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430章:奔赴宋国

战国大司马 第430章:奔赴宋国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本来,接下来蒙仲将代表魏国前赴赵国邯郸,参加‘五国伐齐邯郸会议’,相比较前一阵在阴晋的伐齐倡议,邯郸会议才是具体商量伐齐战术的会议。

但今日段干寅所讲述的那则谣言,那则有关于宋王偃与太子戴武之间发生矛盾的谣言,让蒙仲感觉格外的在意。

宋国太子戴武,乃是蒙仲所见到的诸国储君中最具正人君子品德的,甚至于稍稍有些迂腐,没办法,谁让惠盎与薛居州将这位太子教导成了一位儒家弟子呢?

但尽管如此,太子戴武的个人魅力,在蒙仲看来也是首屈一指的,至少在他看来比赵王何还要出色,更别说传闻中好**、男风的魏太子魏圉,总之由太子戴武执政宋国,蒙仲是非常支持的。

反之,万一这位宽容、仁厚的太子殿下出现了什么闪失……

蒙仲不敢想象。

因为心事重重,当晚于王宫的庆功宴,蒙仲显得有些魂不守舍。

大司马翟章看出了这一点,于半途借如厕之名将蒙仲拉到殿外,小声叮嘱道:“大王为你庆功,故而设下今晚的宴请,然而你今晚的表现,可对不起这场酒宴啊……”

听到这话,蒙仲遂苦笑着将段干寅讲述的谣言告知了翟章,只听得翟章皱眉不已。

他对蒙仲说道:“段干氏是如何得知的?老夫返回大梁之后,便派人前往宋国彭城,可信使至今还未返回哩……”

“据说是从前来大梁经商的商贾口中得知。”蒙仲解释道。

说着,他顿了顿,看着蒙仲低声说道:“大司马,在下有些在意宋国……按照我原本的估算,郯城没有那么快沦陷,怎么说也能守到今日年末,直到明年年初因城内柴粮耗尽而被齐军攻破,可是据传闻,郯城是守了不到三个月就沦陷了……我怎么想都感觉不太对劲。”

翟章微皱着眉头看着蒙仲,问道:“你是想立刻奔赴宋国?可你不是要到邯郸赴‘五国伐齐’的会议么?”

是的,五国伐齐会议设在赵国的邯郸,这是之前秦国的国相穰侯魏冉定的,其中原因嘛,无非就是各国派人至赵国邯郸,向赵国施压,迫使赵王何同意赵国亦假如讨伐齐国的行动,那么接下来便就近在赵国的邯郸召开五国伐齐会议,商讨讨伐齐国的具体战略。

魏国这边的赴会代表,显然就是蒙仲无疑。

对于穰侯魏冉的提议,蒙仲本来觉得并非坏事,但当时的他,可没想到宋国这边战况会如此严峻。

想到这里,他恳求翟章道:“大司马,能否请您代在下前往赵国赴会?”

“啊?”

翟章捋着胡须愣神地看着蒙仲,旋即语气有些古怪地说道:“蒙仲,老夫代你去赵国赴会,这固然没什么问题,可你要知道,这次的赴会,可不单单只是商议讨伐齐国的策略啊……”

是的,这次将于邯郸召开的五国会议,其实更主要的是确定五国伐齐联军的统帅。

关于这个位置,蒙仲的呼声相当高,秦国那边,像魏冉、司马错等人都认可由蒙仲担任这个位置,唯独白起对此很不满意,跟蒙仲争辩了几句,但总得来说竞争力不大。

但眼下蒙仲要赶奔宋国,甚至看样子要提前帮助宋国抵抗齐军的入侵,那么缺席了会议的他,自然也就无法再担任联军统帅的职位——这里并没有什么阴谋,只因为联军统帅要负责五**队的召集以及粮道的路线,简而言之在联军出动之前要提前做好各种安排,倘若蒙仲远在宋国,自然无法负责这方面的事,那么就只能放弃。

蒙仲显然是听懂了翟章的言下之意,淡笑说道:“我并不在意那个位置。”

“……”

翟章眼巴巴地看了蒙仲半晌,忽而玩笑说道:“若不是老夫很欣赏你,这会儿就一巴掌把你给拍下去。若老夫再年轻十年,定要跟你争一争这个位置,没想到你小子还不在乎……罢了,既然你主意已决,老夫就叫唐直代你去赴会吧。对了,那么关于联军统帅这个位置,你是支持韩国的暴鸢,还是秦国的白起?……老夫个人觉得,这个位置最好还是别落到秦人手中,免得后续发生什么变故。”

“不至于的。”

蒙仲当然知道翟章在担忧什么,闻言摇摇头笑道:“秦国眼下恨不得我魏国倾尽国力去吞并齐国,去跟那些不愿受魏国通知的齐人拼个两败俱伤,怎么可能在这会儿故意生事,让魏国重新将注意力转向秦国呢?……不过大司马所说也在理,这样吧,请大司马派人通知唐直兄的时候告诉他,让他代我推荐燕国的乐毅担任主帅……”

“乐毅?”翟章脸上露出几许惊讶之色:“不选暴鸢?”

蒙仲以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解释道:“暴鸢老哥……不是乐毅的对手,他驾驭不了白起的。”

在说这番话时,其实他心底也有些嘀咕。

因为在他看来,其实乐毅也驾驭不了白起啊,毕竟白起,那么多么高傲的一个人啊。

听到蒙仲的话,翟章捋了捋胡须,惊讶说道:“乐毅此人,老夫记得是你早些年的副将吧?此人竟有这等能耐?可这些年来从未听过他有什么过人的事迹啊……等会,传闻不是你与乐毅关系不好,是故你二人才分道扬镳么?”

显然蒙仲也听说过类似的谣传,耸耸肩说道:“以讹传讹罢了,乐毅与我,乃手足兄弟。”

听到这话,翟章遂也不在追问,点点头说道:“那好,我回头派人到邺城,叫唐直代你去邯郸赴会,按照你的意思,推荐燕国的乐毅担任联军统帅……那么你呢,你打算几时奔赴宋国?”

“越快越好。”蒙仲低声说道:“可以的话,我希望明日就动身……”

听到这话,翟章表情古怪地看了几眼蒙仲,说道:“据老夫所知,大王原本打算留你在大梁住几日,设法叫你与太子多亲近亲近……罢了,这件事老夫去说吧,想来大王也能谅解。”

说到这里,他拍了拍蒙仲的肩膀,笑着说道:“宋国那边最近不安稳,你去的时候要小心一些,老夫还指望着你来接老夫的位子呢。”

“多谢大司马关心……”

刚说到这,蒙仲忽然心中一动,想到了翟章这话背后的深层含义。

这位大司马眼下故意提起接班的话茬,不会是担心他这次回宋国之后就不回来了吧?

可让他思考着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却见翟章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道:“好了,回去吧,时候长了,万一殿内的人误以为咱们掉厕坑里了就不好了。”

见堂堂魏国大司马居然说出这么粗鄙的话,蒙仲顿时哭笑不得。

当晚,待宫内的宴席结束后,魏王遫派人留下了蒙仲。

片刻之后,在两名宫中侍者的带领下,蒙仲走到了偏殿,见到了魏王遫与翟章二人。

待蒙仲见礼后,魏王遫指了指翟章,问蒙仲道:“适才寡人听大司马所言,卿欲于明日便启程奔赴宋国?”

“是。”

蒙仲点点头,解释道:“或有谣传,称宋王与太子戴武不和,太子兴兵攻讨彭城,臣不知此事是否属实,心中不安,故而想尽快前往宋国探查究竟,请魏王恩准。”

魏王遫点点头说道:“卿本就是宋人,然而为我魏国的利益,卿才迟迟不归故国,诚乃忠义!今魏秦之争有所缓解,寡人又岂会阻拦卿去帮助宋国?只是……”

他顿了顿,有些为难地对蒙仲说道:“只是我魏国眼下暂时无力派兵跟随郾侯一同前往……”

“魏王多虑了。”

蒙仲正色说道:“这场仗是在下指挥的,在下自然明白为了打赢这场仗,魏韩两国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虽眼下五国联合伐齐在即,但魏国的军队,确实需要好好修整歇息一番……”

听蒙仲这么说,魏王遫很是高兴,连连点头说道:“卿果然通情达理,这样,虽先前伐秦的军队需要修整,但寡人可以从大梁的宫卫中抽调两千人,护送卿前往宋国,希望卿莫要嫌弃人少。”

蒙仲当然不可能嫌弃那两位宫卫,毕竟大梁的宫卫,那可也是魏武卒,虽然因为缺少战场经验,论战斗力比不上河东武卒,但最起码也是魏武卒的底子,是经过层层筛选后选出来的,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个人的体能,都不是一般的魏卒可比。

问题是……

“魏王的好意在下心领,虽两千宫卫并不少,但杯水难救车薪,况且抽调两千宫卫之后,会使王宫防守空虚……”蒙仲婉言拒绝了魏王遫的好意。

的确,对于动辄几十万交战人数的宋国战场而言,那两千名大梁宫卫虽说实力不弱,但总得来说还是很难起到什么帮助,倘若再弄得大梁王宫守备空虚,引发了什么乱子,那就更划不来了。

见蒙仲执意婉言拒绝,魏王遫也不再强求,毕竟他的本意也只是想笼络蒙仲而已,就像方才翟章对蒙仲故意提及,告诉蒙仲日后接他的班,说到底还是怕蒙仲这次回到宋国后就不回魏国了,使他魏国失去了一名比庞涓更出色的宿将。

因此,只要示好的目的达到,被蒙仲婉言拒绝,魏王遫当然不会在意。

次日清晨,就当大梁的魏人还沉浸在昨日迎接郾侯蒙仲回都的喜庆之时,蒙仲带着他随行的百余名方城骑兵,踏上了前往宋国的道路。

途中,蒙仲翻看着翟章交给他的一卷竹册,竹册上大致记载着魏国细作所打听到的,有关于齐国伐宋之战的进展。

据这些消息所称,齐国的军队现如今主要集中在微山湖的北部与东南部,宋国西北部,比如陶邑,暂时威胁并不大,看齐军这个架势,蒙仲认为齐国是打算逐步倾吞,先从北面、东面,联手打下宋国的彭城,占领宋国的都城,然后再继续向西进兵。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蒙仲暗地里稍稍松了口气,因为齐军的进兵策略,意味着他的故乡,短时间内不至于遭到太大的威胁,他的老师、他的亲人,不至于受到齐军的迫害。

但从大局来说,蒙仲也很担心彭城沦陷,毕竟彭城是宋国的都城,一旦沦陷,对宋**队的打击是非常大的,搞不好还未等五**队在邯郸汇聚,宋国就会被齐军一举攻陷全境。

到那时,纵使有五国联军帮助,帮助宋国收复国土,宋国难免也会步上当年燕国的后尘。

『……希望彭城能再坚守一阵子。』

蒙仲心下暗暗祈祷。

蒙仲的故乡蒙城,距离大梁并不算远,大概是四百多里的样子,在日夜兼程的情况下,蒙仲在短短四日内就抵达了蒙城。

抵达蒙城一带后,蒙仲率先来到蒙邑,坐在马背上远远观瞧,见蒙邑那片村庄内颇为安静,隐隐鞥看到炊烟,他着实松了口气。

“走,进邑。”

吩咐了麾下的百余名方城骑兵一句,蒙仲骑着战马迅速接近蒙邑。

此时,早有在村邑外旷野玩耍的孩童看到了蒙仲这一行人,连忙跑回村里,将这件事告知大人。

片刻之后,村邑内就响起了警讯,几名族内的年轻人迅速关上村落的大门,站在哨塔上窥视村外,直到他们看到了几面‘方城军’的旗帜,他们这才解除警告,欢呼起来:“方城军,是方城军的骑兵。”

而此时,蒙仲亦徐徐拨马上前,温声问道:“我乃蒙仲,蒙鹜叔在么?”

“蒙仲?”

“是蒙仲阿兄……”

“少族长小心……”

些许惊讶的声音过后,村落的门徐徐敞开,一个年轻人颇有些患得患失地走了出来,带着几分小心问道:“对面是蒙仲阿兄么?”

“唔?”蒙仲愣了愣,一时半会竟没认出来人,直到那名年轻的族弟跑到面前,他才隐约辨认出来:“你是……蒙傲?”

说着,他翻身下马,走上前拍拍蒙傲的臂膀,笑着说道:“好小子,几年不见,长这么高大了?”

“嘿嘿。”蒙傲嘿嘿一笑,旋即问蒙仲道:“阿兄,你怎么回来了?前两个月有族人去方城,蒙遂阿兄说你正在带兵攻打秦国……”

蒙仲正要解释,抬头便看到族长蒙鹜带着几名族中的年轻人走向这边,当即上前行礼:“鹜叔。”

“真是阿仲啊。”

蒙鹜哈哈大笑地走上前来,双手抓住蒙仲的两边臂膀,仔细地瞧了瞧,脸上满是欢喜。

旋即,他看了眼蒙仲背后远处的那一百多名方城骑兵,见无人上前,便知道这些人并非他蒙邑子弟,于是他问道:“就你一人?阿虎、华虎他们呢,不是说他们跟你一块么?”

“阿虎、华虎他们,跟乐进一起徐徐带兵返回,可能还要过些日子才回大梁,我是听说宋国这边战况不妙,是故提前赶来……”

“唔。”提到宋国的战争,蒙鹜脸上的笑容逐渐收了起来,只见他一边请蒙仲与百余方城骑兵入村,一边对蒙仲说道:“确实,东边的战况很不利,六月中旬的时候,彭城就派人到商丘一带征兵,要求宋西各县征募民兵赶赴东边,蒙挚代表我蒙城,带了大概三千来个人去了彭城……看在你的面子上,商丘令没说什么,但像虞城那些个,就被商丘令好生训斥了一番……”

蒙仲了然地点点头。

他知道蒙鹜指的是那些‘民兵’的构成,以往宋国征募民兵,比如像各国内各家族征兵,虽然允许流民、农奴占数,但两者的比例不允许相差太大,比方说当年蒙氏一族接到派兵十乘的指标,即总和七百二十名名士卒,但其中蒙氏族人只有三百余人,其余都是族内收拢的流民、奴隶等等。

这些流民、奴隶的战斗力,低到不像话,到战场上充其量就是锦上添花的作用,打仗能力远不如自幼接受训练的各家族族人,因此在这方面,商丘令素来是严格把关,不允许各家族全部用流民、奴隶充数——那些人组成的军队有什么用?

但近几年蒙邑这边,蒙氏、乐氏、向氏、武氏等等,这些与蒙仲有交情的周边家族,源源不断的将族内年轻族人安置到舞阳邑、加入方城军,哪里还有足够的族人去响应商丘的征兵令?因此只能用流民、奴隶充数。

这本来是不允许的,但就像蒙鹜所说的,看在蒙仲的面子上,商丘令对于蒙邑、蒙城这边算是网开一面,没有深究这件事。

随后,蒙仲在族内也见到蒙荐等几位长老。

蒙鹜告诉他,前几日带兵前往彭城的蒙挚派人送回消息,表示彭城那边的战况相当不利,因此这几日蒙鹜与几位族内的长老正在商议,看看是否要带着族人投奔方城。

但几位长老很犹豫,舍不得族内那些祖先传下来的田地,是故这件事就拖了下来,直到蒙仲今日抵达蒙邑。

听到这些,蒙仲惊疑地问道:“彭城那边的战况很不利么?到什么程度?”

蒙鹜摇摇头说道:“据蒙挚在信中所说,彭城那边的士卒,几无斗志,被齐军打地节节败退,或有彭城的臣子劝大王迁都避祸,被大王杀了好几个了……”

蒙仲听得眉头紧皱,他忽然问道:“太子戴武呢?……我在魏国听说,太子戴武兴兵讨伐彭城,欲夺取王位,此事当真么?”

听到这话,蒙鹜惊讶地看了看蒙仲,旋即这才说道:“此前我也不知此事,直到蒙挚前往彭城,到那里写了封信回来,我才得知这事。不过,并非是太子戴武,而是太子的部下戴璟,他在带兵回彭城的期间,欲夺取城池,迫使大王将王位传给太子,但被大王带兵杀了,后来大王一怒之下叫戴不胜捉拿戴武,据说戴武不愿看到彭城与郯城内战,不知是逃了还是主动被戴不胜抓获,反正跟随太子的郯城军,眼下是一片散沙……”

“……”

蒙仲张了张嘴,竟不知该说什么。

忽然,他站起身来,边说便边走向屋外:“鹜叔,请你派人向庄师报个信,告诉庄师待我解决宋国之事后再去拜访他老人家……”

“好。”蒙鹜点点头,旋即又问道:“阿仲,你哪里去?”

听闻此言,蒙仲停下脚步,回头看向蒙鹜,举起的右手攥了攥拳头。

“去彭城,将某个糊涂至极的老物痛打一顿!”

“……”

蒙鹜与蒙荐几人面面相觑。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