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南宋不咳嗽 > 第九十四章 中西结合

南宋不咳嗽 第九十四章 中西结合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10:23:12 来源:香书小说

“啊!十五丈……去、去哪儿找那么大的整料啊!”温老二彻底让洪涛喷晕了,十五丈就是四十多米长,要想做一根四十多米长的大船龙骨,就需要一颗六十米高的大树,掐两头要中间。世界上有六十多米高的大树吗?反正温老二是没见过。

“嘿嘿嘿,龙骨不见得是整根的才好,可以拼接,方法我会,等这艘船造好了,我们再慢慢尝试如何拼接龙骨如何?”洪涛不清楚宋代的造船工艺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不过拼接龙骨这门手艺他们应该还不会,或者说宋代的船只并不太重视龙骨及船体的强度。因为这时候没有高强度的远航需求,也就没高强度的海战,没有需求的玩意自然没人去研究。

洪涛仔细观察过疍家人的连排船还有罗有德那艘鸟船的龙骨结构,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宋朝的船只整体强度不够,这也是他们不能进行远航的一个技术限制。就拿罗有德的鸟船为例,近25米长,排水量接近150吨的大船,主龙骨的尺寸却非常小,只有20厘米左右见方的一根松木,没有肋条,只有8块整个的底舱隔板和两根副龙骨。

这种结构像一个笼子,各处的作用力都差不多大,很平均的分配了受力,使得船体内部的空间比较大,利于装载更多的东西。但它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冗余度不足,一旦有一方受力过大,就会咔嚓一下散了架,修都没机会了。

另外,这时候的宋朝海船过份依靠船板来承受整艘船的扭力和拉力,有点像后世的车身承载型轿车,没有大梁,全靠车身铁皮又当骨头又当皮。这样设计的好处是车体轻便、经济实惠,可是坏处也很明显,就是车体牢固度不够,无法承受太强的颠簸和扭动。所以真正的越野级别车辆,全是非承载式底盘,车身只是坐在大梁上的一个壳子,大梁成为了受力原件。

不过宋朝海船的设计思路很符合当前的航海需求,大宋周围没有强大的海军国家,也没有向更远海域航行的迫切需要。绝大多数人以为南番诸国就已经到了天边了,既然这种船都能过去,那还费劲研究造价更贵、更难建造、更坚固的船何用?有那个钱和时间,不如多造两艘福船、广船、鸟船跑运输实惠。

但洪涛不能这么想,他现在要把所有人唤醒,让他们更重视海洋、更离不开海洋,然后才能依靠自己对大海的了解始终站在领先一步的位置上,再利用这个优势去索求自己所需要得到和想得到的一切。别人可以偷懒,他不能,领先者就要跑得快,何况他还没真正领先呢。

拼接木龙骨的技术,来自于上辈子和他一起去打捞沉船的普约尔兄弟。这一对儿老头算是把西班牙黄金船队研究了一个透彻,不光对船队的历史了如指掌,还对西班牙大帆船的构造如数家珍。大家在老鼠超人号上休息的时候,洪涛就和这对儿老头聊过有关造船方面的事情,当时洪涛还以为古代造船的龙骨都是整根大木头呢,想造大船就得先去找大树,结果遭到了普约尔兄弟的耻笑。

原来到了15世纪之后,欧洲的造船工艺就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十字军东征虽然最终也没胜利,却让北欧各国的船只进入了地中海。结果南欧这些国家一看,咦,你们的船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啊,得,咱们大家交流交流吧。一来二去,北欧挪威人、瑞典人的造船技术就和南欧法国、意大利、希腊的造船技术融合了,再加上从阿拉伯人那里偷学来的一些东西,威尼斯人率先造出来一种更适合远航、体型更大的帆船来。这时候,原本限制船只体型的龙骨问题就被解决了。

欧洲人使用一种斜向的卯榫结构,加上外龙骨和内龙骨这种三层复合的方式,成功的把一整根帆船龙骨变成了由三段接合的状态,且坚固程度一点不损失,反倒强了不少。这样一来,帆船就不再受限于龙骨木料问题,欧洲的大帆船从此就越造越大、越造越变态,也慢慢的越走越远、越来越强大,逐渐霸占了海洋,进而开始了他们从全世界抢夺资源的殖民时期。

而这种龙骨的建造结构,普约尔兄弟不光有图有真相,还有试验来证明。碰上洪涛这么一个杠头之后,兄弟两人亲自上阵,用一根14英寸的方木给洪涛现场演示了一遍如何进行三段连接。这个试验的结果让洪涛哑口无言,经过这种斜隼拼接的龙骨确实毫不损失坚固度,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更结实、更经济了。因为你可以选择质量更好的木料来拼接,不用再忍受整根大木上有某些瑕疵。原本不能当成大船龙骨的木料,现在只要质量够,粗度够,就可以变成龙骨的一部分,成本是直线下降啊。

这么好玩的事情,洪涛必须亲手尝试尝试,所以他自己也试了试这种斜隼拼接法。说实话,洪涛虽然干什么事情都没长性,但他的动手能力确实没的说,只失败了一次,都没去请教普约尔兄弟,光分解了他们俩完成的那根成品,就自己把三段拼接龙骨做了出来,效果咔咔好。

另外洪涛还有一个本事,那就是对所有他好奇、他喜欢的玩意,学过就不会忘,能记一辈子,但正经事就没这么好记性了,隔天、甚至转头就忘。有了这次试验和亲手成功的经历,斜隼拼接法就已经成了他记忆中的一部分,只要活着就忘不了。

那这个办法为何不用在探索者号和第二艘新船的制造上呢?很简单,洪涛对温老二和温老大一家人还不太放心,就像那张海图一样,他只会一点一点的教给身边的人,通过时间这个试金石慢慢试试身边的人是否可靠,是否能和自己一条心,然后才会青囊传授。这些技术都是能改变一个时代的东西,万一所托非人就让自己很难受了,技术扩散是洪涛支持的,但它有个前提,就是自己必须有能力掌握自己的命运之后,才可以扩散。

“听你的……加!”温老二让洪涛这一波又一波的新技术完全吃死了,想让自己的孩子学,那就不能反对,咬着牙、心疼死也得干啊。外人不明白龙骨拼接的重要性,做为一个船匠,温老二很清楚,能用短木料拼接成整根龙骨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局面?那就意味着他和他的孩子以后再也不用为了寻找一根合适的龙骨木料而发愁了,造船的成本和难度会直线下降一大截。

“光加密肋条还不够,我琢磨明白以前船头的船板为何会被海浪掀开折断了,因为它们太薄、太长了,光靠胶和铁钉不足以让它们敷在肋条上。我的建议是把船头部位的船板加厚、减短,船身部位的船板也要加厚。”洪涛觉得用一个龙骨拼接法就换了一个同意加密肋条还不太合算,进而又提出了一个让温老二咬牙切齿的要求。

“多厚?”温老二既然已经退了一步,就不在乎再退一步。

“6寸!”洪涛生怕自己表达不清楚,还拿起一根肋条木料比划起来。

“肋条才6寸厚,船板也6寸?”温老二还是没忍住,不得不再次准备和洪涛开始抬杠。

“把肋条加厚到8寸吧,不过隔断板可以减少到2个,这样也不会浪费太多木料,您说成吧?”洪涛也怕把温老**急了,自己也退了一小步。

“减少横断板如果船只漏水怎么办?”温老二不光是心疼木料,他还是很负责任的。隔断板就是隔水板,减少隔水板就等于减少了隔水舱的数量,这样的船他认为抗沉性不足。

“您看啊,我们的肋条比以前加密了一倍还多,船板也比之前厚了一倍,要是再弄那么多隔断板,船就太重了,跑不动。一艘好船,坚固、适航、速度、灵活这些参数要兼顾才可以,不能有任何一个方面太缺失,也不需要任何一个地方太突出,那样就会牺牲其它方面的性能。”

PS:点击、收藏、推荐票!三江票使劲扔给洪扒皮吧……不知道有没有不知道怎么投三江票的书友,我在这里把投三江票的方法写出来,集体方法如下:1.电脑打开起点网站,点三江,进入三江主页(手机用户请用手机百度搜:起点三江,进入之后拉到最下方,点击电脑版),进入之后在三江大封推的右下角,可以看到一个三江票领取几个字,点击领取,领取之后就可以将网页拉到最下面,看到《南宋不咳嗽》的后面有投票标签,点击投票即可。2.三江票的使用时间是每天下午的14:00到第二天的下午14:00使用,每个账号在这24小时内只可以投一次票,过时无效,所以请领取之后直接投给《南宋不咳嗽》,此票不可以累积,一账号一天一票,只要是消费满1元以上的账号都可以进行投票。希望书友们辛苦一下,投下三江票。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