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415章:各有谋划

战国大司马 第415章:各有谋划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华阳君芈戎从阴晋撤走后,他麾下此前部署在大河南岸的那一半军队,自然也跟着自家将军一起撤往了重泉、栎阳一带,而这就意味着阴晋与河东郡之间,再无秦军的阻挡兵力。

当日,在与暴鸢一同返回郑县的途中,蒙仲便派几名心腹渡河前往反风陵渡求见河东守公孙竖,顺道将联军这边目前的状况告知后者。

在得知蒙仲送来的消息后,公孙竖毫不犹豫地下令组织船队,准备带着他麾下的军队入场。

而他本人,更是准备于次日清晨便渡河前往郑县,就当前的事况,与暴鸢、蒙仲二人做一番商议。

至于联军这边,奉阳君李兑则还在等待着咸阳的回覆,准备在等到咸阳的回覆后,在召集暴鸢、蒙仲、田触、乐毅等人,召开第二次和谈会议。

可事实上,这只是诓骗蒙仲等人的借口,因为魏冉根本就没有真的派人去咸阳征求秦王稷的态度。

有什么好征求的?

这边暴鸢要倾吞秦国在华崤之地的两百余里土地,从阴晋直至函谷关;那边蒙仲想要吞并秦国在西河的约方圆百余里左右的土地与城池,一下子让秦国割让三百余里土地,而且在地理位置上还是对秦国非常重要的土地,你说秦王怎么可能会答应?

再考虑到他秦国那位年轻的君主有时候性格冲动,魏冉自然不会真的将这种令人气愤的消息传回咸阳去,他之所以对暴鸢、蒙仲解释需要请示秦王稷,说到底还是想拖延时间。

当然了,鉴于目前联军已经得到了阴晋,粮草供应不及的隐患即将得到解除,魏冉也已放弃了在寒冬算计联军的打算,他眼下的策略是分裂联军,从内部瓦解五国联军。

暂时效果还不错,至少赵国的奉阳君李兑在听了他的劝说后,已表示愿意助他一臂之力,毕竟对于赵国来说,其实秦弱魏强的威胁更大。

这也难怪,毕竟魏赵两国实在挨地太近了,更别说赵国的都城邯郸距离魏国仅仅只有百里之遥。

当日,在暴鸢、蒙仲、田触、乐毅几人陆续返回郑县之后,李兑与魏冉在帐内商议。

不可否认,暴鸢与蒙仲二人提出的条件确实苛刻,分明就是强行要从秦国大腿上割下一块肉来,别说魏冉内心愤怒,事实上就连李兑也不希望暴鸢与蒙仲二人得逞。

暴鸢还好说,李兑并不认为韩国能够单凭一己之力守住华崤之地,可魏国,蒙仲索要的百余里西河之地,那可是一片适合放牧战马的土地,他毫不怀疑,一旦魏国得到那百余里西河之地后,河东守公孙竖立刻就会在这片土地上训练骑兵。

骑兵,乃是赵国施行胡服骑射改革的优秀产物,也是赵国保卫自身的最大的依仗,可现如今,魏国的骑兵似乎隐隐有赶超的意思,站在赵国的立场上,李兑颇为忧心。

都怪那个蒙仲!

这小子从他赵国这边学会了如何训练骑兵、驱使骑兵,却将这份知识用在魏国身上,打造出了一支就连他赵国都忌惮几分的方城骑兵,倘若魏国得到西河,再训练出一批河东骑兵,李兑实在难以想象他赵国日后如何在魏国面前保住自己唯一的优势。

但明面上,他不敢对此多说什么,生怕得罪蒙仲,毕竟蒙仲在他眼中就属于那种从来不叫唤的恶狼,可咬起人来,那小子可从来不含糊,这不,强如秦国这次都被蒙仲咬地遍体鳞伤。

“以秦王的名义拖延,怕是不能拖延许久,穰侯接下来有何打算?”李兑问魏冉道。

魏冉想了想,如实地说道:“先拖至今年入冬吧,至少确保魏韩两军在今年无法威胁到咸阳,目前咸阳那边正在大力征募兵卒,防止五国联军……我是说魏韩两军,防止其攻入咸阳。”

顿了顿,魏冉又说道:“待等到明天,倘若奉阳君能暗中助我大秦一臂之力,将军队撤去,到时候纵然再次与魏韩两军翻脸,咸阳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李兑闻言转头看了一眼魏冉,颇有深意地说道:“穰侯是想效仿当年贵国的樗里疾在濮上击破匡章的策略?”

濮上之战,匡章率齐宋联军进攻魏国,秦军派兵支援魏国,在双方僵持不下时,樗里疾派人说服宋军的将领,以至于最终在秦齐两军交锋时,齐军因侧翼的宋军突然后撤而处于劣势,害得匡章这位当世名将背负了他此生唯一一场败仗。

这也是后来匡章始终心中不服气,一心希望与秦国名将樗里疾、也就是嬴疾再次较量的原因,只可惜嬴疾没过几年就病故了,使得此事成为了匡章此生最遗憾的几件事。

听到李兑的话,穰侯笑着问道:“奉阳君亦知樗里子?”

李兑笑笑说道:“当世的名将,老夫岂会不不曾听说?”

魏冉微微一笑,旋即摇头回答了李兑的猜测:“奉阳君的建议很不错,但我并不希望奉阳君因此深深得罪魏国……”

李兑眼角微微抽搐了几下。

他只是随口一问,又岂能真的会帮助秦国那样做?

为了秦国得罪魏国、得罪现如今如日中天的郾城君蒙仲,真当他李兑傻么?

这魏冉,明知道他李兑不会答应此事,故意说得大义凛然,实在是狡猾地很。

“那穰侯打算怎么办?”李兑问道。

魏冉笑了笑,面色温和地笑道:“暴鸢、蒙仲二人向我大秦索要三百里余土地,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短短几日就做出决定呢?……似贵国与齐燕两国提出的要求,并不算苛刻,几日之内就能谈妥;相反,魏韩两国的条件过于苛刻,需要商讨一段时日……这也没什么值得争议的,不是么?”

这个魏冉,还真是狡猾……

李兑捋着胡须微笑点头,心底却暗暗评价道。

他已弄清楚了魏冉的打算:魏冉打算先弄走赵、齐、燕三军,单独留下魏韩两军继续与其秦国谈判,可能在魏冉看来,在失去了赵、齐、燕三军兵力站脚助威后,暴鸢与蒙仲想必也不敢再咄咄逼人,实在谈不妥,到时候再打呗!

二十几万五国联军打不过,现如今仅剩六七万的魏韩联军总打得过吧?

片刻后,待魏冉告辞到营内歇息时,李兑招来他麾下的将领董叔,向与魏冉交谈的过程告诉了后者。

董叔听罢后笑道:“看来魏冉是想先打发走我赵军与齐燕两军,叫蒙仲无法仰仗诸国联军的威势……这招很高明啊,不过……”他带着几分犹豫说道:“就怕因此得罪那位郾城君……”

李兑闻言淡淡说道:“我赵国此番乃是为大义而起兵伐秦,既然秦国已答应自废帝号,向天下人告罪,我赵国自然不能再妄动不义之兵,此时撤兵回国,有何不妥?”

他话是这么说,但事实上,他之所以没有一口答应魏冉,其实还是怕得罪蒙仲,要知道,他与蒙仲以往有许久恩恩怨怨,现如今二人井水不犯河水,说到底也只是蒙仲为了回报当年李兑没有赶尽杀绝而已。

倘若这次因为他李兑的关系,导致蒙仲没能从秦国身上啃下西河那一块肉,蒙仲会不会因此迁怒李兑,李兑真的不敢保证。

虽说他李兑已经是半截入土的年纪了,可他还有儿孙子侄啊,万一蒙仲见来不及报复他,遂报复到他儿孙身上,这该如何是好?

到时候,赵王何会为了袒护他李氏一族而跟蒙仲再次反目么?李兑可没有这个自信。

他很清楚,他赵国的君主,至今仍期盼着蒙仲日后有朝一日能返回赵国,担任那个早在赵主父时期就内定的晋阳守一职,成为庇护他赵国的驻边上将。

可不答应的话,李兑又怕得罪魏冉——确切的说,他不希望破坏这几日与魏冉建立起来的交情。

原因很简单:为儿孙考虑。

他只有一个儿子,即李跻,才能中规中矩并不算太出色,李兑怎么想都不觉得赵王何日后会依仗他儿子李跻,既然赵王何不会依仗他儿子,那么,他李氏一族到时候在赵国的处境就会很尴尬,哪怕他李兑这次为赵国立下了功劳,可这充其量也只能避免赵王何秋后算账而已,并不代表他李氏就能得到赵王何的重用。

倘若日后果真无法在赵国得到重用,那么,迁移一部分族人到秦国,这或许是个不错的主意?

比如说,眼下他有两个孙子,一个叫做李云、一个叫做李恪,嫡孙李云自然要留在赵国继承祖业,但次孙李恪,就完全可以托关系送到秦国去找找出路嘛——当然,前提是赵王何始终对他李氏一族怀有芥蒂。

不得不说,回想起当年赵王何默许逼死其父赵主父的往事,李兑就感觉心中冰凉。

他不是蒙仲,赵王何对他可没有什么感情,一旦他死后,他儿子李跻能否守住李氏一族的祖业,李兑实在不敢保证。

不如趁此机会,给恪儿在秦国谋一份出路……

当晚,李兑暗暗想到。

或许有人会说,李兑不是亲近齐国么,怎么会考虑把次孙李恪送到秦国去?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齐国现在实在太乱,齐王田地连自己田氏一族的贵族王孙都容不下,迫不及待地想要收回先祖赐予诸田氏贵族的土地、封邑,以至于齐国现如今政局动荡,李兑又怎么敢把自己的孙子送到齐国去?

另一方面,秦国作为当前世上最强大的国家,纵使暂时被拥有蒙仲的魏国压制,李兑还是觉得秦国拥有很大的潜力。

当然了,针对魏国与郾城君蒙仲,李兑自会让他的儿子李跻表示亲近,自然也无需在这方面再多花力气。

自己留赵亲齐,儿子李跻留赵亲魏,孙子李云留赵亲赵王,次孙李恪投奔秦国,这就是李兑对自己家族成员的规划,囊括了秦齐魏赵这四个当前最强势的国家,他自认为应该不会有什么遗漏。

次日,在再次与魏冉交谈的时候,李兑提出了这个“交易”:他希望他次孙李恪作为遣秦的使者,促成秦王稷赴中阳与赵王何协商中原格局的大事,还希望魏冉多多照顾他次孙李恪。

“若是穰侯能代孙儿引荐秦王,那就再好不过……”李兑笑着暗示道。

魏冉愣了一下,旋即立刻就一口答应下来:“哈哈,此事易尔。据我所致,李氏亦出自嬴姓,天下嬴姓皆是一家,想来大王亦欣然于能见到赵国的远亲……”

他当然不会拒绝,毕竟他也希望拉拢赵国一同牵制魏国。

李兑闻言大喜,拱手说道:“那就拜托穰侯了。”

“哪里哪里,小事而已。”魏冉大方地摆摆手,旋即暗示李兑道:“那……”

李兑当然明白魏冉的意思,捋着胡须亦暗示道:“穰侯且放心。”

两个老狐狸对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起来,交流起来也变得愈发亲近。

而就在这时,忽然有赵卒入帐禀告道:“奉阳君,有一队魏军从北侧渡河而来,直奔郑县而去,观旗号,似乎是魏河东守公孙竖帐下的魏卒。”

“我知晓了,你退下吧。”李兑点点头遣退那名赵卒,旋即转头对魏冉说道:“这应该是赶着去见蒙仲的公孙竖,不出意外的话,想必昨日华阳君撤兵之后,蒙仲便派人通知了大河对面的公孙竖,穰侯可要当心了,蒙仲此时召唤公孙竖,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唔。”魏冉微微点了点头,旋即问李兑道:“据我而知,公孙竖与蒙仲关系不错,是吧?”

“何止关系不错?”李兑摇摇头,纠正道:“公孙竖对蒙仲有知遇之恩,据说当年在伊阙之战时,蒙仲与公孙喜意见相左,公孙竖乃公孙喜堂弟,可他在犹豫许久后,最终还是选择相信蒙仲的判断……后来,他将手中兵权全数交给蒙仲,这才有了蒙仲后来力挽狂澜。”

“这事我听白起说过……”魏冉神色复杂地点了点头。

伊阙之战,那场仗是他秦国近几十年来最遗憾的一场仗,若非是蒙仲当时搅局,他秦国近几年对中原的征战又岂会步步维艰?

“……总而言之,蒙仲可以视为公孙竖的心腹爱将,尽管蒙仲并非河东魏军出身,今日公孙竖被蒙仲招来,老夫不妨大胆猜测,说不定,河东郡的那半数魏军,也会加入蒙仲麾下……”李兑压低声音说道。

魏冉捋着胡须不说话。

他当然明白李兑的意思,显然蒙仲在提出那个苛刻的要求后,也不认为他秦国会很干脆地答应,是故立刻请来老上司公孙竖,请求后者的援助。

“再过两日,恳请奉阳君再次召集诸将,我想再试探试探魏韩两军的态度……”

“好。”李兑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李兑猜地没错,此刻那队朝着郑县而去的河东魏军,正是公孙竖亲自率领的。

这一日的傍晚,公孙竖率领随行的五百余名魏卒,便抵达了郑县。

当时暴鸢与蒙仲二人得知后,连忙一起到城外迎接。

看得出来公孙竖很高兴,纵使赶了整整一日的路程,老脸上布满了疲倦,但是在看到蒙仲的那一刻,他还是哈哈大笑着上前拥抱了蒙仲,且给予了蒙仲最高的赞誉:“做得好,蒙小子,我就知道你一定能杀得秦人狼狈逃窜!”

在旁,在得知消息后跟随蒙仲等人一起来迎接公孙竖的魏将窦兴,此时故意说道:“军将,您怎么能称呼郾城君为蒙小子呢?”

公孙竖闻言佯怒,作势挥手要去打窦兴:“老夫用得着你来教训?”

在窦兴躲闪之际,众人哈哈大笑,其中就包括蒙仲,他信誓旦旦的说道:“在军将面前,在下永远是当年那个‘蒙小子’。”

这可不是蒙仲故意讨好公孙竖,事实上以他现如今在魏国的地位,根本无需讨好公孙竖,说到底,还是蒙仲对公孙竖确实心怀尊敬。

毕竟在伊阙之战,在十几万魏军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公孙竖毅然抗拒其堂兄公孙喜的命令,支持蒙仲退后伊山,重整军事,这才有了蒙仲后来力挽狂澜。

有人曾说,蒙仲是伊阙之战最关键的人物,但事实上,公孙竖才是那个最关键的人,没有这位老将的支持,当时就算有个十个蒙仲,都无法改变魏军全线溃败的局面。

再加上公孙竖没什么贪权的执念,之所以挤走蒙仲当了河东守,也只是因为当时有田文从中作梗,因此蒙仲与这位老上司的关系丝毫没有改变。

事实上,这些年公孙竖一直希望蒙仲代替他坐镇河东,毕竟河东才是魏国抗击秦国的最前线,反过来是蒙仲在前后得到了舞阳、叶邑、郾城几块封邑,自己不舍得离开了……

寒暄热闹了一阵后,就当蒙仲准备设酒宴给公孙竖接风时,公孙竖却一挥手说道:“不急着吃酒用饭,先告诉老夫现今的情况。”

拗不过这位老将,蒙仲与暴鸢只好带着公孙竖来到城内县府的一间屋子内,聚于屋内的一张矮桌,由蒙仲详细将当今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公孙竖。

“……在下之所以请老军将前来,只因为在下感觉李兑的态度有些暧昧,他或许已与魏冉私下达成了什么协议。倘若我没有猜错的话,魏冉多半是打算拖着我与暴帅,拖到秦国满足了赵、齐、燕三军的条件,使三军退兵而去,到那时……我魏韩两国对秦国的威慑,怕是不如眼下了。”

听完蒙仲的讲述,公孙竖捋着胡须平静地问道:“倘若最终真如你所言,你又将怎么办?”

“继续打!”

在跟暴鸢对视一眼后,蒙仲压低声音说道:“只要河东郡能鼎力支持,单我魏韩两军,还是有与秦国一战的实力,就怕到时候国内……”

“无需担心国内的事,大王并非昏君,田文也不是傻子。”说到这里,公孙竖抬起头来,目视着蒙仲笑道:“在收到你派人送来的口信后,老夫立刻赶来给你撑腰。……放手去做,蒙仲,这些年我在河东郡,早料到魏秦必有大战,虽我能力不足,未能使河东军变得更强盛,但我这些年陆陆续续储备了许多粮草。这些粮草,还有我召至风陵渡的河东郡,这些都可以作为你今日抗击秦国的底气!……犀武的仇姑且不论,西河,一定给我夺回来!”

看着眼前这位老军将那疲倦而严肃的面色,蒙仲立刻摆正神色,拱手抱拳。

“诺!”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