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217章:成婚【二合一】

战国大司马 第217章:成婚【二合一】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PS:主角都成婚了,诸位书友还吝啬票票吗?快月底了,还没投月票的书友们赶紧用票来砸我吧。』

————以下正文————

肥幼,是蒙仲邀请名单上最后一位前来赴宴的宾客,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从赵国而来的宾客中,就只有他一位。

首先说赵王何,他此番并没有来,只是委托肥幼带来了装满三辆马车的贺礼,且没有任何话托肥幼带给蒙仲,仿佛这位君主对蒙仲亦有几分怨气。

再说阳文君赵豹,这位在蒙仲印象中固执且又耿直的赵国老将,在去年的冬季时便过世了,自然无法前来为蒙仲庆贺。

值得一提的是,在阳文君赵豹临终前,他将麾下邯郸军的兵权正式交给了侄子赵贲,命赵贲继续卫戎邯郸,与率领宫卫的宫伯信期一起,作为赵王何为数不多的军队依仗,但遗憾的是,沙丘宫变结束之后,安平君赵成便自领了赵国国相,与奉阳君李兑联手把持朝政,以至于此时赵国的朝臣们皆已纷纷倒向了赵成与李兑,纵使赵王何一方仍有执掌兵权的信期、赵贲二人亦无济于事。

在当晚的筵席后,肥幼私底下对蒙仲说道:“君上对贤弟亦有几分埋怨,是故愚兄此番前来时,君上虽委托我送来贺礼,却并无传话。”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蒙仲,索性将这份「赵王何对蒙仲的怨念」给挑明了:“去年,君上时而召愚兄到宫内说话,期间不止一次提起,若贤弟当初愿留在赵国助他一臂之力,国政又岂会落入赵成、李兑之手?”

听闻此言,蒙仲淡淡说道:“君上太高估在下了,仅蒙仲一人,如何斗得过安平君与奉阳君?……早知今日,当初何必那般绝情?!”

见蒙仲神色淡漠,肥幼暗自叹了口气。

关于赵王何与蒙仲之间的矛盾,或者说芥蒂,肥幼是心知肚明的:赵王何恨蒙仲纵使在最后都不肯投奔他,为他效力,抵御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二人;而蒙仲则恨赵王何当初过于心狠,始终不肯放过赵主父,以至于当时居然默许赵成、李兑二人将赵主父逼上绝路。

谁都知道,蒙仲在赵国最尊敬的就是赵主父。

因此,想要使两人恢复以往的关系,着实不易,至少肥幼自忖无法化解二人对彼此的怨恨。

至于阳文君赵豹的爵位,最后由他的长子赵尚继承了。

赵豹有两个儿子,长子名赵尚、次子名赵嘉,但就跟赵豹此前曾对蒙仲说过的那样,这赵尚、赵嘉兄弟二人因为父亲赵豹当年时常带兵在外,缺乏管教,以至于都不成器,因此被赵豹打发到封邑生活,眼不见为净。

随后待赵尚继承爵位后,他兄弟二人与赵成的儿子赵文以及李兑的二人李跻凑到了一起,还时常给他们堂兄弟赵贲添麻烦,要求赵贲将邯郸军的兵权还给他——也难怪赵豹临终前将最重要的兵权交给了侄子赵贲,而不是赵尚、赵嘉这两个不成器儿子。

刨除赵王何与阳文君赵豹,蒙仲在赵国或有交情的,也就只剩下了军司马赵希与许钧二人。

但很可惜,赵希在沙丘宫变之后,就被调到了西河一带的「蔺城」,防备秦国趁机进犯赵国;至于许钧这个曾经倒向公子章、但在最后关头又倒向赵王何的军司马,则干脆被调到了「肤施」,作为抵挡秦国进犯赵国的第一道防守力量。

蔺城也好,肤施也罢,两地距离蒙邑实在是太远了,乐观来说,可能这会儿赵希才刚刚收到蒙仲的邀请,而远在肤施的许钧,甚至干脆连邀请书信可能都还未收到——假如蒙仲的那两份邀请信不曾被沿途的驿卒弄丢。

因此,肥幼此番前来,只带来他自己,以及赵王何、赵贲二人的贺礼,赵王何的三车贺礼,他与赵贲各半车,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就连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二人亦送来了各半车的布匹作为贺礼。

难道安平君赵成与奉阳君李兑二人希望借此事与蒙仲化解恩怨?

当然不是!

以赵成、李兑二人如今在赵国的权势,纵使蒙仲能在宋国混得风生水起,于他们又有何妨碍?

说到底,赵成、李兑二人只不过是看在田章的面子罢了,毕竟他们也考虑到田章与蒙仲乃义兄弟,说不定蒙仲日后会投奔齐国甚至于在齐国位列上卿,与其日后麻烦,还不如如今稍微送点礼示示好——说到底,双方在刨除这件事后也没有什么直接的厉害冲突,其实也谈不上是什么仇人。

不得不说,赵成、李兑二人还算上是老谋深算的,至少肯拉得下脸来主动示好,哪怕只是举手为之。

在想清楚赵成、李兑二人送来贺礼的原因后,蒙仲带着几分自嘲、带着几分惆怅笑了笑。

说实话,他并没有什么立场向赵成、李兑报赵主父的仇,毕竟其中的因素太复杂。

比如沙丘宫变这件事,这事并非是赵成、李兑二人挑起,而是公子章在赵主父的默许下挑起,换而言之,赵主父、公子章才是咄咄逼人的一方,赵成、李兑二人反而是奋力抵挡的那一方,且他二人反抗的目的,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告辞肥幼后,蒙仲的心情着实有些复杂,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先去看看老师庄子以及儒家圣人孟子这两位如今的状况。

此时,庄子正与孟子在一座新建的屋舍内弈棋,看似彼此风轻云淡,实则暗潮汹涌,以至于屋内万章、公孙丑、乐正、公都等儒家弟子,以及蒙遂、武婴、向缭、穆武、华虎等道家弟子,连大气都不敢喘,时时刻刻盯着自己的老师,一旦彼此的老师有将手伸向拐杖的意思,赶紧上前劝架。

话说,庄子、孟子,彼此都是七十几岁高龄的老人,且都是当今世上的圣贤,他们会因此彼此间的一些口角,就举起拐杖互相打架么?

实话是,会!真的会!

先说庄子,稍欠几分恭敬地说,庄子就是一位固执的小老头,鉴于他自身排斥成心、机心,以至于活到这把年纪,他就像是一个童心未泯的老头,无论是喜是怒都很直率,若他真对孟子有了什么成见,绝对会提起拐杖敲上去。

而孟子呢,其实情况也差不多,以他的岁数与身份,这世上几乎没有多少敢对他不恭的人,俨然有种高处不胜寒的感觉,唯独庄子例外,出口必称“盗轲”,因此他也乐得与庄子这位年纪、身份都相仿的知己相互逗逗乐子。

至于另外一个原因,想当初他孟轲周游列国,从不示弱于人,且因此留下“孟轲善雄辩”这种说不清到底是褒意还是贬意的名声,由此可见孟子亦是好强之人,岂肯在庄子这个小老头面前服软?

不过话说回来,孟轲心底还是很高兴与庄子相处的,毕竟庄子喜怒皆形于色,性情很直率,与他在一起虽然有被拐杖敲打的危险,但胜在很轻松,不像孟子此前周游列国见过的那些人,充斥勾心斗角,叫人满心疲惫。

待等蒙仲来到屋内后,庄子、孟子彼此的弟子们可谓是松了口气,毕竟他们也看得出来,在这位师兄弟(?)面前,这两位圣贤基本上都会保持克制。

当蒙仲向庄子与孟子说起赵成、李兑二人送礼这件事后,庄子便淡淡说道:“不高兴收下,退回去即是,天下间本没有诸般烦恼,庸人自扰而已。”

听闻此言,孟子便反对道:“庄夫子此言差矣!”说罢,他对蒙仲教导道:“阿仲,正所谓礼尚往来,彼送来贺礼,你遣以回礼,一来一去,你并不欠他们什么,无需有什么负担。……若你心中对那二人仍有恨意,待日后有机会再行报复即是,只要此举不违背你心中的正直!”

一听这话,庄子顿时瞪直了眼睛,骂道:“哼!什么不违背心中正直,假称仁义之举罢了!盗轲,你就是这般教导你那些弟子的?”

孟子捋着胡须笑道:“我儒家向来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正邪直曲,皆存乎于心,何谓正直?何谓偏邪?”

“坚守心中正气即为正直!”

“乃你儒家一家之正直罢了!”

辩论到激烈处,两位圣贤皆上了火,竟操起随时携带的拐杖,吓得蒙仲与诸儒家、道家弟子赶紧上前劝架。

“这样下去可不成。”

孟子的大弟子万章私底下与蒙仲商量:“必须将这两位拆开。”

蒙仲点点头,便对庄子说道:“老师,今晚不如到蒙遂家中居住?”

“不去!”庄子吹着胡须说道。

蒙仲想了想,随后又对孟子说道:“孟夫子,不如您住到我族叔蒙鹜屋里?”

孟子看了一眼不远处气呼呼的庄子,笑着说道:“不及此处趣也!”

于是乎,万章、蒙仲、蒙遂等诸位小辈立刻就懂了:别看这两位动不动就打闹起来,其实他们还是乐意住在一块。

仔细想想,以这两位的年纪与身份来说,确实只有彼此才能展开平等的交流与沟通。

『只是苦了我等这些小辈……』

对视一眼,包括蒙仲、万章在内,诸小辈心中都有些无奈。

想来想去,蒙仲只能拜托万章、武婴等人守着这两位越活越是童心未泯的老人,免得他们彼此举着拐杖真打起来。

就这样,蒙邑热热闹闹、打打闹闹地过了一日又一日,转眼便到了六月十二日,即蒙仲与乐嬿成婚的大喜之日。

大清早,蒙仲便在蒙虎、蒙遂、乐毅等人的帮助或者干脆说起哄下,换上了一身赤色的深衣,虽然在宋王偃、太子戴武、赵王何等人送来的贺礼中,其实还有比这更贵重的衣袍,但考虑到这件袍子是母亲葛氏一针一线缝制的,蒙仲自然是选择了这身。

至于随后乘坐马车从乐邑来到蒙邑的乐嬿,则穿着一身上衣为白色、下裳为绿色的曲裾深衣,首次盘起的发束上亦戴着几支她母亲与已出嫁的姐姐赠予她的玉簪,整个人看来颇为婉美端庄。

成婚的仪式设在蒙邑族内的祠堂,至于证婚者,男方当然是庄子,毕竟蒙仲的父亲蒙瞿早已过世,师者如父,理当由庄子来主持;而女方本该是蒙仲的岳丈乐郭,但眼瞅着已拐着拐杖站在远处的庄子,乐郭怎么想都觉得自己的身份不足以与庄子一同主持婚事。

于是乎,孟子主动提出由他来代替,这让乐郭倍感惊喜,连声称谢。

其余宾客亦是纷纷鼓掌,唯独庄子对此很是不满,不悦地瞪着孟子,但考虑到这是他弟子蒙仲的婚事,这小老头总算没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

在庄子、孟子二老的主持下,蒙仲与乐嬿拜过天地,拜过彼此的父母,继而在以太子戴武、田章、戴不胜等身份尊贵的宾客的起哄声中,恭谨地彼此拜了一拜。

“余生,请多多关照。”【PS:书评的这句不错。】

目视着眼前这位即将成为自己的妻子的少女,蒙仲诚恳地说道。

可能是在诸长辈与诸宾客面前,乐嬿整张脸涨得通通红,强忍着羞涩说道:“哪里,妾身不知礼数,日后失礼之处,还请夫……夫君……多多见谅。”

“礼成!”

丝毫没有等待仍在捋着髯须点头微笑的孟子的意思,庄子自顾自顿着拐杖说道。

旋即,由乐嬿的两位兄长乐曾与乐猛,以及蒙仲的好兄弟蒙遂与蒙虎,总共四人,代蒙仲将乐嬿这位新婚妻子送到蒙仲的家中,并在那等候蒙仲招待罢宾客。

而蒙仲,则将见证了他与乐嬿婚事的宾客请到祖屋,款待诸位宾客。

考虑到前几日的席位摆设得有点问题,今日蒙仲特地变动了席位,由庄伯陪同庄子、田章陪同孟子坐一桌,再加上他与太子戴武,这样庄子与孟子就不至于会在宴席中起什么争执——虽然是玩笑性居多的争执。

其余,蒙仲的岳父岳母乐郭与向氏,与蒙仲的母亲葛氏与妹妹蒙嬿一桌,万章、公孙丑等儒家弟子一桌,戴不胜与惠盎、肥幼,以及蒙荐、蒙羑还有乐氏的长老们两桌,然后就是以商丘城的县令「丌官积」、县司马「萧渚」为首的,商丘、蒙城、虞城一带的宋国官员两桌。

至于其他蒙氏一族的族人、以及乐氏一族的族人,包括蒙仲的小伙伴武婴、向缭等道家弟子,因为场地关系皆设在祖屋外的露天,考虑到此时正值六月中旬,露天倒也阴凉,只不过就是黄昏后光线不足,以至于蒙氏一族在外面点起了许多的火盆、烛台。

不得不说,纵使蒙仲平日里酒量还不错,这回也被众宾客以及蒙氏、乐氏的族人们灌酒灌得晕晕乎乎,这还是在乐毅、武婴、华虎、穆武、荣蚠等人一起帮他分担的情况下。

大概戌时前后,蒙仲就被灌得差不多了,于是乐毅、武婴、华虎等人将蒙仲抬回后者的家中,然后,此刻还守在蒙仲家门外的蒙虎,嘿嘿坏笑着将蒙仲丢到东屋——也就是蒙仲与乐嬿日后居住的屋子的床榻上,随即招呼着蒙遂、乐曾、乐猛等人代替蒙仲去招待宾客。

期间,作为蒙仲近卫的荣蚠带着四名宋兵留了下来,守在院内屋外,防止有贼人——虽然不太可能。

不知睡了多久,迷迷糊糊间,蒙仲感觉好似有人在替自己擦拭脸庞。

他有些吃力地睁开眼睛,这才看到是乐嬿。

就着屋内昏暗的灯火,乐嬿亦发现躺在卧榻上的蒙仲微微睁开了眼睛,不由地心中砰砰直跳,结结巴巴地解释道:“我……妾身见你……唔,见夫、夫君出了好些汗……”

不得不说,此刻的乐嬿,比方才还在祠堂内婚礼中还要紧张,还要羞涩,不过想想也是,毕竟她也是十九岁的大姑娘了,当然懂得男女成婚后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些事,她的母亲向氏,以及她两位早已出嫁的姐姐,早在几个月前就已经告诉她,当时羞地她双颊通红。

“有水么?”

蒙仲咽了咽,感觉喉咙处有些渴。

“有,妾身这就去。”

乐嬿连忙从卧榻上起身,踩上鞋子找到屋内桌上摆着的水壶,帮蒙仲倒了一碗水。

接过碗,蒙仲咕咚咕咚一饮而尽,旋即用袖子擦了擦嘴,问道:“什么时辰了?”

“不清楚……”乐嬿摇了摇头,猜测道:“方才蒙虎把夫君送进屋时,好似是戌时后,这会儿应该是亥时之后了……”

“亥时了?”蒙仲愣了愣,旋即侧耳倾听,结果仍能听到从祖屋那边传来的谈笑声,显然那边的筵席仍在继续。

“夫君还要去祖屋那边招待宾客么?”乐嬿问道。

“不了。”蒙仲摇了摇头,解释道:“那里有我两位义兄在,还有阿毅、阿遂、武婴他们在……阿虎也去了吧?没事,他们会代替我招待宾客的。”

“哦。”乐嬿点点头,旋即心中涌出诸般羞涩,断断续续的问道:“那……夫君是就此安、安歇了么?”

蒙仲亦不是傻子,哪里会听不懂这话,可能是喝了不少酒的关系,闻言便感觉小腹处好似聚起了一股暖意,正徐徐往下。

“唔……”他含糊地应道。

听闻此言,乐嬿心中砰砰直跳,从在旁嫁妆中的一只小盒子中,取出一块方方正正叠地很整齐的白色绢布,先摆在床榻旁,旋即,走向摆有油灯的柜子,呼地一声吹灭了灯火。

顿时,屋内彻底暗了下来,唯有窗户布外投入的几丝月光。

“哎呀。”

“怎么了?”

“没、没事,只是不小心撞到了……”

揉了揉不慎撞到床榻的膝盖,乐嬿看了一眼躺在卧榻上的男子,轻咬着嘴唇,强忍着心中的羞涩,双手微微颤抖的解开了深衣外的衣带。

“稀稀疏疏——”

蒙仲亦听到了那细微的声响,忍不住偷眼观瞧。

即便此刻屋内昏暗一片,但就这投入屋内的几丝月光,他仍隐约瞧见,乐嬿正慢慢地褪下身上的衣裳。

先是深衣、旋即是小衣。

“请……请夫君先莫要偷看……”

忽然,乐嬿轻若蚊声地说道,可能是因为羞涩,她的语气都感觉是在颤抖。

“呃……抱歉。”

蒙仲面色讪讪地应了声,赶紧收回目光,正面仰躺在卧榻上,直视着黑漆漆的屋顶。

片刻之后,那稀稀疏疏的声音便停止了,旋即,蒙仲便感觉到有人轻轻撩起了被褥,紧接着,一具轻柔温暖的身体钻进了被褥,虽浑身颤抖着,却又好似努力地紧贴着他。

不经意间,蒙仲的手指只是稍稍动了动,便触碰到了乐嬿柔软的肌肤,他清楚地察觉到,身边女子整个人都颤抖了一下。

这让蒙仲下意识亦不敢动。

足足过了好一会,他听到蒙嬿轻声唤他:“夫……君?”

声音中带着几丝羞涩,几分困惑。

“唔?什么?”

此时此刻,蒙仲的反应亦难免迟钝了些,以至于竟没有意识到那是蒙嬿对他的暗示。

这不,足足在沉默了片刻后,蒙嬿这才鼓起勇气暗示道:“夫君,妾身为夫君宽衣……可好?”

“好……”

蒙仲应了一声,旋即便感觉到有一只小手轻轻搭上他的胸口,旋即,为他解开了衣带。

忽然,蒙仲面色微变,一把抓住了那只小手,惊地乐嬿一下子屏住了呼吸。

然而就在这时,却见蒙仲压低声音问道:“有谁在外面?”

“夫君的近卫荣蚠,还有四名士卒……”乐嬿不解地说道:“怎么了?”

“恐怕不止。”

对乐嬿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蒙仲悄无声息地下了床榻,系好衣带,操起墙边宋王偃赠予他的那柄利剑,悄悄走向屋门。

而此时在屋门外,蒙虎、乐进二人正捂着一脸无奈的荣蚠的嘴唇,然后向远处打着手势。

旋即,太子戴武、田章、惠盎、华虎、穆武一大帮人,从远处偷偷摸摸地摸了过来。

『太子殿下?惠相?连您两位竟然也……』

看到太子戴武与惠盎,荣蚠彻底放弃了挣扎,而其余守在屋外的宋兵们,亦在面面相觑之余,不知所措。

“嘘!”

太子戴武向荣蚠与那几名宋兵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旋即压低声音问蒙虎道:“蒙虎,里面怎么样了?”

“别急别急。”

蒙虎压低声音回了一句,旋即贴在墙边,仔细听着屋内的动静,口中低声说道:“奇怪,没什么动静啊,是不是阿仲还没醒啊?”

“我来听听看。”华虎、穆武几人亦贴在墙边听了起来。

就在这时,只听砰地一声,蒙仲整个人撞碎窗户,从中一跃而出,待着地后,锵地一声抽出了手中的那柄利剑,顿时间,寒芒四射,吓呆了站在他面前的众人。

“杀人啦!”

随着蒙虎扯着嗓子的一声怪笑,诸人顿时做鸟兽散,蒙仲追赶不及,只能站在原地挥舞着那柄利剑吓唬这群缺德的家伙,连带着荣蚠等几名宋兵都给他吓跑了。

“这都什么人啊!”

颇感气恼的蒙仲砰地关上屋门,随手将入鞘的宝剑放在桌上,坐在卧榻旁向乐嬿简单解释了几句,听得乐嬿亦不禁笑了起来。

“他们……不会再来了吗?”

“一次就得了,再来我就翻脸了!”蒙仲没好气地回道。

“那……”乐嬿的声音中带着诸般羞涩。

蒙仲顿时明白过来,褪下外衣,钻入了被褥。

“夫君稍等,容妾身将那块白娟垫在身下,明日对婆婆好有个交代……”

“唔?哦哦……好了么?”

“嗯……”

“那……”

“……请夫君……怜惜妾身……”

“嗯!”

【PS:有规定不允许详细描写,因此点到为止。】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