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南宋不咳嗽 > 第一卷 南宋痙民 四百四十二章 开放?

南宋不咳嗽 第一卷 南宋痙民 四百四十二章 开放?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10:23:12 来源:香书小说

“陛下,监察部来人了,急着见您,就在船上。”本来洪涛还想在岸上多等两天,和阿尔因的父亲再详细聊一聊贝都因人的事情,再让他和赛义德互相配合得紧密一些,把这次骚乱的影响降到最低。可是还没等他和阿尔因谈完,朗崖就凑了过来,悄悄在耳边嘀咕了两句。

“你怎么来了?”监察部的人除了慈禧之外,很少和洪涛直接接触,皇帝身边总围绕着一群特务给人的感觉不太好。但这次来的人居然是慈禧的副手,也就是平时老跟在他身边像个影子一样的那个年轻人。他有一个很少见的姓氏,伊,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伊一。他的父母都是疍家人,来自广州沿海,当初只是为了省事,才给他改了名字,原本他都没名字,就叫小一。

“大宋有变,慈部长和文部长请陛下火速回去定夺。”伊一的废话很少,如果慈禧在这里,他一个字儿都不会说。即使单独见到洪涛,他也惜字如金,只说了一句话,然后从随身的皮包里拿出一份封好的文件。

“这里没外人,帮我念一下!”洪涛不太喜欢这个年轻人,他身上看不到一点儿年轻人的样子,充满了阴郁的气息。当年他家来金河湾之前是做海盗的,是被荣老头感召过来的,在学校里这孩子也是个另类,几乎没有朋友,但是学习成绩非常好。

“一共两件事儿,北伐和罢市。大宋朝廷在去年底做出了北伐的决定,只待帝国的最后一批火枪和弹药运到就开始。文部长坚持要先解决海商罢市问题,年初双方在广州进行了最后一次谈判。大宋朝廷原则上同意由海商成立咨政会,行监督弹劾广州、泉州、琼州官员之事。不过他们提出了一个必须条件,文部长和慈部长都无法答复,议会也不敢做主。只能由陛下决断。”

伊一长得并不招人烦,挺清秀的一个人,但是那双眼睛总是灰蒙蒙的,看着像个死人。得到了洪涛的命令之后,他缓慢的用死人眼看了看舱房里正在打扫卫生的那几个波斯舞女,这才开始读密信,声调更烦人。没有阴阳顿挫,和念经似的。

“什么必须条件?”洪涛很想让脚下匍匐着的图冲上去把伊一咬死,看看他会不会有表情。

这只大猫已经完全成年了,体长超过了一米五,体重比慈悲还大。不过由于从小就被人类养育,它已经失去了部分野性。对人类的攻击性大大降低。尤其是对年轻女性更温顺,看见波斯舞女立马就凑过去卖萌,这个问题就怪洪涛,什么人养什么玩意嘛。

“大宋朝廷要求两国互相开放口岸,他们的商船也要可以出入我国的港口。”伊一说完这句话,直接把那封密函折了起来,放到了洪涛的办公桌上。看他的意思是读完了。

“……和文南谈判的大宋官员里有文浩吧?”听到这个条件,本来还翘着腿半靠在椅子里的洪涛不由自主的坐直了身体,伸手摸了一根雪茄点上,深深吸了一口之后。随着喷出来的烟雾又问了一个问题。

“确实是文浩,在这个问题上,他转达了大宋皇帝的意见。这是大宋朝庭里的共识,他们对帝国非常好奇也非常警惕,很想来帝国港口转一转。既然两国交好,那开放港口也就自然而然了。”伊一抽了抽鼻子,对雪茄味道不太习惯。

“去把孙舰长叫进来。”洪涛还真被难住了。大宋朝廷这一招够狠啊!开放帝国港口……帝国哪儿有富裕的港口开放,除了还没建设完的麻逸港,就是帝国首都金河城了。不管开放那个。都不是一句话就能完成的事儿,还得有很多具体工作要做。这是存心给自己添麻烦,自己还不能不接着。

当天夜里,海上君王号就带着一艘小海狼踏上了归程,慈悲去开普敦了,马斯卡港的事情洪涛都交代给了舰队的副司令和朗崖。相比起这个海外贸易港的成败,和大宋谈判更重要,洪涛折腾了十多年,就等着这一天呢。可惜好事多磨,大宋朝廷不肯轻易就范,还加上了一个让自己很难办的条件。是否开放帝国港口,还真不能自己说了算,这件事儿必须回去和议会商量商量,把一切利弊都想清楚之后再决定。

洪涛在帝国里一直都算是激进派,很多对外交往的主张都是由他发起的,比如说给振州造船厂提供简化版鲑鱼级图纸、帮助大宋建造水泥厂、用战舰护航帮宋朝军队运送补给、把火枪出售给大宋朝廷并帮他们训练新军等等。在这些问题上他都是站在积极的一面,利用他的威望和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帝国议会和政府部长们同意他的观点。

可是这次在开放帝国港口和大宋通商的问题上,双方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掉个。洪涛成了坚定的保守反对派,大部分议员和政府部长都站到了他对立面上,他们对大宋朝廷提出的这个条件持赞成态度。

这些年金河帝国本土对外输出的产品并不太多,鲸油已经不是特产了,大宋也有人开始在近海捕鲸熬油,就连日本人也学会了这个技术。虽然捕获量还很小、制作工艺也有欠缺,但也影响到了鲸油的销售价格。只是肥皂大家还搞不太明白制作工艺,暂时算是一项独门生意。

不过这些产业连同制皮厂都被洪涛给外迁了,挪到了槟城港和普吉岛建厂,它们的污染太严重,每天一开门就能味道一股子臭脚丫子味道。

由于金河湾并不大量种植农作物,酿酒厂也只剩下一座,大规模的酿酒厂设在了文莱港。白糖也一样,它需要用到大量的甘蔗和鲸骨粉,对河水污染也很严重,直接被迁到了马六甲港,利用制糖残渣造纸的工厂也一同迁了过去。

现在马六甲港已经变成了帝国的战略要地,原本生产红磷的作坊变成了火药厂,除了帝国内需的火药,外销产量全由这里出产。

目前只有玻璃厂、金属集团、石化集团和造船厂还放在帝国本土,而且它们也都有了备份,一旦等开普敦那边的工厂正式开工之后,金河湾里的这些工厂也得逐渐减产,只生产高端产品,其余的外销产品慢慢也就不生产了。

洪涛的本意是要把金河湾、麻逸港变成这个时代的高科技产业基地,不鼓励大规模、大密度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那些玩意完全可以甩给殖民地人民去玩,既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就业机会,还能减少帝国本土的环境破坏问题。

寄生虫嘛,哪儿有亲自去干活的,都是等宿主把营养全放到血液里,然后直接去喝血。只要控制住高端产业,大部分利润就还是帝国的。别看那些大工厂干得火热,最后一算账,全是白干。

可是他的这个理论并没获得大部分帝国人民的认同,甚至连政府官员和议会议员也都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这些买卖都是大赚特赚的好生意,为啥都让别人去干,却让帝国本土的企业看着流哈喇子。他们很朴素的认为只要干活多、生产的东西多、卖出去的货物多,钱来的就多。大家全是帝国企业的股东,企业赚钱多了自己分的就多,讲别的都是瞎扯。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让洪涛在这个问题上得不到大多数人的支持,就是钱!

帝国内部是高工资高消费,一个帝国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高于大宋普通城市居民的十倍还多。帝国的黄金储备太多了,这玩意在洪涛眼里还不如铜值钱。不过这些钱赚到手也花不痛快,因为帝国是个封闭的国家,等于是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的,除了政府层面的大宗采购之外,帝国居民是不能随意去外国转悠的,有钱也花不出去。

自己有钱却又不能让别人知道,古人云过了,这叫锦衣夜行,属于违反人性的范畴。

是个人就有虚荣心,自己过得好不好怎么体现呢?必须拿出来和别人比比。假如帝国港口永远不开放,不让外人进来也不让自己人出去,那就永远没有显摆的机会了。现在终于有了合适的理由开放帝国港口,大家都巴不得早点实现,好拖家带口的去大宋转转,显摆显摆自己的富裕,心里舒坦啊。

还有一部分人比较理智,他们支持开放港口主要是为帝国着想。大宋海商这些年在大海上窜来窜去,已经把买卖做到了大食国,每天大把大把的捞钱。可这一切全凭皇家海军给他们撑腰,还得花费帝国的财政,虽然能得到补偿,但那些玩意都不是明摆着的,一般人很难想到。

现在国居民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赚钱,他们掺合不进去。因为帝国目前全是国营企业,就算有人想去当海商也没这个规矩,眼看着别人用自己家创造出来的条件挣钱,心里急啊。

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