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42章:宋王偃

战国大司马 第42章:宋王偃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天亮之后,惠盎先吩咐府上准备早饭,旋即他与蒙仲在内院的偏厅里用了饭。

昨日下午还不觉得,但昨晚跟着惠盎来到府内内院,蒙仲这才意识到这座府邸究竟有多深,有多大,可想而知,这位阿兄在宋王偃心中的分量。

“阿仲,这两日你就住在为兄府上,待过几日,为兄给你安排一下。”

在用饭时,惠盎笑着对蒙仲说道。

蒙仲闻言愣了一下,旋即才明白惠盎是什么意思,便婉言推辞道:“阿兄,我今日就回军中了。”

“诶?你不是……”

惠盎有些转不过弯来。

他的本意是为这位弟弟安排照顾一下,毕竟这也是庄夫子的意思。

庄夫子在那封简牍上写得很明白了:这是我庄周的弟子,你惠盎自己看着办吧。

以惠盎的智睿,再加上他在宋王偃身边为官二十年,怎么可能连这点暗示都看不出来?明显这是庄夫子那位长辈希望他惠盎照顾一下蒙仲这个弟辈的人么。

见惠盎面露诧异之色,蒙仲也明白这位兄长想必是误会了,遂笑着解释道:“我此番服役从军,是为了想看看我兄长蒙伯生前所经历的战场,想看一看滕虎究竟长什么模样,并非是为了出仕……倘若我接受了阿兄的美意,回去后恐怕真要被夫子逐出师门了。”

说着,他解释了一下他兄长蒙伯被滕虎所杀这件事。

“节哀顺变。”

惠盎面色带着几许黯然宽慰了一句,心中恍然大悟。

记得此前他还纳闷,纳闷那位庄夫子怎么会叫弟子前来彭城,还特地写信让他照顾一下,没想到其中竟有这样的内情。

同时惠盎也意识到,庄夫子的本心,可能只是想让他弟子蒙仲亲身经历“失道者之争”的残酷,也就是所谓的磨砺。

而庄夫子暗示的“照顾”,应该是希望他妥善地保护这个阿弟吧。

可是考虑到战场上刀剑无眼,惠盎还是忍不住劝说道:“阿仲,沙场上凶险未知,你乃夫子弟子,又继承了我族叔惠子的知识,为兄实在不忍你……你要为你亲兄长报仇,为兄可以帮你。”

蒙仲摇了摇头,婉言回绝了。

毕竟他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死滕虎,而是了结心中对滕虎的怨恨,他相信见到滕虎之后,他的内心会告诉他结果。

他二人正说着,忽然有府上的家仆进来禀报道:“主人,大王请主人入宫。”

“唔,我知晓了。”

与跟蒙仲说话时的和蔼和亲不同,惠盎微微点了点头,不失威仪地说道。

看到这一幕,蒙仲心中不禁感慨:若非是凭着庄子、惠子的关系,以他蒙氏子弟的身份想要见到惠盎,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就在蒙仲暗自感慨时,却见惠盎看了他一眼,略一思忖后忽然问道:“阿仲,想不想见见我宋国的君主?”

蒙仲听了奇怪地问道:“君主请阿兄商议大事,我跟着去不合适吧?”

“也并非是什么大事。”惠盎摇了摇头,淡淡说道:“无非就是商量对待齐国的方式罢了。……齐国的君臣也并非愚昧之辈,又岂会瞧不出赵、宋两国的意图?正如你所言,我宋国攻伐滕国,其实已对齐国造成了威胁,但迄今为止,齐国只在背地里支持滕国,并未公然与我宋国撕破脸皮,甚至还多番派来使者试图拉拢我国。”

在经过惠盎的讲述后,蒙仲才知道,原来宋国现如今是「秦赵」势力与「齐」势力的一个关键点,即宋国既能帮助秦赵两国威胁齐国,也能反过来帮助齐国威胁赵国。

而倘若齐国能说服宋国倒戈,那么,齐国就能毫无顾虑地阻止「赵伐中山」这件事,让中山国始终成为赵国如鲠在喉的那根鱼刺。

这也是宋国打了滕国两年多,齐国都没有直接派兵讨伐宋国,只是在背地里偷偷支援滕国的原因。

这让蒙仲感到有些不解:他宋国难道不是一个中等国家么?

而对此,惠盎笑着解释道:“我宋国不强,但也不弱。”

事实上,宋国还真的不弱,要知道在二十年前,在初继位的赵王雍的运作下,就曾形成「赵韩宋」三国对峙「秦魏齐」三国的局面,让秦魏齐三国不敢妄动,最终作罢了「瓜分赵国」的心思,由此可见,宋国其实不像蒙仲以为的那么弱,纵使比不上秦、齐,却也要比卫国、鲁国、燕国强得多。

在惠盎的怂恿下,蒙仲遂跟着这位阿兄,一同坐上了前往王宫的马车。

说到底,他对那位宋王偃也存在着好奇,想亲眼去看看那位他宋国的君主。

彭城城内的王宫,不得不说很是雄伟壮丽,惠盎带着蒙仲在宫门处下了马车,一同迈步朝宫内走去。

此时就能体现出惠盎在彭城、在宋王偃身边的地位,按理来说,似蒙仲这个完全陌生的面孔进入王宫,最起码也得盘问一下,但由于惠盎在旁,那些守宫门的卫士愣是对蒙仲视若无睹,仅仅只是让蒙仲交出了腰上的佩剑而已,连搜身都省略了。

由此可见,惠盎的确深得宋王偃的信任。

进了宫门后,惠盎带着蒙仲在一队卫士的指引下,徐徐走向宫内深处。

期间,蒙仲四下观望,瞧见宫内琼楼殿阁不计其数,脸上遂露出几许古怪的表情。

仿佛是猜到了他的心思,惠盎笑着解释道:“这些殿阁,并非大王命人建造,而是「辟公」。”

他口中的辟公,即宋国曾经的君主宋辟公,昏昧荒淫,在位期间多次大兴土木建造宫殿,遂被宋王偃的兄长剔成君夺了君位。

蒙仲这才释然。

不多时,惠盎与蒙仲二人便来到了宫内的一座校场。

只见这座校场,以青砖铺地,整齐有序,周围错落有致地竖立着两种旗帜,一种是以杏色为底、白色为字的“宋”旗,另一种则是以白色为底、金色为字的“宋”旗。

又有一队队孔武有力的卫士持戟而立,整整齐齐,让蒙仲误以为自己来到了王师的军营,而并非身处王宫。

见蒙仲面露诧异之色,惠盎又笑着解释道:“大王自幼便崇尚勇武,纵使如今已临近五旬……”

刚说到这里,他也不知是瞧见了什么,忽然声音戛然而止,脸上亦皱起了眉头。

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蒙仲便看到校场立着一名手持弓箭的男子,只见这名男子身穿杏、金两色的衣袍,正挽着袖子拉弓瞄准前方。

想来便是他宋国的君主,宋王偃。

而在宋王偃的面前大概十几丈处,有几名卫士举着一根长竹竿,竹竿上还吊着一物,具体是什么,蒙仲隔着远没有看清,见惠盎皱着眉头快步走上前去,他连忙跟了过去。

就在这时,只听嗖地一声弓弦响动,远处那几名卫士所举的长竹竿上,那不知是何物的东西忽然炸开,好似有什么液体随之溅开。

“哈哈哈哈。”手持玉弓的宋王偃见此哈哈大笑,而站在他身后的一群人,亦随之恭维、称赞。

“大王!”

惠盎沉着脸走了过去。

听到声音,宋王偃回头瞧了一眼,见是惠盎,便一边将手中的玉弓递给身边的侍从,一边指着远处笑问道:“惠盎啊,快过来,你可见到方才一幕?哈!本王勇武否?”

惠盎还未开口,宋王偃身边就有一名目测四五十上下的男人笑着称赞道:“宋王勇猛不减当年啊。”

惠盎走上前,淡淡扫了一眼那名开口恭维宋王偃的男人,旋即拱手对宋王偃说道:“大王,臣恳请日后莫要再行此事。”

宋王偃听了后有些不高兴的说道:“莫非又是儒家那些人在嚼舌根么?”

“非也。”惠盎正色说道:“此‘射天’之礼,源自殷商之君武乙,武乙暴虐,并非明君,大王岂能效仿于他?”

“惠盎,你休要听世人胡言乱语,他们晓得什么?”

宋王偃不高兴的说道:“还有儒家那些人,至今还在说什么「天授周为天子」,此天命所归……简直胡言乱语!”

在此期间,蒙仲偷偷打量眼前这位宋国的君主,据他观测,宋王偃大概四五十的年纪,发须已略有些斑白,但面上气色却很好,体格健壮、孔武有力,与其说是君主,其实更符合带兵打仗的将军形象。

“大王……”

惠盎还要再劝,却见宋王偃挥了挥手打断道:“行了行了,你这家伙就是扫兴。”

说罢,他目光一瞥,便看到了跟在惠盎身后的蒙仲,遂随口问道:“惠盎,这小子是谁?”

见此,惠盎只能暂时作罢规劝君主的心思,转换了一下情绪,介绍蒙仲道:“此乃我弟。”

“你弟?”

宋王偃愣了一下,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你父亲不是早年就过世了么?你何来弟弟?”

此时惠盎便笑着解释道:“此子,乃庄夫子之弟子,蒙仲!且庄夫子又代我族叔惠施教授此子名家之学,因此于情于理,此子都算是我弟。”

“庄夫子?”方才恭维宋王偃的那名中年男子惊讶地问道,上下打量着蒙仲。

见此惠盎便为蒙仲介绍道:“阿仲,这位是我宋国国相,仇赫大夫。”

『哦,原来他就是那个取代了惠盎阿兄作为宋相的赵人。』

心中了然之余,蒙仲朝着仇赫拱了拱手:“小子见过仇大夫。”

话音刚落,就听身背后传来宋王偃的一声呵斥。

“好啊,你就是庄周那老物的弟子?……既是庄周的弟子,还敢出现在寡人面前?!”

蒙仲错愕地一转头,却见宋王偃不知何时已手持利剑,沉着脸咬牙切齿地看着自己。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