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不明不清 > 950 一鲸落万物生

不明不清 950 一鲸落万物生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12:15:22 来源:香书小说

为什么要把替朝廷镇守云南二百多年的沐家,用如此不堪的手段搞掉呢?还是两个字,利益。

沐家对大明确实有功,至少前几代人有功,称得上栋梁。可是功过的评价并不是完全固定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停变化。

举个例子,李成梁对大明有没有功劳?初期肯定有,还不小。但随着年龄增大、地位升高、需求改变,功劳慢慢的就变成了伤害。

要是没有他为了自家利益养寇自重,建州女真也不会顺利积攒起实力,对女真各部实施吞并,进而威胁辽东镇的安全。

新皇帝登基后要抓军权了,他马上就成了最大的阻碍。如果不把他搞下去,朝廷每年的税赋就得源源不断流入辽东镇,洪涛就永远也凑不齐发展海军的资源。

是李成梁要害大明吗?肯定不是。从本意上讲,他也是不希望大明衰落的。是洪涛要害大明吗?更不是。这两个人全都不是国贼,只是因为站的角度不同、所需的利益不同,才成为了不死不休的敌人。

沐家也一样,他们在云南占据了太多田亩,还吸纳了太多佃户,把应该缴纳给朝廷的赋税变成了自家收入。

为什么沐家在云南各族当中声望很高?一方面是祖辈创下的,一方面就是用这种方式换来的。沐家能让很多土司少纳税、不纳税,甚至逃避劳役,形成了利益链,自然有人拥护。

可是站在皇帝的角度,沐家就是在挖大明的墙角,用国家的税赋拉帮结派巩固根基,这是坚决不能被容忍的。

另外沐家占据了太多资源,也是原罪。云南本来就穷,改土归流也好、大批移民也好,都需要资源支撑。可是资源全在沐家和各地土官、土司手里攥着,一点也不拿出来,让皇帝情何以堪!

如果不动沐家,那就只能和所有土司开战,从他们手中把资源抢回来,分配给改土归流的支持者和新移民。在得罪沐家还是得罪所有土司之间,洪涛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不是说容不下功臣的家族壮大,也不是说看谁太富了眼馋,而是不允许权力和财富都攥在一个家族手里,而这个家族还位于偏远的边陲重地。

沐家虽然被分了军权,但其下的沐庄有几百个,佃户好几万,还能指挥各地土司的私兵,容忍这样的家族继续存在下去就是对国家的不负责。

其实沐睿如果有阮香江一半的脑子和远见,能看清大势所趋,就该主动让出一部分利益,彻底切断与各地土司的往来,老老实实当个富裕藩王,就不会遭此灭顶之灾。

可惜陈用宾劝过、周嘉谟上疏弹劾过,都是比较明显的警告,沐睿和他爹沐朝弼却完全没当回事。这就让洪涛不得不采取最终解决手段了,总不能因为一个沐家让西南四省的改革全无限期搁置下去。

而当周嘉庆带着锦衣卫缔骑远赴云南之时,沐家再想改变已经晚了。两地相隔几千里,用最快的急脚递传送消息也得小两个月。

等沐家改变态度的奏疏送到朝廷,周嘉庆和袁可立的行动早就开始了。当圣旨再经过一个多月奔波送到昆明,估计沐家已经被锦衣卫和陆军给扫平了,人犯也该送到安南上船押送回京了。

可惜这些人犯一个也到不了京城,大海上的气候瞬息万变,漂没一艘海船太平常。海军也是人,不是神,碰到大风大浪同样扛不住。    一个大家族的兴衰,往往就取决于家长站的高度和一念之差。沐家名声太大,所以洪涛不打算让他们回京受审,再吃一遍锦衣卫镇抚司的刑具之苦。

更免去了三法司的强力介入,想必朝堂里也有不少人等着看笑话呢。一旦把沐家人交出去,那结果就不可控了,对皇帝倡导的严格遵守大明律有很大伤害。

索性全都魂归大海吧,两边都少了很多痛苦和麻烦。报纸不会口诛笔伐,把沐家的丑事全都摆出来用放大镜挑错,保全了沐家祖辈的名声。没受审就不能定罪,所以沐家还是大明功臣,其名要被刻在午门外的石碑上!

“这就是政治,政客追求的从来不是公正和公理,而是管理的效率和目标达成。只要对体系有利可以不择手段,也可以颠倒黑白。

你们今后大部分人都会进入朝廷任职,有些人可能会做到很高的职位,所以要牢牢记住今日所发生的一切,做到活学活用。

好啦,下面说说各地的情况吧,从下个月开始到明年夏天,朕希望不要出现大规模战事,朝野上下保持相对的平稳。”

就在高攀龙四人结伴去朝阳门外吃烤肉时,养心殿内的皇帝正在给总参谋部的一众年轻参谋们上课。今日的御前会议参谋们也参加了,并被提前告知不许发言。

待到散会之后才说明了此举的用意,其实不用说参谋们也知道了,这次会议压根儿就是在演戏,故意用远赴云南逼着总参军机大臣们不敢出声,然后顺水推舟的把锦衣卫派出去,还能便宜行事。

然而整件事的原委他们并不清楚,直到皇帝亲口讲出来。肯定有人在内心质疑这样做是否合理,但他们都习惯了按照皇帝的思路去想问题,如果发现方向不对首先会调整自己。

从入冬开始,洪涛就进入了冬眠状态,不再四处视察也很少召开御前会议。有意思的是从外喀尔喀、瓦剌,到叶尔羌国,再到云南和缅甸也都一起进入了冬眠,往日了三天两头的战报不见了。

既然没什么大事情发生,朝臣们也乐得清闲。不对,他们清闲不了,一年一度的预算期又到了。各部门都在紧张盘算着明年的花费,整天去和户部官员磨嘴皮子,争取能多报上去一些项目让资金宽裕点。

可惜孙元化和他手下的年轻官员们就像岸边礁石,任凭海浪如何拍打兀自巍然不动,凡是违规的项目全部剔除,模棱两可的项目则呈送皇帝批示。

每当有官员用各种方式想表示一下诚意时,户部官员就会指一指堂上挂的匾额。那上面写着六个说歪不歪、说正不正、结构松散却又充满诗意的大字:人在做,天在看!

那是皇帝的御笔,可着京城找绝对蝎子拉屎独一份。那也是催命符,自打实施了预算法以来,因为笑纳诚意被锦衣卫抄家苦役的户部官员就有21人之多。往往是头一天刚笑纳,第二天就哭了。

肯定有内奸!这是户部官员的共识,可谁也说不清哪位同僚是告密者,于是就看谁都像。在这种环境下真没人再敢笑纳了,离开户部也不敢。

那21位同僚里有19位都不是在户部笑纳的,依旧没逃出被抓的宿命。所以说老天没准真的在盯着呢,实在忍不住可以把表达诚意者告发,看着别人倒霉内心总能平衡很多了吧。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