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南宋不咳嗽 > 第一卷 南宋痙民 066章 三种炮闩

南宋不咳嗽 第一卷 南宋痙民 066章 三种炮闩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10:23:12 来源:香书小说

洪涛给齐祖提供的新思路还真是好几种,他先在纸上画了一个摸样很怪的大炮,在炮身后部靠近炮尾的地方有一个长方形的大开口,旁边还画了好几个带耳朵的小铁筒,看得齐祖直迷糊。他搞不明白,火炮后面开那么大一个口子,炮弹是好装填了,可是怎么打出去呢?这已经不是漏气的问题,而是气全从后面的开口中跑了。

其实这种炮不会那么没用,它就是十五世纪由欧洲人发明的一种后装火炮,再由葡萄牙人传入了明朝,人们都叫它佛郎机炮。

这种炮原本是滑膛炮,没有膛线,那个带耳朵的小铁筒就是它的装药筒兼炮闩。使用的时候把这个称为提心筒的装置从火炮后面的长形开口塞进去,再用楔子固定,然后就可以点火开炮了。

它的优点是开完炮之后,用锤子把楔子打掉,马上换上一个新的提心筒,再用楔子固定,就又可以点火开炮了,射速很快。但是它也有很大的缺点,提心筒和炮管之间密封很差,漏气严重,所以射程不理想。

不过洪涛认为依靠金河帝国目前的铸造和金属加工能力,应该可以造出更精密的提心筒和炮管,让它们之间的契合程度更高,尽可能的减少漏气量,说不定会在不降低射速的情况下,提高一部分射程。其实目前也用不到太远的射程,既然是线膛炮了,必然比滑膛炮精准很多,有效射程能达到一公里,再有一定的精准度,就足够压制前装滑膛炮的。

“这种装置倒是不难,可以试试。不过有个问题,如果大炮的口径再大一些,提心筒的重量必然会加大,开火之后,炮手要更换上百斤重滚烫的提心筒可能会很麻烦。要是大炮的口径再大一些,就很难提得动了。”齐祖是个标准的巨炮主义者,他总想把大炮的口径提高、提高、再提高,根本就没有尽头,也永远不满足。

“好吧,您说的也有道理,那我们再看看第二种办法。”对于自己也不太确定的事情,洪涛确实很谦虚。齐祖说的也有道理,这种改型的佛郎机炮,口径越小越好使,一旦提心筒太重了,更换起来真的很麻烦。

第二种炮闩封闭装置,其实和齐祖原来弄的螺栓炮门很像,洪涛只是稍加改动了改动,但从图上看,就合理了很多。

怎么改动的呢?很简单,就是把原来炮膛里的螺纹分成四等份,锉平其中的左右两份。再把炮闩上的螺纹也变成同样的四等份,锉平上下两份。这样炮闩和炮膛的螺纹就交错开了,两者往一起塞的时候,互相突出的螺纹正好处于对方被锉平的位置上,根本不用拧,直接就塞进去。

这时重点来了,只要把炮闩转动九十度,炮闩和炮膛里剩余的两截螺纹就会咬在一起,然后炮闩就被固定在炮尾了。至于说光靠这两段螺纹能不能够承受住膛压,洪涛觉得应该能。如果不能也没关系,那就再加几道,直到可以承受为止,顶多是炮尾增加一点长度和重量。

其实这种结构也不是洪涛发明出来的,它在后世虽说不是太常用,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见到。有些药瓶、饮料瓶为了快速开启和关闭,就是用的这种结构,它有个学名叫做间断式螺纹。

它的优点就是可以快速固定,只需要拧九十度即可。如果还嫌麻烦,那就把螺纹分成六等份、八等份、十等份、十二等份……反正分得越多,需要转动炮闩的角度就越小,稳固性也就越好。

当然了,它也有缺点,就是加工精度要求比较高、对钢材的强度要求也比较高。这些螺纹不光要丝丝合扣,还得能承受住成百上千次的高膛压冲击。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密封,整圈的螺纹都不能把高压气体完全封住,现在弄成好几截了,密封效果肯定更差。光靠机加工精度不可能把没有螺纹的接触面做的严丝合缝,连高压气体都钻不出来,别说现在的技术,就算放到后世的数控机床上也不成。

那问题就又来了,火药爆燃时候的高温、高压气体是有烧灼性的。炮膛里没什么精密结构还无所谓,但是这些咬合得很紧密的螺纹怕。一旦漏气太多,还是存在锁死的情况。到了战场上,如果炮闩打不开了,那这门炮就全废了,修都没时间。

可是不管怎么说,装填速度的问题解决了,剩下就是如何密封的问题,和全螺纹炮闩相比,两个问题变成了一个,进步了百分之五十啊,只要再把密封问题解决掉,间断螺纹式炮闩就可以使用。

“就这么简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个主意太好了,精度没问题,先套出大概纹路,然后用手工慢慢锉,绝对规整!嘿嘿嘿……怎么就这么气人呢!少几截螺纹,这个问题就解决啦,哈哈哈哈哈……小七,快去找徐老板,让他全速,这也太慢了,什么时候才能到啊!”

齐祖都听傻了,合算他原来的设计离成功如此之近,只差那么小小的十几厘米,愣是活活折磨了自己一年多。现在就算让他回金河城当总理他都不去了,有了洪涛这个间断式螺纹结构,他造大炮、造巨炮的梦想很快就能实现。一想起自己造出来的大炮隔着好几里地就能把敌人的战舰摧毁,他也想长出翅膀,赶紧飞到开普敦去了。在船上想法再好也是白搭,这里没有试验的条件!

“先别去,我还有一种办法,这才是最靠谱的,你们不想听听?”温小七很郁闷,刚才起身是被齐祖按了下去,这次又被洪涛按住了。他已经想好了,下次谁愿意去找徐量植谁去,自己是不去了!

“还有!比这个还靠谱?”齐祖如果不是因为自己年纪比洪涛大十多岁,立马跪下给洪涛磕头的心思都有了。都这么完美了还不是最靠谱的,这还是人脑子吗?

“嘿嘿嘿……确实还有一种,稍微复杂了点,等我画出来再说。”洪涛这个美啊,看着齐祖和温小七眼里崇拜加崇拜再加崇拜的目光,马上死都不冤。还等什么,赶紧动笔,让他们俩看看马王爷到底是不是三只眼!

最后一种炮闩的设计,就真的是历史上存在的炮门了,这玩意是自己从书上看来的,它的名字叫横楔式炮闩。伪军迷也是军迷,火炮中的名牌产品克虏伯早期后装炮就是采用这种横楔式炮闩,稍微了解了解就能知道。

这种炮闩说白了就是一个楔形的大钢疙瘩,上面有个和炮膛一样粗的孔,横着插在火炮尾部的开口里,就像是家里的门闩一样。采用横楔式炮闩的后装炮炮尾没有堵头,就是一个圆洞,装填的时候把炮闩横着拉出来一截,让炮闩上的孔和炮膛对齐,就可以把弹头和药包塞进去。然后把炮闩推回去,堵住炮膛后面的口,这时再把拉发引信通过炮体上的一个小孔塞进去,捅破药包,一拉绳子……咣的一声,炮弹就打出去了。

这种炮闩的优点就是加工简单,比间断式螺纹容易很多,对材料要求也不高。缺点是炮闩和炮膛后口之间还是漏气,需要一个叫做闭气环的金属装置来克服。

闭气环大概什么摸样的洪涛在书上见过,就是一个合金做的金属圆圈,横截面是l型的。相对应的也要把炮膛后口的边缘铣出一个l型的槽来,正好可以把闭气环严丝合缝的放进去。

至于说这个结构能不能防止漏气过多,洪涛觉得应该、可能、大概成吧。因为历史上很多大炮都是这么弄的,人家都成功了,自己凭啥不成功?但是最终成功不成功,那还得去开普敦真正试过才知道。毕竟自己不是真军迷,看这类东西都是有一搭无一搭的,没有仔细研究过,说不定会漏看了某部分。

“如果是大口径炮,这种横闩的重量也不轻吧?会不会更难操作?”齐祖还念念不忘他的巨炮梦想呢,不管考虑什么,总是把零件先放大好几倍去考虑。

“不会,这里应该还有一个螺杆锁闭装置,就像是我设计的活动扳手一样,可以靠旋转螺杆把炮闩带出来,并不是靠人力拉动。只是我画不好,太精细了,等到了开普敦港,再找专业制图的人帮我画一个你就明白了。”洪涛这几张草图可真叫草图,不是特别懂这些的人都不知道他画的是啥。

“不用画,我听明白了!活动扳手是螺杆不动、扳手滑动。现在陛下把它反过来了,扳手就是炮管、螺杆就是横闩,扳手不动螺杆动,这个横闩就可以依靠螺杆的旋转自由进出!”齐祖是专业搞这个的,洪涛说的每句话在他脑子里会自动变成一张结构图,还是立体的。有了活动扳手这个例子,他瞬间就明白了洪涛的意思,甚至比洪涛还明白。因为洪涛只是这么一说,并不知道该如何实现,但是他连如何在横闩上安装这种螺杆装置都有大致的想法了。

“陛下您说这种闭气环用在我的蒸汽机上会不会也能管用?它都能把大炮里的高压气体封住,没理由封不住锅炉里的水蒸气啊。”温小七对大炮不关心,他只留意他能用的。金属闭气环的理论让他很着迷,如果能用金属来密封,那就太好了。

“恐怕够呛,据我所知,这种闭气环就是利用高膛压来达到密封效果的。你看啊,它正好贴在炮闩密封炮膛的平面上,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压力,它和炮闩之间肯定会有缝隙。但是炮膛里瞬间的高温高压会让金属闭气环变形,死死的压在了炮闩的平面上,几乎到了没有缝隙的程度,这样才能达到密封的效果。按照这种工作方式推理,这种闭气环用铜做应该更合适,既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又容易变形。至于说需要不需要合金,就得我们到开普敦慢慢试验了。”对温小七的推测,洪涛不太支持,闭气环的工作原理好像并不适用于蒸汽机这种相对低压、低温的环境。但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还是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不对、成不成,光说没有用,试试才知道。

“徐老板!徐老板!满帆、满帆!这么好的风,把支索帆和极顶帆升起来啊!”温小七和齐祖用实际行动严重同意了洪涛的建议,必须尽快赶到开普敦港去,在船上除了讨论啥也干不了,没有实践连讨论都进行不下去了。这次俩个人无比同步的冲到了舱房门口,冲着甲板上喊了起来。尤其是温小七,他就是造船世家,别看没进过航海学校系统学习过,驾船出海是他的本能,一点不比海军军官差。

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