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399章:秦军后撤

战国大司马 第399章:秦军后撤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秦军后撤了。

九月初五,秦将司马错从函谷关撤兵,数万秦军带走了关邑内一切能带走的东西,然后在赵韩联军的眼皮底下,沿着函谷道向西撤离。

这件事,引起了赵将赵希的主意。

自赵韩联军入驻前道中魏营,代替蒙仲压制函谷关后,便由赵希凭借着魏军此前花了数月打造的楼车与抛石车,对函谷关展开一番轰炸,意在摧毁这座曾经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关隘——只因为若果真发动攻城战,单凭奉阳君李兑与韩国大司马暴鸢此刻麾下的军队,未必能攻陷函谷关内的秦军。

而对于抛石车这种射程远超寻常弓弩的攻城器械,秦军毫无办法,哪怕司马错在无计可施之下,也打造了一批抛石车,希望可以反制赵韩联军的抛石车。

但效果嘛,就连赵希手中那批投石车对函谷关造成的威胁都是建立在数量的基础上,更别说司马错仿制的那批,抛石车虽说天下一切城墙的天敌,但这是建立在数量的基础上,没有一定的数量,抛石车充其量就是吓唬人的玩意。

函谷关内,并非只有秦军,还有不少秦国的百姓生活在关内的邑地内,甚至于,还有因触犯刑法而被充军到这里,负责维护、修缮关隘的囚犯,当司马错麾下的秦军大批从函谷道撤离后,其中有一部分人跟随秦军逃亡国内,另外剩下的人,则开启关门,向联军投降了。

得知函谷关投降的消息后,奉阳君李兑大为喜悦。

不管镇守函谷关的秦国老将司马错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撤兵,总之,是他李兑打下了函谷关,成为了继齐国名将匡章之后,第二位攻破函谷关的中原将领。

相信待这个消息传回赵国后,哪怕是他赵国那位年轻而城府极深的王赵何,也会对他更加礼待三分,不管心中对他李兑是否还怀有恨意,至少短时间内,李兑这赵相的位子是保住了。

欣喜之余,李兑立刻派赵希入驻函谷关。

不得不说李兑还是颇为谨慎的,在赵希入驻函谷关前,他反复叮嘱赵希凡事小心。

但事实证明,秦军这次的撤离并非诡计,甚至于从函谷关内的情况来看,司马错这次撤地非常仓促,似乎是秦军那边发生了什么严重的问题。

函谷关,一直以来都是秦国的脸面,只要函谷关有陷落的危险,秦国就会屈服,但这次,秦国求和的使者还未出现,司马错等人却将函谷关拱手相让,这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究竟发生了什么,逼得司马错这样对秦国忠心耿耿的老臣,毫不犹豫地放弃了函谷关?

“看来,多半是我老弟那边做了什么好事。”

当李兑因为这事与暴鸢商量时,暴鸢稍稍思考一下,旋即便哈哈大笑地说道。

相比较李兑对攻陷函谷关的狂喜,暴鸢则冷静地多,毕竟他当年跟随匡章征讨秦国时,就曾攻陷过函谷关,今日是第二次,自然远没有第一次那么欢喜。

“唔。”

李兑点点头,他也很认可暴鸢的观点。

说实话,此番率五**队讨伐秦国,给李兑带来巨大信心的并非是因为二十五万联军,而是因为他联军当中有郾城君蒙仲那样的猛将,虽然自蒙仲调往门水中游后,暂时也没有什么重要的消息送来,但李兑相信,秦军之所以大规模撤离函谷关,肯定与蒙仲有关。

蒙仲这个年轻人的性格就是这样,没有万般把握、不是既定事实,他是不会信口开河的,更不会为此沾沾自喜地邀功。

“派人联系一下魏青,叫魏青派人与郾城君联系一下,看看门水上游那边究竟发生了什么。”

“唔。”

简单商议之后,李兑便派人前往南山魏营,将函谷关这边的事通知了魏将魏青。

得知李兑的意思后,魏青立刻派人翻山越岭前往门水大营,一方面将函谷关这边的事禀报蒙仲,一方面询问究竟。

当日傍晚,魏青派来的士卒便抵达了门水大营。

而这会儿,蒙仲正与窦兴、乐进二人一起站在门水河畔,看着河对岸的秦军。

因为在一个时辰前,门水这边的秦军,也出现了大规模撤离的迹象,引得蒙仲与窦兴、乐进二人亦出营观瞧。

记得最初窦兴还提出建议:“要不要趁机杀到河对岸,追击秦军?”

但蒙仲慎重地想了想,否决了这项提议。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怀疑对面的白起有什么诡计,因为他在的印象中,白起不是那种轻易就会服软示弱的人。

别看蒙虎与华虎率领的四千方城骑兵成功地烧毁了桃林、柏谷等城的农物,让白起陷入了军中缺粮的窘迫,但别忘了,白起当年在宛方之战时,也曾有过一次缺粮的遭遇,当时白起是怎么做的?

他悍然对阳关发动了自杀般的猛攻,使大量秦军士卒在军队缺粮的窘境爆发之前,就跟方城军同归于尽——死人,自然是不需要粮食的。

这种被逼到绝境后的突然爆发,也正是蒙仲非常忌惮白起的一个原因,别看白起平时非常冷静,冷静到近乎残酷,但倘若被逼到绝路,这家伙就会变得比谁都要疯狂,当年他阳关,不就是被白起最后的爆发打地损失惨重,以至于失去了追击司马错军的力量么?

想到这些往事,蒙仲完全不认为白起会轻易撤离。

但片刻后,当魏青派来的士卒禀报他,表示函谷关那边的司马错也已经后撤,蒙仲这才意识到,白起是真的撤兵了。

当然,在秦军大举败退的情况下,稍许判断失误不影响大局,就算落后一步,让白起与司马错率领秦军撤退到了桃林,那又怎么样呢?

桃林塞无险可守,他五国联军想要攻陷这座城池,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想了想,蒙仲对魏青派来的那名士卒说道:“你回禀魏青,秦军正在大规模后撤,叫他禀告奉阳君,叫奉阳君小心穿过函谷道,我在桃林等待与他们汇合。”

“喏!”士卒抱拳而去。

次日,魏青收到了消息,大为惊讶的他,亲自来到道中大营,求见了奉阳君李兑与暴鸢,向这两位转达了蒙仲的意思。

秦军弃守函谷关肯定是郾城君蒙仲那边的原因,这一点,李兑与暴鸢早已经猜到,但出乎这两位意料的是,秦军不仅仅只是弃守函谷关,他们似乎连函谷道都要放弃了。

这一下子,就连暴鸢都不由地激动了起来。

这也难怪,毕竟当年他协助匡章讨伐秦国时,虽然攻破了函谷关,但却并未突破函谷道,没能趁机杀到秦国的腹地施加报复,报复这些年来秦国对韩国的肆意进攻与打压,这一直以来都是暴鸢心中莫大的遗憾。

而今日,他联军终于突破了函谷道!

激动之余,暴鸢连连催促李兑,催促李兑继续进兵,率军至桃林城下,与蒙仲麾下的军队汇合。

暴鸢的催促,让奉阳君李兑如梦初醒。

本来嘛,攻陷函谷关的功劳,就已经足够让李兑感到喜悦,可现在是什么情况,他们连函谷道都能突破了?这岂不是意味着他赶超了名将匡章?

当然,李兑有自知之明,他当然知道自己在带兵打仗方面的才能远不如匡章,此番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果全靠郾城君蒙仲,但这又怎么样?终归五国联军的统帅是他李兑,在这段期间蒙仲也是他的部下,部下的功劳,不就是他的功劳么?

反正在各国日后的史书记载上,不管提不提蒙仲,肯定都不会落下他这位联军的统帅。

就这样,怀着激动与喜悦的心情,李兑与暴鸢率领麾下军队尝试穿过函谷道。

期间,他们也小心提防着司马错,防止后者回马一枪,但司马错麾下的秦军撤地非常匆忙,根本没有留下什么伏兵,以至于赵韩联军轻松地就穿过了函谷道,穿过了这条数百年来几乎从未攻破过的函山谷道。

穿过了函谷道,李兑与暴鸢立刻率军前往桃林,准备与蒙仲麾下的联军汇合。

而与此同时,蒙仲也已经联合齐将田触、燕将乐毅,率领魏、赵、韩、齐、燕五**队渡过了门水。

此时,白起已撤退到了桃林,且司马错率领的秦军也撤离到了桃林,两支秦军一回合,兵力顿时接近十万人,这让蒙仲有些忌惮,不敢过于逼近。

别看蒙仲此刻麾下有十七万编制的军队,实际大概十五万人,但要知道,其中有九万是齐燕两军,别说他对田触与乐毅二人仍抱着一丝警惕,就算田触、乐毅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这边,他这十五万军队,也未必能招架地住白起与司马错麾下的近十万秦军。

毕竟,并非任何国家的士卒,都能招架得住秦国的士卒。

“先与奉阳君以及暴帅汇合,再设法攻打桃林。”

在沉思了一番后,蒙仲做出了稳重的决定。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待等次日,还没等到李兑与暴鸢率军至此与他汇合,入驻桃林的白起军与司马错军,居然再次大规模向西撤离。

秦军,居然弃守桃林?!

追击,蒙仲自然是不敢追击的,毕竟在还没有与李兑、暴鸢汇合的情况下,单凭他麾下这些军队去追击白起与司马错的近十万秦军,不是说没有可能取得胜利,但不可否认这件事风险极大,毕竟他真正信赖的魏赵韩三军精锐,其实就只有六万不到,其余九万齐燕联军,他本来就是用作摇旗呐喊的,这就不难猜测他对齐燕两军的信任——不管是什么方面的信任。

于是,思忖良久后,蒙仲还是放弃了追击,决定先在桃林与李兑、暴鸢二人汇合。

只有当三晋联军汇合,他才有底气继续追击白起与司马错的军队。

一日后,李兑与暴鸢率领赵韩联军抵达了桃林,他们吃惊地发现,桃林这座城池居然已经在蒙仲的掌控。

“秦军连桃林都放弃了?”

对视一眼,李兑与暴鸢都感到十分惊讶,立刻进城找到蒙仲,与蒙仲相商。

商量什么?

自然是商量是否继续讨伐秦国。

此时蒙仲对李兑与暴鸢二人说道:“前些日子,我派我方城骑兵深入秦国腹地,于桃林、柏谷等城沿途焚烧农田,使这几处今年的秋收损失惨重,也使得秦军陷入了缺粮的窘迫,在我看来,眼下正是大举进攻秦国的最佳时机!”

这一番话,听得暴鸢热血澎湃,激动不已。

说起来,对于奉阳君李兑来说,其实他这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因此是否继续讨伐秦国,对于李兑来说区别不是很大,但蒙仲与暴鸢二人则不同。

暴鸢代表着韩国的利益,而蒙仲代表着魏国的利益,考虑到魏韩两国在针对秦国的问题上,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致的,因此此刻蒙仲与暴鸢二人的态度,不出意料也是一致的,那就是继续讨伐秦国,最好趁这次机会,借助五国的力量,彻底将秦国揍趴下。

至于齐燕两军的意见,说实话,在五国联军当中,虽然都代表着各自国家的利益,但田触与乐毅二人其实并没有什么话语权,因为三晋不信任齐燕两国。

总之真正能做主的,就只有李兑、蒙仲、暴鸢三人,现如今,既然蒙仲与暴鸢都坚持继续讨伐秦国,李兑自然也不好反对。

尤其是李兑也觉得,继续讨伐秦国的胜算确实很大。

最终,三人在意见上达成一致,即继续讨伐秦国。

可就在这会儿,李兑派出去打探消息的赵国骑兵却送来了一个消息:秦军,弃守柏谷。

不止是函谷关与桃林,连柏谷都拱手相让?

照这个趋势,似乎白起与司马错准备将数百里平川都让给他联军?

敌人白送的东西,为什么不要?

哪怕日后在秦国的反攻中守不住,但在当前,这可是他们实打实的功劳啊,拿下那些城池,他们日后逢人就能吹嘘,我一口气打下秦国多少多少城池,这是多么有面子的事!

这不,在名声的驱使下,就连李兑都打消了逼秦国和谈的念头,带着蒙仲与暴鸢,率领二十余万五国联军大举挺进,攻陷——确切地说是接管白起与司马错弃守的沿途城池。

短短数日内,联军便一口气挺进了两百余里。

而在这个情况下,联军亦陷入了粮草供应不及的窘迫……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