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418章:大梁的考量

战国大司马 第418章:大梁的考量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翟章收到了蒙遂从方城郡送来的书信后,起初并不是很在意,但当他打开书信看到信中的内容后,他却愣了一下。

楚国好端端的故意在边境制造摩擦?

当时翟章捋着下颌的胡须思考了片刻,继而便带着这封书信直奔王宫。

来到王宫,见到了魏王遫,翟章立刻呈上蒙遂的书信,同时口中说道:“大王,蒙仲族弟蒙遂在方城郡送来这封书信,老臣以为……有点意思。”

『……』

看着翟章那诡异的神色,魏王遫脸上露出几许困惑,遂摊开翟章呈上的竹简仔细观瞧,看着看着,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联想到翟章方才那句‘有点意思’,魏王遫有些迟疑地猜测道:“大司马的意思是,楚国这个举动……莫非是秦国指使?”

“除了这个解释,老臣实在想不出楚国有什么理由突然在边境制造摩擦。”翟章嘿嘿笑道:“秦国这是借楚国的手,有意要大王把蒙仲那小子调回方城郡啊……”

魏王遫捋着胡须沉思了片刻,旋即吩咐左右近侍道:“去请国相前来,就说寡人有要事相商。”

“诺。”近侍应声而去。

此时,魏王遫再次拿起蒙遂的那封书信,逐字逐句地仔细观瞧。

关于方城郡的情况,其实前前后后有不少人偷偷向魏王遫禀告。

起初是与蒙仲不对付的田文,他就不止一次地在魏王遫面前说蒙仲的坏话,说蒙仲擅自收容了二十几万楚国的难民却要求魏国国内运粮救济,似这种擅作主张的行为简直就是目无君主。

然后又指责蒙仲接纳了楚国流放之臣屈原,让后者参与治理叶邑,不守规矩。

可能是因为蒙仲的三位老师名声太大,以至于就连田文也不敢用莫须有的理由诬陷蒙仲,因此只能挑这些蒙仲‘不守规矩’的行为,比如在没有请示过本国君主的情况下,擅自接纳了二十几万难民不算,且现如今还在来者不拒地接纳流民,给魏国南方的县城造成了人口与粮食方面的压力——在当代这个并不将人口当做珍贵战略资源的时代来说,蒙仲这种行为在外人眼里,除了‘意图不轨’等负面的猜测,也就只剩下博得好名声这一个猜测了。

不过对于这些事,魏王遫倒是看得很开,一来蒙仲对于他魏国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二来嘛,蒙仲乃道、名、儒三家弟子,是庄子、惠子、孟子的出色弟子,有这样的人物委身于他魏国,他自然要有所宽容,再者魏王遫也知道,那位年轻的郾城君很清楚他自己在做什么——蒙仲是圣人的弟子,于情于理,他都不会做出有损自己老师名誉的事情来。

更何况蒙仲在方城郡的时候,也曾送来几封有关于魏国未来发展远景的谏书,其中‘联韩楚抗秦国’本来就是蒙仲所主张的观点,因此,蒙仲近几年在对待楚国、尤其是对待楚人的问题上基本上以笼络为主,魏王遫也毫不见怪。

否则,楚国挡得住那位郾城君么?

魏王遫是不信的。

可有意思的是,明明蒙仲在对待楚国的问题上表现的极力笼络,可这次,楚国还是无端端地在魏楚边境制造摩擦,就像翟章所说的,这就很有意思——他当然不会怀疑蒙遂捅出了什么篓子却将责任推卸于楚国,毕竟蒙遂是蒙仲的族弟,即是真惹出了什么问题,日后也该由蒙仲去处置。

就像那句话所说的,臣子的臣子,并不是王的臣子,王只需管好自己的臣子就可以了,尤其是对待像蒙仲这种不能打、不能骂、只能好生哄着的擅战宿将与圣人弟子。

不多时,国相田文便急匆匆地来到了宫殿内。

只见他走入宫殿,目光第一时间便扫见翟章坐在殿内,他的面色立刻就变得凝重起来,觐见魏王遫时拱手问道:“田文见过大王。……大王,莫非阴晋那边又发生了什么?”

“啊?啊,不是。”

魏王遫摆摆手,示意左右近侍将蒙遂的书信递给田文,口中解释道:“这是郾城君的族弟蒙遂从方城郡送来的,国相先看看罢。”

田文神色古怪地接过书信仔细看了一遍,继而他的面色变得更奇怪了。

此时魏王遫笑着问道:“田相看完了么?不知田相对此有何看法。”

只见田文目视手中的书信斟酌了片刻,这才闷闷声说道:“臣看到,郾城君在阴晋前线十分强势,让秦国感到非常头疼,是故,秦国指使楚国在边境制造摩擦,摆出魏楚两国再次交兵的架势,迫使我魏国将郾城君调回方城郡。”

果然,以田文的眼界,自然也是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真相。

“啪啪啪。”

魏王遫抚掌大笑,笑着说道:“哈哈哈,我君臣三人不谋而合啊。”

翟章与田文很配合地笑了两声,然后恭维了魏王遫几句,大抵就是‘臣岂敢与大王相提并论’之类的奉承话,听得魏王遫开怀大笑。

笑罢之后,魏王遫脸上的笑容徐徐收了起来,沉声说道:“郾城君上一封书信,两位应该还记得,虽然与魏冉的交涉还在僵持阶段,但阴晋,郾城君与公孙郡守已将其从李兑手中拿了过来……”

听着魏王遫的话,翟章与田文不由得开始回忆蒙仲上一封书信。

蒙仲的上一封书信,其实也就是大半个月前的事,在这封信中,蒙仲写明了“秦国与联军和谈”的大致过程,并有理有据地怀疑秦国根本没打算割让土地、息事宁人——至少对魏韩两国没有。

因此蒙仲在信中劝魏王遫,在这个关键时刻魏国一定要抗住压力,莫要被秦国一些所谓鱼死网破的威胁给吓住,倘若秦国要打,那么魏国就聚集举国的力量去跟秦国打这场仗,彻底将秦国打趴下。

说实话,对于蒙仲的这则劝说,魏王遫是有些迟疑的。

毕竟秦国可不是弱小的国家,哪怕是现如今秦国被五国联军打成那样,但它的国家体量还是当今世上最强大的国家,万一魏国在与其死磕的同时,自己也逐步衰弱,这可如何是好?

要知道,有称霸中原野心的国家,可不止秦国一个:齐国做梦都想像其祖先那样称霸中原;逐渐崛起的赵国也未尝没有称霸中原的意图;还有楚国,甚至是宋国。

是的,宋国,别看宋国顶多就是比韩国稍微强点,但这个国家很有潜力,只要给宋国几十年时间,真说不好宋国是否会一跃而起,跻身于强国之列。

别忘了,这次打地秦国喘不过气来的蒙仲,他就是宋人,是宋相惠盎的义弟,虽然他与宋王偃的关系在外界传言并不和睦,但蒙仲与宋太子戴武的关系好啊。

更别说,蒙仲与宋王偃关系不和睦,这也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别忘了,蒙仲那个‘郾城君’的封号,就是宋王偃对他魏国试压而为蒙仲争取的,这叫关系不和睦?

基于这一点,事后魏王遫也曾怀疑过蒙仲的意图,怀疑蒙仲是否是故意想叫他魏国与秦国打得两败俱伤,借此给宋国创造崛起的机会。

可转念想想,蒙仲所说的也确实有道理:眼下若是屏住力气狠狠重创秦国,不惜冒着与秦国发动倾国决战的风险也要从秦国身上咬下一块肥肉,那么,这一切岂不是又回到了起点?等到秦国喘过气来,它还是会年复一年地攻打魏韩两国。

总而言之,当时魏王遫花了几日工夫理清思绪,最后才做出了决定:先击垮秦国!

不可否认,齐国、赵国、楚国,甚至是与他魏国存在联盟关系的宋国,都有可能在这次魏秦两国倾尽国力的战争中趁势崛起,但即便如此,秦国仍然是这些国家中对魏国威胁最大的一个。

先击垮秦国,然后逐个击破齐国、楚国与赵国,倘若在此期间宋国趁机崛起,甚至于蒙仲也回到了宋国,他魏遫也就认了,大不了到时候再对付宋国;而倘若在这段时间宋国没能趁机发展起来,依旧需要依附他魏国,那么,他魏国就是这场中原大战中最后的胜出者。

是的,至少昨日为止魏王遫还是这样想的,可今日在收到了蒙遂的书信后,他忽然又犹豫了起来,因为他害怕楚国在这个时候介入这场战争。

想到这一点,魏王遫问翟章道:“大司马,你说楚国有几成可能介入这场战争?”

“不到五成。”

翟章摇了摇头说道。

他与蒙仲那帮人关系很近,因此也得知不少事,他对魏王遫解释道:“屈平,或者说屈原,此人在楚国很有名望,通过此人,蒙仲结识了昭雎、庄辛等楚国的臣子,昭雎、庄辛那些人,都是对秦国抱持敌意的,主张‘联魏抗秦’,只是奈何楚相子兰亲善秦国且楚王又宠信子兰,是故楚国还是与秦国结盟。……但大王别忘了,子兰并不擅统率军队,且他也不敢离开楚郢,否则岂不是给了昭雎、庄辛等直臣劝谏的机会?因此最终统率军队的,只有昭雎。臣方才就说过了,昭雎是屈原的内兄,是主张‘联魏抗秦’的楚臣,纵使秦国指使子兰,要求子兰派昭雎攻打方城郡,想来昭雎也会以种种理由故意拖延。……当年宛方之战时,到那里仅不到半年的蒙仲,居然利用了一条隐秘的小道偷袭了秦军在宛城的粮仓,然而,宛城本来是楚国的国土,楚国占据了那里百余年,昭雎却不知这条小路,也未曾将这个小路的存在告诉秦军,叫秦军加以提防,这就很有意思。……虽然事后蒙仲并未透露,但老臣还是怀疑,在这件事上,昭雎是故意坑了一把秦军,甚至于,当时他可能私底下就与蒙仲有什么联系。”

“唔。”听完翟章的话,魏王遫微微点了点头。

蒙仲与楚国的昭雎是否有个人交情,他懒得去管,反正他能肯定蒙仲不会做出什么损及其三位老师名誉的事来,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楚国趁机进攻他魏国。

不是一定就打不赢,只是这样一来,他魏国同时对抗秦楚两国,这就很伤,哪怕那昭雎跟翟章说的那样,在暗地里对他魏国手下留情,借此抗拒秦国的指使。

『要不然,就接受秦国提出的割地承诺?』

魏王遫的心中闪过这个念头。

说实话,其实秦国给出的割地许诺并不算少,毕竟那也是包括临晋、大荔在内的几十里土地,换做在以往,他说不定早已经同意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以公孙竖、蒙仲为首的那批将领的不满足,他们希望更大程度地削弱秦国——这当然是忠于魏国的表现,只是魏王遫担心会引起秦国的强烈反扑。

稳妥起见,不如先接受秦国这次给出的条件,反正有蒙仲在,他魏国下次说不定还能找到什么……

『不!』

转念一想,魏王遫又把自己方才的想法给否决了,因为他忽然想起了蒙仲的话。

这次,是因为五国伐秦,齐、赵、燕三国都有军队参与这次行动,且被蒙仲巧妙的绑上了战车,以至于这几个国家就算对他魏国有什么别的想法,但碍于本国有军队参与这次行动,也不好下手,但下次,未必就是这个情况了。

考虑秦国现如今的状况,赵国绝对不会再帮助他魏国讨伐秦国,齐燕两国也不会,考虑到对这些国家的提防,日后他魏韩两国要讨伐秦国,说不定还要对这些国家放着一手——尤其是齐国,对盟国落井下石,这可是齐国的惯例。

这次他魏国借助五国的力量重创秦国,下次,他魏韩两国只能单凭自己凑出二十几万军队,甚至于,还要反过来防着赵、齐、燕等国家。

想到这里,魏王遫就再次深刻体会到,为何蒙仲会认为这次机会千载难逢,且希望魏国国内务必要顶住压力。

哪怕这次赵、齐、燕三国的军队不帮助他魏国,但最起码这三个国家不会对魏国使绊子——一方面是时间上来不及,另一方面,想来蒙仲也不会傻到轻易叫这三国的军队给跑了,肯定会想尽办法拖着这三军,最起码叫这三个国家投鼠忌器,不敢对魏国本土耍什么心眼。

总之一句话,错过此次,时不再来!

而在魏王遫沉思的同时,翟章正在讲述他的观点:“……方城郡那边,刨除屈原、昭雎、庄辛等人的关系,其实方城郡也并非无一战之力。方城军有大半都在当地,至于带兵的将领,像蒙遂、武婴、向缭、乐续这些人,都是早些年跟随蒙仲一起走南闯北、出生入死的年轻人,大不了到时候臣这把老骨头坐镇方城即可……”

说着,他见魏王遫转头看来,且并未提出反对,他压低声音又说道:“秦国只是耍了个花招,我魏国何必自乱阵脚?大王不妨回一个花招过去,让秦国明白我魏国的决心!”

“哦?什么样的花招?”魏王遫好奇问道。

只见翟章轻笑一声,说道:“封蒙遂为方城令,拜蒙仲为河东守!”

魏王遫愣了一下,旋即就明白了翟章的意思:你秦国不是想蒙仲被调回方城么?我偏偏拜蒙仲为河东守,让你秦国与蒙仲坐镇的河东紧挨着,让你秦人能天天看到这位头疼的敌将。

想来秦人在得知这件事后,相信表情一定会非常精彩。

忍不住笑了一下,魏王遫又立刻憋住,故作沉吟地说道:“这……不太妥吧?寡人需要考虑公孙郡守的态度……”

“公孙竖?”翟章随口说道:“公孙竖巴不得蒙仲早早接替他坐镇河东……”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瞥了一眼站在殿内不说话的田文。

他知道,其实魏王遫在考虑的,是这一位的态度……

果不其然,在听完翟章的话后,魏王遫故作沉思地摸了摸胡须,旋即便将目光投向了田文,问道:“田相,对于大司马的提议,不知田相有何意见?”

看了看魏王遫,又看了看笑容意味不明的翟章,田文张了张嘴,却不知该说什么。

是的,他不希望看到蒙仲坐上河东守的位置,这个秘密在魏国朝中并不算秘密,魏王遫、翟章、公孙竖等君臣都知道,甚至于,就连蒙仲本人也知道。

可眼下的情况,似乎已无法阻止蒙仲入主河东郡——毕竟蒙仲所坐上河东守的位置,说不定就能吓唬住秦国,使秦国只能接受那个苛刻的条件;不接受也没关系,那么接下来就是蒙仲坐镇河东郡,就好比站在魏国的前院,时时刻刻针对秦国这个只隔着一道篱笆的邻居。

从大局来看,这真的是极好的安排,只是……

当年的赴秦之辱……

曾经在赵国被蒙仲羞辱的旧恨……

魏国的利益……

在整整二十息的挣扎后,田文咬了咬牙,低头说道:“臣……没有异议。”

见到田文终于妥协,魏王遫果断说道:“好!既然田相没有异议,那就按照大司马的建议,改封蒙遂为方城令,命他警惕楚国;再拜郾城君为河东守,令其坐镇河东,总摄与秦事务……”

“大王英明。”

翟章拱手而拜,旋即哈哈大笑说道:“大王,不如让老臣亲自跑一趟吧,老臣也想看看秦人得知此事后的面色。”

魏王遫笑着允许了。

片刻后,田文颇有些失魂落魄地走出了王宫。

『这一下,那小子就真的要与我田文平起平坐了……哼,只不过是宋国一小族的族子……』

田文冷笑着腹诽了一番,旋即自嘲地谈了口气。

其实他很早就知道,终有一日他压不住蒙仲的,但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日居然会来的那么快。

『罢了,好歹这小子曾经向我道过歉,看在他这次能让秦国颜面扫地的份上……不,我只是利用蒙仲对付秦国而已!哼,我田文是这么好杀的?这就是你秦国当初欲杀我田文的回报!』

想到这里,田文忽然就释怀了,心情也转好了许多。

只见他哼着不知名的曲调,坐上王宫外的马车就回自家府邸了。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