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仙侠玄幻 > 圣踪 > 第三十二章 佛国仙界何眼前

圣踪 第三十二章 佛国仙界何眼前

作者:沈四宝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07 00:16:22 来源:香书小说

佛门所传,佛身为金身,不破不坏,无物可及,万法难伤,历缘而不坏。如此之躯,怎么还会出血呢?这岂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吗?

但事实就是这样,佛门历代世间尊所披的袈裟名叫佛血袈裟,据说就是因为沾染了一滴佛祖金身所出之血,因此而得名。

那这样一来,佛门就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在传授佛祖所传的涅槃之道的时候,就需要向传人弟子们解释清楚一个问题。既然佛祖金身,为什么又会出血,留下这一袭佛血袈裟呢?这当然不是佛祖为了留下一件世间尊信物,所以故意留下这一滴血所能解释到位的。

但是这个原因在佛门之中却可以说是所有的弟子都是知道的,因为在佛门之中一直就流传着佛身出血的故事,也就是这佛血袈裟的来历,并没有人刻意遮掩什么。据说此袈裟原本就是佛祖在世之时所披在身,原本的颜色是黄色的,佛祖经常披着它游走各处向人宣说涅槃之道、解脱之法,本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衣服罢了。

佛祖和道祖虽然并世而存,且都获得了诸缘不及的最终解脱成就,但是行迹却是有着极大的不同。道祖在世之时,并不向人传授所证之道,而是喜欢骑着一头青牛在天地之间四处行游。就是在行游天地之时因所遇才收下了一个弟子,传授其太上玄妙经,此后由这位弟子建立了玄宗,才成为道门源流之始。

据说道祖收下这名弟子,也不是出于他的主动挑选,甚至可以说并非出于本愿。那是有一次,道祖骑着青牛经过一座城池的关卡,想要出关而去。却没想到就在要离开的时候被守关之人拦下了。那位守关之人的要求很奇怪,非要拜道祖为师,否则不肯放他过关。道祖无奈之下。为了能够出关而去,只得答应并收下了这位守关之人为弟子。

原来这守关之人也是一位非常之人。天生异能,双目生有日精,有日月之明,最擅观望天地万物气息变化,每天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登上高高的城楼,远望万物气息之变、风云之态。这一天一大早,当道祖还没有到达的时候,这位守关之人登城远眺。一下子就看见远方的天地之间有一道恢弘壮丽的紫气如龙一般游动在天地之间,正冲着自己所在之处缓缓游动而来。紫气所过之处,万物之气纷纷退避,拜服退让在侧。

守关之人当即大吃一惊,立即伏地冲着紫气跪拜,知道是有大修行人成就之人将要到来,当下欣喜万分,立即下到城门关卡之处守候。守关之人站了整整一天,没有离开半步,就连吃饭也不敢去。饥肠辘辘一直等到傍晚时候,才见一位一身白衣、皓眉银发的老者闭目骑着一头青牛慢悠悠地来到关卡之前,神姿玄妙。虽在眼前却似在天地之外。

守关之人一见这位老者,双目之中日精自生感应,原本的日月之明居然暗淡下去。他知道眼前一定就是那如龙紫气所预兆的大修行成就之人,当即激动不已小跑上前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叩拜,求请老人收为弟子。哪知那位老者连眼睛也不睁开,只说自己乃是一名衰朽之人,现在想要出关而去,并不值得受人如此跪拜,也无道可传。更不要说收人为弟子了。

守关之人坚信这位老者就是大成就之人,哪里肯放。跪在地上抱住青牛的一条腿苦苦哀求。但不管他如何苦求,老者始终闭目不开。丝毫不动心,只是坚持要出关而去。守关之人无奈之下,感叹自己没有这样的福分,便只好放开牛腿,让老者出关而去。

老者抬起手向守关之人一拱手,身下的青牛不催而动,迈步出关而去。守关之人心中颓丧,无比失落地看着一位大成就之人就要从自己眼前错过,心中实在是有一万个不甘心。忽然,他想起自己的职责乃是守关之人,这老人想要出关就得留下出关的钱物才对,于是当即上前拦住了青牛,恭恭敬敬地向老者作揖,索要出关之钱。

老者这一下可愣住了,不得不睁开眼睛,看着这守关之人。他孑然一身而来,身无长物,哪里有钱缴纳呢?于是只好道出实情,问守关之人能不能通融让自己这样一位老人家过去。守关之人听了,露出为难之色,一个劲地摇着头表示不行,最后指着老者身下的青牛说,若是留下这头青牛,倒是可以直接放老者出关而去。

老者露出为难之色说道自己年老体衰,这青牛乃是自己代步的脚力,如果没有了青牛,可以说是寸步难行,是绝对不能舍下的。守关之人一听,立即趁机下拜,说如果老者愿意收下自己为弟子,那就可以代他缴纳出关之钱,这样老者就可以自由出关而去了。

老者坐在牛背之上,仰天叹了口气,最后无奈之下只得收下了这个守关之人为弟子,传授他太上玄妙经,这才得以出关而去。而这位守关之人得了老者真传之后,抬脚在地上跺了三脚,仰天大笑三声,当即离开了那座关卡。数年之后,道海出而玄宗现世。又过了不知多少年,天地二宗、阴阳八派纷纷先后出现,成就了一大修行源流,称为道门。而那位老者,因守关之人而传,便被后人称为道祖!

与道祖如此吝传不同,佛祖则就显得大方的多了。当初佛祖在一棵菩提树下悟道,成就诸缘不及的涅槃解脱之境后,感叹一切众生不得解脱,于是便开始行游人间,向所有人宣说解脱之道以及种种修持之法。

佛祖向众人宣说的并不是唯一涅槃之道,而是应所对受法者根器不同而说种种不同修持法门,或者辨明心性所现、或者解说涅槃实相、或者解答弟子疑难等等,在佛门则统称为佛所说法。而佛祖说法并不拘泥一时一地,有时候在城中,有时候在野外,有时候在大雪山。或者有时候在岛屿之上等等各处,只要弟子所在,便无拘于地域不同。

并且佛祖说法之际。或处于深寂定境之中,或者施展种种大神通周身放出无量光明。或者集聚种种祥云,或者造就无边幻觉之境,或者带领弟子周游物物境,变化游戏。这样做,既是为了增加弟子修持信心,也为了让弟子能够得到加持之力,或者是让弟子能够更好领悟涅槃解脱……总之,佛祖说法好不遮掩。却会随根器不同显示不同境界玄妙。

这样一来,佛祖所至之处,有教无类,敬佩信服者云集,越来越多的人拜服在他面前,求他收录为弟子。佛祖对此一概不拒,无所不容。除了人之外,甚至还有一些异兽、妖物、草木之精,乃至其他非人之属。在很短的时间内,佛祖便收下了大约五千弟子。其中有五百位获得成就者则离家别国,跟随佛祖四处说法、传法,称为五百常随众。在这五百弟子之中。又有十位获得大成就者,各有神变,号称佛祖座下十大弟子。

正是在佛祖和这些众多弟子一起努力之下,佛祖所传涅槃之道开始在天地之间广为流行,慢慢地形成了越来越多的共修之人。因为佛祖提倡修持涅槃之道需要出家剃发、合群共修,因此渐渐地形成了修持涅槃之道的弟子共同修持之地。直到佛祖涅槃之后,最终佛门出现了十一座大山,与道门十一宗相对,号称佛门十一山!

以佛祖所言。涅槃解脱之道需要传道之师、行道之人、和修持之道,并将之并称为三宝。只有三宝同在,涅槃之道才不会断绝。比如他座下的五百弟子能够成就他所传涅槃之道。护持涅槃之道,降服种种劫数魔怨,辨别正邪修行之道。以及能心安身定,具备种种神通功德智慧,外在能向人显露种种身色相好,向人解说涅槃之道,令人一见而生信心,消除众生种种苦难,令善增、令恶减。这样一来,涅槃之道就能永远在人间流传,不会灭绝。

跟道祖最后骑着青牛出关向西而去,最后下落不明无人知其所踪一样。佛祖最后则是骑着一匹白马向东而去,再也没有出现在人间。但是在佛门之中却还有另外一个说法,那就是佛门的佛山,完全就是一个人昂然而立的样子,据说乃是佛祖坐化之后的肉身变化而成。这两个说法究竟孰是孰非,就连佛门弟子也说不清楚。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佛祖和道祖号称都求证了长生解脱之境,为什么最后都消失人间不见了呢?后世道门称道祖已经羽化前往了永恒不灭的仙界,而佛门弟子则称佛是涅槃之后开辟极乐佛国。但是无论是不灭仙界也好,极乐佛国也罢,却终究没有人亲眼见过,而历代修行成就者若不能入脱天境界则仍旧会在寿元尽头离形而去,或者再行转世,或以阴神之身继续修行。至于到了脱天境的修行之人则就大为不同了,传说这些修行人寿元尽后便能进入道祖和佛祖所开辟的不灭仙界和极乐佛国。

但还是一句话,这些都不过是传说罢了,从来也没有从不灭仙界和极乐佛国回来之人印证这一切。所以历代意外,哪怕是修行到了极高的境界,产生对道祖和佛祖怀疑的修行人大有人在。往往在最后关头产生极大困惑,不信有不灭仙界和极乐佛国的存在,一心想要以肉身在人间享受永恒不灭,于是便有了种种邪修法门出现。

其实这种困惑并不是在佛祖和道祖身后才有,当初佛祖还在世之时,向众生宣说修持涅槃之道可入极乐佛国之际,便有弟子当场表示怀疑,并向佛祖提出了一个十分大胆,甚为无礼的要求,让当时在场的佛祖弟子都是勃然色变,脾气暴躁的更是跳身而起向那人咆哮大喝!(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