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434章:分析局势

战国大司马 第434章:分析局势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PS:颈椎疼,头昏脑涨,难受,今天短一点,吃不消了。话说,这两天怎么没评论呢,抄评都没法抄了。

————以下正文————

“……在此我呼吁举国的国人,齐心协力,共同对抗齐国的入侵,我辈有决心,终能将齐军驱逐出我们的国家,齐国终将在我的宋国的国土上,迎来第三次战败!”

在彭城城内王宫的城楼上,宋国太子戴武做了激动人心的演讲,几乎城内所有的宋人都挤在王宫前的空地与街道上,满怀敬爱地倾听着太子的鼓励。

待等太子戴武说完最后一句话时,王宫外数以万计的宋人顿时爆发出了响彻天地般的欢呼。

“万岁!”

“太子万岁!”

“宋国万岁!”

看着底下人声鼎沸、万人激动的场面,太子戴武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只见他亲和地朝着底下的宋人们招了招手,旋即转身走向了王宫城楼的内侧。

在那里站着四个人,分别是宋相惠盎、军司马戴不胜、宫廷老师薛居州,以及将太子戴武迎回彭城的蒙仲。

“很精彩的激励。”

见太子戴武走向自己三人,惠盎率先抚掌称赞道。

“惠相谬赞了。”戴武谦逊地拱了拱手,说道:“事实上,我方才紧张地很,生怕说错什么……”

论年纪,其实戴武比惠盎小了多少,大概也就是六七岁的样子,但在辈分上,惠盎亦是戴武的老师之一,至于另外一位老师,那便是薛居州。

因此,此刻能亲眼看到太子戴武激励宋**民一致对抗齐国的入侵,最高兴的其实就是惠盎与薛居州,毕竟这位太子殿下是他们精心教导的。

只不过相比较满心喜悦的薛居州,惠盎脸上的笑容略显勉强,这大概是因为他从戴武那也能称作魁梧的背影中,看到了宋王偃的影子,再一联想到宋王偃现如今黯然地远赴魏国,惠盎又怎么能彻底高兴起来呢?

“不,太子殿下做得很好。你听……”

惠盎微笑着,示意太子戴武倾听王宫外那久久不绝的欢呼声。

戴武认真倾听了片刻,脸上亦露出了被认可的喜悦,只是当他再抬眼看向惠盎时,他眼眸中还是难免露出了几许失落与遗憾。

因为他真正想得到认可的那个人,如今已经不在彭城了。

是的,他的父王宋王偃,虽然默许了他返回彭城,但并没有认可他,否则不会在他返回彭城前离开这座城池,远赴魏国,对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太子戴武来说,无法得到父亲的认可,这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

似乎是看出了戴武情绪上的低落,惠盎宽慰道:“太子不必多虑,大王之所以离开,这固然是因为他无法直面某些……改变,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这岂非也表明了大王对你的信任么?你知道这个国家在大王心中的分量,倘若不是大王认为太子有能力应付当前的危机,大王是绝对不会离开的。”

“……”太子戴武点点头,面色好看了些,但情绪依旧低落。

见此,惠盎又笑着说道:“大王一直都是那样,自负而固执,不过太子也不必担心,但这件事了结之后,在下会前赴魏国,到时候,在下会慢慢劝说大王……”

太子戴武闻言一惊,他从惠盎的话中听出了什么,惊呼道:“惠相莫非也要离我而去么?”

见戴不胜、薛居州、蒙仲等人纷纷惊讶地看向自己,惠盎苦笑了一下,似乎是在犹豫些什么,半晌后,他委婉地说道:“国家终须提拔新人……顺便,到时候在下也另有些事要赴魏国,与魏王商议一番。”

说这话时,他的目光有意无意的看了一眼蒙仲。

蒙仲对惠盎当然不会见外,闻言插嘴道:“义兄看我一眼,不会与我有关吧?”

“呵呵。”惠盎笑了笑,也不隐瞒,随口说道:“这事回头我再与你细说。”

片刻后,众人来到王宫内的大殿。

尽管此刻宋王偃已经离开了彭城,变相地表达了默许太子戴武掌国的意思,但太子戴武却依旧没有去坐他父亲的那个位置,他命人在王座前设了一个坐席,然后坐在那里与惠盎、蒙仲、戴不胜等人商议当前的对策。

看到这一幕,蒙仲不由得暗自称赞,惠盎与薛居州二人当真将这位太子教导地极好,至少在品德上,蒙仲不认为当时诸国有任何一位储君能比得上太子戴武,哪怕是赵国的年轻君主赵何。

但同时,蒙仲也稍稍理解了宋王偃的担忧:太子戴武的品德,固然是无可挑剔,但难以避免地,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戴武,在外人看来确实有些怯弱了。

儒家思想怯弱么?

其实并不,毕竟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向来主张‘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再联想到太子戴武多年坐镇郯城,为宋国抵挡齐国的威胁,怎么可能是一位怯弱的储君呢?

只是太子戴武平日里过于拘泥于礼数、仁义,因此看起来才显得‘软弱可欺’。

也因此,在宋王偃那等暴虐、掌控**极强的君主看来,太子戴武在这一点上他并不满意。

其实这就跟赵主父喜爱公子赵章一个道理,只因为公子赵章勇武,酷似年轻时的他,而太子戴武嘛,虽然相貌上与宋王偃非常相似,但言行举止,与宋王偃却是截然不同。

坐在王座下的坐席上,太子戴武看了一眼殿内的这几位,正色说道:“虽并未名言,但父王的暂离,意味着他将国家大事托付于我,戴武于外数月,对当前的状况并无过多了解……”

听到这话,惠盎点点头说道:“战争的事,就由戴不胜司马代为讲解吧。”

戴武点点头,转头看向戴不胜。

见此,戴不胜朝着太子戴武以及在场诸人抱了抱拳,旋即沉声说道:“殿下,当前的战况,其实我宋国极其不利。在太子遭……唔,遭流放后,郯城的军队士气大降,虽老臣拼死阻挡,但仍无法阻挡齐军攻破郯城。……齐军攻破郯城后,兵分两路,一路取逼阳,一路取邳县。因太子遭流放,军中士卒士气全无,导致逼阳、邳县在短时间内双双沦陷。随后,邳县的齐军又攻占了吕邑,与驻扎逼阳的齐军联手对彭城展开攻势……”

他讲述战况时,他时而看向太子戴武,时而看向蒙仲,显然他如此详细的讲述,也是说给蒙仲听的,好让蒙仲对当前的战况有所了解。

听到郯城、逼阳、邳县三地尽皆沦陷,别说太子戴武,就连蒙仲亦皱起了眉头。

要知道这三座城池,是宋国东部非常重要的三个‘中枢’,辐射着周边其余大大小小的县城与城邑,尤其是郯城与邳县,宋国失去了这两座城池,就很难再向北、向东取得什么进展。

相比之下,邳县还好,这座城池是宋王偃为了日后攻略吴越之地而建设的,但郯城,齐军攻占了这座城池,就能有效地遏制宋国对齐国发动反攻,可以有效地杜绝第一次宋齐之战时,宋国秘密派兵潜入齐国腹地的奇兵袭击。

“……鉴于前一阵子大王下令在彭城巩固防御,目前我彭城暂时无忧,但齐军见难以攻克彭城,他们便决定孤立彭城。西南的留邑、南侧的菑丘,如今分别遭到齐军的攻势,一旦这两地沦陷,我彭城便会受到齐军三面包夹……”戴不胜继续讲述着。

太子戴武点点头,继而看了一眼蒙仲,见后者正皱着眉头好似在思考着什么,便也没有打搅,自顾自说道:“在返回彭城的途中,我与蒙卿有过一些交谈,据蒙卿所言,现如今秦、魏、韩、赵、燕五国,正在筹谋联合攻打齐国的事宜,虽然这五国联军此次的目的是攻打齐国本土,但也能间接地帮助我宋国……”

在场几人当中,其实就只有薛居州不太清楚五国正准备联合伐齐这件事,闻言面露喜色,问道:“不知五国联合几时发兵攻打齐国?”

“这个……”戴武看了一眼蒙仲,说道:“这件事,还是由蒙卿亲自来讲述吧。”

听到这话,蒙仲点头说道:“此次五国伐齐,是由秦国发起,算算日子,差不多眼下各国已派人前往赵国的邯郸,一方面迫使赵国与齐国划清界限,加入到讨伐齐国的行列;一方面则商议联合伐齐的具体策略……倘若我没有猜错的话,这次五国联军会先在赵国聚集,然后至高唐、平原一带,渡过大河,直击山东……我不清楚目前齐国是否已经得悉这件事,倘若齐国已得悉了此事,那么或许就会从宋国撤并,布防于大河与济水之间,想来到时候的战场,应该也会这一带。……但就戴司马所说的情况来看,似乎齐国还未得知这件事。”

“你说,要透露给齐国么?”戴不胜问蒙仲道:“眼下我宋国的压力很大,倘若能设法叫齐国分心……但这样一来,到时候五国联军或许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

蒙仲想了想,说道:“这个想法倒是可以,毕竟五国联军还未集结,眼下让齐国得知这件事,能有效延缓齐军的攻势,再者,我也不认为齐国能有办法劝阻五国停止讨伐它齐国,只不过,齐国原本就有许多细作分布在各国,可能这些细作尚未来得及将消息送回齐国罢了……因此,倒也没有必要刻意将这个消息透露了齐国,免得五国产生什么误会,以为宋国利用他们云云……”

“唔。”戴不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见此,太子戴武便问蒙仲道:“那么依蒙卿之见,眼下这场仗我国该如何应对呢?”

蒙仲想了想说道:“暂时还是以防守为主吧,向留邑、菑丘两地增兵,防止那两地被齐军攻破……事实上,齐国这次注定败北,说不定连国家都会被各国划分,但问题就在于齐军现如今并不清楚这件事,因此依旧在对宋国发动进攻……基于这一点,宋国当以防守为主,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伤亡……倘若齐军执意要拿下留邑、菑丘两地,那就尽可能地撤走当地的军民,将那两座空城交给齐军也不是不可以……总而言之,保存兵力,待齐军因五国联军入侵而败北时,再趁机杀出,非但可以以极小的代价收复失地,说不定还能分一杯羹……”

他的话,符合他一贯的观点:如果只是拖着就注定能打赢,那就没有必要付出更多的牺牲。

可能是听到了蒙仲最后一句话,戴武惊讶地问道:“蒙卿的意思是,我宋国可以参与划分齐国?这样不会遭到五国的不满么?”

蒙仲笑了笑说道:“严格来说,其实就只有魏、赵、燕三国参与划分宋国,唔,可能到最后只有魏燕两国,魏国这次的目标是东郡,也就是大河中游那一块……”

“是翟章跟你说的?”惠盎惊讶的问道。

他知道魏国的大司马翟章与他义弟蒙仲关系很好,且翟章也准备让蒙仲接替他的位置。

然而,蒙仲的回答却出乎他的意料:“不,因为是我制定的。”

“……”

戴武、惠盎、戴不胜、薛居州四人震撼地睁大了眼睛。

虽说他们都知道蒙仲目前在魏国的地位很高,但也万万没有想到蒙仲居然已经可以拍板这等大事。

半晌后,戴不胜才眨眨眼睛问道:“简而言之,我宋国参与瓜分齐国,并不会遭到各国的不满咯?”

蒙仲笑了笑,说道:“是的。……因为某些原因,我建议魏国只取东郡。燕国那边,乐毅……乐毅你们都知道吧,他如今是燕国的大司马,与我不同,他想一口吞掉齐国,但我觉得他很难成功。前一阵子我与乐毅说起此事时,他其实非常倾向于宋国能吞并一部分齐国的国土,我听他的意思,似乎是不想让赵国占利……”

“为何?”戴不胜惊讶问道。

听闻此言,惠盎捋了捋胡须平静地说道:“因为赵国与燕国相邻,齐国覆亡之后,赵国就成为了燕国最大的威胁,乐毅这是在提前防备。”

说到这里,他忍不住看了一眼蒙仲。

蒙仲也好、乐毅也罢,谁能想到这两个年轻人,居然已能对整个中原的局势做出改变呢?

……看来,确实得跟阿仲好好谈谈了。

惠盎暗暗想着,决定今晚就与蒙仲好好谈一谈,履行宋王偃离走前对他的嘱托。

他也认为,这件事对宋国至关重要,不亚于迎回太子戴武。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