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玄幻 > 女帝本色 > 第九十三章 最后的旨意(卷 三完)

女帝本色 第九十三章 最后的旨意(卷 三完)

作者:天下归元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06 23:50:23 来源:香书小说

(xbiquge.la 新笔趣阁),高速全文字在线阅读!

如果不是天弃赶了过来,也许明城就被景横波一边发疯一边拖死了。

不过现在她看起来也像一堆烂肉,连惨叫声都已经发不出。天弃震惊地站在一边,看着血迹斑斑的景横波,一开始以为是明城溅上的鲜血,随即发现是景横波自己的血,他赶上来要帮景横波包扎,被景横波推开了。

“把这对奸夫淫妇找个最严密的地方关押了。”她疲倦地道,“回头审问。”

“你去哪里?”天弃一手抓一个,望着景横波背影。

景横波没有回答,沿路缓缓地向前走。

虽然已经绝望,但心底还抱着最后一丝希望,走遍帝歌,是不是能找回他?

此刻帝歌空寂,百姓们躲在屋内惶惶不安,听着远处城门处的轰鸣。铁甲和兵器碰撞之声不绝,那是戍卫帝歌的力量都在奔往城门。

她走过帝歌舞明台广场。

这里曾十里红毯迎女王,红毯尽头的等待着她的一系列刁难,这里他曾第一次当众伸手,以承认和恭谨的姿态,扶她走上那条最艰难的路。

这是他给她的开端,自始至终,心意不变。

她走过往日最热闹的九宫大街,在道路尽头一座小井边停住,她曾在那里带着紫蕊,以波西米亚长裙惊艳帝歌,就在那日她看见他错认紫蕊,就在那日她和他第一次针锋相对,就在那日她第一次对女王权势产生质问,因此在他眼中看见惊涛骇浪,多少心事难言。

或许,之后的路,之后的抉择,都由那日开始,当她需要自由和权势,以求保护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他便不得不放手,放她至海阔天空处,蛰伏蓄势,卷土重归。

她走过琉璃坊,九宫大街的中心,也是整个帝歌最繁华的地段,她遥望那些重楼叠阁,熙攘街道,眼前忽然闪过奔驰的着火的马车。

那些由桑家点燃的着火的马车,她曾费尽心力阻止了其中八辆,最后一辆功亏一篑,不仅伤及无数人性命,还直接导致了亢龙军都督之子的死亡。

那一日琉璃街口火光与黑烟同舞,惨叫与哭泣共闻,那日成孤漠在街头疯狂叫喊,那日宫胤亲自奔来,挡在她身前。

“你要去救谁!”

“让开!谁准许你动女王!”

“国师!当真狡兔死走狗烹么!”

“我不持武器,不设护卫,面对你们。想清楚,要不要冲过来!记住,为踏出的每一步负责!”

玉带河河水荡漾,倒映那一霎血火与捍卫,她在他身后,他在万军之前,在敌意和愤怒的中央。

……

她走过西歌坊,这是帝歌贵族大臣群居之地,离皇城广场和玉照宫很近,她曾在此处为营救紫蕊,和吏相赵士值冲突。

她立在那高高围墙前,看朱门深邃,一条白石板路蜿蜒而出。

这石板路曾经涌来帝歌署官员和亢龙军队,涌来赵士值的无数家丁护卫,杀死赵夫人的罪名忽然落下,她欲自辩,却已知陷入陷阱。

重围之中,又是那人,一乘软轿迤逦而来,淡淡言语,深深计谋,谋人者为人所谋,陷人者自陷局中。一着诱敌之计,解她之围,不惜自斩臂膀,为自己留下隐患。

此刻将白石板路踏过,她忽然想起,那日他一改平日风格,乘软轿而来,起落之间如风过青萍,不愿被她看见他的脸。

如今时过境迁,忽然将一些沉埋在记忆中的细节想起。

记得轿帘掀起,惊鸿一瞥他苍白的脸。

记得后来在轿中她主动献吻,竟引得他反应冲动,记得她惊慌之下曾反手猛推,竟令他撞上轿子靠背,记得他的脸在锦缎靠背上曾微微一停,记得他弯起的唇角笑意浅淡,侧脸在光影中美如雕刻,而四周生出馥郁而微甜的气息。

记得那日下轿后看见他后背衣衫上一抹微红,之后便被蒙虎递上的披风遮去。

当时以为是靠背上的颜料,此刻想起,便如惊雷从心头掠过――那莫不是血?

他在轿中垂下轿帘,是不愿被人看见苍白虚弱,他忽然强势索取,其实是为了她将他推开,他撞在靠背上,那停一停,是为了将唇角血迹在锦缎靠背上拭去,靠背染上了血迹,所以当他再次靠在靠背上,衣衫上便无意中染了血。

往事一幕,到今日才忽然贯通,她在白石板路尽头慢慢蹲下,扶住了额头。

她曾无数次自恋于自己的潇洒散漫,直到今日,忽然恨起自己的散漫粗心。

他所想精心掩饰的,便是最重要的,是至今他不愿对她说,并因此影响他最终抉择的真正苦衷。当时她为什么没察觉?为什么没在意?

半晌她慢慢站起身,向前走,前方巷道深深,青瓦白墙,几竿修竹翠绿了墙头,打下一方浓浓淡淡的光影。

她久久伫立,没有走近。

那是她始终没有办成的照相馆。在那里她用宫胤一张照片骗来了天弃,在那里她让天弃去保护宫胤,最后天弃一直在她身边。

事到如今,不用再问也已经明白,是他拒绝了天弃的保护,把高手留给了她。

那些最为细密的安排,他永远沉默在人后,不欲她知。

照相馆的招牌还留着,她久久将那一方墨字凝视。

“刹那。”

仿若一语成谶,又或者冥冥中自有暗示,她和他最美好的时光,只有刹那。

过了西歌坊,便是皇城广场。广场上开国女皇神像依旧如前伫立,目光下垂,永远俯视着大荒土地。

那一日被桑侗挟持着,乘坐火马车奔入广场。

那一日生死俄顷,她的性命落于人手,用以逼迫他自裁。

那一日广场门前,冰雪飞溅中飞起的假头颅,让她终知撕心裂肺滋味,终知心之归属。

那一日宫门后激烈拥吻,她赤脚踏上他雪白的靴。

那一日她对他说:“宫胤,宫胤,我们一起改造新大荒好不好?我们一起打造一个新天地好不好?我们做一对大荒历史上最幸福的女王和国师好不好?我相信你能的,我也能的,而我只想和你一起做这些事,我们一起好不好?”

言犹在耳,似这皇城广场的风,因为四面建筑的束缚,永远在广场上空鼓荡不休。

不过转眼,沧海桑田。

那之后同样的位置,开国女皇神像脚下,她经历一生最大绝望和最冰冷的决绝。

那之后他为她“自裁”的位置,她将冰冷的刀刃送入他胸膛,一口毒血喷于其上。

那之后曾接受欢呼的宫城之上,她看见冰冷雪夜,一**涌来聚满广场的反对者,听见群臣士子的驱逐怒骂,看见亢龙死谏的尸首,看见一地的血花,开在一地的雪花之上。

那之后整座广场下的密道里,留下她和他的喘息,神秘的“老太监”,背她一路在黑暗和疼痛中穿行,推她入河逃生那一刻,她看见他挥手的姿势,不是告别,是挽留。

然而直到今日才懂。

守卫宫城的士兵们,看见在广场入口怔怔而立的女子,慢慢围拢来欲待盘问,她身子一闪。

下一刻她在玉照宫内。

宫道长长,伸向落雪的那夜,似乎他还在对面凝望。这一边是押送她入宫的群臣,他独自一人于对面。

当时以为是做戏,此刻才知是命运的暗示――他从来都为了她,孤军奋战。和人心、朝局、天意。

对面那人,衣衫单薄,姿态笔直,雪白的衣袂在风中飘荡,如一抹白色的魅影。

夜色尽头,他冰晶雪彻如琉璃,连唇都无血色。

长长宫道,渐渐覆雪。

她向前一步,伸出双手,当日未曾握一握他的手,知晓他的温度,此刻她想知道,他好不好?当时好不好?

一步出,光影破。

有什么落在手背,先热后凉,冰冷地一路滚落,在地上击出啪嗒轻响。

她一路走,那细微泪水落地啪嗒之声不绝,在一处阶梯前停下,不用抬头看匾额,也知道是自己寝殿。

离静庭很近,开了一个小门方便出入的寝殿。

寝殿前是一座秋千,她无数次在那里荡起,只求飞得高高,看一眼静庭书房里的他。

秋千绳子粗得快抓不住,他总是怕她落下,秋千座椅上,铺着软软的垫子,系着装满新鲜花瓣的香囊,她低头闻了闻,香气如此新鲜,而心,却已经陈旧皱缩。

向前几步,她低头盯着阶梯,干净得点尘也无,可见日日打扫。

心里并不意外,他从来就是这样一个外表冷漠,内心细致的人。

台阶是麻石的,和宫内常用的青条石不同,那是因为她曾经因为青条石落雪太滑,跌倒过。

上阶,她习惯性高抬腿,大荒的殿室门槛总是很高,她经常被绊。

然而没有门槛绊腿,她这才想起,当初因为她总是被绊腿,所以玉照宫和静庭的门槛都锯了。

后来,她自己的宫殿都有门槛,这个习惯她又忘了。

因为没有他,再无人会为她锯门槛。

一进门,似乎有变化,她怔了怔,才发现面前有两座屏风。

一座是原本的万彩牡丹,一座是前朝著名美男茅之南的绣像屏风。茅之南长得有点像现代的韩流明星,白皙修长,有段时间她很迷恋,吵着要他的绣像屏风,宫胤从来不同意。

当她离开,这里却留下了她喜欢的东西。

她淡淡地看着那屏风――这一生里所有的美丽事物,我都喜欢,但那是过眼的景,掠耳的风,行路时因为美而多看一眼的花。

你留下这屏风给我,是要博我一声欢笑?可你知不知道,我愿将这绣像屏风,我愿将我所有,换你此刻一抹衣角。

再向前,是她的床榻,被褥竟然是铺好的,铺得齐齐整整,每个被角,都被严严实实掖过。

床边有她的柔软睡衣,床下有她的舒适便鞋,都用绫纱盖着,以免落灰。

枕上一支鲜花,娇艳欲滴,一看就是日日摘来的新鲜花朵。蔷薇花上的小刺,都被细致地剪去。

“……宫胤宫胤,人家男朋友都送女朋友花。”

“自己去静庭摘。”

“没情趣!没味道!没人性!”

那一朵花,自她走后日日开放。

他在他不在,她在她不在,这清晨一朵花,都被严格执行。

他是不是总宁愿将所有的事,做在背后,好让她在无法追回的时候,更加叹惋悲伤?

靠墙的柜子,她记得放着她的箱子,然而现在柜子拉不开,柜门已经被锁死。

是他将属于她的一切封存,宁可永久活在回忆里。

她却已经不愿意再面对这些回忆,逃也似地出了殿,下意识穿过那边门,门果然没有锁。

推门声吱呀,恍惚还会有人走过来,一气喝掉她加了料的鸭汤,仿佛还会看见蒙虎对她眨眼,眨左眼示意他忙,眨右眼示意他不忙。

她眨眨眼,眼里似乎有什么东西,硬硬地咯着痛。

静庭红枫未到开放季节,枝叶青绿,她从红枫下过,想着那日三人树下对酌,想着那预示未来和真相的真心话和大冒险,想着那一日他背着她走过的揽胜阁、飞阑亭、萃华楼、冶春湖。想起她在湖边的大声呐喊。那喊声激起那桥下层波叠浪,卷起千堆雪,浪潮至今日不休。

我喜欢你,我要和你在一起。

至始至终,要说的只是这一句,然而没有回音,没有回音。

她缓缓步入静庭书房。

静庭居然没有人,此时此刻这大荒中枢之地,竟然空寂了殿室,似乎有人,存心要将宫殿腾空,将往事腾空,好让她彻彻底底进驻取代。

她站在宫胤常用的书桌前,桌面上竟然铺着黄铜镜面,她抬起头,对面花墙后,正是她的秋千。

往日自己荡起秋千,总在埋怨窗内的他总不抬头,却不知道她在秋千上看他,他在镜子前俯首,秋千装饰了他的窗子,谁装饰了谁的梦。

她缓缓拉开抽屉。

抽屉里一卷黄绫旨意。除此之外桌上桌下没有任何东西,本来这里该是案牍累卷,然而此刻似乎也被清空了。

只有这一卷旨意,是他给她的最后的安排。

她凝视良久,很想就这么狠狠关上抽屉,落锁,转身,离开静庭,离开帝歌,乃至离开大荒。

我不要你的苦心安排,我不要你的心血作伐,我不要踏在你的牺牲和鲜血之上,走上女王空虚寂寞冷的宝座。

然而最终,她的指尖,慢慢触及那一卷没有温度的黄绫。

到得此刻,她已经没有任性的理由。

她已经不能够是当初那个任性恣意的景横波,他人的牺牲越重,她越不能放下前行。当肩上担上无数人呕尽的鲜血,她只有拭干血迹前行。

绢很干净,带着漆封的气息,似乎是刚从密室内取出,字迹和印章却不新鲜了,应该已经准备好了一段日子。

旨意上的字迹,她看了好久,太久没见他的字,以至于一开始她只盯着他的手迹,却失去了将字迹连贯在一起的能力,好一会儿,那些字眼才串联成完整的意义,蹿入她的脑海。

“……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以清国祸……伪帝宫胤,着即废除尊号,永逐大荒。”

手指一颤,黄绫落地。

一霎间似惊电劈过,恍惚又是那夜雷雨,杀戮场血花成墙,那垂死的桑家护卫一步步以肘向宫胤爬近,身后拖出一道道长长的血线,瞬间被雨水淋漓涂抹。

他临时的嚎叫,似雷声响彻静庭,在场的人不知是因雨还是因语寒战不休,那一幕永难于记忆中磨灭。

“宫胤!你必身受天噬,跌落深渊。众叛亲离,永逐大荒!”

哐啷一声,景横波颤抖的双腿,撞着了身后的凳子。

宫胤!

这就是你最后的安排!

你将这天下相让,你将自己放逐大荒,你将这帝歌三旗空扬,只为等我归来重新补上。

砍断的旗杆不修,是否因为你早已决定,那里不再留下你自己的位置?

这一卷旨意,是否在帝歌雪夜之前,就已经写就?

是否在很久以前,你就已经将这步步印辙布好,一步一血,一步一雪。

浑身冰凉,眼眶却火一般的热,浑身的颤抖无法止歇,她忽然捡起旨意,狂奔而出。

狂奔。

过静庭,过寝殿,过玉照宫,过长长宫道,过八道宫门。她风驰电掣的影子,将那些惊动的侍卫甩下,整座玉照宫里,都是她狂奔的身影,衣衫在风里荡开,斑斑血迹,一霎不见。

她奔上宫城。

城下广场,泱泱人群,那是因为帝歌危急而赶来的群臣们,都惶然聚集在一起,求见皇帝,并惊恐地竖着耳朵听城门那边的动静。

有人无意中抬头,忽然惊叫,“快看,上面!”

众人抬头,就看见玉照宫城之上,不知何时立了紫衣的女子。

她满头黑发荡在风中,手中紧紧抓着一卷黄绫,身后披风倒卷而起,点点猩红如洒梅。

她握紧城墙冰冷墙砖,微微仰头,眼中似容纳了这帝歌皇城,又似乎什么都没有,只在云天之外,只在山海遥迢处。

人们微微眯着眼睛,心中朦胧困惑,只觉得这女子姿容华艳,似有几分面熟。

忽然有人惊叫,“前女王!”

人群片刻寂静。

寂静之后,便是哄然一声。惊叫声如潮水,瞬间席卷了整座广场。

“女王回来了!”

“黑水女王已经进城了!”

“女王出现在宫城之上,横戟军一定也进城了!”

“帝歌城破了!”

惊叫、纷乱、奔逃、拥挤……广场上乱成了一锅粥。

这一霎马蹄狂踏,檑木巨响,帝歌城门和宣宁门同时发出一声震响,随即呼啸声如潮,狂涌入大荒心脏。

帝歌城破。

这一霎雪山之上,轰然一声,地底通道大门崩裂,十数道人影电射而出,最前面一人,抱着一个白衣人,率众远掠而去。

守在此地的雪山弟子们要追,慕容筹摆了摆手。天门宗主凝望那些背影,眼神意味深长。

龙应世家下雪山。

这一霎景横波于玉照宫城之上,展开那黄绫旨意,当着帝歌群臣的面,一寸寸,撕碎。

长风烈卷,所有人不由自主停下动作,看着那些黄色碎片,如蝶飘落。

这一霎宫城无声,万众无声,天地无声,万物之灵,都被那女子压抑的疼痛所镇压窒息,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

有人慢慢跪下,有人渐次跟随,铁蹄踏近,她在城上。俯瞰这莽莽天下。

渐渐黑压压的人头,一片片偃伏如草。

漫天飞舞黄蝴蝶。

她眼前飘飞的却是那年帝歌雪夜的碎雪,下个不休,从冬到春,绵绵。

宫胤。

这大好天下你不要,我也不要。

我要踏遍青山,走遍大荒,我要寻遍这世间每一个角落,我要将一生剩下的时间,走过你所有能藏的地方。

你放逐你的人,我放逐我的魂,在道路的尽头,哪怕人魂不合,化为白骨,我都会一直等着问你一句。

宫胤,咱们,谁更残忍?

她慢慢仰起头。

这一霎。

整个帝歌,都听见她唯一发出的大喊。

“宫胤!”

------题外话------

……

宫胤自逐退位诏书化用了骆宾王的讨武则天檄文中的一句。实在没精力自己想了,特此说明。

卷三完了,最后几章写得挺累,卷四争取轻松点(我知道你们要吐槽我了)嗯,好累,安慰一下俺,把兜打开来给俺摸摸有没有月票吧。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