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263章:秦军突围【二合一】

战国大司马 第263章:秦军突围【二合一】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约一刻辰后,待等韩军重组阵势杀到战场时,秦军便速度地撤退了,重新撤退至惮狐城内。

蒙仲与暴鸢率领魏韩联军趁机掩杀了一阵,亦取得了一些优势。

由于发生这场意料之外的硬仗,蒙仲终止了进攻惮狐城的命令,准备与暴鸢合计一番再说。

如他所料,在魏军于城外重组阵型的期间,暴鸢驾驭战车亲自来到了蒙仲这边,满脸歉意与惭愧地向蒙仲表达歉意:“老弟,这次若非是你看穿了秦军的诡计,老哥我……”

不得不说暴鸢真的感到很羞愧,想他戎马一生的名将,今日险些就栽在一个叫做白起的小毛孩手中,若非蒙仲看破了秦军的诡计,今日这场仗,非但韩军会被秦军击破,就连魏军恐怕也会受到韩军的牵连,上演当年「濮上之战」时齐军溃败的那一幕。

见暴鸢满脸羞愧之色,蒙仲自然好言安抚宽慰:“大司马只是被秦军不择手段的说法激怒,失去了平常心而已……换做平时,我想未必会中那白起的诡计。”

“哈,老弟太抬举老哥我了……”暴鸢苦笑着摇了摇头,旋即转头看向惮狐城的方向,正色说道:“话说回来,那个叫做白起的小毛孩当真不简单,我以为他只是走了狗运才以偷袭的方式击败了犀武,未曾想……真是轻敌了。”

“唔。”蒙仲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

他当然清楚对面秦军主帅白起的难缠,从伊阙山到韩国境内,他与白起明里暗里交锋数回,虽白起奈何不了他,但他亦奈何不了白起,此人堪称是他迄今为止所遇到的最强劲敌之一,与他的义兄田章简直不相上下。

摇了摇头,将心中的想法暂时抛之脑后,他询问暴鸢道:“眼下继续攻城么?”

暴鸢闻言看了一眼惮狐城,又环顾四周观察了一番韩军与魏军的状态,苦笑着说道:“老弟说得对,似这等强敌据守惮狐,确实不是短时间能够将其击溃的……”说罢,他稍稍一顿,看着蒙仲说道:“经过今日之事,老哥我也想通了,老弟的才能远在老哥我之上,若老弟不嫌弃的话,不如由你来决策……”

“我?”蒙仲闻言有些惊讶。

似乎是猜到了蒙仲的心中想法,暴鸢连忙解释道:“老弟不必怀疑,这是老哥肺腑之言。一来那白起的计略远在我之上,若你我两军再各自为战,我恐怕被他各个击破……”说到这里,他面色讪讪地补充了一句:“主要是我怕再中计。”

“呵。”蒙仲不失礼貌地陪着笑了一下。

不过确实,今日这场仗确实凶险,若非他感觉出了不对劲,秦军说不定真有机会再次上演击破他魏韩联军的畅胜。

“这个,恐怕不太合适吧?大司马乃是天下闻名的名将,而在下,只是一介无名之辈……”

“欸!老弟可莫要过分自谦,无论是当日在伊阙山扭转劣势,还是今日早早识破秦军的诡计,老弟的眼力远在老哥我之上,再者,老弟的为人我也大概了解了,与公孙喜大为不同。……至少老弟你的品行,老哥我是信得过的。”

见暴鸢果然出自真心,蒙仲在略微犹豫了一下后,最后还是应了下来。

毕竟在赵国时的经历让他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有些时候,你必须自己主动站出来挑起责任,而不是将自己的命运放在别人手中。

倘若当年他能坚持己见,或者厚着脸皮向赵主父、赵公子章索要更多的军队,而不是只有区区数千人,那么结局或许能够稍微得以改变——纵使最终仍然无法挽回那种种遗憾,但至少蒙仲已经尽力,不至于会像如今这般,始终对当年赵国的事耿耿于怀。

“既然是大司马的意思,那就恕在下僭越了……”

蒙仲朝着暴鸢抱了抱拳,旋即目视着惮狐城说道:“依在下看来,此番恐怕是秦军最后的尝试。”

“最后的尝试?”

见蒙仲说到正事,暴鸢亦收敛了脸上的笑容,捋着髯须沉思道:“你是说,今日这场仗?”

“嗯。”

蒙仲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在我看来,今日白起所用的计策,是很难故技重施的,纵使他明日再抓捕一些贵国的平民,胁迫他们直冲你我两军,我等亦不会眼睁睁看着贵国的平民冲散我军的阵型;纵使他再派秦卒混于平民当中,亦会被我等识破……”

“也就是说,这是那白起最后的计策了?”暴鸢沉思道。

“应该是了。”蒙仲点了点头,目视着惮狐城又说道:“最后的尝试失败,我想白起也意识到已经再无可能扭转胜败,与其困守惮狐、阳人两座城池,坐等城内所剩不多的粮草耗尽,我以为白起会选择突围……”

“突围?”

暴鸢捋着髯须思忖了片刻,皱眉说道:“然眼下西、北、东三面皆已在你我两军的包围下,他秦军……唔?莫非南渡汝水?”

“有可能。”蒙仲点头说道。

不得不说,此前他其实并未想过秦军是否会向南朝着汝水撤离,但他可以通过分析来得出这个结论:秦军既已再无机会战胜他魏韩联军,兼之又几乎没有可能朝着西侧、北侧、东侧三个方向突围,那么自然而然,就只剩下朝南边的汝水突围撤离这最后的一条生路。

除非白起情愿困死在惮狐、阳人两座城池,用自己以及麾下四五万秦军的生命,硬生生拖延魏韩联军进攻宜阳的日期,为秦国争取时间。

但按照蒙仲对白起的大概了解,后者绝非是这种意义用事的人,在「宜阳」与「四五万秦军」两者间,白起多半会选择尽可能地保存后者,而这,亦符合兵法那「善战者不拘泥于一城一地得失」的劝诫。

“言之有理。”

在听了蒙仲的一番判断后,暴鸢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既然如此,我等只是派人盯着秦军的动静,在其撤离时趁机掩杀,便可大获全胜?”

闻言点了点头,蒙仲又说道:“白起这个人,我观他心思缜密,恐怕早已想好了退路……我怀疑在今日之前,他已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谋划击败我等,一方面叫其麾下士卒秘密建造浮桥以便南渡汝水,倘若秦军果真已早早准备了建造桥梁的木材,那么很有可能在今明两日间,秦军就会大批向汝水南岸撤离,只要我等抓住机会,就能给予秦军重创!”

“唔!”

暴鸢深深地点了点头。

旋即,他又问蒙仲道:“那今日攻城之事……”

听闻此言,蒙仲四下瞧了几眼,又看了眼他们两军队伍中那几座井阑车,想了想对暴鸢说道:“我军士卒花费数日打造了井阑车,若最终排不上用途白白将其摧毁岂非可惜?反正来也来了,不如索性就顺势进攻一波吧,大司马可以令贵军的弓弩手登上井阑车……”

“好!”

商量完毕,蒙仲与暴鸢各自下令,使麾下军队再次朝着惮狐城逼近。

值得一提的是,在即将下令攻城之际,蒙仲有意现身在魏军的阵列前,指着眼前那座惮狐城,沉声喊道:“当日在伊阙山北,我断言三日之内可破秦军,然秦军畏惧,于夜里悄然逃离,几番周转,今日终被我军撵上。……今日我还是那句话,三日之日必破秦军,介时,我蒙仲亲自说说公孙军将,为尔等庆功,却不知,诸位可还有击败秦军的勇气?!”

由于今日蒙仲提前看破了秦军的诡计,使得秦军并未成功偷袭魏军,反而被魏军击退,这使得魏军上下兵将士气高涨。

此刻听到蒙仲的话,数万魏军高声呐喊道:“有!”

见此,蒙仲欣然说道:“好!既然如此,虽今日时辰已经不早,但至少先给秦军一点颜色看看……不管胜负如何,待正午时撤兵回营!……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数万魏军齐声喊道。

那士气高昂的模样,看得暴鸢啧啧称赞不已。

不过他并不是很明白,不明白蒙仲为何要在这个时候激励魏军——不是说好今日只是佯攻性质的攻城么?只是为了给秦军施加压力而已。

而事实上,蒙仲这番举动,恰恰正是为了给秦军施加压力。

至少这会儿,已回到惮狐城上窥视城外魏韩联军的白起,就感觉到了莫大的压力。

只见白起皱起眉头,似咬牙切齿般低声说道:“居然在这个时候激励魏卒……这是逼我今晚突围么?该死的!这家伙怕是猜到我已有突围的意图……”

在旁,大将季泓听到了白起的低语,不解问道:“白帅何以如此断定?”

白起低声解释道:“当日在伊阙山北的营寨时,那蒙仲在攻打我军营寨前,于数万魏军面前耍了个诡计,使数万魏军对其深信不疑,今日他故技重施,相信魏军上下都坚定能在三日内击破我军……看看城外那些魏卒,多么可怕的气势。……他料定我会退让,以便于在我军向汝水撤离时,趁机掩杀……那个家伙对战场时机的把握,简直是一等一的精准。”

“那……那我军不退不就好了?”季泓不解问道。

“……”白起没有回答,只是长长吐了口气。

不退?

刨除今日战死的数千士卒,他四万不到的秦军,挡得住两倍以上兵力的魏韩联军?

确实,他秦军确实可以坚守三日,叫那个蒙仲“失信”于魏军,但到时候他秦军会如何?

倘若这三日魏韩联军攻得猛,可能三日后他秦军只会剩下一半兵力,再考虑到粮草问题,说不定最终会全军覆没于此。

“撤!今晚必须向汝水撤离!”白起果断地说道。

听闻此言,季泓脸上闪过几丝不解与困惑:“那……那不是正好中了对方的下怀?”

“是啊,但没办法……”

脸上闪过几丝惆怅之色,白起转头看了一眼城墙上的那些秦军士卒,心下暗暗叹息。

他知道,倘若他下令南渡汝水的话,他眼下近四万秦军,最起码得有一半被魏韩两军截下,死于这片土地。

但没有办法,牺牲两万人,能让另外两万秦军得以逃生,这总好过四万军队全部葬身于此。

『……我还是太托大了。』

抬手按了按左肩的箭创位置,白起不禁有些后悔。

说实话,在蒙仲率领魏军主力朝着惮狐而来时,他其实是有机会带着麾下秦军撤离的,纵使这四周有三支魏军的骑兵又如何?他四万秦军全部出动,四下砍伐林木,短短一两日就能在汝水造好浮桥。

只是就这样撤离,被那蒙仲撵着狼狈逃亡,他心中不甘,是故在预留后路的情况下,他率军在惮狐城暂时驻扎了下来,想看看能否有反制魏军的机会——倘若没有机会,他到时候再撤也不迟。

而暴鸢率领三万韩军的赶到,让白起看到了几丝击破魏韩联军的希望,因此他想出了一条计策,希望能一举击破蒙仲与暴鸢,却没想到计策被蒙仲识破,以至于功亏一篑不说,还被蒙仲猜到了他秦军眼下“外强中干”的状态,继而顺势联想到他秦军或有可能选择撤离。

至于他秦军朝什么方向,在西、北、东三面皆不可去的情况下,三岁小儿都能猜到必然是向南、从汝水撤离,又何况是那个蒙仲呢?

倘若用一句俗语来形容此刻白起的心情,“偷鸡不着蚀把米”恰好到处——只不过当代还未有这种说法罢了。

“呜呜——呜呜——呜呜——”

随着三声军号响起,蒙仲与暴鸢麾下魏韩联军,终于展开了对惮狐城的进攻。

但截至到正午,足足一个半时辰,魏韩联军的攻势却显得雷声大、雨点小,从始至终联军只发动两拨像模像样的攻势,其余时候,都是韩军那些立于井阑车上的弓弩手在压制着惮狐城,这使得秦军无惊无险地便守住了城池。

不过平心而论,对此白起一点也不觉得高兴,因为他知道,那根本不是魏军的全部实力,是魏军的将领们,在有意压制着魏卒们的进攻**,至于原因,无非就是不希望出现较大的伤亡罢了——魏军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对他秦军施加压力。

更要命的是,越接近那蒙仲所说的「三日期限」,魏卒的士气与战斗**就更强,反之,他秦军士卒就越发不安。

正午前后,看着如潮水般撤离的魏韩联军,白起转头对季泓说道:“立刻派人在汝水建桥,待桥建成之后,立刻撤离。”顿了顿,他压低声音说道:“尽量挑受伤的士卒断后。”

『……令受伤的士卒断后?!这岂不是叫他们白白送死么?』

季泓吃惊地抬头看了一眼白起,见白起面色冷漠,他张了张嘴,最终并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他也明白,在魏军已猜到他们准备向南撤离的情况下,他秦军想要撤到汝水南岸,就必须用壮士断腕的办法,留下一些军队拖延魏韩两军。

用那些士卒的性命去拖延。

“……喏!”

抱拳应命,季泓召来仲胥、童阳二将,低声对他们说了一番吩咐。

在从季泓口中得知白起的计划后,仲胥、童阳二将脸上闪过诸般不忍,但最终还是决定遵从白起的命令,毕竟他们也知晓利害。

而另外一边,暴鸢索性带着韩军撤到了魏军的营寨,方便随同魏军一起行动。

在此期间,蒙虎、华虎、穆武三人所率领的骑兵,更是死死盯着秦军的一举一动。

自然而然,秦军在汝水上建桥的事,也瞒不过他们三队骑兵的眼睛。

当日下午未时前后,由于此前已经准备好了搭建浮桥的木材,秦军很快就在汝水上建成了桥梁。

得知桥梁建成之后,白起立刻下令全军撤退。

而魏军这边,此时蒙仲也已经收到了蒙虎、华虎、穆武三人派人送来的消息,得知秦军即将南渡汝水逃亡,便立刻与暴鸢一同,带着吃过干粮的魏韩联军再次赶赴惮狐,追击秦军。

得知魏韩联军前来追击,白起命大将仲胥、童阳二人率领一部分秦军士卒阻挡魏韩联军。

一开始,这些秦军尚有与魏韩联军一战的勇气,直到因为兵力的关系,他们逐渐抵挡不住魏韩联军的攻势。

此时当他们回头再寻找仲胥、童阳两位大将时,却发现这两位大将不知何时已带着其近卫不知所踪。

他们被抛弃了。

这些回过神来的断后秦卒们,咒骂着、哭嚎着、哀求着,但最终还是难以避免被魏韩两军击破的命运,纵使最后他们已绝望地放下了手中的兵器,但还是被满腔仇恨的魏韩两军士卒杀死了大部分人。

伊阙山一役,十八万魏军在一夜间战损近十万人,甚至于险些全军覆没,更有甚者,就连他魏国的名将公孙喜亦被秦人屈辱的杀死,魏军如何不憎恨秦人?

而韩军这边,秦军反攻至韩国境内,肆意屠戳平民、肆意烧伤抢掠,甚至不惜胁迫他韩人平民在达到目的,韩人如何不憎恨秦人?

更别说近几十年,秦国不断攻取魏国、韩国的国土,致使两国无数的士卒战死沙场,这份仇恨岂是轻易能够化解的?

纵使蒙仲下达了「降者不杀」的命令,但对秦人抱持深刻恨意的魏韩两军士卒,还是对那些放下兵器投降的秦军士卒痛下杀手,以至于断后的近万秦军,到最后几乎没有剩下几个活人。

而在此期间,窦兴、唐直、魏青三位军司马,并蒙虎、华虎、穆武三人执掌的骑兵,持续对秦军展开追击,从惮狐城一路追到阳人,再从阳人追到汝水河畔。

此时的骑兵,展现出了他们在追击敌军时的强大杀伤力,在一路的追赶中,每名骑兵平均竟有六七条人命的进账,相比较之下,窦兴、唐直、魏青三位魏将率领的过万魏军,战绩却远远不如这区区千名骑兵。

想来此时此刻,窦兴等军中的军司马们,这才彻底对这些骑兵彻底服气。

魏王遫三年五月十九日,秦将白起率麾下秦军南渡汝水,魏将蒙仲、韩将暴鸢率军追击,斩首两万,大获全胜。

随后,秦将白起率领残余的两万军队向西撤退,但沿途又遭到蒙仲麾下部将蒙虎、华虎、穆武三人率领魏军骑兵的追击,前前后后出现了数千人的伤亡,以至于最终待白起撤退至三川境内时,其麾下军队就只剩下寥寥一万四五千人。

而与此同时,蒙仲、暴鸢在收复惮狐、阳人两座城池后,立刻直奔宜阳。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坐镇伊阙山的魏将公孙竖,亦从附近召集了拢共近万的败军,使他麾下的兵力从一万人暴增到两万人。

在得知秦军主力已被击破的消息后,公孙竖立刻带着部将梁习,以及坐镇伊阙山南营的乐毅,率领总共三万余魏军直奔宜阳,与蒙仲、暴鸢二人汇合。

五月二十三日,五万韩军、数千东周军、八万魏军,魏韩周总共近十四万联军,于宜阳城外汇合,商谋攻取这座城池。

而此时宜阳城内,仅秦将向寿麾下的三万余秦军,如何挡得住这十四万联军的攻势?

再加上看到魏军主力出现在宜阳城下,向寿猜到白起已败,心中更是绝望,在苦苦守了十日城池后逐渐不支的情况下,向寿只能带着残兵朝函谷关撤退。

六月初三,魏韩周三国联军攻破宜阳,携兵锋之势直奔函谷关。

继田章讨伐秦国之后,秦国再次被人攻到了函谷关。

不过蒙仲也知道,尽管已打到了秦国的函谷关,但魏韩周三国联军的势头其实也已经很勉强了。

这场仗打到现如今,十万韩国精锐折损一半,东周军队亦折损一半,而他魏军,曾经的十八万魏军,只剩下区区八万人,且其中河东魏军只剩下四万余人,曾几何时的三十万联军,被秦军歼灭了整整十六万。

就连联军的主帅,魏国的名将“犀武”公孙喜,亦在这场仗中战死。

反观秦军,秦军总共的兵力也就只有十三万,而最终的损失也在十万上下。

从双方的兵力损失来看,魏韩周三国联军实在谈不上“大胜”,唯一可以慰心的是,新城、宜阳两座城池被联军夺了回来,而这对韩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但不管怎么说,联军此番亦是伤亡惨重,尽管攻到了函谷关,但蒙仲还是觉得不太可能对秦国造成什么威胁。

更关键的是,此刻坐镇函谷关的秦将,名叫司马错!

不错,正是与「齐之匡章」、「魏之犀武」、「韩之暴鸢」齐名的秦国名将,司马错。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