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仙侠玄幻 > 神道符召 > 第四十一章 黄袍加身

神道符召 第四十一章 黄袍加身

作者:雪满林中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07 03:32:43 来源:香书小说

可以说,如果非是大明东北的将领在边关养寇自重的情况之下,给养成怪胎的话。大明边患,其实都已经基本解决。

三百年时间,昔日纵横天下,灭国无数的蒙古人,硬生生的在大明的政策之下,被逼成了乞丐……

当然,这也还要靠着外部环境支持。比如汉唐时候,就没有这般外部环境……

对于此,地神君心中已经有着一些腹稿。但是没有成熟之前,更不可能让这闲余族崛起。

曹操说,用吕布这样的人,就好像熬鹰一般。不能让其吃的太饱,也不能让其饿着。否则都会有着背叛,脱离掌握的危险。

在地神君看起来,这些闲余族人也一样。

“这些铁甲顶多留给你们部落之中三分之一,其他都要带上,献给那些统一中土的人。否则,部落就会灭亡……”

地神君发着神谕……

这个时候,却有着一个黑袍人求见。地神君认识,正是那位黑甲神将。

“神君若要登上帝君之位,可入幽都深处一行……虽然危险。但是神君身上有着那种法宝保护,想来应该全身而返……我等也希望有人早日证位帝君……”

“幽都深处有着什么?”地神君隐约明白。这些黑甲神将,失去了北方黑帝的庇护之后,日子看起来不怎么好过。

“应邑……陨落的应邑……”

应邑!听到这个名字,地神君心中猛然一跳。想起了自家和梼杌之间最后的战斗。

果然是应邑啊!当初上古神族,应天子统治四野八极,天人巫鬼的都城。

“当初黑帝陛下在此打败上古神族,人道崛起!凭此功德,证位帝君。若是真君有着兴趣的话。可以去看看,说不定有着启发……”这黑甲神将说着。

地神君听了,立刻眼睛一亮。是啊。自己正该如此去做。说不定还能继承一些黑帝的遗产……

幽都边缘沸沸扬扬,中青二州却就平定了下来。甚至连西灵人都把力量缩回了天禁关之内。很少出关。

一时间,战争都停了下来。除了昔日青阳道的地盘,不时有些小规模的叛乱之外。其他再无动静!

“大虞失德,丧失天下。巫人入侵,率兽食人。腥膻遍地,衣冠沉沦。上帝弃之!而有范氏继之而起,黑帝之裔也。克复中州,收服洛城。功高天下。名重中土,衣冠是赖,名族所钦。当继承天命,为万民主,以护我中土道统也!”

周安神采飞扬的读着一篇文章,这是一封劝进表。所有听到的人,都是耸然动容。

倒不是说这劝进表的文采有多么飞扬,也不是其中的内容,又有多么的撼动人心。

事实上,这一段时间向范家父子上劝进表的多了去了!

而在于这份内容理法坚实。彻底洗去范家继承天下之后,篡夺大虞祁氏天下的名声问题。

这份劝进表虽然不长,但是字字珠玑啊。其中所包含的意思就极为重要。

大虞失德。丧失天下。巫人入侵,率兽食人。腥膻遍地,衣冠沉沦。上帝弃之!

这是否定了大虞祁氏继续统治天下的合法性,是你们祁氏自己把天下搞成这样的。导致外地入侵,天下动荡,二十年间,便是有着几位帝君竭力维持,人口也减少了一千多万……

还有比丧失人口更重要的一点,却是那句衣冠沉沦……

普通百姓发不出声音。死亡再多,不能造反。也就无丝毫声音。更是在于中土的世家大族也被这波及进去了,

有无空道。青阳道这种背离儒道正统的势力崛起。有着背后是大光明天主这种异教神支持的西灵人。这些都相继在中土导致动乱,让衣冠华族受到巨大损失。

这是失德,所谓的德,不是普通的品德,道德。而是五德,也就是五帝轮转的,各代相继的正统天命!

所以后面说上帝弃之,便如同另外一个世界华夏之上帝从来都是昊天。而后来有异教传播中土,窃取名义,让异教神取代中土昊天上帝……

这方世界,所提到上帝,其实也就是说的五方帝君,也叫做五方上帝。因为其是天神,高高在上。而非是地神君这般的地祇,依旧行走地上。

总之,这一段话,就把大虞祁氏继续统治天下的法力基础给摧毁了。

接着却是“而有范氏继之而起,黑帝之裔。克复中州,收服洛城。功高天下,名重中土,衣冠是赖,名族所钦。当继承天命,为万民主,以护我中土道统也!”

不仅老百姓厌弃了大虞祁氏的统治,就连衣冠华族们,也都因此抛弃了祁氏。他们需要一个更加强大的统治者,来维持他们的安全。

而范氏为黑帝血裔,正是所谓神州贵胄。却在这个时候强势而起,克复中州,收服洛城。功高天下,名重中土,衣冠是赖,名族所钦。

这就是中土不论是五方上帝也好,还是衣冠华族也好,甚至普通老百姓也好。所期待出现的那种强势统治者!

在中土,比君臣大义更高的就是所谓的中土道统!

这是所谓的文化,传统,也是所谓的天命。

另外一个世界,原本的儒家同样有着这种概念。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在内诸夏,外诸夷。还有微管子吾其披发左衽矣!

这样的许多言论之中,都有着体现。

甚至同样是大汉取代秦朝统治的法理基础!

汉初时候,有着大辩论。那就是刘邦取得天下,到底是篡位还是革命?

最终,不用多说。汉代帝王肯定是支持了后者……让后者学说占据了上风!

一直到后世,满清入侵中土。才用君臣大义,来压倒华夷之辨,中土道统之说……

总之,中土天命人心都已经抛弃了祁氏。而期待范氏登基。君临天下!

因此,这封劝进表可以说完美的解决了范家新朝的法理问题!

不要觉着不重要,事实上。这是相当重要的问题。也是天命在不在,得国正不正的核心问题!最终在于。人心服不服?

便如同另外一个世界,满清虽然一直强势压迫。用君臣大义来压倒华夷之辨,再用文字狱来一茬一茬清洗。

但是呢,在民间依旧有着极其强大的反对势力。一直到清末,江湖势力之中,还有着巨大的反清复明思潮。一旦有着合适土壤,某位假博士立刻就接着这些力量,掀翻了满清统治。

而在某朝也是一样。为什么抗日神剧可以播出?这是其合法性所在,尤其是到后来,在原本的意识形态改变之后,再不能说服人心之后。其最重要的一条政权合法性。也可以说是功绩……

虽然这有些水分……

这一刻,范易听着这个劝进表。心中都生出了一种感叹的味道来。难怪一章好的文章,能够胜过十万大军了。

“这文章谁写的,请来见我!”范易说着。

幕府众人听到这话,不由都是感叹。知道这人已经入了范易法眼,就要飞黄腾达了。

不过,这真的没有什么好嫉妒了。也许这劝进表的内容没有什么稀奇的。被他们看过之后,能够写出十篇八篇文辞更加优秀的文章。

但是,很多东西就是一个首创性!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此人想到了。这就不同!

“此人是燕州屈成,不过出自寒门……”周安有些不安。

“燕州何多奇士也!”范易感叹的说着。

李奇来信,其中就提到过那位王普。其中所提种种战略战术,就深合范易之心。没有想到,今日又有一位屈成。至于寒门还是世族,范易并没有太过在意。

在范易看来,世族代表着强大的力量,充足的人才储备,不能不用。但是寒门也不能不用!

在范易看来。朱元璋那种贫民出身的皇帝就有着一种小家子气。天然心中,就有着一种平均的观念……

这种观念不说不好。但是结果却不会太好。努力所形成的二元社会,就实在太过脆弱。根本无法维持。甚至可以说,遇到外敌,就只有悲催的下场。

宋代武力那么弱,遇到女真入侵,还能偏安江南。蒙古入侵,都还坚持了那么四十多年。

而大明呢,按理说不应该失去天下。所谓的八旗兵,放在历代外寇之中,根本算不得太过强大的力量。

就这么一个大统一王朝,不仅拾掇不下。反而遇到内部突变之后,连偏安江南,画江而守都办不到。甚至南京还有陪都,有着一套完整的行政班底的……

究其根本,便是政治传统有问题。一力促使的二元扁平社会,抵抗外敌的入侵力量,大大的削弱了。

社会需要多个阶层,但是前提在于,阶层之间要有上升通道,要能够流动……

因此,范易并不像是某些人一般。恨不得把这些世家大族全部削光……

他能够有限度的容忍这些大族的力量!当然,也要限制一番这些大族的力量!

而范易选择的方案以前就提过,就是所谓的军功爵位。是在秦汉军制之上所建立的!

听到范易说这句话,周安再不明白,简直就可以一头撞死去了。

因此很快的说道:“屈成就在我府中,我去请……”

范易听了微微皱眉,说道:“王者君临天下,必得人才之助也!招揽人才是人主之事,看起来是我疏忽,慢待人才了。传我旨意,给我建一座迎宾馆……欢迎天下有才之士,直接入住,有着奇谋妙计,直接上书于我……”

虽然还没有正式建立新朝,但是范易已经公然以人主自居了!

不过,四周并没有人露出奇怪的神色来。反而都觉着一种理所当然来。

有些人听到范易的话语之后,但是微微一惊。看起来,范易在人事问题上的警惕性十分强啊!

将招揽人才的权力直接收入手中,不给手下那些人施恩,以至于结党的机会。

许多人心中凛然。谨记于心。莫要犯了忌讳。大凡开基立业之主,都有着极强的意志。

收入看起来,范易并不像是那种寡恩薄情之主。但是同样。这忌讳之处,就招惹不得。否则屠刀降临到头上。再去后悔,也就晚了。

“时辰到了,”范易淡淡的说着:“我们也该出去迎接了!等回来之后,我再见见屈成!”

“是,”满座行礼,然后各自离座而起。都是跪坐。

心中都知道,这么重要的事情之前,还记得屈成。看起来世子是相当重视此人啊!

事实上,范易甚至想化用武则天的一句话来说:“如此人才不用,执政之失也!”

以前读史,不知道武则天为什么会如此重视骆宾王写的那篇檄文,甚至说出了这般感叹。而现在范易都有着一种心有戚戚焉的感概!

文辞之利,可抵雄师十万!

今日的洛城城门大开,列出的兵士身上,都缠绕这白布。一望就知道,这是全军缟素!

今日正是范家的前任司空范理棺木送到洛城的日子。

叶落归根,范家原本就是中州的名门。虽然算不得那种传承千年的世家。但是现在水涨船高,就要达到这个地步。

因此,范理临死的时候。便早有着遗嘱,要送棺木回乡安葬。

整个洛城都举行了无比盛大的仪式,白色的麻布从城门一直铺到大将军府上。会在象征性的停留一夜之后,然后葬入选择好的地方安葬。

事实上,这非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这么大的排场,也更不是摆谱。甚至已经不是范家的私事!

这是昭告天下的一件标志件,那就是彰显范家武功和功绩。恢复洛城,恢复天下……

这是裸的向着天下展现这这一切!

家国天下!

因此,这一段时间之中。又酝酿着无数劝进的声音。劝在江左执政的范贞,更进一步。直接称帝!

在另外一个世界,魏晋南北朝的时候。每一个有志于北伐的强人。不论是祖狄,还是桓温,甚至是刘裕,都被江左朝廷,还有那些王公豪族们拖着后腿。

原因无他,就是怕出现如今范家这般的情形。

可以说,范家如今之功绩,恢复了中青二州,恢复洛城。这已经不是对大虞朝廷之功了,而是对于天下之功!

非天子之位,无以褒奖之!

如果说,范家在江左取代大虞祁氏天下,还能算得篡位的话。但是随着彻底恢复中青二州,这得国就有着极高的合法性了。

可以说一声得国之正!

这就是那份劝进表之中提到的范家功绩!

这不单单是给范家老爷子安葬,更是给那些播迁江左的世族百姓们看的。不仅范敬可以回乡安葬,他们这人流落江左,原本以为会客死异乡的人们,都可以叶落归根了。

这是因为,范氏已经恢复了中州,恢复了洛城。收服都城的政治意义再怎么大,都不会嫌小。尽管范易从来没有打算立都洛城。

所以,这才会大张旗鼓的昭告天下世族百姓,这是范家的功绩!

事实上,跟着棺木而回的。就不仅仅是亲自扶馆的大将军范贞,更有着无数世子官员,儒者,长老。

随着棺木缓缓靠近,跟在棺木之后的几个年纪已经不小,颤巍巍的老者已经跪在地上,泪流满面,仰天大叫:“不意今日重新踏足洛城矣……”

这一声叫喊,宛如暗号一般。立刻有着无数人失声痛哭起来。

百姓重土,另外一个世界独一无二的过年返乡潮,甚至足以惊动世界。

在这方世界,更是一般。家园乡梓,父母祖辈坟茔之地……梦魂萦绕,狐死首丘……

虽然其中有着安排,但是很快就引动了情绪。一时间无数人都放声痛哭起来。

就连披麻戴孝的范贞,见着这熟悉的洛城城门,眼中都有些闪烁起来。幼年青年时候,都在这座伟大的城市之中渡过。

甚至几乎以为这一辈子再无机会踏足了,却没有想到,今日更以胜利者的姿态踏足此地。

却在这一恍惚之间。忽然听到耳边传来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音:“万岁,万岁,万岁……大将军万岁……”

整个洛城沸腾着。民心民气充斥而起。今日之事,不仅从江左返回的大军。儒者,长老们满意激动。就算是洛城之中,大多数的居民也都被触动。

这里是皇城根下,众所周知。一个朝代,对于这皇朝最为留念的就是皇城下的人们。因为他们有着最后的待遇,整个皇朝的资源倾斜……

就算青阳道已经统治了二十年,许多人已经信奉了青神阳天。但是这个时候,依旧被唤醒对于大虞朝廷的记忆来。

民气积聚而起。从四面八方的涌来,汇聚着。

范易眼看着这么一幕,露出一丝欢喜的笑容来。就算此刻了!

当下大步走过去,在范贞身前站定,缓缓下拜:“父亲执政天下,收服洛城。功绩惠及百姓衣冠,当为万民主!”

说着,站起身来,手中捧着一个冕冠,就戴在了范贞的头上。

这么一幕让整个山呼海啸的声音彻底停住。场面像是施展了魔法一样的安静下来。

但是再接下来,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之后。所有人都尽数欢呼起来,见证着一个王朝的新兴!

“万岁。万岁……万岁……”

“微臣等拜见陛下!”

“草民等见过天子!”

这一刻,数十万人如同风行草偃,尽数伏倒在地。

天柱在这一刻微微成形,聚集了过来。

轰隆一声,可以见到范贞顶上的王者鼎器彻底破裂,换为天子之鼎。四面八方的气运,汇集过来,甚至带着一丝神性光彩。

这一刻,天空之中风起云涌。三道霞光出现天际。显现而出。

这代表了五方上帝的承认!

“咦……”许多饱读诗书的老儒都惊奇起来。

历朝新立,似乎只有自家祖帝才会现身承认。降下神迹霞光。这是顺应天命的证据!

然而,奇怪的是。范家自称为北方黑帝之后。却没有见到黑帝霞光照耀下来。反而是黄青红三色霞光照耀,代表黄帝红帝青帝三位帝君的承认。

虽然同样有着天命,但是自家传承的德运感生帝没有出面,终究显得太过古怪了一些。

这些并非是最为顶尖的那种世族出身,很多隐秘之事不知道。

然而这刻,就想起了一些流传的隐秘传闻来。似乎听说,黑帝陨落了啊……

一个个心中如同鼓槌大震,一句话都说不出。原本这流言虽然流传广泛,但是相信的人不多。许多儒者直斥为荒谬!

五方帝君为五气所化身,为这方世界的根本。怎么可能陨落?

对于儒道核心的五帝感生流转来说,相信这个,儒道几乎都要崩溃。

帝君都会陨落,那么圣道岂非也不是那么真实不虚……也可能毁灭……

然而,今日见着这么一幕,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让许多儒者都变得恍惚起来!

范贞同样有些恍惚,怎么也没有想到范易会亲自捧起皇冠为他戴上。

事实上,在他想来,已经没有打算亲自登基了。自家和其父亲范敬也差不多,不过为王前驱而已……

早就下过这般决心了,没有想到,居然是范易……

范易微微一笑,一个开国太祖的名头在他看来并不是太重要。

就如同另外一个世界的大唐,人们想起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而非是唐高祖李渊。

这就足够了!

范易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后方,而且说着实话。这个时候,建立范氏新朝的机会已经到了。

如今不论是范贞的鼎器,还是范易的鼎器,都无法容纳多余的气运。这是很可惜和危险的事情。

原因很简单,你容纳不下,就会流失。放在现实方面,就是人心失望。

那么多的功臣将士,等着你更上一步,然后才好封赏。天下那么多人等着你范氏登上皇位,好进行投机……

而你迟迟不登,就是所谓的中外犹疑,失望……这个中外是朝中朝外的意思。(未完待续)

...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