕食猎物的时候受伤的,因为一旦受伤,它就会成为其他野兽的猎物,齐国亦是这个道理,虽然它有吞并我宋国的心思,但它绝不愿意因为我宋国我元气大伤,否则,势必会影响秦、赵两国对待齐国的态度……秦国无需所言,单说赵国,纵使赵国目前与齐国亲善,但倘若齐国因为讨伐我宋国而元气大伤,难道赵成、李兑等人会错失吞并齐国的机会么?绝不会!”

“……”

太子戴武恍然地点了点头。

就连戴不胜与戴盈之二人在听到蒙仲这番话后亦是暗暗点头。

而此时,蒙仲转头看了一眼戴不胜,带着几分轻笑对太子戴武说道:“不过,方才在下所言人与狼的比喻,虽然也是主张那人必须正面迎上那头狼,但是在下的本意,还是要以恐吓为主,以虚张声势叫那头狼明白,你若敢冲上来,纵使我被你咬死但你也绝对会受重伤,继而成为其他野兽的猎物,而不是真的不顾一切冲上去与那只狼搏斗……”

“……”

戴不胜当然知道蒙仲这话是专门说给他听的,但此时心中却无愤恨,反而觉得有点尴尬,毕竟在听完了蒙仲的分析后,他也觉得自己当初盲目与齐**队正面交战,虽然主张正确,但确实有点鲁莽了。

想了想,他主动放低姿态询问蒙仲道:“蒙小兄弟,那么你对此有何建议呢?”

见戴不胜对待自己的态度有所改变,蒙仲微微一笑,旋即正色说道:“既然眼下已退守逼阳,不如就叫人逼阳一带筑城……”

“筑城?”

戴武、戴不胜、戴盈之满脸不解。

见此,蒙仲点点头,沉声说道:“是的,筑城,而且不止筑造一处,尤其是待我军反攻时,每夺取一地,就摆出在当地筑造城郭的架势,以此告诉对面的齐**队,既然你齐国要打,我宋国就奉陪,打一场不够,要打就打十年!二十年!纵使我宋国最终难免被你齐国攻破,我宋国也要将你齐国从强国的位子上拖下来,叫你齐国紧跟着我宋国的后尘,为我宋国陪葬!”

看着握紧拳头的蒙仲,太子戴武与戴不胜、戴盈之二人被蒙仲这番话惊地说不出话来。

而此时,蒙仲看了一眼太子戴武,缓和了语气说道:“唯有抱持着这般鱼死网破、两败俱伤的信念,我宋国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迫使齐国退兵。”

“精彩!实在精彩!”

在片刻的寂静过后,戴盈之抚掌赞道,在旁,戴不胜虽然开口,但他那同样抚掌的动作,足以证明他此刻心中的观点。

而太子戴武,则是在抚掌称赞之余,用惊奇的目光再次打量蒙仲。

若此前他仍对蒙仲曾经担任过赵主父近卫司马一事抱持怀疑,那么这一刻,他已深信不疑。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