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93章:点兵

战国大司马 第93章:点兵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就当安平君赵成、奉阳君李兑两人试图教唆阳文君赵豹设法阻扰蒙仲训练新军一事时,在邯郸王宫内,赵主父也正向蒙仲谈论着这件事。

蒙仲持剑硬闯阳文君府的这件事,很快就传遍了邯郸名流的耳中,至于赵主父这边,其实在蒙仲于阳文君府外吃闭门羹的时候,赵主父就已经得知了。

但赵主父并没有插手,因为他想看看,蒙仲究竟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没想到,蒙仲居然敢手持利剑硬闯阳文君府,这让赵主父当时都有些犹豫是否要派人出面。

然而,待等赵主父派出的人来到阳文君府,准备待蒙仲摆平这件事时,蒙仲却领着蒙虎、蒙遂、乐毅等人,安然无恙地离开了阳文君赵豹的府邸,这让赵主父感到十分惊奇,是故召见蒙仲询问此事,想知道蒙仲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摆明了他那位不好相与的叔父赵豹。

而对此,蒙仲亦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将经过告诉了赵主父,让赵主父听后乐地抚掌大笑。

“妙!哈哈哈哈。”

当蒙仲讲述到他用剑指着阳文君赵豹,却又口口声声表示自己胆怯、不希望被威胁时,赵主父哈哈大笑。

说实话,就连赵主父也没想到,他的叔父阳文君赵豹,竟然会在一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手中吃亏。

不过话说回来,相比较蒙仲如此胆大的举动,他此后用道理说服赵豹“揭过此事”,这才最最让赵主父感到欢喜——勇敢并非是鲁莽,似蒙仲今日的做法,才称得上是有勇有谋。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赵主父对蒙仲以及他的「信卫」,更增添了几分期待。

当然,期待归期待,对于有些事,他也会事先提醒蒙仲,比如他对蒙仲说道:“虽然阳文君已应允了此事,允许你在他军中挑选兵卒,但不难猜测,他会设法让他的亲信混入其中,你若无法区分识别,就等同于时时刻刻在那些人的监视之下……”

对于这件事,蒙仲当然清楚。

要知道,赵主父曾经的近卫,是由赵氏一族为他训练的,数百名近卫中最起码有三分之一是赵氏一族的子弟,甚至是赵成、赵豹、赵造、赵俊等赵臣的直系或旁系族人。而现如今,赵主父与这些宗族的王叔们出现了矛盾,准备舍弃那些近卫而另外选人,这自然会引起赵氏族人的不满、警惕与惊慌——派几个内应奸细监视赵主父的举动,这是在太正常不过了。

“我会想办法剔除的。”

蒙仲对赵主父说道。

见他似乎颇有自信的样子,赵主父点点头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就目前来说,他对蒙仲的期待很高,认为此子足以担任重任。

次日清晨,蒙仲领着蒙虎、蒙遂、乐毅等一干小伙伴,按照约定再次来到阳文君赵豹的府上。

因为发生了昨日的事,阳文君府当然不会再让蒙仲等候在府外,在通报后没过多久,蒙仲等人就被允许入府,他们在前院的屋宅大堂,喝着茶坐等着阳文君赵豹。

大约半个刻时左右,就见阳文君赵豹身披着甲胄来到了屋内。

“阳文君。”

“唔,小子你来了。”

在彼此相互问候见礼时,蒙仲感觉这个老头嘴里有几分酒味,神态也略有些醉醺醺的,于是他好奇问道:“阳文君今日莫非又是早早起来在卧居内饮酒么?”

“老夫与你很熟么?老夫喝不喝酒关你什么事?”

阳文君赵豹故作笑骂地回了一句,似乎对昨日蒙仲用剑指着他一事仍记忆犹新。

但事实上,赵豹昨晚一宿都没有睡好,因为他在犹豫,犹豫于是否要按照赵成、李兑二人所说的计策,想办法阻扰蒙仲训练新军一事。

说实话,赵豹并不想这么做。

一来他并不想违抗赵主父的命令,二来,他也不想加剧他与蒙仲之间的矛盾——虽然昨日他与蒙仲确实有些不愉快的经历,但总的来说,他还是很看好这个知晓进退的小子的。

但是,昨晚上安平君赵成对他讲起的一桩事,却让阳文君赵豹有所犹豫,那就是蒙仲此子与公子章、与田不禋二人的关系。

据赵成所述,公子章隐隐表现出不服赵王何的态度,若此事不能加以遏制,他赵国或会发生内部夺权的悲剧,仿佛当年赵献侯与赵桓侯的内斗——那场内斗,对他赵国实在是影响深远。

平心而论,赵王何继位也好,公子章继位也罢,其实阳文君赵豹都不在乎。

甚至于,当年赵主父废太子赵章而立次子赵何时,他赵豹也曾以当年赵献侯、赵桓侯时期的内乱一事,劝阻赵主父莫要轻言废立太子,免得遗祸日后。

好在当年废立太子之事,并没有使国家引起太大的动荡,且此后太子赵何在国相肥义的辅佐与教导下,也逐渐将国事处理地像模像样,于是赵豹也就渐渐淡忘了这件事。

没想到在前几日的宫筵中,赵主父竟然想要将赵章册封为代王,试图使他赵国形成「一国二王」的局面,他赵豹当然不会坐视不管,毕竟赵相肥义已说得明明白白:此乃取祸之道!

总而言之,若只关乎赵主父的事,阳文君赵豹并不打算为难蒙仲,但倘若这件事的背后,果真如安平君赵成所言,与公子章有关,那么,赵豹自然就不能坐视不管了。

虽然赵主父确实是一位雄主,但是雄主难道就不会犯错么?

在赵豹看来,当初赵主父废长立幼,废赵章而立赵何,这就是一件错误的决定。

而现如今,在他赵国国家稳定的情况下,倘若赵主父试图再次废立新君,那就是第二桩错事,且这件事将导致的后果,将远远超过前一桩。

“先到军营去吧。”

在深深看了一眼蒙仲后,阳文君赵豹决定先带蒙仲等人前往城外的军营再说。

阳文君赵豹率下的军队,肩负着卫戎邯郸的重任,在这一军兵力中,约有三千名士卒驻扎在邯郸城,负责城门的防守与城内的警戒与巡逻,而其余兵卒则驻扎在邯郸城东北约十里处的军营里——昨日阳文君赵豹下令聚集的,便是这座军营内的兵卒。

前前后后大概用了一个时辰左右,赵豹带着蒙仲等人骑马来到了这座军营。

当蒙仲等人来到军营时,军营内似乎正在操练,数千名赵国兵卒整齐有序地站在校场中,一边从口中发出“喝喝”的呐喊声,一边在诸将官的巡视下挥舞着兵器,远远看去,颇具声势。

见此,阳文君赵豹颇有些自得对蒙仲说道:“小子,老夫率下的兵卒雄壮否?”

蒙仲笑着点了点头,哪怕只是稍稍观瞧一阵,他也看得出来这些赵卒的精气神都相当不错,丝毫不亚于目前驻扎在沙丘一带、曾参与攻取中山国的那二十万赵**队。

旋即,赵豹领着蒙仲等人来到了军中帅帐。

此时在帅帐外,已有约十几名赵将集聚,这些人大概是方才得到了消息,是故早早等候在此。

领着蒙仲等人走入帅帐,赵豹先是将「赵主父欲在他军中抽调兵卒组建新近卫」的事告诉了他率下的将领们,然后他对一名约四十岁左右的将领说道:“赵贲,你配合蒙仲,协助后者挑选士卒。……其余人等,都听从赵贲的命令。”

“喏!”

包括那名叫做赵贲的将领在内,那十几名赵将面无表情地应了一声。

蒙仲当然明白,这些将领那冷淡的表情并非是针对阳文君赵豹,而是针对他们一行人。

旋即,这老头便吩咐士卒在帅帐内煮了酒,看这样子,似乎是不打算帮助蒙仲等人。

见此,蒙仲便询问赵贲道:“赵军佐,不知贵军兵卒的兵籍,可在营内?”

他所称的「军佐」,是一种军职,源于晋国的「三军六卿」制度,按地位高低分别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

其中,“将”即主将、统帅,而“佐”即辅佐、佐官。

而赵国作为三晋之一,一定程度上沿袭了晋国的制度,将一军副将称之为军佐——相当于宋国的「佐司马」的职务。

听闻此言,赵贲皱着眉头略思考了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在后营的库房。”

“请带路。”

“……”

在蒙仲的要求下,赵贲带着前者一行人来到军营内的库房,翻找出了数十箱的竹简。

此时赵贲对蒙仲说道:“我军上下所有兵卒的兵籍都在这里了。”

蒙仲点点头,转身对蒙遂、向缭、乐毅等人说道:“开始吧,剔除所有赵氏、李氏,邯郸籍的兵卒,从剩下的人当中选。”

“……”

赵贲在旁听到,微微一愣,趁蒙仲等人正在忙碌并不注意时,召来一名随行的兵卒,吩咐后者将这件事禀告阳文君赵豹。

仅片刻工夫,正在帅帐内喝酒的阳文君赵豹,便得知了这件事。

“什么?那蒙仲要求剔除所有赵氏、李氏以及邯郸籍的兵卒?”

在听了那名兵卒的禀报后,阳文君赵豹眼中闪过几分思虑之色,他当然明白蒙仲此举是什么意思。

勾了勾手指,让那名兵卒靠近自己,赵豹低声对其嘱咐了几句。

“喏!卑下立刻转告军佐。”

那名兵卒当即转身离去。

看着那名兵卒离去的背影,赵豹瞅了一眼铜炉上正冒着热气的酒壶,眉头深深皱了起来。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