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历史 > 战国大司马 > 第452章:诸国纷争(三)

战国大司马 第452章:诸国纷争(三)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7 02:45:45 来源:香书小说

『PS:感谢“某年某一天”、“一页扉纸”两位书友的各一万起点币打赏~~』

————以下正文————

魏王遫十七年,秦国派白起攻楚国,接连攻下鄢、邓、西陵等几座城池。

楚王熊横大惊失色,连忙派人前往秦国询问缘由,并试图再次与秦国修好,而此时已率领数万联合军入驻宛城的蒙仲,却恰巧收到了一封燕国昌国君乐毅从齐地送来的书信。

乐毅在信中告知蒙仲,恐怕他无法在燕国立足了。

其中原因,即对他信任万分的燕王职,于今年在蓟城病故,由太子继位,追谥其父为‘燕昭王’。

乐毅在信中告诉蒙仲,燕太子对他素有成见,在其继位之后,这位新任的燕王便要求他乐毅加紧吞并齐国,尽快击破即墨、莒城这两座现如今齐国仍在反抗的城池。

但由于此事有悖于乐毅以怀柔方式吞并齐国的策略,乐毅并没有执行。

而因为这件事,新任的燕王对他乐毅成见更深,尽管有剧辛在蓟城为乐毅担保,却仍无法抵消新任燕王对乐毅的怀疑。

在乐毅写这封书信前,剧辛被新任的燕王罢免,被一个叫做公孙操的燕国王室子弟取而代之,此时乐毅就意识到自己恐怕已无法在燕国立足。

收到这份书信后,蒙仲简直难以置信,他搞不懂燕王职的那个儿子究竟是怎么想的,居然试图派人取代剧辛与乐毅二人。

心惊之余,蒙仲连忙写了一封书信,派人送至齐地交予乐毅,告诉乐毅倘若无法在燕国立足,不如前来魏国投奔他。

没想到这封书信送出后才半个月,蒙仲便收到了乐毅的第二封书信。

这第二封书信,是乐毅在逃亡赵国的途中给蒙仲写的,据他在信中解释,那位新燕王派了一个叫做‘骑劫’的人取代他,他唯恐他返回蓟城后被新燕王所杀,便决定逃亡赵国——之所以选择逃亡赵国,是因为这段时间频繁有平原君赵胜派去的使者去向他示好,而乐毅被骑劫取代的那会儿,正好有赵国使者拜访乐毅,在那名赵国使者的劝说下,乐毅遂决定先逃亡赵国避祸。

看到这封书信,蒙仲目瞪口呆。

剧辛、乐毅,这两个竭力协助燕王职——不,协助燕昭王的燕国功臣,就这样被新任的燕王罢免了?那位新任的燕王,真觉得公孙操、骑劫二人可以取代剧辛与乐毅?

“燕昭王一世心血,怕是要毁于一旦啊。”

微皱着眉头,蒙仲喃喃说道。

果不其然,半年之后蒙仲便收到消息,取代乐毅的燕将骑劫奉新燕王之名攻打即墨,齐地即墨大夫田单以火牛阵大破之,杀骑劫、败燕军,一路追击溃败的燕**队于大河。

随后,田单迅速收复沦陷的齐国土地,于莒城迎回齐王田地——即齐闵王的其中一个儿子田法章,拥立后者于临淄重新建立齐国。

听说这一系列的消息后,蒙仲简直不知该如何评价。

老燕王用了一辈子覆亡齐国、甚至吞并齐国,新燕王仅仅用了半年,就将其父一辈子的心血全部毁了。

这下好了,正应了当年蒙仲的猜测,燕国花了无数精力吞并齐国,结果到现如今全部吐了出来,灰溜溜地又回到了北方,原本有机会吞并齐国土地而成为比肩秦、魏的大国,也因为新任燕王这‘睿智’的做法而彻底破灭。

此时,蒙仲的族弟、方城令蒙遂就在蒙仲身边,得知齐国复辟,他皱眉说道:“这个田单复辟齐国,是否会对魏宋两国造成威胁?”

“不至于。”蒙仲微微摇了摇头。

虽然那个叫做田单的齐将确实表现得很显眼,让燕国吐出了吞并的五分之三齐国土地,但即便如此,现如今的齐国也不具备再对宋国造成威胁的实力,更别说对魏国造成威胁——毕竟基于魏宋韩三国百年同盟,只要齐国胆敢进犯魏国或宋国的境地,哪怕是田单试图让魏宋两国归还先前倾吞的各五分之一齐土,也必然会遭到魏宋韩三国的联合打压。

到时候,魏王遫必然会命蒙仲率领二十万三国联合军再次讨伐齐国,这是齐国所无法承受的。

想了想,蒙仲对蒙遂嘱咐道:“阿遂,你替我在这边看着白起,我回一趟大梁。齐国复国,厉害甚大,我需回大梁与魏王商议一番。”

蒙遂点了点头。

于是乎,蒙仲便从宛城返回大梁。

半途中,他收到了大梁送来的消息,魏王遫果然召他回国都商议大事。

至于商议何事,想想也知道就是为了齐国复国这件事。

果不其然,待蒙仲回到大梁拜见魏王遫时,魏王遫果然问起了齐国复国这件事,兵向蒙仲询问应对之策。

蒙仲遂问魏王遫道:“魏王,不知齐国现下对我魏宋两国是何态度?”

魏王遫便说道:“齐国的安平君……也就是这个复辟齐国的齐国将领田单,他在半个月前曾派使者前来大梁示好,田相与其接触了一番,试探出齐国并没有要求魏宋两国归还其土地的意图,而是希望能与魏宋两国重新建立邦交。”

蒙仲微微点了点头,心说这个田单倒也并非狂妄之辈。

而此时,魏王遫又对蒙仲说道:“你知道,田相记恨的是齐王田地,哦,也就是齐闵王,对于现如今的齐国,田相倒是并无恨意,因此田相在这件事上劝寡人顺水推舟与齐国交好,理由是眼下秦国动静频繁,正在大肆扩张,指不定什么时候秦国会再次与我魏国开战,倘若此时讨伐齐国,很有可能使我魏国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寡人想听听爱卿的看法。”

“讨伐齐国?”蒙仲惊讶地看向魏王遫,问道:“魏王的意思是,吞并齐国?”

面对本国的倚重,魏王遫当然不会隐瞒,点头承认道:“山东富饶之地,若能将其吞并,寡人自然不当错过……蒙卿,你说,若是集魏宋两国之力瓜分齐国,胜算有几成?”

蒙仲想了想说道:“这个不好说……宋国新得了琅邪郡,怕是也吞不下更多的齐土,而魏国新得东郡,倘若没有秦国的威胁,倒是有能力吞并这个齐国,但正如田相所言,这两年秦国动静频繁,臣亦趋向于魏秦之间近年必有交锋。”

听到蒙仲的话,魏王遫捋着胡须思忖了片刻,旋即倍感遗憾地说道:“卿言下之意,寡人有必要与齐国保持良好关系咯?”

蒙仲笑着说道:“先前齐国覆亡,虽说由于乐毅的克制,齐国本土并未遭到过大的损害,但毕竟是亡了国,如今田单虽复辟了齐国,但相信还有许多隐患等着他去处理,比如说,先前乐毅代燕王赐封的那位齐人,这些人未必会支持田单所拥护的新任齐王,想来田单希望交好魏宋两国的目的,也是想先解决国内的遗留问题……魏王询问臣的意见,臣的意见是,讨伐齐国,臣可以取胜,可以像乐毅那般,让齐国经历第二次亡国,但能否真正吞并齐国,眼下有秦国的威胁在,臣委实不好预测。”

魏王遫很满意于蒙仲的自信,点点头说道:“爱卿的本事,寡人当然知晓。……爱卿说得对,眼下秦国才是我魏国的首要威胁,倘若不能腾出手来吞并齐国,即使令齐国再次覆亡,也只是白白得罪齐人,让齐人记恨而已。……这样,寡人回头让田相派使者前往齐国,恭贺齐国复国,顺便,挑唆齐国去针对燕国……”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蒙仲。

蒙仲当然明白魏王遫为何看自己一眼,显然是想看看他对‘挑唆齐国针对燕国’一事有何意见,但事实上,蒙仲并没有什么意见。

甚至于,因为乐毅无缘无故被那位新任的燕王罢免一事,蒙仲心中也替这位兄弟感到不值,连带着对现如今的燕国也没有什么好感。

或者更干脆地说,他此前对燕国的好感,完全就是建立在燕昭王与乐毅、荣蚠几人的身上,而不是新任燕王治下的这个燕国。

随后,魏王遫又与蒙仲聊了一会关于楚国的问题。

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救与不救楚国,魏王遫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他依旧还是之前的主张:他可以派兵救援楚国,但楚国最起码也表现出善意,比如与魏国结盟联手抗击秦国什么的。

当然了,其中具体,魏王遫还是授权蒙仲自己把握,毕竟魏王遫也不希望楚国被秦国过分削弱,甚至于被秦国吞并蚕食。

次日,蒙仲与国相田文亦商量了一下齐国与楚国的问题。

跟以往一样,田文依旧对他爱答不理,甚至于,为了避免向蒙仲见礼,田文都不想见他,不过在涉及魏国利益的事情上,田文还是比较尽职的,二人就齐国问题、楚国问题展开了一番商讨,随后,田文连让蒙仲留下用饭的客套话都没说,就让蒙仲离开了。

不得不说,这位堂堂薛公,器量确实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在蒙仲告辞前,田文曾询问蒙仲道:“你打算几时回宛城?”

蒙仲起初没理解田文的意思,笑着说道:“田相放心,在下明日就会离开大梁。”

田文看了一眼蒙仲,说道:“虽然你确实很碍眼,但我并非这个意思……据我所知,燕国的昌国君乐毅,现如今已逃亡赵国,在邯郸的平原君府上做客,楚国那边的事先不急,你先去一趟赵国,看看能否想办法将乐毅请来我魏国……你与乐毅有兄弟情谊,由你出面,机会更大。”

听了这话,蒙仲表情古怪地说道:“田相给予我兄弟二人碰面的机会,在下倒是感激,不过……薛公,我来时,白起就已经在进攻楚郢了。”

“那又怎么样?”田文冷笑着说道:“我知道你与楚国的大夫屈原关系不错,倘若此人求你发兵援助,恐怕你很难拒绝……既然如此,你索性便去赵国一趟,等白起攻破了楚人的都城,掘了楚人的祖坟,你再回宛城收拾残局也不迟。反正方城有你族弟蒙遂在,况且我也不认为白起会在当下挑衅我魏国……”

蒙仲闻言皱了皱眉,说道:“这是否有些……不合适?”

“哼!”田文冷笑道:“在我看来,除非让楚人感受到切肤之痛,否则恐怕楚人还会愚蠢地倒向秦国……以你如今的权势,我也无法强迫你,但我还是要提醒你一句,你乃魏国的大司马,再不济也是宋韩两国的大司马,而并非楚国……只要你还有几分判断,你就该知道,借这场仗让楚人彻底认清秦国的真面目,这对魏宋韩三国才越发有利。”

“……”

蒙仲皱皱眉,不过倒也没有反驳田文的话。

毕竟田文说得确实没错,只有让楚国彻底被秦国打痛了,彻底认清了秦国的真面目,楚国才会有可能倒向魏国,再不济也会选择与魏国结盟,共同对抗秦国。

于是,蒙仲便听取了田文的建议再次前往赵国。

在赵国的邯郸,在平原君赵胜的府上,蒙仲果然见到了往日的好兄弟乐毅。

待见到蒙仲时,乐毅苦中作乐取笑蒙仲道:“郾侯急匆匆赶来赵国,莫非是怕我投奔赵国对魏国不利么?”

蒙仲很坦率地承认了:“当然了,你可是乐毅!灭国之功的乐毅,当代谁能与你相提并论?”

被蒙仲反过来揶揄了一番,乐毅苦笑不得,旋即正色说道:“你放心吧,虽赵王封我为望诸君,将观津赐予我作为封邑,但我并未打算接受……”

“观津?在什么地方?”蒙仲好奇问道。

乐毅看了一眼蒙仲,解释道:“平原邑以北,武邑以东。”

蒙仲愣了愣,心说这不就是现如今赵、齐、燕三国的边境么?

仿佛是看穿了蒙仲的想法,乐毅惆怅地说道:“齐国姑且不论,赵王以为我憎恨现如今的燕王,是故欲委派我坐镇观津,但怎么说呢……你知道我儿子乐间还在蓟城,对吧?”

蒙仲点点头,说道:“你放心,倘若那位燕王胆敢用我那侄儿的性命来威胁你,我必然会为你讨回公道!”

“那倒还不至于……”

乐毅笑着说道:“太子……唔,应该称燕王,通过剧辛送来的书信,其实他畏惧我,生怕我据齐地自立,故而命骑劫取代我,如今齐国的田单击败骑劫,燕王也是懊悔万分。……一两个月前,燕王派人送来一封书信,指责我背弃先王的信任,投靠赵国,当时我见后心中愤慨,慷慨激昂写了一封回信,总之,燕王承认了他的错误,希望我返回燕国……可是我返回燕国做什么呢?一切都毁了,燕国再没有能力吞并齐国,先王一生的心血,都已经毁了……”

看着此刻乐毅脸上的神色,蒙仲知道,或许在那位新燕王道歉之后,乐毅已经不再憎恨,只是他无法释怀燕昭王一生的心血被其子摧毁。

“……前几日我得到消息,我儿子乐间,已被燕王封为昌国君,呵呵……”乐毅苦笑着摇了摇头。

蒙仲亦唏嘘感慨。

虽然新任燕王将乐毅年幼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这等同于是向乐毅道歉,但要知道昌国位于临淄西南,早已经被田单夺回占领,仔细想想,这着实有些讽刺。

“话说荣蚠呢?”蒙仲岔开话题道。

“骑劫取代我时,荣蚠本欲与我一起逃亡,我阻止了他,因为我生怕骑劫……唉!骑劫战败后,荣蚠率领燕国残军撤回大河以北,目前在沧州驻扎……燕王对荣蚠并无疑虑,再加上有过这次教训,想来荣蚠应该会得到燕王的重用。……有荣蚠坐镇沧州,齐国倒也未必能威胁到燕国,只是……只是昭王的心血都白费了……”

蒙仲微微点了点头,旋即问乐毅道:“有没有想过投奔魏国?我的意思是,来帮我一把?”

乐毅看了一眼蒙仲,笑着说道:“兼任魏宋韩三国大司马之职的郾侯,身边竟然也会缺人么?”

“当然。……如何?”

“……”深深看了几眼蒙仲,乐毅忽然问道:“你知道,我为何没有接受赵王的册封,仅仅只是领了个卿的虚职么?”

听到这话,蒙仲就意识到乐毅这是委婉的拒绝了。

果然,在蒙仲的注视下,乐毅自顾自地说道:“我原以为,在齐国覆亡后,赵国会是燕国最大的威胁,是故我早早开始了针对赵国的准备,即便后来赵国的韩徐主张‘联燕抗秦’,我亦未曾彻底改变想法,只想着与赵国虚与委蛇,静待我燕国吞并齐国之后……然现如今,田单复辟齐国,虽有荣蚠坐镇沧州,可抵挡齐国,但燕国委实已失去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唯一一线机会……”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向蒙仲,见蒙仲脸上露出继续错愕之色,他笑着说道:“你没有听错,本来我打算与你所在的魏国抢夺一下中原霸主的地位,凭什么我燕国就不能成为中原霸主呢?”

“看来我得庆幸田单击败了骑劫?”蒙仲表情古怪地说道。

“少来这套!碰上你,纵使是我也得万分谨慎。”说到这里,乐毅忽然叹了口气:“但可惜,现在连搏一搏的机会都失去了。……眼下齐国复辟,倘若齐国对燕国不依不饶的话,燕国联合赵国可能是唯一的出路了……”

说着,他转头看向蒙仲,试探道:“齐国与赵、燕、魏、宋四国接壤,我想你肯定不会坐视齐国冒犯魏国与宋国,这样想来,挑唆齐国报复燕国,或许就是你魏国当前的策略吧?……纵使是魏国,在与秦国开战之时,亦不希望陷入与齐国的战争,对吧?”

蒙仲愣了愣,但没有反驳。

见此乐毅也就明白了,点点头了然说道:“是故,有我在赵国,燕国在这方面多少能顺利一些。……昭王待我乐毅不薄,我最起码要保住燕国。”

见乐毅态度坚决,蒙仲也就放弃了劝说。

魏王遫十八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的国都楚郢,期间又攻下夷陵、安陆等数十座城池,建立南郡。

由此,白起因功被封为武安君。

封赏后第一件事,白起便给蒙仲写了一封信,炫耀自己的战功与爵位。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