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天道小说网 > 玄幻 > 冲天斗神 > 第一百五三节 故事

冲天斗神 第一百五三节 故事

作者:黑天魔神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1-07 05:09:41 来源:香书小说

静安公主是个聪明人,她淡淡地笑着回答:“这种事情,陛下心中早有定夺,又何必多问?”

顺明帝一直在微笑。

他的考虑,自然要比静安公主更加全面。不过,姑母的态度,却让他觉得很是高兴。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让顺明帝将其当做长辈来尊敬。

……

杨家庄外围已经筑起了高墙。与刚刚接手的时候相比,这里更像是一个豪族居住的坞堡。四面建起了高大的塔楼,上面随时都有人值守。远远的,可以看到庄子核心有一座巨大的三层建筑。这种用砖石钢铁混合的建造方法,当然是来自于另外一个世界。在这里,就变成了杨天鸿的独家不传之秘。

炼丹房和钢铁铸造区被划分开来。中间隔着移栽进来的高大树木,还有纵横交错的围墙。若是不明就里的外人进来,根本无法找到出去的路。杨天鸿的本意也是如此,把这里打造成为迷宫,同时也是极其坚固的防御堡垒。

楚国历来民风彪悍,只要有钱有地,皇帝也管不着你修堡建庄。只要没有查实证据表明你密谋造反,造多少房子,修再高的墙,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元昌能早早起来,绕着场院周围跑了几圈。然后光着上身,从井里打来清水,洗脸擦身。

这种方法是从杨家侍卫那里学来。最初,元昌能对这种光天化日之下的洗浴方式很是鄙夷,觉得有伤风化。不过,周围的人做得多了,自己也就不可避免受到影响。坚持了几个月下来,元昌能发现冷水洗浴的确有其妙处――――自己体魄变得更为强健。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每天早起晨跑的缘故。至于冷水洗浴。的确让自己远离感冒,病痛减少。

修士也是人,也会生病。、

元昌能是归元宗紫炉殿弟子。与其它分殿不同,紫炉殿弟子并非全为筑基修士。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炼气士。

锻体丹是宗门之中耗用量最大的初级丹药。炼制起来很是容易,各大门派也把锻体丹当做训练炼丹师的入门之法。即便是在太乙宫。也有相当数量的炼气级别丹师。他们享受着等同于筑基修士的待遇,每天工作就是炼制锻体丹。

只有筑基修士才能炼制元气丹。这已经成为修炼世界共同的基本概念。

元昌能最初并不愿意下山。不仅是他,另外九名同为紫炉殿的炼丹学徒,都是这样的想法。他们很抗拒,甚至产生了极其强烈的抵触心理。若不是殿主张硕和宗主钟元宇严令要求,迫不得已,恐怕这些炼丹学徒已经闹将起来。

留在山上的好处很多。最重要的两条,一是能够按月领取丹药,二是可以得到更多的炼丹机会。对于提升自己的实力境界。大有裨益。

元昌能进入归元宗的时间比杨天鸿早得多。论资排辈下来,下山的十名炼丹学徒虽然都是炼气士,在杨天鸿面前却也排的上师兄辈分。人就是这样,有了资格,自然会对后辈人员产生轻视心理。何况,杨天鸿虽然对归元宗屡次立下功劳,却没有惠及紫炉殿太多。此番下山,也是因为此人的缘故。再加上其中无人调和,炼丹房这边的矛盾。自然也就不像烈火殿首徒张焱主持的铸造局那边容易解决。

所有这些,都是几个月前发生的事情。

元昌能花了半个时辰呼吸吐纳,在体内运转功法。收功之时,天色已经完全放亮,空气清新,深深呼吸一口。令人心情舒畅。

与铸造局那边一样,每个炼丹学徒都有自己的房间。元昌能穿好衣服,走进屋子,木桌上已经摆好了早餐。

面条是现做的,厨师手艺不错。拉面根根都是一般粗细长短。猪肉臊子浇头味道浓郁,汤面上浮泛着闪亮油花。油辣椒、蒜泥、姜汁、香菜、韭菜花……林林总总各种调料摆了满满一盘子,所用器具都是上乘,放多放少全凭各人喜好。

至于那碗汤,也是熬煮了好几个时辰的老母鸡。鲜美浓郁,元昌能尝了一下,忍不住端起碗来又连喝了几口。

昨天的早餐是肉汤拌饭。虽然普通,下饭的小菜却做得精细。那是把茄子用鸡汤熬煮之后切丝晒干,过油炸制凉拌的佐菜。

前天则是龙眼包子配白粥。式样虽然普通,包子馅却极为讲究。猪肉、鸡肉、鹿肉剁得极细,和上肉汤拌成馅泥。元昌能见过做包子的厨师。他一直不明白,体重二百多斤的胖子,简直比猪还壮,为什么短粗的手指竟然如此灵活,能够飞快捏出龙眼大小的包子?要知道,那包子的大小,其实也就跟胖厨师的指头差不多。

仅仅只是早餐一项,每个炼丹师的日常耗用就不会低于五两银子。

拜入归元宗以前,元昌能也是平民。苦日子过得久了,对于油盐酱醋茶,他记忆犹新。

诸位炼丹学徒虽然对下山一事颇有怨言,可是对于杨天鸿这个同门师弟,倒也无人指责。

他在为人处事方面很有一套,生活方面安排的极为精细,即便是在山上,炼丹学徒们也享受不到如此规格。何况,每过一段时间,杨天鸿都会过来嘘寒问暖,询问有什么需要。这种热情款待,使得炼丹学徒们有些不好意思,也就逐渐淡了最初的埋怨和怒意。

吃完早餐,便是一盅茶。茶叶也是上好的雨前毛尖,市面上要卖到五十多两银子。

神清气爽的元昌能迈着方步,走进了自己的炼丹房。

炼丹炉是铸造局那边特别打造,与归元宗山上的式样完全相同。至于引火控火方式,这是每一个炼丹学徒在山上必须修习的基础之法。若是连这点都无法做到,也就谈不上什么炼丹,甚至连身为学徒的资格也没有。

摆在屋角的药材很多。寒薇草、黄阳果、白絮花……除了这些低品级药草,其中也不乏飞卢野菊、姜红草之类的四品以上高阶材料。

拿起一支白絮花,元昌能只觉得很是感慨。

分配炼丹房的时候。包括自己在内,所有炼丹学徒都被如此海量的炼丹材料惊得当场呆住。

在归元宗山上的时候,按照惯例,每人每月可以得到三次炼制机会。每次所得的制药材料为两份。如此一来,每人每月可以炼制六次。

炼丹这种事情,就跟另外一个世界的工人培训没什么区别。炼丹师分级制度。相当于初级工到高级熟练工匠的划分。工人若是想要提升技艺,当然需要大量反复的练习。除此之外,不可能有更好的办法。那种直接把思维记忆通过计算机灌输在人类大脑里的做法,只有在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在这里,自然更不可能。

能够被选中成为炼丹学徒的人,都很精明。他们都很清楚自己的强弱长短。当时之所以对下山抱有怨言,就是因为觉得下山以后不会得到与山上同样的待遇,也没有那么多的材料可供自己练习。

元昌能牢记着杨天鸿当时说过的每一个字。

“诸位师兄,这里的药材请随意取用。每人每天可以得到五份锻体丹材料。当然。这里的药材品质要略差一些,方剂搭配比重也与常用丹方有所区别。此外,这里有一本炼丹之法,诸位师兄可以参考一二。每日所得成品锻体丹,诸位师兄可以自己留用一粒,其余成丹尽数上缴宗门。当然,奖惩制度我也在此一并公布。若是诸位师兄炼制成丹数量明显增加,那么每天配发的药材数量也会对应增加。从十份至二十份不等。品质也要比现在的高一些。总之,具体细则都在这本小册子里。每个人的炼丹成绩也会记录在案。师弟我在此祝愿各位师兄丹法大成,早日筑基。”

每天五份材料是什么概念?

这差不多是归元宗紫炉殿一个月的正常训练量。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元昌能和另外九名炼丹学徒彻底震惊,当场被骇的说不出话来。

非但如此,每人每天还可以从成丹里留出一颗为自己所用。

要知道,即便是在归元宗山上。炼丹学徒每月配发的锻体丹,也不过是三颗而已。虽然数量超过普通外门弟子的每月一颗,却也不够日常修炼消耗所用。

当时,十名炼丹学徒就变得情绪高涨。只不过,激动和亢奋仅仅持续了几秒钟。众人思维就变得平静。

“杨师弟,你该不会是夸大其词吧?每人每天留用一颗,一个月下来就是三十颗。这,这,这种事情,师尊会同意吗?”

杨天鸿当时的回答很是认真:“这里的所有事务均由我来管理。相关事宜已经在宗门备案,殿主和宗主都很清楚。诸位师兄还请放心,此事绝非虚言。若是师兄不信,也可以亲自向师尊求证。”

说着,杨天鸿拿出了一面玄铁令牌。上面刻着四个大字“宗主亲临”。

这是归元宗主持有的信物,意味着持有人拥有相当于宗主的权力。这面令牌上带有归元宗独门禁制,绝对无法作假。

“当然,师兄们不能只看到好处。若是炼丹一再失败,耗费材料过多,那么每天留用的丹药一事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而且,留用丹药必须经过所有师兄共同评定,从每人每天炼制丹药之中,选择品质最差的一颗留做己用。”

对于这项规定,元昌能和所有炼丹学徒都没有异议。

只要是人,都有私心。谁都想要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炼丹品质有好有坏,优劣不等。自己留下品质最差的丹药,倒也无可厚非。毕竟,炼丹耗材、器具、住所等等,全部都是杨天鸿一人提供。炼丹学徒们虽然不明白其中究竟,却也知道这些基础运作与归元宗脱不了关系。这相当于用别人的钱财物质给自己增加修为。因此,必须每一炉丹都要竭心尽力。否则,吃亏的还是自己。

元昌能对杨天鸿这个小师弟极有好感。因为他不仅会做人做事,还喜欢讲故事。

“不知道诸位师兄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老木匠,为财主盖了几十年的房子。他觉得自己日益苍老,想要结算工钱回家。财主为人很是厚道。就对老木匠提出要求,请他帮助自己最后建造一幢房屋。耗材当然还是财主负责,款式、做工、时间等等,均由老木匠自行决定。老木匠对此倒也没有异议,只是忙着回家,做工也就变得粗糙。心不在焉。等到房屋盖好,无论质量还是精巧程度,都远远不及他此前所做,甚至可以说是极差。”

当时,杨天鸿故意卖了个关子:“诸位师兄能不能猜到这个故事的结局?”

有人说结局是财主很是恼怒,把老木匠结结实实胖揍了一顿。

有人说结局是财主扣下了老木匠所有的钱,以此用作赔偿。

元昌能联想自身,说是财主还算怜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只能自认晦气,放老木匠离开。

杨天鸿给出的答案,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财主给了老木匠一把钥匙,说这幢房子是他送给老木匠的礼物。当然,多年下来的工钱另外结算。原本想着以老木匠的诚实和手艺,房子造出来一定是精美无比。谁能想到老木匠竟然如此对待……说完,财主叹息着转身离开。留下被惊呆的老木匠一个人站在那里,欲哭无泪望着自己随随便便盖起来的房屋。”

当时。谁也没有注意到杨天鸿是什么时候离开。包括元昌能在内,所有炼丹学徒都陷入了沉思。都在思考这个听起来简单,却蕴含着深深哲理的故事。

直到现在,元昌能仍然牢记着故事的每一个字。他很庆幸自己能够被选中,成为下山炼丹学徒中的一员。若非如此,自己恐怕仍然还在山上,按部就班老老实实一个月炼六次丹。非但技法不能得到提高。也享受不到如此优厚的待遇,听到如此发人深省的故事。

仔细清理过手上的草药,元昌能把各种材料逐一放入丹炉,关上炉门,双手捏成印决。一股丹田之火顿时引发了堆在丹炉外围的燃料,炉火很快熊熊燃烧起来。

炼丹过程中,丹师必须静心打坐,思维意识完全沉浸在丹炉之中,跟随着最初那一缕火焰来回游走,辨识着药材在炉中不同阶段的变化,从而判断出溶化、融合、导能、凝丹等一系列过程。

丹师之所以分为不同品阶,就是因为并非每个丹师都可以准确把握住炼丹的所有步骤。这需要灵识非常敏锐的修士才能胜任。正因为如此,炼丹师只能从思感灵敏的修士里进行挑选。这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后天难以形成。

能否把握火焰走向,以及能够察觉丹炉内部火焰能量的多少,与炼制丹药成功率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思维感应能力越强大,炼丹成功率也就越高。二品、三品、四品等等不同阶级丹师的区别,就在于思维感应强弱差异。毕竟,丹方就写在书上,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按部就班,按图索骥,任何人都能成为炼丹师。问题关键在于,个人领悟能力不同。就像一道微积分数学题,尽管老师在讲台上清楚演示过解题方法,发下作业来,仍然还是有的人一窍不通,有人答题牛头不对马嘴,还有人深得其中精髓,解题轻松毫无困难……总而言之,这就是差异。

在另外一个世界,有句很是让杨天鸿为之赞叹的名言――――成功,等于一分天才,加上九十九分汗水。

归元宗派来的这些炼丹学徒显然不是天才。有黄世仁在身边,杨天鸿相当于多了一个功能强大的微缩探测器。对方有没有灵根?只要看看就能知道。对于既成事实的格局,杨天鸿无法改变。但他却可以让这些资质平庸的炼丹学徒巨量药材,让他们在一次次失败过程中反复吸取经验教训。就算这些人日后修为有限,最多只能晋升为五品甚至是四品丹师,可是对于杨天鸿,对于归元宗,对于他正在实施的庞大计划,其实已经足够了。

四品丹师可以炼制出培元丹。那种东西,是金丹阶段修士的专用品。

抚元丹的功效和作用远远超过培元丹,进入元婴阶段的修士,只能以抚元丹强化修为。若是炼丹师阶级低于五品,根本无法炼制出抚元丹。

元婴之上,还有分神。

分神之上,还有大乘。

分神期修士对应的丹药乃是灵元丹,大乘修士只能服用固元丹,才能确保强悍无匹的修为。这种等级分化对应着六品和七品炼丹师。可是放眼整个修炼世界,不要说是六品和七品,就连五品丹师也寥寥无几,简直比另外一个世界的大熊猫还要稀罕。

只要走上了修炼这条路,丹药就是谁也无法绕过去的问题。(未完待续。)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wap.xbiqugu,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