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不明不清 > 965 带着朝廷一起走

不明不清 965 带着朝廷一起走

作者:第十个名字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12:15:22 来源:香书小说

“陛下圣明……”群臣一听,哦,是误会,赶紧齐声附和,纷纷落座。

“不过朕还是要出去一趟……去吕宋、安南、沙廉港、科伦坡港看看。这么多年了,海外特区和总督区经营得如何,光听奏报没用,不亲眼看看不放心呐。

谁也不要劝谏,这次不光朕去,诸位也该一起去开开眼界。北方的战事不用担心,王家桢和陈家树留下协助总参谋部安排后勤,左光斗监国,剩下的全和朕一起走!”

但他们高兴的太早了,皇帝不光要亲巡海外领地,还要拉着几乎所有的总参军机大臣一起去,且谁也无法反对,因为权力都在皇帝手里攥着,说你是大臣就是,说你不是马上不是。

洪涛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说起来也没什么复杂的,他想让大明帝国的决策层真真切切看几眼平时只能在奏折、题本中出现的地名和人民。

做为顶级官员,不该只窝在首都的办公室里纸上谈兵,若是连帝国版图的大部分地区都没去过,一点不了解当地状况,又怎么能在需要的时候做出正确判断呢。

至于说把各部门一把手都带走了,朝廷会不会陷入群龙无首、无所适从的状态?这正是洪涛想看清楚的答案。

在这十年间,朝廷除了原有的九个部又增加了化工部、卫生部和教育部,分别由工业部化工司郎中毕懋康、御药房掌事韩平、礼部郎中马保国担任尚书。

再加上都察院、大理寺和通政司,大半部门的一把手都换了人,且绝大多数参与过新政的推广,属于新派官员。

除此之外,这些部门的二把手、三把手乃至更多属官,有一部分出自海户司,一部分来自各新政省份,在执政经验方面很丰富,理念上也不存在对立派别。

如果他们在离开了皇帝和顶头上司之后,不能按部就班的执行政令,无法让国家机器平稳运行,那就说明自己设计的这套体系仍旧存在很大隐患,应该继续做大幅度修改。

那如果有人谋逆造反又该如何应对呢?放在二十年前,洪涛肯定不敢如此兴师动众远离朝堂;放在十年前,也不敢把大部分部门一把手带走,在指定监国大臣时至少三名,让他们互相盯着。

现在不用了,经过二十多年不辍的军事改革,大明军队已经完全脱离了某个人可以指挥的范畴。

想大范围、大批量调动军队,不光要有兵部、总参谋部和皇帝三方签署的公文,且公文还要经过千户以上所有军官传阅签字才算生效。

拿着有效的公文,沿途州府县才会提供方便和必要的补给。否则马上视同谋反,虽不能加以制止,却可以向附近驻军报信。

只要消息传递及时,某个卫或者某个都司想单独作乱的难度非常大,很快就会被相邻的多個都司联合围剿。在携带的弹药消耗殆尽,又得不到额外补给时,战斗力连五成都剩不下。

从这个方面讲,热武器军队要比冷兵器军队更容易限制。牢牢卡死驻军的弹药补给量,将领们纵有千般妙计也是枉然。

景阳三十年(1634)冬,一支小型舰队从大沽口出发,借着强烈的北风张满帆向南驶去。和以往海军舰队出航不同,每艘船的中桅上除了日月旗还有黄龙旗,皇帝带着大臣们开始了第一次长途海巡。为了照顾第一次出海的大臣们,舰队里特意安排了一艘福州级武装货船随行。它比广州级的排水量大了足足500吨,达到了1200吨,载货量超过700吨。

虽然平均航速只有7节,适航性却大大增加了,在同等海况下更稳定。除了运送货物之外,做为客船也比乘作战舰舒服的多。

除此之外,福州级的武装也更强大。它有半层火炮甲板,两舷各装备了6门100毫米短管后装线膛加农炮,船尾甲板还有两门100毫米后装加农炮,名符其实的武装货船。

在南洋、印度洋海域,福州级武装货船面对面不惧任何敌国战舰,甚至多艘的围攻。实际上海军就是拿它当多功能战舰使用的,既可以远航作战又能运送舰队补给和携带陆战卫,连海战带登陆都包括了。

在战舰方面,这十年海军没再开发新型号,依旧以秦级、汉级为主力。只是在服役数量上差不多翻了倍,达到了100多艘。

再加上50多艘广州级、10多艘福州级,远洋作战半径可以覆盖到恩鸟港,一次投送兵力数量达到了两个卫和所有装备。

4天后,舰队抵达了松江造船厂,洪皇帝兴致勃勃的带着大臣们登上了船台,一起观看了福州级武装货船的建造实况。

乘坐一艘巨舰出航本已经让大家很吃惊了,但和眼睁睁看着一艘比午门还高大的船只骨架逐渐成型,震撼效果更甚。

当天晚上舰队重新启航,三日后停靠于小琉球的海军基地海鸟港。这个基地建于小琉球岛的西侧中部,守着一条大河出海口。

如果洪涛没记错,这里应该距离后世的台中市不远,或者就是。当然了,明代的时候这里不光没有城市,连个镇子都没有,只是个当地人的小渔村,还处于半荒废状态。

在朝廷鼓励沿海居民去小琉球岛上开垦荒地种植金鸡纳树和甘蔗、玉米、水稻等农作物后,来自东南沿海地区的百姓越来越多,通常的登陆点主要有三个。

一个位于北部,称作淡水港,是当地原住民的村寨,守着淡水河,附近有大片平原。从福州、温州以及更北地区前来的大明移民习惯在这里登陆,顺着淡水河上溯寻找合适的耕地开垦。

一个位于中部,称作魍港,亦做蚊港,因蚊子多而得名。泉州、厦门、漳州,以及广东民众一般会选择此地登陆,同样也是顺着河水上溯在两岸寻找耕地。

一个位于南部,称作打狗港。名字好像没什么含义,就是当地原住民的发音,汕头、潮州一带的移民最喜欢在此处聚集。

(本章完)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