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450章:诸国纷争

战国大司马 第450章:诸国纷争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魏王遫十一年,秦国已堪堪吞并义渠,秦王稷遂与楚王熊横再次相会于穰,随后又于中阳再次约见赵王何,协商出兵讨伐‘魏宋韩三国同盟’的大计。

得知此事后,屈原联合昭雎、庄辛,极力抵抗,但最终仍斗不过把持国政的令尹子兰,在子兰的劝说下,楚王熊横再次站在了秦国这边。

魏王遫十二年,秦国几次与韩国商量函谷关的归属却不能得,遂派上将白起,携王龁、胡阳、嬴摎等将领兵出阴晋,攻伐韩国占据函谷关,理由是函谷关乃秦国颜面,不可假手于人。

秦将白起知道他一旦进攻韩国,蒙仲立刻就会带兵来援,因此在这场战争中,白起下令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夺回函谷关——毕竟函谷关乃出兵韩国的两条兵路之一,函谷关被韩国所占,秦国在攻打韩国的这件事上,等于是废了一条手臂,因此函谷关必须收回。

在白起的严令下,秦军付出了很大代价,终于将函谷关攻破,韩军退守宜阳。

果不其然,蒙仲此时正于颍阳、颍阴一带操练二十万三国联军,问讯立刻提兵十万前往韩国宜阳。

但有意思的是,秦国这次目的明确,白起在攻下函谷关后,并不趁胜追击攻打宜阳——可能他觉得即使打下宜阳也未必守得住,索性就扼守函谷关,据关不出。

见此,蒙仲遂以宜阳为据点,发动针对秦国的讨伐。

鉴于蒙仲身兼魏宋韩三国大司马的特殊地位,全权负责对抗秦国的战争,权限极大。

他命魏将公孙竖、魏青、窦兴、晋鄙从西河郡发起进攻,又命韩将韩足、韩骁等人攻打武关,再加上身在宜阳的他自己,对秦国发动整整三路的讨伐。

为了分担压力,秦国请楚国讨伐魏国的方城,又请赵国讨伐魏国的邺城,但遗憾的是,楚国的上将昭雎很快就在宛方之地被方城令蒙遂击败,倒是赵国的廉颇、韩徐等人,对魏将唐直所扼守的邺城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然而在邺城遭到进攻的情况下,大梁却毫不惊慌,丝毫没有调蒙仲返回的意思,而是直接从国内调兵支援邺城。

且两个月后,宋国亦遣军司马蒙挚率三万军队支援邺城。

当时,平原君赵胜问廉颇道:“廉司马能否攻下邺城?”

廉颇点头说道:“宋**队支援邺城前,我能攻下邺城;宋**队来援后,我亦能。……但我不敢下邺城。”

平原君赵胜点点头表示理解。

要知道此时的魏国,即便在赵国已摆明立场联合秦国的情况下,身兼魏宋韩三国大司马之职的蒙仲依旧主张‘联赵抗秦’,鉴于蒙仲身份特殊,魏王遫听取了蒙仲的建议,但这并不意味着魏国会容许赵国的进犯——倘若只是像眼下这般,赵国的军队纯粹只是在邺城响应一下秦国,魏国恐怕还不会在意,可一旦赵国攻下了魏国的邺城,怕是立刻会遭到魏国的报复。

到那时,恐怕就连蒙仲也抵不住魏国国内的反对声音,只能率军讨伐赵国。

而直面蒙仲与其麾下二十万常备三国联军,无论是廉颇还是韩徐,都没有这个自信。

就连主张‘赵国必须坚定前进道路、绝不可受他国摆布’的赵奢,此时亦建议不宜过早激怒魏国——在他赵国派人请回庞煖之前,赵奢认为不宜与魏国撕破脸皮。

鉴于赵楚两国出工不出力,秦国再次孤军而战,以上将白起于函谷关迎战魏将蒙仲。

这两位可真是老相识了,彼此都知根知底,清楚对方本领,虽然以往蒙仲多次占到便宜,但这次白起学乖了,在收复了函谷关后,愣是不再出战,而门水那边,他亦叫王龁严加防范,防止蒙仲故技重施。

此时的宜阳令正是公仲侈,见白起据关不出,他对蒙仲说道:“看来这次秦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夺回函谷关,方便日后对中原用兵。……若不能夺回此关,恐怕日后多有麻烦。”

蒙仲闻言笑着看向公仲侈,看得公仲侈都有些恼羞成怒了,后者愤愤说道:“我乃是为韩人,岂是为韩咎?”

“好好好。”

在安抚罢公仲侈后,蒙仲下令军中打造攻城器械。

鉴于宜阳一带有二十几万、将近三十万军队,蒙仲也不着急,花了两个月时间打造了数百架抛石车,随后带着这些抛石车,朝着函谷关一阵狂轰滥炸,砸地白起都不禁有些发毛。

于是白起便派人蒙仲:“即使你打造再多的抛石车,也休想再从我手中夺走函谷关!”

蒙仲也派人回覆白起:“我知道,我只是砸着玩……反正函谷关是你们秦人造的,砸毁了我也不心疼。”

白起那个气啊。

但没办法,蒙仲二十万联合军,再加上宜阳令公仲侈的数万军队,对方人多势众,白起只能小心守着函谷关,从国内征召囚犯修缮关隘。

而蒙仲也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根本不着急着夺回函谷关,隔三差五地就让二十万大军带着数百架抛石车到函谷关前一阵狂轰滥炸,投完全部的石弹后就撤军,干脆连进攻都省了。

联军砸,秦人修,持续了大半年,白起强忍着没发作。

他对部下说道:“蒙仲二十万军队在此,我就不信韩国供养地起!”

原来,他一直在等蒙仲麾下军队粮草耗尽的那一刻,但遗憾的是,这一点蒙仲早就想到了,在二十万大军抵达宜阳、且得知白起据守不出的那一刻,蒙仲便已下令全军在宜阳屯田,春季种粮秋季收、冬季再种一拨豆——蒙仲正是以这种方式缓解了韩国供养他二十万军队的窘迫,甚至于到秋收时,宜阳周边的军屯田还能反哺宜阳城。

得知此事后,白起简直惊呆了。

二十万大军在宜阳吃用一年,到年末时,军粮居然比之前还要多了?能不能别这样?

气闷之下,白起立刻将此事告知咸阳。

穰侯魏冉深思熟虑之后,忽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奏请秦王嬴稷,请求向魏国求和,并派太子前往魏国作为质子。

秦国派太子前往魏国作为质子?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魏王遫都感到非常吃惊,要知道在当代,虽说各国交换质子是一件很常见的事,这不,前一阵子秦国还派了安国君嬴柱前往赵国作为质子,但问题是,虽说同样是王的儿子,但公子是臣、而太子是储君,除非是被逼无奈,否则各国怎么可能让本国的太子赴他国作为质子?

“秦国……这是准备拿太子交换函谷关?”

魏王遫亦糊涂了,想了想,便叫段干崇带着秦太子赴韩国。

毕竟被秦国所收复的函谷关,之前是韩国的领土,因此理当由韩国去决定这位秦太子的归属——这正是蒙仲当初对魏王遫的建议,即维护盟国的颜面与利益。

不得不说,魏王遫派人将秦太子送到新郑,韩王咎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意味着魏王遫尊重他,但如何安置这位秦国的储君,这还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考虑到蒙仲亦是本国的大司马,韩王咎便叫暴鸢连日前往宜阳,与蒙仲商议此事。

在商量之余,蒙仲对暴鸢说道:“其实对于这次秦国求和之事,我也觉得颇为蹊跷,可能其中有什么诡计……至于秦太子,我并不认为他可以交换函谷关,说句难听点的,谁还敢真杀了这位秦太子不成?那不是被秦人恨死了?”

此时,公仲侈在旁说道:“反正有白起在函谷关,咱们一时半会也无法夺回,不如先接受秦国的求和,看看秦国到底想做什么。”

暴鸢回去后将蒙仲与公仲侈告知韩王咎,韩王咎深思了一番,决定同意秦国的求和——反正有蒙仲的二十万联合军在宜阳,他也不怕秦国接下来对他韩国有什么诡计。

至于秦太子本人嘛,韩王咎在国相公仲珉的建议下,还是送还了魏国,理由是魏国乃盟主,理当‘持有’他国这位秦国太子。

说白了,韩国也是不想过分招惹秦国。

韩王咎的想法,自然瞒不过同样是一国君主的魏王遫,不过,魏王遫也没有在意,毕竟,韩国可能还有些畏惧秦国,可他魏国却不怕——秦国兵多将广?还不是被蒙仲堵在函谷关一步都不敢出?

于是,魏王遫便将秦太子安置在大梁,按照蒙仲的建议,想看看秦国到底想做什么。

毕竟,秦国向魏国送出太子作为质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相当于是屈服于魏国——尽管以秦国的实力,其实还并不需要那样做。

秦太子赴魏为质子,秦魏两国再次和解,但蒙仲以及他麾下的二十万联合军,索性就驻扎在宜阳不走了,时不时地跑到函谷关面前挑衅一番,气得白起几次都恨不得杀到蒙仲军营中,与这厮同归于尽。

随后,赵国亦得知了这件事,虽然不明白秦国的举动,但亦立刻从邺城撤兵。

就这样,中原再度恢复平静。

随后大约过了两个月左右,有一股流言盛传于邺城。

邺城令唐直亦上禀大梁,称城内似乎有人可以挑唆民心,挑唆对赵人的恨意。

唐直认为,可能是秦人的奸细作为。

国相田文恍然大悟道:“我明白了,秦国这次有意让我魏国能腾出手来报复赵国,他希望彻底破坏魏赵两国的关系,使赵国更加坚定地站在秦国那边。”

魏王遫深以为然,闻言冷笑道:“秦人以为寡人会中计么?”

事后,他当即派前大司马翟章代表他安抚邺城,慰问那些在赵国攻伐邺城期间牺牲的士卒与城民,同时下令唐直抓捕邺城城内的秦国奸细。

一个月后,蒙仲亦得知了邺城所发生的事,也做出了与田文一致的判断,即这是秦国的离间之计。

在蒙仲与田文态度一致的情况下,魏王遫自然不会有丝毫犹豫,仿佛是为了故意使秦国难堪,在半个月后,国相田文再次出使赵国,且点拨赵王何道:“今日,我国邺城城内有些人挑唆民意,使邺城魏人憎恨赵国,赵王认为这是何人所为?”

赵王何又不傻,岂会听不出来?

在点拨罢赵王何后,田文这才道出了他此番前来的目的:“此番田某前来赵国,乃是奉我国大王之名,欲将王女许配于赵王之弟平原君。”

在田文离去后,赵王何立刻召赵奢、韩徐、平原君赵胜三人商议。

当时赵王何对三人说道:“今日田文前来邯郸,告知寡人有秦国的奸细在邺城挑唆民意,欲挑拨魏国讨伐我赵国,不过魏王遫不为所动,欲将王女嫁于赵胜……”

赵胜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众人会心一笑,旋即,赵奢正色说道:“本希望借秦国之力削弱魏国,故而与其结盟,没想到秦国视我赵国为牺牲,臣以为大王确实需要另做打算。”

“唔。”

赵王何皱着眉头点点头,他当然知道秦国跟齐国一样靠不住,可问题是,他也不想臣服于魏国啊。

此时,韩徐建议道:“既然秦国视我赵国为牺牲,而魏国希望拉拢我赵国,君上何不趁机使我赵国保持中立呢?……臣认为,既然与魏国结盟不利于日后,而与秦国结盟则不可信,不如加固与燕国的邦交,如今的燕国,国相剧辛,昌国君乐毅,皆是睿智之士,且于我赵国有些渊源,君上不如罢免奉阳君,使平原君为相,请平原君以赵相之名出使赵国,相信定能得到剧辛与乐毅二人的善意。……当然,平原君迎娶魏国王女一事,臣还是比较支持的,毕竟这样更有利于与魏国周旋。”

赵王何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旋即转头看向弟弟平原君赵胜。

而此时,赵胜也已回过神来,闻言笑着说道:“魏王欲将王女许配于我,这等盛情,我赵国岂可退却?王兄,臣弟愿意迎娶魏王女为妻。”

鉴于赵胜本人的同意,赵王何立刻派肥幼、赵胜二人前往大梁,当面接受了魏王遫的好意。

魏王遫当面见到赵胜,心中也是欢喜,唤出女儿与赵胜相见,并且与肥幼相约婚期。

魏赵两国通婚,此事冲淡了邺城魏人对赵国的恨意,即便仍有秦国的奸细在邺城挑拨,亦无法撼动局面。

得知这个消息后,穰侯魏冉大怒,他原本欲再次离间魏赵两国,没想到魏赵两国居然联姻了,盛怒之下,他立刻派人前往赵国,试图让赵国终止这场婚事。

在赵贲、赵希、赵袑、赵奢、韩徐等臣子的支持下,赵王何严词拒绝了秦国的无礼要求。

魏王遫十四年初,秦国发兵攻打赵国,夺取蔺地。

秦赵结盟破裂。

()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