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南宋不咳嗽 > 046章 用才不用徳

南宋不咳嗽 046章 用才不用徳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10:23:12 来源:香书小说

古人云过,宁和明白人吵架,不与糊涂人说话。这也是至理名言,不管这个聪明人品质如何低下,他都能听明白你的意思,并相应做出最合适的反应。如果不是为了交知心朋友,对方人品如何真的很重要吗?洪涛觉得大可不必在意。用人是要用他的长处,不能说金子比铜贵重,就把铜扔到一边去,只要能量才使用,铜的用处反倒比金子多很多。最主要的是铜比金子便宜,能用的时候就用,不能用了就扔,相对来说不会太心疼。

文浩显然就是一个聪明人,在洪涛眼里也是一块很有用的铜。离临安城还有三四个小时路程呢,他就已经提出了三四个方案,以此来证明自己还有用,不是废物。当然了,这三四个方案并不都合洪涛的心意,但每个方案都有其独特之处,如果换个思路和环境,也不失为是个好办法。

“你确定能完成这个任务?我可没时间给你试验,我需要立竿见影,你不会不知道地方豪强士绅们的实力吧?我也没有太多兵力可以调遣,一旦发生了大规模骚乱,那我就只能杀得血流成河,然后把老百姓对我的一腔愤恨都发泄到你身上。而且你别打算跑,我估计你应该听说过帝国监察部这个部门,现在我再告诉你另外一个部门,它叫大宋调查局,和监察部的性质一样,而且控制范围更广泛。你要是有本事跑到深山老林里去过野人的生活,我也就无话可说了,只要你想继续过人的日子,那你就没地方可跑。我要是恨上一个人,国家不要了,也得把他弄死。”

文浩的最后一个提案,终于击中了洪涛的爽点。不得不说这个家伙真是治国的人才,自己啥都没告诉他,他甚至连大宋朝廷现在是个什么状况都不太清楚,就能利用前面四个方案当试金石,把自己的真实意图试出来。假如自己和他换个位置,别说到临安之前了,就算一直开到欧洲去,估计也想不出来这么符合实际情况的办法。

“小人不敢……其实小人觉得这件事儿并不太难,只要朝廷可以给我足够的支持,士绅们就没有拒绝我的本钱。大宋这些年的变化非常大,尤其是沿海的几个路,百姓们的想法已经和以前完全不同了。这也得拜您的帝国所赐,就算是瞎子,只要他不聋,也会听说过帝国那边的生活是如何如何好。如果朝廷的改变是要把大宋建设成金河帝国的摸样,我想这些地方的百姓是不会有太大抵触的,说不定他们都会欢欣鼓舞呢。没有了百姓的支持,再加上朝廷的重压和帝国的介入,那些还抱着老思想的士绅们根本就没有反抗的机会,朝廷想怎么捏就怎么捏,让他们圆就得圆,让他们方就得方。内陆地区稍微麻烦点,不过小人还有一个办法。先利用报纸进行宣传,然后再把那些已经移民去了金河帝国的人请回来,让他们回本乡本土探亲访友。百姓们对朝廷的法令是怕、对报纸的宣传是疑、但对同乡的亲口讲述就真的是信了。只要他们信了,朝廷再适时的给一些好处,这些地方就能很容易的归心于陛下您。”一看自己的设想撞对了路,文浩立马就活了过来。虽然人还跪在地上没敢起来,但是眉飞色舞的样子已经和坐在皇位上没什么区别了。

他从洪涛脸上看到了希望,不光是活的希望,还有东山再起的希望。文浩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这一生都默默无闻的平庸下去,最怕的就是脑子里的想法得不到实现。他这些年之所以拼了命的钻营,也是为了能让自己的理念付诸实施。现在最高理想显然是没希望了,可是退一步讲,在洪涛手底下干也算是目前的最佳选择,还可以身临其境的看一看、学一学,这位神奇的老皇帝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为啥总能压在自己头上,像大山一般让自己无法翻身。

“这个办法可以试试,我还有另外一个工作要交给你。这个工作很不容易成功,还会招来各方的非议,一旦失败,你就是大宋的罪人,我也保不住你。怎么样,想不想听听这个工作是什么?”洪涛表面上对文浩的办法没什么太多的惊喜,其实内心里已经笑开花儿了。自己没白留下他这条命,如果当年依照慈禧的想法,他早就沉到海底喂鱼去了,自己也就失去了一位治国的能臣。

文南可以治国,但他属于那种在和平稳定时期按部就班发展的人,不是在乱世中披荆斩棘的闯将。非常之时就得用非常手段,只有文浩这种不遵守规则、喜欢剑走偏锋的家伙,才能想出非常规的办法来。此时野心就不是坏东西了,野心越大、想法也就越超前。

用侨民回国进行宣传,这个主意真是太妙了。中国人故乡观念很重,就算从小离开家乡在外闯荡多年,但是一碰到同乡,还是会另眼相看。这种风俗不光在古代有,现代依旧存在,也不光在普通人观念里有,士人高官也不能免俗。历朝历代都不缺乡党,往往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用楚霸王项羽的话讲,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衣锦还乡这个词儿也是从他这里来的。

问题是,还乡的都是衣锦者,让家乡那些还没衣锦的乡里乡亲咋看、咋想?生活富足这个玩意是装不出来的,尤其是和熟人,所以到底哪儿的日子好过,根本不用特意宣传,这些侨民就是一个个活的榜样。

虽然说大部分人故乡观念重,就算穷死也不会选择背井离乡,可一旦这种好日子能被复制到自己家乡来,他们会反对吗?从逻辑上讲,应该是不会的,至少刚开始的时候不会,只有在觉察出被骗的时候,才会反对。洪涛只需要刚开始就够了,只要自己的改革办法能推行开,收益的总会是大部分人,有少数人反对根本没用。

光靠报纸和侨民的宣传还远远不够,中国老百姓最现实,谁让他们吃饱饭,谁就是好人,反之就是坏人。至于为啥好、能好多久;为啥坏,是一直坏下去吗?这些问题就很少有人愿意去考虑了。太现实的人难免就短视,他们顾不上子孙后代,只求眼前利益,这种人也相对要好忽悠的多。

现在洪涛就打算根据宋人的这些特点开始忽悠人了,用什么来忽悠呢?主题有两个,一个是钱、一个是地!

钱,就是商业化、工业化,用来针对沿海城市的百姓,相对来说比较容易。通过金河帝国这么多年的影响渗透,大宋沿海城市里的工商业已经如火如荼的发展起来了。自己只需要把它们规范一下,设立几套严格的法规来管理,进一步为这些未来的资本家们创建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根本不用求,他们肯定会拍着巴掌欢迎的。至于说当地的官僚、士绅和保守势力会不会给自己的改革带来阻力?会是肯定会的,但不用担心,因为他们的势力在这些地方处于弱势,也得不到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援,掀不起什么浪花。

地,就是土地改革、土地私有化,用来针对内陆那些州县的百姓,相对来说就比较难了。金河帝国的影响力还覆盖不到这些比较封闭的地区,当地也没有形成商业社会规模,还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里。所以人们的见识比较短、观念比较保守、对新事物天生抵触,想和他们聊改革会非常难。这些地区是士绅、士人和官僚集团的传统势力范围,他们这些人在本乡本土、一村一寨里的影响力非常大,往往能振臂一呼就造成大面积的动荡。

而土地就是这些地区的命根子,也是洪涛要和士绅、士人、官僚集团争夺的主要资源。谁拥有了土地的控制权,谁就等于拿住了几千万大宋百姓的命门,予取予夺毫不费力。在这件事儿上,洪涛压根也没打算能轻易成功。如果对大宋帝国的改造成功了,应该就等于土地改革成功了,如果失败了,也必然是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当。

土地如何改革,洪涛已经和文南、罗有德商量过很多次,形成了一个基本明确的宗旨。

对于原本由大宋官僚集团占有的土地,大宋新政府将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毫不留情的予以坚决打击。除了保留各家各族基本生活所需的土地之外,多出来的部分全部予以没收,一分钱都不给,谁不服就用子弹让他服,哪怕杀得血流成河也在所不惜。洪涛非常非常讨厌大宋这些官员集团,即便他们愿意主动和解,自己也不打算给他们这个机会。在对付他们的问题上,洪涛坚决不会让步,并已经做好了玉石俱焚的准备。(。)

...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