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都市 > 宝瞳 >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云雾茶和龙尾砚

宝瞳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云雾茶和龙尾砚

作者:东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06 23:50:35 来源:香书小说

第三百七十九章 云雾茶和龙尾砚

………… “是!”听完中年妇女的话,刘东点了点头。[ ..

“请进吧!”脸上仍然带着一丝狐疑之色的看了刘东一眼后,中年妇女打开了防盗门。

见此,刘东点了点头后,便走了进去,从刚才中年妇女的眼中,他知道对方是把他当成上门给县长送礼之人了。

“老刘,你出来吧!老家来人了!”带着刘东走进客厅后,中年妇女朝着旁边一个半开的房间喊道。

“老家来人了,谁啊?”随着说话声,一个身穿白色短袖衬衫,神色带着威严,面容跟刘老爷子有五分相似的中年人走了出来。

“就是这位小伙子,说是咱爸让他来给你送东西的!”

听着妻子的话,刘伟军自然看到了此刻正站在客厅中,手中拎着方便袋的刘东。

“小伙子,你是关家冲的人,怎么我之前从来没有见过你?”刘伟军言语中带着疑惑道。

也幸亏是刘东在关家冲呆了大半个月,早学会了那里的方言,要不然还真听不懂刘伟军话中的意思。

“刘县长误会了,我是从关家冲来,不过却并不是关家冲人。只是前些天到那里写生的时候,正好住在了刘老爷子家里,期间多蒙他老人家照顾,所以这次离开的时候,便自告奋勇把这些东西替他老人家给刘县长带过来了!”说着刘东把方便袋中的东西递了过去。

“原来是这么回事!我说怎么之前在关家冲从来没有见过你呢!”说着刘伟军把刘东手中的方便袋接了过去,然后从里面拿出了两个约巴掌大小,黄纸封口的黑色小坛罐。

去掉封口的黄纸。一股色泽清幽黑亮的茶叶出现在三人眼中。而伴随着茶叶的出现。鼻尖也有了一股淡淡的茶香在荡漾,让人闻之顿觉精神一震。

“呵呵,这是我爸亲手炒制的云雾茶没错的!”看到这茶叶,刘伟军脸上不由流露出一丝喜色,松滋县最有名的特产就是松露菇和云雾茶,而地处山间的关家冲的云雾茶受天地之灵气,是整个松滋市内部各个地区最好的上品茶叶,也是刘伟军的最爱。以前每年过年回老家的时候,都会让父亲用老手艺抄上一点自己带回来喝。没想到这次居然让刘东给他捎过来了。

“丽萍,晚上多做几个菜,留……!”

看着刘伟军转向自己的疑问的眼神,刘东连忙道:“刘县长,叫我刘东就行了!”

“刘东,那我就叫你小刘吧!”顿了一下后,刘伟军继续道,“小刘啊,晚上就留在我这里吃晚饭再走。否则过年回去,老爷子可又要怪我不懂待客之道了!”

“刘县长。您太客气了!其实这次也是我正好离开,顺手给您带东西而已,要说感谢,我还要感谢刘老,当初要不是他收留我,那在关家冲我可不知道要住哪了!”刘东谦虚道。

“呵呵,别叫我刘县长了!我们都姓刘,说不定以前还是本家呢,别客气,来,坐!”招呼了一下后,便吩咐李丽萍去厨房做饭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刘东与自己老父亲熟识的原因,还是刘伟军自己热情好客,或者刘东本身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又或者三者皆有,反正此刻身为一县之长的刘伟军态度非常热情。

而本来准备送完东西就离开的刘东倒是不好开口了。

“小东啊,刚才听你说去关家冲写生,这么说你是学画画的了?”两人坐定,刘伟军拿起桌上的杯子,然后给刘东到了杯热水,而刘东双手接过放到桌上后,笑着问道。

“我不是专业学画画的,只是小时候父母喜欢,而且也懂得画画,所以跟着他们学了几年,我本人也非常喜欢,所以到现在也一直坚持画,不过我资质愚钝,到现在也没画出什么名堂!”刘东道。

“学画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你还这么年轻,只要认真努力,以后自然有所成就!”

听着刘伟军的训导之言,刘东笑着点了点头,并没有答话。其实,按照刘东现在的绘画水平,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或者素描,在年轻一代中已经属于拔尖的水准,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而已。另外,现在已经身家几十亿的刘东,已经不需要靠画画来谋生,所以也从来也没想到过夸耀什么。

现在的画画,已经跟雕刻和收藏一样,变成了他精神上的一种追求。

就像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那句传承千古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活着总要有点追求,在吃喝不愁之后,刘东的追求就是绘画和雕刻上的艺术追求。当然还有收藏天下珍宝的巨大满足感。

看到刘东点头,刘伟军以为对方把自己的警言听了进去,心下不禁有了一种‘孺子可教’的欣赏。

“对了,小东,你学的是什么?国画,还是油画?”

“国画!”刘东很快答道,他知道像刘伟军这样的一县之长,如果懂书画的话,那必然是国画和书法,所以即便他没有投其所好,接机讨好的意思,但能够拉近双方的关系,又何乐而不为呢!

“呵呵,正好我也挺喜欢国画,这下咱们可要好好探讨探讨!来!”说着,刘伟军拍了用一下刘东的胳膊,站起身来朝着先前他出来的那个房间走去。

而刘东自然也跟在了后面。

“这是我的书房!”

听着刘伟军的介绍,刘东也四下打量了一番。

刘伟军的书房并不算大,整个房间呈长方形,大约有二十六七个平方,跟大部分私人小书房一样,整个书桌做东朝西,窗户在南边。而书桌的背后放着一排放满了书的书柜。而正迎着书桌的对面墙壁上,悬挂着一把大大的团扇,上书一个苍劲有力的行书‘忍’字。

而除了这个写着忍字的团扇之外,旁边墙壁上还悬挂着一些画作和书法。在刘东的眼中这些书画的水平还算是上佳,而从旁边的落款中可以看出,它们正是旁边的这位刘伟军刘县长的得意之作。

或许是注意到了刘东正在看悬挂在墙上的画作,刘伟军脸上不由略带得色的问道:“怎么样,小东,还可以吧?”

“刘叔叔的行书温而不柔,力含其中,上下承接,呼应连贯,水平很高!”刘东并不迂腐,自然知道要捡好话说,更何况刘伟军的行法确实不错。

不过相比书法,他绘画的技巧就相对差了一点,所以刘东仅仅是欣赏了一下后,并没有评说!

不过,刘伟军能够当上县长,自然在察言观色上深谙其中三味,从刘东细微的表情变化中就能够猜测到他心中所想之一二。不过他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然明白相比书法,自己在绘画上的水平有所不如。毕竟他的主业是县长,字画只是业余爱好而已。

能有现在的水平,已经是他多年勤练不缀的结果了。而且,他的书法在整个松滋县也是相当有名的。

“小东,来!也让我看看你现在的水平如何!”

听着刘伟军言语中的考校之意,刘东也没有拒绝。

然后跟着刘伟军来到了他书房中靠窗户的位置,这里放置一张宽大的长桌,以及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以及笔架、笔洗之类的书房常用之物。

“刘叔叔,你这里可都是好东西啊!”喜欢收藏的刘东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此刻摆放在桌案上边的笔墨纸砚,特别是那块砚台,正是老坑的歙砚,也叫龙尾砚,与甘-肃洮-州的洮砚、广-东肇-庆的端砚和山-西绛-县的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

随着常年开采,现在真正上品的歙砚已经很难见到,而且刘伟军这块还是上品的金星龙尾砚。

根据《新安志》记载:南唐元宗时,歙守献砚,荐工李少微擢砚官。”从此,歙石的采掘由民间转变为官方有组织的开采。在朝廷的督办下,一些歙石名品逐渐问世,且作为贡品进奉给皇帝。

其中歙石名品分为:五品二十五种。“品”就是歙石的大类,这五大类分别为:外山罗纹、里山罗纹、眉子纹、金星及驴坑。这五大类又细分为:刷丝石、金银间、指甲痕、卧蚕眉、金星、银星……等二十五种。

这些品种各有千秋,但以卵石上布满河汉群星般的“金星”石最为名贵。

由于歙石禁绝了私人开采,所以石中名品便更显得珍贵与神秘,到后来大名鼎鼎的南唐后主李煜时,上品龙尾砚已成为国之重宝。

宋代人唐询在他的《砚录》中称:李煜“留意笔札,所用澄心堂纸,李廷圭墨、龙尾砚石,三者为天下冠。”据说,歙砚以卵石为贵,大者极其难得,最大者也不过四五寸许,古人多就其坯作目砚(一种牛眼般大小的歙砚),由于歙溪范围甚小,而且宋代以前,歙砚之乡以此为中心,多数名石皆出于此。(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