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88章:宫筵(二)

战国大司马 第88章:宫筵(二)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肥义……』

在寂静的殿内,赵主父看向赵相肥义的目光中,闪过一丝失望。

曾几何时,肥义是鼎力支持他的重臣。

想当年赵主父初继位时,赵国面临秦、魏、齐、楚、燕五国的瓜分危机,是肥义为他出谋划策,拉拢韩国、宋国,贿赂娄烦、越国,这才使赵国化解为难,使得赵主父平稳地度过了王权传递最艰难的初期。

再到施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时候,赵主父的叔父赵成,以及赵造、赵俊等赵氏王族子弟,为了保留手中的权力,皆反对赵主父提倡的胡服改革,又是肥义在旁支持他,劝说他。

「……“臣听闻,做起事情犹豫不决就无法成功,行动在即却顾虑重重就不会成名。现在大王既然下定决心背弃世俗偏见,就不要去顾虑天下人的非议。……」

这一番话,赵主父至今仍念念不忘。

毫不夸张地说,肥义是赵雍迄今为止最信任的臣子。

然而,这样一位最让他信任的臣子,今日却首先站出来反对他,这让赵主父感到莫名的失望与伤感。

而此时的肥义,想来也没有猜到赵主父的心情,一脸激动,义正言辞地说道:“臣闻,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天下岂有‘一国二王’之理?请主父务必收回成命,此乃乱我赵国之言!”

旋即,赵主父的王叔、安平君赵成亦开口说道:“国相所言极是。”

随后,有包括奉阳君李兑等人在内的数人起身应和肥义、赵成。

“那是何人?”

期间蒙仲指着一名与安平君赵成年纪相仿的老者,低声询问田不禋道。

田不禋瞧了一眼,压低声音解释道:“乃「阳文君赵豹」,亦乃赵主父的王叔。”

【注:赵国这段时期有两个赵豹,一个即赵雍的叔父阳文君赵豹,还有一人即赵雍的儿子,赵王何同父同母的弟弟,日后的平阳君赵豹。】

摇了摇头,田不禋低声对蒙仲说道:“安平君赵成、阳文君赵豹、奉阳君李兑,还有肥义,这四人皆是赵肃侯生前时的重臣,且都担任过赵国的国相之位,赵主父……”

说到这里,他的话戛然而止,因为他不知该如何评价赵主父方才的行为。

虽然他亦希望公子赵章真能成为代王,但他实在不敢奢望,因为他知道朝中肯定有人会反对,而且是连他都得罪不起的赵国重臣。

『赵主父究竟在想什么呢?莫非他是故意想试试究竟都有谁会反对他么?』

田不禋捋着两撇小胡子,暗自揣测着赵主父的想法。

“够了!”

面对着肥义、赵成、李兑、赵豹等人的反对,赵主父愤然一拍面前的案几。

不得不说,赵主父殿内诸臣面前还是有莫大的威慑力,这不,在他愤然地一拍案几后,殿内顿时鸦雀无声。

“乱我赵国之言?”

赵主父冷冷扫了一眼肥义、赵成、李兑、赵豹,沉声喝道:“尔等这话,说的可是我赵雍么?!我赵雍在位近三十年,西结秦国,东抗齐国,促成「赵秦」、「赵宋」、「赵燕」诸盟,魏罃亦向我赵雍低头,此后败林胡、败匈奴、败娄烦,攻亡中山国,我赵雍赫赫功劳,足以媲美任何一位先祖!……今日你等却说,我赵雍乱国?唔?!”

面对着赵主父那凌厉的眼神,赵成、李兑、赵豹等人不约而同地转移了视线,不敢跟眼前这位他赵国的雄主接触目光。

他们此刻在意识到,眼前的赵雍,那可不是十五岁初继位时的那个赵雍,而是使他赵国强大到竟能介入秦国立嗣之事的雄主——普天之下,谁能逼迫强大的秦国改变太子储君的册立?

唯有他赵国的君主赵雍!

仅一言,便让秦国弃公子芾、迎接在燕国作为质子的公子稷继位,使赵秦两国从此结成了稳固的同盟,使赵国从那至今再无一场战争。

“是你令赵国变得似今日般强盛?”赵主父手指着安平君赵成质问道。

赵成低头不语。

“还是你令赵国变得似今日般强盛?”赵主父再次用手指向奉阳君李兑。

李兑默然不语。

包括他们在内,在场所有人都必须承认,赵主父绝对是历代赵君中最英明神武的那几位,是他将赵肃侯事后变得衰弱的赵国,发展到似今时今日这般足以影响天下局势的地步。

此时,只见赵主父转头看向赵王何,问道:“我儿意下如何?”

赵王何张口结舌,在父亲近乎逼迫的目光下有些不知所措,下意识看向肥义,却见后者不断地摇头示意,于是他咽了咽唾沫,鼓起勇气说道:“儿子认为……国相大人所言……不无道理……”

“你难道就忍心年长你十岁的兄长,在你面前卑躬屈膝么?”赵主父失望地说道。

“我……”赵王何不知该如何回答。

见此,肥义生怕赵王何一事失言使这件事无法返回,大声说道:“君上与公子章虽乃手足,然君臣有别,手足情谊断不能乱祖宗法制,否则日后必有祸端!”

此时殿内,唯独赵相肥义依旧目不转睛地直视着赵主父。

因为他心中无愧。

不同于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几人,肥义乃白狄出身,受赵雍之父赵肃侯器重而成为赵国的重臣,他身背后并没有庞大的家族负累,也从来没有做过损公肥私的事,他今日之所以站在赵主父的对面,只是因为他曾经受赵主父嘱托,尽心尽力地辅佐新君赵何。

仅此而已!

深吸一口气,他目视着赵主父沉声说道:“主父,当年您吩咐臣下辅佐新君时曾叮嘱我,莫要改变宗旨,莫要改变心意,坚守心志始终如一,直到这具残躯入土。这番叮嘱告诫,肥义终不敢忘,是故今日臣下提出反对。”

“……”赵主父眼眸闪过一丝异色。

他微微有些动容,因为他也没想到,他曾经嘱咐肥义的话,后者竟然牢牢记在心中。

而此时,肥义则继续说着。

“……公子章有功于国家,您要封赏他,臣下没有异议,有功之臣,理当得到封赏。然而,你欲册封公子章为王,此事万万不可。臣闻天下的禽兽,皆只有一颗头颅,此方能进退。而传闻中,有一种奇蛇生双首,然而最终进不能进、退亦不能退,最终崩折而亡。一国、一王,治理臣民,历代皆是如此,若一国二主,则必然会使臣民迷惑,不利于国家上下团结……”

不得不说,肥义的话极有道理,只可惜,却不符合赵主父的心意。

符合他什么新意?

自然是废赵何、另立赵章的心意!

同时也是他趁机夺回权力的心意!

正如蒙仲所猜测的,当初因为宠爱的吴娃临终前的恳求,赵主父才将王位传给赵何,而现如今,吴娃已过世三年余,曾经的悲伤渐渐淡去,以至于赵主父对此事深感后悔。

当然,更主要的原因在于,此时他仍在壮年,却在逐渐丧失权力,这对于一名掌控欲颇强的君王而言,是难以忍受的。

是故,他有意册封公子章为代王,与赵王何并起并坐,如此一来,他就能通过兄弟俩彼此的分歧与矛盾,重新将权力掌握在手中,真正成为凌驾于王之上的“主父”。

但他没有想到,曾经最信任的臣子肥义,居然态度如此坚决地反对此事。

『看来今日只能这样了……』

在故作沉思了片刻后,赵主父亦松了口,沉思对肥义说道:“罢了,既然如此,就册封公子章为「安阳君」,命他镇守代郡,为我赵国北方屏障。……这样,总没有异议了吧?”

肥义微微皱了皱眉。

赵主父所指的安阳,即代郡境内的「东安阳」,将这座城邑作为封邑赏赐于公子章,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关键在于赵主父有意让公子章镇守「代郡」,那可是一整个代郡,虽说当地贫穷落后,但却是赵国的兵源地之一,并且代郡一带大多都是被赵国兼并后的异族,是故代郡兵卒比较邯郸等地普遍强壮,让公子章执掌这块国土,肥义很担心会引发后患。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说道:“代郡接壤燕齐两国,兹事体大,公子章尚且年轻,怕是不能治理……”

“那你觉得国内何人可以胜任呢?”

赵主父瞥了一眼殿内几名重臣。

如他所料,被他视线扫到的殿内重臣,皆不动声色地移开了视线。

这次他们倒不是畏惧赵主父,而是谁也不愿意跑到代郡去,毕竟相比较邯郸一带的繁华,北方的代郡简直就是穷乡僻壤,更要命的是那里时常仍有异族作乱,试问有资格坐镇代郡的赵成、李兑、赵豹等人,谁会愿意镇守代郡,远离邯郸这个国家的权力中枢呢?

见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阳文君赵豹几人并没有出言支持自己,肥义暗自叹了口气。

见此,赵主父淡淡一笑,说道:“既然无人有异议,那就这么定了吧,册封公子章为安阳君,卫戎代郡。”

“谢主父,谢君上。”

公子章颇为激动地拱手而拜。

看着公子章满脸激动之色,肥义、赵成、李兑、赵豹几人相互看了一眼。

而在此期间,蒙仲亦关注着这四位的神色。

他可以预感到,今日之后,赵王何一系与公子章……不,与安阳君赵章一系,将视彼此为仇寇而展开争权夺利。

而引发此事的赵主父……

『您究竟是真心想扶持公子章夺回王位,还是想使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呢?』

看了一眼赵主父,蒙仲心下暗暗想道。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