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明末国色江山 > 第五一一章 摧枯拉朽

明末国色江山 第五一一章 摧枯拉朽

作者:巨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9:53:57 来源:香书小说

燃烧一天一夜的大火终于扑灭,数万军民完成十余万具尸体的清理掩埋,立刻遵照战前编整序列,分批进驻沈阳城,在数以千计的大小头目号令下,怀着满腔希望,开始清理废墟,修复城墙,重建家园。

根据朱大帅发布的嘉奖令,参战军民每人均获得十两白银和百亩土地的嘉奖,连长以上军官奖励100两白银和三百亩土地,十万民夫可在彻底收服辽东之后自行选择是否留下,东江新军和浮山军各分出一个师和两个骑兵团,组建辽东军,长期驻守沈阳。

经过辽阳和沈阳的两次大战,留守辽东的鞑子武装力量十不存一。

代善等近千名后金贝勒各部贵族不是自杀就是被砍下脑袋,老老少少上千具尸体,统统集中于西门外的石灰坑烧成灰烬,绝望之下纵火点燃的皇宫被明军将士迅速扑灭,整个皇宫连同数十年劫掠而来的金银珠宝和巨量物资落入朱道临手里。

号称百万军民的辽东后金政权,彻底被打断脊梁。

朱道临和麾下将校根据各种情报和歼敌数量反复推算,发现占据辽东的鞑子军民顶天了也不到四十万人,其中青壮约为十五万,从军者约为八万左右,其中三万余骑被黄台吉带到千里之外的宣大一线,留守辽东的鞑子兵不到五万人。

历经金州和九连城突袭战、盖州歼灭战、辽阳和沈阳攻城战、渡口伏击战等毁灭性的打击,这五万留守兵力基本消灭,近十五万鞑子为之殉葬,高达十余万人辽东汉人奴隶不是投降归附就是四散而逃,侥幸逃脱和分布于山野之外的鞑子兵已经不到万人,定居辽东各地和荒野深山的鞑子平民约在十万至十五万之间,其中鞑子军民聚集最多的是沈阳东面两百里的建州卫。

本着********的原则,休息两天的八万大军再次行动起来,前往西面八方清剿鞑子余孽的八个骑兵团也被召回。

朱道临亲领浮山军第一师和三万名武装起来的辽东籍青壮,坐镇沈阳,对周边数十里范围内展开拉网式清剿,护卫方圆五十里内的良田和汉民寨堡,指挥五万余辽东籍民夫重建沈阳城。

西线总指挥郭中骏率领东江新军第二师、归附的两万辽东汉军和五万辽民返回盖州,守护数十万亩即将收获的粮食,并与留守金州卫的历易良所部和北海舰队金州分舰队一起,密切监视锦州方向的关宁军,随时对可能从锦州方向回援的鞑子兵和蒙古兵展开打击。

战力最强的东江新军第一、第三、第四和新编第五师共四万将士开赴西北方辽河东岸的静远堡、平虏堡和榆林堡,剿灭沿途鞑子残余之后沿着长城一线布防,扼守通往大草原和辽西北部的咽喉重地,对回援辽东的黄台吉所部展开阻击。

姜玉龙率领的两个海军陆战师开往沈阳西南65公里的常胜堡,扼守辽河下游的长城一线,与东江新军南北呼应。

已进驻辽阳待命的朝鲜五万兵力兵分两路,一路折而向北,攻打女真老巢建州,一部留守辽阳,清剿周边的鞑子残余。

为激励朝鲜官兵,朱道临允许他们自行分配包括人口在内的一切缴获,战事结束将再次奖励三十万两白银或等价武器装备。

崇祯七年,八月初五。

朱道临率领十万大军占领九连城、宽甸、庄河口、金州、盖州、辽阳、沈阳等大半个辽东的捷报传至京城,崇祯皇帝和满朝文武震惊之后半信半疑,均不敢把这个惊天消息对外发布。

谁也不知道其实早在三天之前,镇守锦州和宁远一线的关宁军已经悄悄出发趁火打劫,祖大寿亲率的打劫前锋被朱道临麾下大将郭中骏堵在辽河下游的三河口西面,眼巴巴看着东岸一对对装备精良凶神恶煞的新军骑兵四处游弋而不敢前进一步。

八月初七,下午。

朱道临麾下骁将韩玉虎率领五百精锐骑兵押送代善、硕托、黄台吉夫人博尔济吉特、布尔布泰等上千颗后金将领显贵的人头、五十枚金印和十五面后金八旗的旌旗大纛赶到京城,整齐排列于午门之外,终于打消了崇祯皇帝和朝中文武的深重怀疑,引发京城百万军民排山倒海的欢呼。

崇祯皇帝看过上千颗鞑子人头,又在东厂、锦衣卫和兵部职方司等各级主官协助下细细验过鞑子皇室的金印和八旗大纛,情不自禁之下泪流满面嚎啕大哭,随后抓起东江新军从老贼努尔哈赤陵墓中挖出特别奉上的九龙玺,在同样喜泪横流的八大勋贵和内廷太监簇拥下不管不顾跑回宫中,来到祖宗牌位之下哭诉祭奠。

崇祯七年,八月初九。

大明镇海伯、东江新军总兵官兼海防总督朱道临率领东江新军和麾下水师收复辽东的喜讯,连同赐封朱道临为靖国公的诏书颁行天下。

八月十九,回援老巢的黄台吉所部及蒙古各部八万骑兵越过辽河,分成南北两路向吴季诚所部镇守的静远堡和郭中骏率部镇守的东昌堡发起猛烈进攻。

经过一天一夜的激烈交战,吴季诚部和郭中骏部先后放弃长城一线有利阵地,狼狈后撤,被仇恨烧红了眼睛的鞑子各部不依不饶,穷追猛打,双方的惨烈混战直到黎明时分才停止。

连续奔驰半个多月又经历一天一夜苦战的鞑子军队,终于成了强弩之末,很快陷入二十万大明军民的包围之中。

八月二十,下午。

朱道临毫不留情地斩杀黄台吉派来谈判的多铎贝勒和包成先、罗锦绣两名汉奸,下令对包围圈中的鞑子各部展开全面进攻。

傍晚时分,明军众多的火炮仍在轰鸣,数以万计的明军将士踏着遍地尸体,一步步缩小包围圈。

企图自尽的黄台吉等七名贼酋纷纷被亲卫四名架走,在数千死忠前赴后继的保护下掉头向西疯狂逃跑,付出死伤大半的代价险险杀出重围,仓惶渡过辽河逃向茫茫草原,在大明骑兵不依不饶的追击之下,多尔衮、岳托、阿齐格等贼酋先后毙命,最后活下来逃出生天的鞑子和蒙古兵将不到千人。

经此一战,黄台吉带回来的八万大军死伤近半,绝望之下纷纷扔掉武器跪地投降,被当成冲锋炮灰的五万蒙古骑兵更是死伤惨重,十不存二。

八月二十一,上午,随着朱道临一声令下,幸存的两万余后金鞑子和蒙古残余不是被集体射杀,就是被积愤多年的辽东民众砍下头颅,后金政权自此灰飞烟灭,辽东全境再次回到大明皇朝统治之下。

八月二十五,崇祯皇帝的嘉奖诏书送达沈阳,任命东江新军主将吴季诚为辽东都司,赐龙虎将军;任命东江新军副将张义轸接任东江镇总兵官,率部驻扎朝鲜义州城;任命东江新军副将李玉鸣为金州卫指挥使,其余数十将校均获晋升,分别担任已壮大到八万将士的辽东驻军各级主官。

八月三十,朱道临遵从皇帝诏命,率领郭中骏部三个新编师和姜玉龙部两个海军陆战师由陆路开赴山海关,行至锦州城下忽然发动,迅速击溃并擒获出城戒备的关宁军五千官兵。

姜玉龙率领的一万海军陆战将士高喊“奉旨讨逆、缴械不杀”、“只拿主将、余者不问”的口号冲入城中,郭中骏率领三万将士迅速对锦州城展开包围。

在震天响起的枪声威慑下,城中守军一片混乱,大势已去的祖大寿等十余将校在得到姜玉龙“缴械不杀、押送京城交皇上问罪”的承诺后弃械投降,刚押出城外就被不认账的朱道临尽数处死,然后诛灭三族。

至此,即将被朱道临举荐为山海关总兵官的姜玉龙率部进驻锦州,对名义上高达八万官兵、实际上只有两万可战之兵的关宁军进行整编甄别。

随后一个月,姜玉龙等率部逐一清点祖大寿等数十名将校的财产,以皇帝的名义贴出布告,将高达百万亩的土地平均分给被祖大寿家族奴役多年的平民百姓。

留守宁远城的吴襄父子接到密报,魂飞魄散,抢在朱道临大军到来之前,卷起所能携带的金银细软,携带数十亲眷和八百家丁弃城南逃,哪里知道老将历易良率领的海军陆战第四师已乘船抵达山海关以北二十里列阵等候。

两天之后,走投无路的吴襄父子被迫投降,父子辆效法负荆请罪的典故,赤坦上身背负荆棘向朱道临低头叩拜。

崇祯七年,九月初五。

朱道临和已被皇帝任命为登莱总兵官的心腹大将郭中骏率部进驻山海关,对精选出来的两万五千名关宁军进行最后整编,将缴获的关宁军武器盔甲尽数拿出重新装备,交给他保举为南阳总兵官的吴襄继续率领,三日后开赴中原围剿叛乱。

九月二十一,靖国公朱道临率领麾下数十名功勋卓著的将领和两万功勋精锐,抵达京城,在百万军民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中进入德胜门,穿过熙熙攘攘欢声如潮的街道,在朝中百余文武恭恭敬敬的陪同下,来到午门之外向崇祯皇帝叩首报捷。

************

PS:谢谢山青盈大大的打赏,谢谢書友20100322、醉酒也逍遥大大的月票!(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